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4197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测试题.docx

《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测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测试题.docx

综合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5分×9=45分)

1.在图11-11-1中的四种情况中,不属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2.如图11-11-2所示是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的情景,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对战斗机飞行情况的要求是()

A.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0

B.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800km/h,对飞行方向没有要求

C.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800km/h,飞行方向与加油机相同

D.只要战斗机的飞行方向与加油机相同便可

3.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太快时,惯性大就难停下来

B.刹车时,由于惯性很大,所以难停下来

C.刹车时,来不及消除惯性,所以就难停下来

D.速度大,刹车时,速度越快,由于惯性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4.用绳子系住橡皮在空中沿水平面转动,若细绳断裂,则()

A.橡皮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橡皮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橡皮飞出,并最终落回地面

D.橡皮飞出时速度增大,做匀速直线运动

5.观察图11-11-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6.如图11-11-4是一长途客车上的速度计,其正常行驶时指针如图所示.若A、B两地间距离为280km,则()

A.该车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车行驶速度是70m/s

C.该客车从A地到达B地大约需要4小时

D.该客车从A地到达B地的时间一定是4小时

7.如图11-11-5,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如下说法中的哪一条()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10~12题每题2分,13、14题每空1分,共17分)

9.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之际,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0.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了.这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

11.如图11-11-6是某次足球比赛中传球与射门的线路示意图.

(1)在这个场景中,3号球员对足球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________;守门员抱住了飞来的足球,他对足球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________.(填“速度”或“方向”)

(2)足球从空中飞向守门员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该场景中,人、球,地面之间有多对相互作用力,请你说出其中的两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运载它的火箭应向_________方向发射(选填“偏东”或“偏西”).火箭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加速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道理.飞船在太空成功完成各种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当飞船返回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则速度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需要__________s的时间.它返回地球之际,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6分+4分+6分=16分)

13.根据图11-11-5及相关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观察图11-11-7甲可知汽车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2)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11-11-7乙),可知苹果做__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15.在观察如图11-11-8甲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②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③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图11-11-8乙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___________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瓶质量m/g

移开距离s/格

总线长度l/格

来回时间t/s

1

20

3

12

2.1

2

40

3

12

2.1

3

60

3

12

2.1

4

60

2

12

2.1

5

60

1

12

2.1

6

60

3

9

1.9

7

60

3

6

1.5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

t与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__有关(均填字母).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

四、应用创新题(6分+4分+6分+6分=22分)

16.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方案,他把方案画成了图11-11-9,他的方案能实现吗?

为什么?

17.暑假就要到了,北京光华小学的王强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妈妈家去.王强想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王强看不懂,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佳的车次,并计算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

车次

2539

K51

T13

T35

自北京起公里

始发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17∶11

22∶20

20∶00

13∶30

终到

青岛

日照

上海

济南

6∶53

11∶52

10∶00

18∶00

0

北京

17∶11

22∶20

20∶00

13∶30

376

德州

22∶32

22∶49

2∶31

2∶36

497

济南

0∶28

0∶42

4∶02

4∶12

0∶31

39

18∶00

答案点拨

1.D(点拨:

运动方向的改变也属运动状态的改变)

2.C(点拨:

战斗机与加油机要相对静止)

3.D(点拨:

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惯性无法消除)

4.C(点拨:

飞出的橡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地面,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5.D(点拨:

由图示情况分析可得,甲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只是向左运动时速度小于风速)

6.C(点拨:

汽车行驶中做的是变速运动,它到达B地的时间只是可能为4h)

7.B(点拨:

注意题目要求我们反驳错误说法,且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8.D(点拨:

扶栏对滑冰者的反作用力使滑冰者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9.运动

11.形变

12.

(1)方向,速度

(2)重力,空气的阻力(3)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手对球的力和球对手的力、脚蹬地的力和他推脚的力等

13.偏东,相互,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5,运动

14.

(1)保证到达底部时速度相同

(2)摩擦力越小,运动物体速度减小越慢

(3)提示:

参照牛顿第一定律回答

15.

(1)匀速

(2)变速(或加速)

16.

(1)天平,钟表

(2)5、6、7(3)m,l(4)测出摆动多次的总时间,取平均值.

17.不能实现.由于惯性,气球与地球转动速度相同,它相对于地面静止.

