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497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docx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范文  近年来,二道江区农牧水利局农业信息化工作在省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大力指导下,严格按照工作要求,以“传播农业信息、服务农业市场”为目标,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狠抓网络平台,强化信息化队伍管理,使农业信息工作在促进全区农业结构调整、指导农业生产和产品流通、宣传我区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促进政务公开方面。

在二道江区农网上开辟了农业要闻、机关党建、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农业科技、政务咨询、意见征集、政务公开、供求新消息、招商信息等版块,及时发布农业信息。

三年来,通过网络发布各类农业信息1108条条,其中农业要闻400条,农业科技298条,政策法规151条,通知公告91条,政务公开34条,机关党建33条,意见征集33条,政务咨询20条,招商信息8条,供求信息23条,进一步增强了政务公开的力度和透明度。

  二是宣传二道江区农业方面。

积极向上级网站、报刊等媒体报送二道江区农业信息。

三年来,分别向市农委信息科、区政府办信息科共上报各种农业信息194篇和178篇。

在《通化日报》上发表篇。

扩大了二道江区农业的影响,展示了农业局的工作面貌。

  三是信息化培训方面。

结合“阳光工程”,积极为农民、农技人员开展专业技术信息服务培训。

  

(一)整合各类资源,完善信息服务平台

  XX年2月,对二道江区农网进行全面改版,提质升级。

建立了农业要闻、机关党建、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农业科技、政务咨询、意见征集、政务公开、供求新消息、招商信息等小类的网络版块格局,并严格执行农业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政策导向作用。

  

(二)优化软、硬件环境,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

  通过近几年来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软、硬件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领导重视,强化工作职责。

农业信息作为农业局工作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深受领导重视。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站、办负责人为成员的二道江区农牧水利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并配有1名专职人员负责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与发布,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落实。

  二是建章立制,实行制度化管理。

为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农业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了信息上报目标,做到信息体系建设按步就班,有的放矢,不走弯路。

制定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范化管理办法,保证信息来源和发布畅通,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高效性。

  (三)优化工作职能,创造性开展工作

  一是为二道江区农业发展构建信息桥梁。

一是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全区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宣传力度,并大力宣传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涌现出的亮点和典型,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二是着眼于惠农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大力宣传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把惠农政策制成农民一看就懂的政策补贴表格在网上发布,并及时送到农户手中,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

结合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技术、土肥等农业技术信息。

  XX年度农牧局工作总结范文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8810”行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生态发展,为着力打造“生态绿色农业”强县打好坚实基础,全县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3400元。

荣获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华茶文化展示基地、茶文化旅游示范县、省农业工作优秀单位、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优秀单位、浙江高山茭白之乡等称号,金土地农业休闲观光园获首批省果蔬旅游采摘基地命名。

  

(一)屠宰厂搬迁工作全面推进

  屠宰厂搬迁工作是省委督导组督导的民生实事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

生猪屠宰厂搬迁土地征用工作,不同与其他房地产和工业用地征用,老百姓持反对意见强烈,工作面广,难度大,时间跨度长,但在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搬迁土地征用工作组和安文镇、深泽乡等单位的协同努力下,通过成立工作组,采取集中办公、领导包干、工作组人员责任到人、“白加黑”、礼拜天加班等工作方法做好土地征用工作,共解决矛盾26起。

目前已全面完成生猪屠宰厂搬迁土地征用、项目前期审批,土石方工程已进场施工,防洪堤已招投标等工作,为顺利推进生猪屠宰厂搬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产品基地抽检合格率达100%。

  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为抓手,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突出巡查检查,狠抓质量抽检,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通过省、市、县等逐级抽检,今年,我县农产品基地抽检合格率达100%。

  (三)好溪流域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省级创建。

  经过五年的创建,好溪流域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达到了省提出的相关验收标准,8月份以县政府名义向省“两区”办提出书面申请,11月顺利通过省“两区”办有关专家验收,获得省奖励资金300万元。

  (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试点成功。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7月份开始,着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前期准备工作。

