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602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1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docx

《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docx

复习

第一章

1、金属焊接性概念

金属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结合性能:

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被焊金属形成焊接缺陷(裂纹、夹渣、气孔等)的敏感性;

B、使用性能:

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被焊金属的焊接接头对使用性能要求的适应性。

2焊接性的分类(讨论问题的着重点)

(1)工艺焊接性: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性和严重性

①冶金焊接性:

冶金反应对焊缝性能和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

②热焊接性:

焊接热过程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及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

(2)使用焊接性:

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结构,满足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使用焊接性与产品的工作条件有密切关系。

3、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材料因素:

焊接时,直接参与物理化学反应和发生组织变化的所有材料

★工艺因素 :

施工时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热输入、焊接材料、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焊接顺序等

★设计因素:

指焊接结构和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影响主要表现在热的传递和力的状态方面

★使用因素:

取决于产品工作条件,如工作温度、载荷性质,环境条件等

4、常用焊接工艺措施

1、预热

(1)作用:

A、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便于焊缝扩散氢的逸出,同时减轻焊缝及HAZ淬硬程度,提高接头抗裂性;

B、降低焊接应力;

C、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降低裂纹发生率。

但焊前预热将增加能耗,同时使焊接条件恶化,因此,只要可能都应采用不预热或低温预热;铬镍A钢,预热将增加晶间腐蚀倾向,一般不能进行预热。

(2)预热温度选择(3)预热方法(对接接头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板厚的5倍,一般在坡口两侧各75-100mm范围内保持一个均热区域)

2、后热

消氢处理:

焊后立即将焊件加热到250-350℃温度范围,保温2-6h后空冷,它可使焊缝中的扩散氢加速逸出,大大降低焊缝和HAZ中的氢含量,防止冷裂纹。

3、焊后热处理

 

第二部分碳钢的焊接

第三部分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一、合金结构钢分类

1、按成份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5%,单一元素≯2%; 

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5-10%,单一元素≯2-5%; 

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10%,单一元素≮5% 

2、按用途 

强度用钢:

合金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特殊用钢:

合金化的目的是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二、

(一)强度用钢

1、热轧及正火钢

力学性能:

σs=295~490Mpa,包括Q295~Q460钢

强化方式:

通过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而提高强度,属非热处理强化钢。

性能:

冶炼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低廉、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焊接性。

应用:

常温下工作的一些受力结构,如压力容器、动力设备、工程机械、桥梁、建筑结构和管线等。

热轧钢:

把钢锭加热到1300℃左右,经热轧成板材,然后空冷即成

正火钢:

钢板轧制和冷却后,再加热到900℃附近,然后在大气中冷却

调质钢:

900℃附近加热后放入淬火设备中水淬,然后在600℃左右回火处理

(1)热轧钢

强化机理:

固溶强化

屈服强度:

295~390MPa级

合金系:

C-Mn或Mn-Si系

主合金化元素:

Mn、Mn-Si

辅合金化元素:

V、Nb,达到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作用

使用状态:

热轧状态

典型钢种:

Q345(16Mn)

组织:

细晶铁素体+珠光体

(2)正火钢

强化机理:

固溶强化+沉淀强化或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

σs>390MPa

合金系:

C-Mn或Mn-Si(V、Nb、Ti、Mo)系

主合金化元素:

Mn、Mn-Si

辅合金化元素:

V、Nb、Ti、Mo(碳化物、氮化物元素)

热处理状态:

正火;对于含Mo钢来说,正火后还必须进行回火才能保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正火钢又分为:

(1)正火状态下使用的钢,主要含V、Nb、Ti的钢,如Q390、Q345等,主要特点是屈强比较高;

(2)正火+回火状态使用的含Mo钢,如14MnMoV、18MnMoNb等。

Mo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并可提高钢的中温性能。

典型钢种:

15MnVN

典型钢种18MnMoNb的焊接工艺要点:

18MnMoNb属正火+回火状态供货的正火钢(正火温度950-970℃,回火温度600-650℃),常用做中温压力容器,其焊接性较差(CE=0.55%),有一定的淬硬倾向。

焊接时注意:

1、18MnMoNb厚板在气割前,需进行退火处理,以免气割边缘出现裂纹;

2、装配点固焊件前,应将焊件局部预热到170℃以上,否则容易产生微裂纹;

3、焊前需预热,预热温度为180-250℃,焊后或中断焊接后重新焊接时,应立即进行250-350℃的后热处理。

4、焊接方法及焊材选择:

焊条电弧焊可选用J607、J707等抗拉强度大于650Mpa的焊条,焊条应烘干,焊接时需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300℃,以免过热;

埋弧焊时可采用H08Mn2MoA或H08Mn2MoVA两种焊丝,配合HJ350或HJ250,焊前应清理坡口,多层多道焊时,需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300℃,以免过热;电渣焊时,选用H10Mn2MoA或H10Mn2MoVA焊丝配合HJ431焊剂。

5、18MnMoNb钢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焊条电弧焊或埋弧焊焊后需进行600-640℃去应力退火,电渣焊后需进行950-980℃正火+630-670℃回火。

 

典型钢种Q345的焊接工艺要点

1.焊前准备

气割或碳弧气刨下料和加工坡口,切口可直接进行焊接

Q345钢可以顺利进行冷弯和机械切割。

筒节冷弯当板厚与直径之比大于1/40时,成形后应进行600~650℃的消除应力回火,以消除冷作硬化。

Q345钢加热到850℃以上可以进行各种热压成形,经热压后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一般不需再进行热处理。

Q345钢也可采用加热矫正变形。

经验表明,火焰矫正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700~800℃之间,不宜超过900℃。

2.预热

Q345钢的焊接性较好,一般情况下焊接不需预热,但当结构刚度较大或在低温条件下焊接时,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见下表

3.焊条电弧焊工艺

可采用I形、V形或X形坡口。

一般选用E50××型的焊条。

重要结构(如压力容器)应选用碱性焊条(E5016、5015);

对厚度小、坡口角度小或强度要求不高的产品也可选用E43××型的焊条(E4316、E4315)。

焊条应严格按要求进行烘干:

如碱性焊条必须经350~400℃烘干2h,焊接参数见下表。

2低碳调质钢

力学性能:

σs=490~980Mpa,Wc≤0.25%

强化方式:

属热处理强化钢。

性能:

具有较高的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可直接在调质状态下焊接,焊后不需再进行调质处理。

应用:

具有广阔发展前途,可用于大型工程机械、压力容器及舰船制造等。

缺点:

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进行热加工(成形、焊接等)对工艺参数限制比较严格

3中碳调质钢

力学性能:

σs=880~1176Mpa,0.25%≤Wc≤0.5%

强化方式:

属热处理强化钢。

性能:

含碳量高提高调质处理后的强度,但塑性、韧性相应下降,而且焊接性变差。

一般需要在退火状态下进行焊接,焊后要进行调质处理。

应用:

用于制造大型机器上的零件和要求强度高而自重小的构件,如飞机的框架、火箭的壳体

(二)专用钢(特殊用钢)

1、珠光体耐热钢

用于制造工作温度在500~600℃范围内的设备(如热动设备、化工设备),具有一定高温强度和抗氧化能力。

合金系统以Cr、Mo为基础,随着工作温度的提高,还可适当加人V、W、Nb、B等元素,焊后一般进行高温回火。

2、低温用钢

用于制造在﹣40~﹣196℃低温下工作的设备。

主要特点是韧脆性转变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低碳的含镍钢,一般在正火或调质状态下使用。

3、低合金耐蚀钢

主要用于制造在大气、海水、石油、化工产品等腐蚀介质中工作的各种设备,除要求钢材具有合格的力学性能外,还应对相应的介质有耐蚀能力。

耐蚀钢的合金系统随工作介质不同而异

1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性分析

1)为了提高钢的热强性,三大合金化途径:

a基体固溶强化 Cr、Mo、W、Nb

b第二相沉淀强化 合金碳化物,如V4C3、VC、NbC、TiC

c晶界强化Re、B、Ti+B等

2)主要问题:

