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023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新

阶段评估检测(五)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

B。

小腿抽搐是因为体内钙离子过少,①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红细胞病变,②错误;尿毒症是肾脏病变,尿素无法排出

体外,③正确;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的,④正确。

2.(2016·九江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

C.正常人体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含有的成分差别不大

D.抗体、激素、H2O、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解析】选D。

人是恒温动物,内环境温度不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生成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抗体、激素、H2O、乳酸、血清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3.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多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解析】选B。

肌肉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使pH变化不大;③表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⑤表示组织液,③中蛋白质较多;②中的氧气到达④中,首先要穿过②的细胞膜(1层),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2层)进入组织间隙,最后穿过组织细胞细胞膜(1层),至少穿过4层膜;细胞②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重感冒病人体温升高

B.严重腹泻病人脱水现象

C.剧烈运动后机体的pH变化不大

D.小鼠先天缺乏胸腺,易感染疾病

【解析】选C。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或者自身调节功能障碍时会导致稳态破坏。

感冒发烧、腹泻脱水和小鼠先天缺乏胸腺易染病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机体剧烈运动后的pH变化不大,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实例。

5.(2016·大同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某些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的过程与c物质引起丙细胞兴奋的过程相同

B.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乙细胞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甲细胞释放a物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人体的细胞通讯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

【解析】选A。

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是神经调节的过程,c物质引起丙细胞兴奋是体液调节过程,二者不同,A项错误;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b物质为胰岛素,乙细胞分泌胰岛素一定具有分泌功能,B项正确;甲细胞为神经细胞,a物质为神经递质,其释放的过程是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传递信息、体液调节的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因此人体的细胞通讯均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D项正确。

6.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解析】选D。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体以胞吐的方式(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不在前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

涉及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7.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解析】选A。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细胞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

题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a到b,膜内电流方向也是a到b,膜外电流方向是b到a。

8.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解析】选C。

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末梢为树突末梢,树突末梢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到细胞体,然后再通过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9.(2016·广州模拟)如图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②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B.静息状态下无物质进出神经细胞

C.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解析】选B。

图中②是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静息状态下K+大量通过神经细胞膜外流;刺激只有大于阈值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较慢,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突触的数量。

10.(2016·福州模拟)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  )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选A。

使用有机磷后,在a点给予刺激后会传递神经冲动到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在b处释放神经递质造成c的持续兴奋或抑制;使用蝎毒后给予刺激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因此b、c没有反应。

11.下列有关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

B.反射活动必须有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参与

C.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的基础上

D.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损伤后,必将导致所有高级功能的障碍

【解析】选D。

大脑皮层的

某些区域损伤后,必将导致相应高级功能的障碍,而不是所有高级功能发生障碍。

12.(2016·襄阳模拟)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

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

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

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则此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解析】选C。

缩手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过程,Ⅰ产生的物质E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细胞Ⅱ膜上的受体蛋白(F)结合,引起细胞Ⅱ膜上电位变化;初次免疫过程中,抗原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Ⅱ,会刺激Ⅱ产生淋巴因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引起血糖升高;X使E的生成量增加,属于正反馈。

13.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

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恢复正常。

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处理

方法

胰岛素

+

-

+

-

阿司匹林

-

+

+

-

生理盐水

-

-

-

+

实验结果

(血糖浓度)

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

注:

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

“+”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

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解析】选B。

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个体;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第1组没有添加阿司匹林,血糖浓度应高于正常,而第3组使用阿司匹林恢复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浓度应正常;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过饲喂方式会被水解失去活性,应注射;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血糖,但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14.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解析】选B。

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说明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体温降低;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增多;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15.(2015·海南高考)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

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蒸发、皮肤散热,其次是呼气、排尿、排便等,A项错误;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运动状态下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B项正确;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是人体产热的主要途径,C项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受器能感受体温变化,D项正确。

16.(2016·周口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

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解析】选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激素进入血液没有选择性,但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17.(2016·黄山模拟)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其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B.AB段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

C.BC段变化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

D.乳酸浓度的变化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D。

据图分析知,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AB段不能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只能说明人体活动会导致内环境发生改变;BC段变化是机体体液调节的结果;乳酸浓度的变化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18.下图表示一个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