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即APC+APS1,MPC+MPS=
1。
5.交易动机是什么,对货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98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它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
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越大。
当收入提高时,交易动机会使货币需求增大;当收入减少时,交易动机会使货币需求减少。
6.谨慎动机是什么,对货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98
答:
谨慎动机又叫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
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7.投机动机是什么,对货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98
答: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它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
即当利率上升时,投机动机会使货币需求减少;当利率下降时,投机动机会使货币需求增多。
8.简述“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
100
答: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当利息率降到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是利息利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
因此,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而不愿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使遭受损失。
第三8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42
答: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
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
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
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简述财政收支的功能影响。
147
答:
(1)财政收入主要是指税收,增加税收会抑制国民经济的发展;
(2)财政支出主要是指财政赤字、公债,增加赤字和公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自动稳定器作用:
经济繁荣,增加税收,减少投入,抑制发展;经济萧条,减少税收,增加投入,刺激发展。
3.什么是自动稳定器?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
145答: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主要通过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发挥作用。
4.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147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
入的政策。
其主要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
增加政府购
买、转移支付和公债,减少税收能够提高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降低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5.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150
答: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其主要工具包括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降低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买进债券会使增加货币供应,提高国民收入;反之,则减少货币供应,降低国民收入。
6.简述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
95
第一层次的货币称为M
0或通货,即在银行以外流通的现金,亦即人们保持在手中持有的通货,包括纸币和铸币。
第二层次的货币称为狭义的货币,称为M
1,它包括可作为交易媒介的通货及银行支票存款等,即M
1=M
0+D。
第三层次的货币为xx的货币,称为M
2,它包括M
1及银行系统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及其他资金
7.何谓“挤出”效应?
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148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其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
挤出效应与支出乘数呈正比。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挤出效应与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呈正比。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挤出效应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呈反比。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挤出效应与投资的利率系数呈正比。
8.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4
(1)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第四8
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145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它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即政府支出与收入的平衡,并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
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有何意义?
145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
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消除经济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判断财政政策是紧缩的还是扩张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重视充分就业问题。
3.简述调整再贴现率对货币创造的影响。
151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
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
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
再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4.简述调整法定准备率对货币创造的影响。
153
法定准备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将储蓄中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防止储蓄人兑现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困难,这种制度就叫做法定准备金制度。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
5.简述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创造的影响。
152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购进政府债券,可以向流通中注入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出售债券,则减少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工具。
6.哪些经济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125
答:
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需求曲线右移。
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
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前者包括增加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等,后者包括降低贴现率与准备率,买进债卷等。
7.哪些经济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左移?
125
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需求曲线右移。
收缩性的经济政策包括收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收缩性的货币政策。
前者包括减少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增加税收等,后者包括提高贴现率与准备率,卖出债卷等。
8.什么是通货膨胀?
衡量的指标有哪些?
173
答: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
数。
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
根据计算物价指数的商品品种的不同,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
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其中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
第五8
1.根据通胀率大小,简述通货膨胀的分类。
174
(1)爬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一般不超过2%-3%。
(2)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不高,一般为3%-10%。
(3)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10%-40%,并且还在加剧。
(4)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通货膨胀率持续为50%
左右,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2.简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理论175
答: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其主要原因是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需求,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等,都能影响总需求,从而引起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具体说来,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3."简述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分类。
178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
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4.简述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79
答:
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集团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从中受益,也会使一些人由此受害。
就债权人与债务人而言,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就雇主与工人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的。
就政府与公众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的。
5.用凯恩斯的观点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191
凯恩斯认为,在未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即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
这也就是说,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充分就业实现,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之后,总需求的增加无法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上升。
这也就为是说,在发生了通货膨胀时,一定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6.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187
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摩擦性事业是指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行业劳动力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不适应造成的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
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7.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186
答:
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8.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192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这就是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