截止目前,已完成建立组织、落实资金、出台方案、项目招投标、落实试点乡镇、召开试点乡镇动员会及培训会等工作;完成方前镇、万苍乡的确权试点工作,为全面铺开打好坚实基础。

  (五)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的工作思路,编制整建制推进实施方案,出台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等相关文件,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清洁田园、农业节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建设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农药减量施用、测土配方试肥、化肥减量增效施用、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处理、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秸杆综合利用、农业节水增效等示范点。

抓好玉山台地、好溪流域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7个,完成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场治理提升50个,创建生态示范牧场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万次,推广商品有机肥万吨,新增生态消纳地万亩,新增沼液利用量1万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万亩,化肥减量145吨,化学农药减量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一)突出科技扶农,农业支柱产业稳步发展

  通过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开展粮食高产攻关活动,大力发展旱粮生产,新增旱粮万亩,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面积万亩,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面积万亩,创建省级水稻千亩示范片1个、旱粮百亩示范片2个(蕃薯、甜玉米),示范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粮经轮作种植模式104亩;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比去年增万亩,总产量万吨比去年增万吨。

二是主导产业稳健发展。

今年我县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畜牧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促进了全县农民的持续增收。

据统计,中药材生产面积为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

茶叶面积达万亩,总产量2187吨,总产值亿元。

食用菌3879万袋,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年鲜菇出口量9316吨,出口额3861万美元。

蔬菜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

畜牧业总产值亿元,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家禽存栏万羽、出栏万羽;牛羊存栏万头,出栏万头。

  

(二)突出产业提升,农业“两区”建设全面推进

  紧紧围绕抓产出、抓绿色、抓整合、抓建设为重点,启动实施“两区”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业领域“电商换市”和特色畜牧业、茶叶、水果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建设内涵,提高产出效益,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全面推进“两区”建设进度。

XX年,先后共投入各类资金6836万元,新增加设施农业1395亩、地力提升1461亩、机耕路6公里、园区操作道路硬化万平方米、沟渠4700米,机耕路硬化万米。

新建成好溪流域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新建粮食功能区万亩,两区上图入库率100%。

  (三)突出示范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得到壮大

  以“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化带动、市场化推动、规模化提升、集约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农业新型主体培育工作。

今年新组建中药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新增家庭农场22家,新增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完成制作生态农产品专题片、休闲观光农业画册和“磐五味”驰名商标申报等工作,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

  (四)突出项目管理,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促进农业“三生”融合和“三产”联动发展。

重点抓好金土地和大青谷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和双峰-盘峰-维新-高二休闲观光线建设,完成金土地休闲观光园门楼、游客接待中心、3公里高山茭白观光带、金土地大青谷休闲观光带2公里路面硬化、玻璃科普温室安装智能控制等科普设备;完成双峰山之舟食用菌休闲观光基地、盘峰绿福蔬菜采摘基地、维新十里杨梅长廊基地和高二乡照迎岗基地的科技示范、创意产品开发、接待中心、路面硬化、生产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田间操作路硬化、美化,基本建成了一条以休闲采摘农业为主的观光线路。

金土地农业休闲观光园获首批省果蔬旅游采摘基地命名。

  (五)突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水平

  一是强推介。

通过举办“新春茶话会”、“XX年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暨磐安县第三届云峰茶文化节”、“海峡两岸中药材及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和“江南药镇”、“古茶场文化小镇”创建活动,把磐安优质、生态、地道的农产品向大众展示,打响“磐安云峰”、“磐五味”、“翠都”等中心品牌,助推我县农产品与市场对接,进一步提高磐安农产品的知名度。

二是拓市场。

组织农业企业参加金华华东农交会、省农业博览会和济南、上海、松阳、新昌等茶事活动以及各类农产品交流会,拓展市场打开销路。

三是搭平台。

积极推动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依托阿里巴巴、淘宝网、天猫网、浙江农民信箱等,发挥其网络销售体系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

XX年新增农产品企业开通电子商务12家。

  (六)突出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源头监管。

通过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规范农资经营秩序,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共检查农资经营单位298家次,抽检农业投入品100批次,合格率%;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达83%以上。