冷裂纹、热影响区的硬化、软化,以及再热裂纹;或者热裂纹

a、热影响区硬化及冷裂纹(原因:

Cr、Mo显著提高钢的淬硬性。

焊接热输入过小时,热影响区出现淬硬组织;焊接热输入过大时,HAZ晶粒粗大。

淬硬性大的珠光体耐热钢焊接中可能出现冷裂纹。

预防:

采用低氢焊条和控制焊接热输入在合适范围,加上适当的预热、后热措施,避免产生焊接冷裂纹。

 

b、消除应力裂纹(SRC)

原因:

珠光体耐热钢消除应力裂纹主要取决于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V等的特性及其含量。

防止:

(1)采用高温塑性高于母材的焊接材料,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的成分,特别是V、Nb、Ti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到最低程度。

(2)预热温度提高到250℃,层间温度控制在300℃左右。

(3)采用小热输入

(4)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制度、避免在敏感温度区停留较长时间

c、回火脆性

Cr-Mo耐热钢及其焊接接头在350-500℃温度区间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脆变现象称为回火脆性。

原因:

P、As、Sb、Sn等杂质在奥氏体晶界偏析而引起晶界脆化;Mn、Si促进回火脆性。

第四部分A不锈钢的焊接

显微组织:

奥氏体

成分:

高铬不锈钢+适量的Ni

典型钢种:

18-8钢0Cr18Ni91Cr18Ni9Ti

25-20钢2Cr25Ni20Si24Cr25Ni20

25-35钢0Cr21Ni324Cr25Ni35

一、焊接性分析

变形能力强、含碳量低,焊接性良好;

问题:

腐蚀、焊接热裂纹、铁素体含量的控制、脆化等

(1)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A、焊缝区腐蚀

①焊态下已有Cr23C6析出,如多层焊的重复加热区域

②接头在焊态下无贫铬层,焊后经敏化处理,有发生倾向

理论最敏感温度:

400-800℃,原因:

①低于400℃,C活动能力弱,Cr23C6析出困难

②高于800℃,铬的活动能力增强,使贫铬层消失

实际由于接头处于焊接的快速连续冷却过程中,Cr23C6析出需更高的温度,接头的敏化温度为:

600-1000℃。

B预防措施:

a降低母材和焊缝中的含碳量:

b在钢中加入稳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钛、铌、钽等)c焊后进行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可使已经析出的Cr23C6重溶于奥氏体中。

固溶处理:

T=1050-1150℃d改变焊缝的组织状态:

使焊缝由单一的γ相改变为γ+δ双相(δ相量:

4%-12%,最好5%左右。

δ相过多:

①有脆化倾向,过量δ存在多层焊时易形成σ相;②因δ相与γ相之电极电位不同,还会引起选择性腐蚀。

)。

e稳定化处理:

T=1050-1150℃,让全部溶于固溶体并形成稳定碳化物f操作上:

尽量采用窄焊缝,多道多层焊,焊接区快速冷却,焊缝背面可用纯铜垫

B、HAZ敏化区

在焊接热影响区峰值温度处于敏化温度区间的部位所发生的腐蚀,温度范围:

600-1000℃。

普通的18-8钢才有敏化区,含Ti、Nb的和超低碳的18-8钢不易出现。

防治措施:

采用含钛、铌或低碳18-8钢

选用较低线能量、快速冷却的工艺

采用固溶处理或稳定化退火

C、刀状腐蚀

发生部位:

在熔合区产生的晶间腐蚀

发生材质:

含有铌、钛的18-8钢的过热区,如0Cr18Ni11Ti、0Cr18Ni11Nb等,超低碳时也不容易发生。

产生原因:

焊接时,过热区的峰值温度高达1200℃以上,钢中的TiC溶人奥氏体,分解出的碳在冷却过程中偏聚在晶界形成过饱和状态,而钛则因扩散能力远比碳低而留于晶内。

当接头在敏化温度区间(450-850℃)再次加热,过饱和的碳在晶间以Cr23C6形式析出,在晶界形成贫铬层,使耐腐蚀能力降

产生条件:

高温加热+中温敏化相继作用

防治措施:

(1)降低含碳量:

