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21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动控制原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动控制原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动控制原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动控制原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1.docx

《自动控制原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1.docx

自动控制原理1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07060503

指导老师:

康东

学生:

戴凌冉

学号:

200706050312

 

2009-11-10

 

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环节特性的影响。

2、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

构成下述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1。

G(S)=-R2/R1

图1-1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2。

G(S)=-K/TS+1K=R2/R1,T=R2*C

图1-2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3。

G(S)=1/TST=RC

图1-3

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4。

G(S)=-RCS

图1-4

比例加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5。

G(S)=-K(TS+1)K=R2/R1T=R2C

图1-5

比例加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图1-6。

G(S)=K(1+1/TS)K=R2/R1,T=R2C

图1-6

三、实验步骤

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D/A、A/D连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启动应用程序,设置T和N。

参考值:

T=0.05秒,N=200。

3、观测计算机屏幕示出的响应曲线及数据记录波形及数据

四、实验结果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7.

图1-7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8.

图1-8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9.

图1-9

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10

图1-10

比例加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11。

图1-11

比例加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响应曲线如图1-12.

图1-12

五、实验分析

把电路图中的各项参数带入传递函数中,得出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2,

又因为输入为单位阶跃响应,所以输出函数C(S)=-2,再由拉氏反变换可得g(t)=-2δ(t)。

所以实验结果图1-7有错。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g(t)=-10e

所以实验结果图1-8有错。

1、画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加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用坐标纸画出所有记录的惯性环节

、积分环节、比例加微分环节的响应曲线。

       2、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由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ωn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定量分析ζ和ωn与最大超调量Mp和调节时间ts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根据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传递函数。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典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ζ和ωn对系统的动态品质有决定的影响。

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如图2-1所示,经计算得

图2-1

电路的结构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T=RC,K=R2/R1

比较

(1),

(2)二式,可得ζ=1/T=1/RC,ωn=K/2=R2/R1(3)

由(3)式可知,改变比值R2/R1,可以改变二阶系统的阻尼比。

改变RC值可以改变无阻尼自然频率。

今取R1=200k,R2=0--500KΩ,(R2由电位器调节),可得实验所需的阻尼比,电阻R取100KΩ

三、实验步骤

1、了解实验仪器,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取ωn=10rad/s,即令R=100KΩ,C=1uf;分别取ζ=0,0.25,0.5,0.7,1,2,即取R1=100KΩ。

R2(R2由电位器调节)分别等于0,50KΩ,100KΩ,140KΩ,200KΩ,400KΩ。

输入阶跃信号,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最大超调量Mp和调节时间Ts的数值和响应的动态曲线,并于理论值比较。

3、取ζ=0.5,即取R1=R2=100KΩ;ωn=100rad/s,即取R=100KΩ,C=0.1uf注意:

二个电容值同时改变,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最大超调量σp和调节时间tn。

4、取R=100KΩ;C=1uf,R1=100KΩ,R2=50KΩ,测量系统阶跃响应,记录响应曲线,特别要记录tp和σp的数值。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分析

1、画出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并求参数ζ和ωn的表达式。

       2、把不同ζ和ωn条件下测量的Mp和ts值列表,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3、根据步骤3画出系统响应曲线,再由ts和Mp计算出传递函数,并与由模拟电路计算的传递函数相比较。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研究系统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图

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10K/s(0.1s+1)(Ts+1)

式中K1=R3/R2,R2=100KΩ,R3=0--500K;T=RC,R=100KΩ,C=1UF或C=0.1UF两种情况

三、实验步骤

1、输入信号u1,c=1uf,改变电位器,使R3从0--500KΩ方向变化,此时相应k=10k1=0--100。

观测输出波形,找到系统输出产生增幅振荡时相应的R3及K值;再把电位器电阻由大至小变化,即R3=500KΩ--0,找出系统输出从产生等副振荡变化的R3即K值,并观察U2的波形。

2、在步骤1条件下,使系统工作在不稳定状态,即工作在等幅振荡情况,电容C由1uf,观察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

R3=0,100,200,300,400,500KΩ时,输出波形如图3-2—3-7所示。

R3=0KΩ

图3-2

R3=100KΩ

图3-3

R3=200KΩ

图3-4

R3=300KΩ

图3-5

R3=400KΩ

图3-6

R3=500KΩ

图3-7

五、实验分析

1、画出步骤1的模拟电路图。

         2、画出系统1增幅或减幅振荡的波形图

         3、计算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并与步骤1中测得临界放大系数相比较。

 

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系统及元件频率特性的物理概念。

2、掌握系统及元件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模拟电路图及系统结构图分别于图4-1和图4-2。

图4-1

图4-2

2、系统传递函数取R3=500KΩ,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若输入信号U

(1)=U1sinωt,则在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2(t)=u2sin(ωt+Ψ)。

改变输入信号角频率ω值,使可测得二组u2/u1和Ψ随ω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实验结果

由软件绘制出的Bode图如图4-3所示。

图4-3

四、实验分析

系统传递函数为G(S)=

,即G(S)=

,可以看出该传递函数为一振荡环节,其ωn=

所以其Bode图应为图4-4所示:

图4-4

所以,软件绘制出的Bode图有错误。

1、画出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计算其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

         2、把上述测量数据列表,根据此数据画Bode图。

         3、分析测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