继续推进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免费开放;县级农产品定量检测205批次,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快速检测1154批次,瘦肉精检测5346批次,乡镇快速检测4560批次;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流域性漂浮死猪事件。

加强生猪私屠滥宰监管,开展4次联合执法检查,66次单项执法,全县未发生私屠滥宰。

二是搭建监管平台。

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农资监管量大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农资、农产品可追溯、可追责。

县级以上规范化、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127家全部录入追溯系统生产主体信息库;省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主体等14家,已全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追溯率达100%,创建农资示范门店10家。

三是加快“三品”认证。

积极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农业标准化程度,农作物种植标准化生产程度%;畜禽标准化生产程度%。

新认证无公害产地8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个,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

  (七)突出经营体制改革,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在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上下功夫。

在一期异地物业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并产生效益的基础上,第二期异地物业项目磐安县农商综合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春节前投入使用并产生效益。

投资估算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第三期项目已正式启动。

目前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已有近亿元。

二是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上下功夫。

着力开展重点村、难点村财务清理审计,已完成胡宅乡下周村等8个重点村财务清理审计工作,审计金额5600万元,其中发现违规金额万元,查处党员干部8人。

同时,从严执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确保“资金”安全,维护村干部形象,促进干群关系融合。

三是在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上下功夫。

在去年完成363个村股份制改革后,今年又完成了6个难点村的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八)突出科技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应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关健因素,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设施增地”技术推广,特别是茶叶加工、食用菌生产、水稻机耕机械化等“机器换人”技术,新增设施面积1395亩,新增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5名,组织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畜牧业等产业技术团队广泛开展科技下乡“五送”服务活动,深入乡镇、村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18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万份、蔬菜种子万包、接受农民咨询万人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浙贝母无流加工技术、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等农民培训15期计608人次。

新增各类农机装备1826台(套),水稻机械栽植面积万亩,推广水稻主导品种万亩以上,落实市县两级农作物救灾储备种子万公斤,水稻、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用种商品化率88%,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800户。

  (九)突出依法治农,推进法治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推进“绿剑3+X”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实现检查发现违法行为查处率、抽检不合格产品查处率、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三个100%;加大农业法律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磐安报、宣传栏等宣传认真宣传《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并组织机关干部、农技人员和农业经营业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竞赛;认真做好农业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承接和监督管理工作,出台《农业项目管理办法》,加强财政支农体制改革后项目资金规范使用指导;认真履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实现农机事故“零”死亡的目标。

  (十)突出教育提升,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开展“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

认真开展以“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为主题的“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重抓好严格思想建党、严管干部队伍、严肃党内生活、严抓基层党建、严正工作作风、严守廉政底线等六项内容,全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印编成小册子人手一份,确保人人知晓个个执行。

着力开展作风问题、“老好人”问题、“不守规矩”问题、公权滥用问题等专项整治。

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着力开展“防春寒、访民情、送服务”走访活动,征集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37个,农业干部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开展“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通过开展“四个全面”、“两座山”等理论大学习、“四查四问”大讨论、“绿色休闲农业”大调查和献“金点子”等七项大服务活动,进一步聚集干部精气神。

开展农业产业调研102人次,着手撰写调研报告13篇,征集金点子31个,难题1个,四查四问剖析材料62份,上报机制体制创新材料1个,十大绿色发展好项目2个。

  

(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难,制约农业产出效益。

当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对科技的吸收学习能力较弱,给集约化、科技化、标准化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再加上土地流转率较低,市场意识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业投入不足,影响农业发展规模。

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总体较弱。

另外受财力影响,除国家省级支农资金外,县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虽有增加,但力度还有欠缺,影响农业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

  (三)深加工能力弱,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

中药材、茶叶等农产品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不长,产品样式不多,缺乏市场竞争力。

再加上农户生产与市场联结不够紧密,对农民产前、产中公益性技术跟踪服务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民成为了市场和商家的牺牲品。