一般要求WC<0.06%

(2)减少近缝区的过热:

选用小线能量

(3)避免在敏化温度下工作

(4)焊后热处理:

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

(5)合理安排焊接顺序:

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尽可能最后焊接。

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无法最后焊接时.应调整焊接参数,使后焊焊缝的敏化区不要与第一面焊缝表面的过热区重合

(2)应力腐蚀开裂

导热性差、线胀系数大,焊接残余应力大

介质:

氯化物、氟化物

防止措施

A、选择合适的材料

B、消除产品残余应力

C、改进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

D、进行防腐蚀处理,保护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

(3)点腐蚀

含Mo钢耐点蚀能力强;TIG自熔焊接所形成焊缝易形成点蚀。

产生部位:

焊缝中的不完全混合区

预防措施:

A、不进行自熔焊接;

B、焊接材料与母材“超合金化”匹配;

C、考虑木材的稀释作用,以保证足够的合金含量;

D、提高Ni含量,必要时用Ni基合金焊材。

(4)热裂纹

焊缝中主要是结晶裂纹,热影响区及多层焊层间金属,则多为高温液化裂纹。

产生原因:

A、奥氏体钢是单相组织,焊缝从凝固冷却到室温不发生相变.很容易形成方向性很强的粗大柱状晶组织

B、奥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品种多,数量大,不仅硫、磷等杂质会与铁形成低熔点共晶,合金元素之间或与杂质间作用也可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或共晶。

C、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大,局部加热时温度分布不均匀,收缩量大等都将使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防止措施:

A、控制钢材中的硫磷含量,含镍量越高,控制越严;

B、合理进行合金化:

如在单相稳定奥氏体钢中适当增加Mn、C、N的含量,可以改善抗裂性(合金中有Cu时,Mn与Cu共存将促进偏析而使裂纹增加,此时不能提高含Mn量);对18-8不锈钢,当焊接材料的Cr/Ni<1.6时,易产生热裂纹,Cr/Ni=2.3-3.2时,可防止热裂纹。

C、工艺上:

减少熔池过热和接头的残余应力,如小线能量、不预热、降低层间温度。

D、控制焊缝化学成分,获得双相组织:

γ+δ(5%左右)。

原因:

(1)δ打乱A方向性,细化晶粒,低熔点杂质被δ分散和隔开,避免低熔点杂质呈连续网状分布,阻碍热裂纹扩展和延伸;

(2)δ能溶解较多的S、P,使其在晶界上数量大大减少,提高抗裂能力。

二、A不锈钢焊接工艺要点

(一)焊前准备

A、下料方法的选择:

机械切割、等离子弧切割及碳弧气刨等,最好等离子弧切割;

B、坡口的制备适当减小V形坡口角度。

当板厚大于10mm时,应尽量选用焊缝截面较小的U形坡口。

C、焊前清理将坡口两侧20mm~30mm范围内的焊件表面清理干净,如有油污,可用丙酮或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

对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的焊件,应在适当范围内涂上用白垩调制的糊浆,以防飞溅金属损伤表面。

D、表面防护避免损伤钢材表面,不允许用利器划伤钢板表面,不允许随意到处引弧等

(二)焊接方法

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时,应控制焊接热输入和层间温度,以防止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及碳化物析出,应根据具体焊接性和使用要求选择:

A、焊条电弧焊

同样直径的焊条,焊接电流值应比低碳钢焊条降低20%左右;焊条长度应比碳素钢焊条短;采用直流反接施焊;多层焊时,待上一层焊道冷到60℃以下再焊下一层焊道,以防晶间腐蚀;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提高焊接速度,同时焊条不作横向摆动。

B、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一般采用直流反接法,焊接电流为相同直径的碳钢焊丝的80%;保护气体可用纯Ar,Ar+O2(CO2)或Ar十He十CO2混合气;板厚δ=6-25mm用喷射过渡,δ<6mm用短路过渡。

注:

CO2气体保护焊不适合焊接A不锈钢,因为CO2焊接时使焊缝增碳([Cr]+CO2=Cr2O3+[C])