18.王强应乘坐T35次列车,因为T35次列车在白天运行,便于观看沿途风景,且运行时间较短.

从北京到济南速度为:

 

第十二章综合检测题

 

一、理解与应用

1.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者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2.用力拉弹簧,会看到弹簧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力能________。

3.鸡蛋放在硬纸片上,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________随纸片飞出去,这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

4.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

5.将金属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20匝,线圈长度共为29.4mm,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

6.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7.小午步行的速度为4.5km/h,他家距离学校1.5km,为了不迟到,小午每天至少应提前________min从家里出发。

8.请列举两例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B.20m/sC.10m/sD.5m/s

10.在长江三峡,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1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1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兔子在和乌龟赛跑的过程中,因为骄傲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1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15.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16.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跳伞运动员(画一个方框表示)在空中匀速下落时受到的力。

 

 

 

 

二、探究与体验:

1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到底谁说得对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午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1-1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午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

小午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请将小午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4)根据小午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

 

 

 

三、调查与实践

18.你已经在课后调查过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危害的,现请你分别写出两例利用惯性和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

 

 

 

 

四、阅读与思考

19.阅读材料:

牛顿第三定律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要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是不是也要受到受力物体给予它的力呢?

力是物体间的单方面作用,还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用手拉弹簧,手的肌肉收缩发生形变,同时弹簧也发生形变,这时不但弹簧受到手的拉力,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

你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你,你的身体要向后移。

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一只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另一只船也要推前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图11-2)。

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图11-3)。

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

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也可以反过来叫。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联结在一起(图11-4)。

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指出弹簧测力计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指出弹簧测力计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

可以看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

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汽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B.F1<F2C.F1=F2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后轮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5)根据你刚刚自学的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和你在初二所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一下:

物体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想像与创新

20.请你设想一下,假若物体没有了惯性,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请写出两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21.给你一把毫米刻度尺、一枝圆铅笔、一卷细铜丝,说出测量铜丝直径的方法。

 

参考答案

 

1.相同静止2.伸长改变物体的形状3.不会惯性4.形状运动状态5.1.47mm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208.略9.C10.C11.D12.D13.A、C14.D15.D16.略17.①让小车驶上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②让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③长小慢④匀速直线运动18.略19.

(1)相等相反一条直线

(2)等于(3)C(4)D(5)相同点: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20.略21.略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5分×9=45分)

1.在图11-11-1中的四种情况中,不属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2.如图11-11-2所示是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的情景,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对战斗机飞行情况的要求是()

A.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0

B.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800km/h,对飞行方向没有要求

C.战斗机飞行的速度为800km/h,飞行方向与加油机相同

D.只要战斗机的飞行方向与加油机相同便可

3.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太快时,惯性大就难停下来

B.刹车时,由于惯性很大,所以难停下来

C.刹车时,来不及消除惯性,所以就难停下来

D.速度大,刹车时,速度越快,由于惯性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4.用绳子系住橡皮在空中沿水平面转动,若细绳断裂,则()

A.橡皮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橡皮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橡皮飞出,并最终落回地面

D.橡皮飞出时速度增大,做匀速直线运动

5.观察图11-11-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6.如图11-11-4是一长途客车上的速度计,其正常行驶时指针如图所示.若A、B两地间距离为280km,则()

A.该车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车行驶速度是70m/s

C.该客车从A地到达B地大约需要4小时

D.该客车从A地到达B地的时间一定是4小时

7.如图11-11-5,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如下说法中的哪一条()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10~12题每题2分,13、14题每空1分,共17分)

9.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之际,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0.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了.这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

11.如图11-11-6是某次足球比赛中传球与射门的线路示意图.

(1)在这个场景中,3号球员对足球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________;守门员抱住了飞来的足球,他对足球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________.(填“速度”或“方向”)

(2)足球从空中飞向守门员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该场景中,人、球,地面之间有多对相互作用力,请你说出其中的两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运载它的火箭应向_________方向发射(选填“偏东”或“偏西”).火箭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加速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道理.飞船在太空成功完成各种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当飞船返回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则速度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需要__________s的时间.它返回地球之际,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6分+4分+6分=16分)

13.根据图11-11-5及相关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观察图11-11-7甲可知汽车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2)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11-11-7乙),可知苹果做__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