  XX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和省市全会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八大”重点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一区一镇”(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建设,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做优五大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1、稳定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品质。

一是重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在玉山镇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二是大力发展旱粮生产。

重点抓好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三园”套种,扩大粮播面积万亩;三是加大“三新”技术推广力度。

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以及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

  2、挖掘中药文化,做强中药材产业。

以“江南药镇”建设为契机,以健康服务产业为引领,挖掘药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休闲养生观光基地,做大规模、做强品种、做优结构,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休闲养生健康业发展。

稳定中药材产业面积5万亩,产量1万吨,产值5亿元。

  3、创新工作方法,做大茶产业。

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着重在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科技管理和基地基础设施方面有新提升,力求早安排、有措施、出成效。

寻找茶园规模化发展、机械化操作、良种化普及、优质化加工、多茶类开发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深掘茶文化内涵,强力推进“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

茶叶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

  4、依托科技创新,做精食用菌产业。

依托科技创新,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再造新优势,强化新举措,大力发展机械化、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化的新型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适度规模发展生产大户。

种植食用菌3600万袋,工厂化菌棒生产1000万袋以上,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2个以上,扩大反季节高温菇生产规模1000万袋以上;培育一个生态旅游菇文化体验园特色企业。

实现年出口鲜菇占全国鲜菇出口总量的45%以上,巩固磐安全国最大的优质鲜香菇出口基地地位。

  5、提升农业设施,做优蔬菜产业。

以菜农增收和优质安全为目标,强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推广茄子、西瓜等嫁接栽培技术和水旱轮作等栽培技术,实施万亩高山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继续实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引进杭茄XX等蔬菜新品种9个,示范新品种2个。

稳定商品蔬菜面积万亩,实现总产量6万吨,总产值亿元。

  6、发展生态养殖,做深畜牧产业。

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化、标准化、设施化建设,创建三星级以上规模养殖场1个及畜牧业示范基地3个以上。

生猪饲养量万头,年出栏XX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2家;家禽饲养量达45万只,1万只家禽养殖场以上达到3家;畜牧业总产值亿元。

  

(二)强化三大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继续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完成“三品一标”认证复查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65%以上,农产品检测6000批次以上,抽检合格率98%。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创建10个金华市放心农产品示范基地,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产品“舌尖上的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保障。

以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动物防疫监督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全面提升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3、强化植物疫情防治保障。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特别是加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尽力做好种子、苗木市场的检疫监管,加强农业植物疫情监测和防控,严防疫情传播蔓延。

  (三)创新两大机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1、创新农业规模化发展机制。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板块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2、创新农产品营销机制。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引导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和科技人员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均占、风险共担”。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四)抓好八项工作,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提升园区基础建设,做大做强产业。

以“两区”建设为抓手,按照树样板、促优势、打造精品等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集聚度,新增投资XX万元,完成土地规模流转XX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00亩,推动大园区、大产业、大农庄、大项目、大龙头、大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现代农业精品园15个。

  2、利用政策引导,扶持壮大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内部管理,提高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重视培育流通型农业企业,鼓励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900条以上。

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以品牌运作、品牌联创等形式的名牌培育途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名牌,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5家;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个。

  3、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融合。

休闲观光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

围绕县一号产业,继续以南孔阙里山祖水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玉山台地精品农产品线路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接待游客10万人次,休闲观光农业收入突破1000万元。

  4、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进一步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县建设力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猪-沼-种”等生态循环模式,实施“标准农田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肥药减量增效工程”及绿色防控技术等生态技术,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扩面工作,抓好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全面完成“一控两减三基本”任务,创建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3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

  5、明确职责,确保屠宰场搬迁工程进展顺利。

进一步加大生猪屠宰场各项难点工作的推进力度,组建精干力量,强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职责,全面完成屠宰场厂房等主体工程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6、深化改革,继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在完成万苍、方前两个农村承包土地确权赋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面上推开,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抓好尖山第二期异地物业项目和管头农产品市场物业项目建设。

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7、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积极推进农业法制化建设,继续开展示范农资门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