C、钨极氩弧焊

焊缝成形好,线能量很低,特别适合焊接对过热敏感的各种奥氏体钢;一般采用直流正接,以防止因电极过热而造成焊缝中渗钨的现象;但因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一船只用于焊接6mm以下的薄板。

D、埋弧焊

埋弧焊具有热输入量高、熔池尺寸大、冷却和凝固速度较低等特点,加剧了合金元素的偏析,使热裂纹倾向加大;同时,在冷却过程中还可能因在敏化温度区间停留时间较长,导致耐晶间腐蚀能力下降。

应用不如在低合金钢焊接中那样普遍。

(三)焊接材料选择

A、适用性原则

B、注重实验验证

C、考虑熔合比大小对焊缝成分的影响

D、根据焊接性要求确定合金化程度

E、注重具体合金成分在该合金系统中的作用

具体参见教材表4-3

(四)焊接工艺要点

A、合理选择焊接方法,药芯焊丝电弧焊最好,不锈钢薄板宜用TIG焊,厚板用气保焊;

B、控制焊接参数,避免接头产生过热:

如热输入比焊接碳钢时小20-30%;焊接时采用小电流、窄道快速焊,I=(25-35)d,;焊完进行强制冷却(加垫板、水冷等);避免交叉焊缝;多层焊时使层间温度冷却到60℃以下再焊下一道。

C、注意焊接接头设计的合理性,A钢焊接时选择同质材料,坡口一般60。

,选择镍基材料做焊材时,坡口需增大80。

D、尽可能控制焊接工艺稳定以保证焊缝金属成分稳定;

E、控制焊缝成形,保证焊件表面完好无损,焊接时要避免焊件碰撞损伤和在焊件表面进行引弧,造成局部损伤影响其耐蚀性。

F、焊后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后,原则上不进行热处理。

只在焊接接头产生了脆化要进一步提高其耐蚀能力时,才根据需要选择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或消除应力处理。

G、焊后焊接变形不能用火焰加热矫正

(五)焊缝的酸洗及钝化处理

酸洗:

去除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的氧化皮;

钝化:

使酸洗的表面重新形成一层无色的致密氧化膜,起耐腐蚀作用。

酸洗前须进行表面清理及修补,包括修补表面损伤、彻底清除焊缝表面残渣及焊缝附近表面的飞溅物。

(六)焊后检验

焊后除了要进行一般焊接缺陷的检验外,还要进行耐蚀性试验

第五部分铸铁的焊接

二、铸铁焊接性分析

问题:

白口及淬硬组织、热裂纹、冷裂纹

1、白口及淬硬组织

白口组织是指灰口铸铁组织中出现了渗碳体或莱氏体组织。

整个焊接接头分为六个区域

A、焊缝区

当焊缝成分与灰铸铁铸件成分相同时,在一般电弧焊情况下,由于焊缝冷却速度远远大于铸件在砂型中的冷却速度,焊缝主要为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铁+珠光体,即焊缝基本为白口铸铁组织。

增大线能量,白口组织难以消除,若采用低碳钢焊条,因母材的熔入,使焊缝相当于高碳钢,在焊接快冷的条件下,得到脆硬的M。

防止措施:

焊缝为铸铁:

①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来减慢焊逢的冷却速度;②调整焊缝化学成分来增强焊缝的石墨化能力。

异质焊缝:

设法防止或减弱母材过渡到焊缝中的碳产生高硬度组织的有害作用;改变C的存在状态,使焊缝不出现淬硬组织并具有一定的塑性,例如使焊缝分别成为奥氏体、铁素体及有色金属是一些有效的途径。

B、半熔化区

该区被加热到液相线与共晶转变下限温度之间,温度范围1150~1250℃,处于液固状态,一部分铸铁已熔化成为液体,其它未熔部分在高温作用下已转变为奥氏体。

①冷却速度对半熔化区白口铸铁的影响

V冷很快,液态铸铁在共晶转变温度区间转变成莱氏体(即共晶Fe3C+A)。

继续冷却则从C所饱和的A析出二次Fe3C。

在共析转变温度区间,A转变为P。

这就是该区形成白口的过程。

由于该区冷速很快,在共析转变温度区间,可出现A→M的过程,并产生少量残余A。

当V冷很小时,其共晶转变按稳定相图转变,最后其室温组织由石墨+F组织组成。

当冷却速度介于以上两种冷却速度之间时,随着冷却速度由快到慢,或为麻口铸铁,或为珠光体铸铁,或为珠光体加铁素体铸铁。

影响冷却速度的因素:

焊接方法、预热温度、焊接热输入、铸件厚度等

②化学成分对半熔化区白口铸铁的影响

提高熔池金属中促进石墨化元素(C、Si、Ni等)的含量对消除或减弱半熔化区白口的形成有利

C、奥氏体区

该区被加热到固相线与共析转变上限温度之间,温度约为820~1150℃,无液相。

在共析温度区间以上,其基体已A化,组织为A+G。

加热温度较高的部分(靠近半熔化区),由于石墨片中的碳较多地向周围A扩散,A中含碳量较高;加热较低的部分,由于石墨片中的碳较少向周围A扩散,A中含碳量较低,随后冷却时,如果冷速较快,会从A中析出一些二次Fe3C,其析出量的多少与A中含碳量成直线关系。

在共析转变快时,A转变为P类型组织。

冷却更快时,会产生M与残余A。

该区硬度比母材有一定提高。

熔焊时,采用适当工艺使该区缓冷,可使A直接析出G而避免二次Fe3C析出,同时防止M形成。

D、重结晶区

很窄,加热温度范围780~820℃。

由于电弧焊时该区加热速度很快,只有母材中的部分原始组织可转变为A。

在随后冷却过程中,A转变为P,冷却很快时也可能出现一些M,最终得到M+F组织。

四、灰铸铁焊接工艺

(1)电弧热焊

将工件整体或有缺陷的局部位置预热到600~700℃(暗红色),然后进行焊补,焊后并进行缓冷的铸铁焊补工艺,称“热焊”。

预热温度到300~400℃,称为半热焊。

A、优点:

①有效减少焊接接头上的温差,而且铸铁由常温完全无塑性改变为有一定塑性,灰铸铁在600~700℃时,伸长率可达2~3%,再加以焊后缓慢冷却,焊接应力状态大为改善。

②600~700℃预热,石墨化过程进行比较充分,焊接接头有完全防止白口及淬硬组织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裂纹。

B、缺点:

①预热温度高,劳动条件很差。

②将焊件加热到600~700℃需消耗很多燃料,焊补成本高,工艺复杂,生产率低。

C、预热的选择:

预热温度不能超过共析温度下限,否则焊后焊件因相变的结果,会引起焊件基体组织的变化,从而引起焊件力学性能的变化。

同时在石墨析出时,还伴随着体积长大,使铸件的变形增加。

D、焊接材料:

我国目前采用的电弧热焊焊条有两种:

采用铸铁芯加石墨型药皮,铸Z248,直径6-12mm,主要用于焊补厚大铸件的缺陷,多由单位自制。

采用低碳钢芯加石墨型药皮,铸Z208,直径5mm以下。

焊条的碳硅总量一般高于母材,wC+Si=6%-8%,其中wC=3%-3.8%,wSi=3%-3.8%。

E、热焊工艺

a、预热:

对结构复杂的铸件(如柴油机缸盖),由于焊补区刚性大,焊缝无自由膨胀收缩的余地,故宜采用整体预热;而结构简单的铸件,焊补处刚性小、焊缝有一定膨胀收缩的余地,例如铸件边缘的缺陷及小块断裂,则可采用局部预热;

b、焊前清理:

在进行电弧热焊之前,首先应对铸件的待焊部位进行清理,并制好坡口。

铸件缺陷处如有油污,一般可用氧乙炔火焰除净,然后根据缺陷的情况,可采用手砂轮、扁铲、风铲等工具进行加工(铲、磨)。

制作坡口时应铲(磨)到无缺陷后再开坡口,开出的坡口应是底部圆滑、上口稍大,以便于操作和保证焊接质量。

c、造型:

对于边角部位及穿透缺陷,焊前为防止熔化金属流失,保证一定的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