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说课讲解.docx
《卢梭的教育思想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梭的教育思想说课讲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卢梭的教育思想说课讲解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摘 要
法国启蒙运动之际,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尔》中详尽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
在书中他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尽管友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
"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卢梭声称: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目的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
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卢梭教育思想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一)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
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
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
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二)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
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
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是发展听觉。
卢梭提出了感觉的具体方法,并把游戏、绘画、唱歌等活动看作是感觉教育的最好途径;此外,还提出应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以促进感觉能力的发展。
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
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
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便他们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
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
他提出,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人自然后果法"。
(三)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
他说: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
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
他还指出,成人对儿童的指导要少,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
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
他指出,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劳动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通过劳动学会适应各种工具以及相关技术,锻炼身体,发展人的心灵。
卢梭最推崇手工劳动,认为它最自由,最近于自然状态,最独立,不受他人束缚。
总之,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四)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
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
同时,他指出,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四、卢梭教育思想的任务
卢梭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
(一)善良的道德情感
具体而言,善良的感情是自然人通过对真实事实的观察和借助感官功能培养的善良的情感。
善良的感情主要包括自爱和怜悯心两部分。
自爱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它是最自然的、原始的、内在的,是其他一切欲望的本源。
卢梭指出,我们必须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一切的东西。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我们不可能自顾自的爱自己,因此自爱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为爱自己和爱他人。
爱他即是指当地人遭到不幸时,个体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恻隐之心。
(二)善良的道德判断
善良的判断是自然人通过对伟人传记和历史的阅读与思考培养出的正确的判断
(三)善良的道德意志
善良的意志则是自然人通过各种善良的行为,不断进行行为实践从而获得的稳固的心理状态
卢梭强调教师艺术在于让儿童不断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从而是他们能够正确的判断人类社会中的真假和善恶。
要让儿童形成善良的判断,则需要他们自己不断阅读伟人传记和研究历史,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形成善良的判断。
卢梭认为善良的意志是通过善良行为来体现的。
一个人心存善念,对他人发自内心的爱和怜悯,不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善的行为,对待社会道德问题能够产生正确的判断,这样他的善良的意志才能高尚而稳固。
三、启示
现如今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诸如物质方面的改善,制度方面的变革,思想理论方面的革新等等,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而实质上没有做更为深入的探访和宣传。
例如儿童观问题看似解决但却并未充分研究其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的儿童观还没有成为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内容。
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然在社会、家庭、学校中频频出现。
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片面发展或者因种种原因使儿童失去学习的机会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有必要去正确看待儿童和尊重儿童。
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
他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
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儿童,按儿童的意愿去做。
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
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承受者沉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大量练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他们。
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外,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和假期的学习班,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得自由活动和爱好。
有时候父母还采取专制得手段来对待儿童,让儿童不停地学,学一些他们根本究不感兴趣的东西。
如此的教育,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儿童是不可能用心去学,也不会专注于这一方面的学习,更不会成为什么才什么家。
相反会给儿童造成厌学的情绪,以及对父母的反感,最终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童权,让儿童的天性真正释放,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因材施教,而不要强迫儿童。
这里,除了家长,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优秀的,特别不能对一些差生抱有任何偏见,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健康,道德品质优良,多方面发展的人。
其次,要把儿童看成“儿童”。
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们有时不能很好的揣摩他们的心理,也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
因此,当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灌入的是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而非真理。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成人、家长、老师的正面引导不能教育孩子时,我们可以对其采取“自然后果法”,这也是卢梭的一个思想。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当他们的正面教育无效时,往往采用严厉处罚的方式,我是不赞成的。
所谓“自然后果法”就是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
我们没有必要对儿童高谈道德、法律、准则,只有他们自己从自身的行为中接受了经验教训,才会有所认识和改变。
例如,孩子把刚买的玩具都扔到了门外,家长不必急着帮他找回来,就让那些玩具在外面,或被别人拿走。
当下次儿童提出玩玩具时,你可以告诉他,玩具没有了,在上次被他扔走了,让他自己去找,结果他不能找到他心爱的玩具。
如此他尝到了自酿的“苦果”,才会意识到不对,下次才不会那么做。
我想这比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要有效的多。
但必须提醒的是父母必须掌握一定的度。
另外,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直观教育”。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应该让他们直接面对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
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长期关置在家里,不少长期娇生惯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书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识很难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想法,也不能够真正了解书中的含义,因此适当的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针对城里的孩子的浪费现象,我们可以把他们安排到贫困地区去暑期实践,让他们自己切身去感受农村孩子的生活,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又例如,他们不爱劳动,我们可以让他们去郊区为老农摘棉花,让他们知道劳动的价值并热爱劳动,同时更加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更加爱他们的父母。
我认为像这样的社会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如此所得的收获将收益非浅。
因此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五、结语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就是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小资产阶级性和社会局限性,但是其教育理论还是有实践价值的。
他对儿童的认识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天性,尊重他们,让他们更加自由快乐的发展。
注 释:
(1)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4)赵稀方《中西“回归自然”的不同道路--庄子与卢梭“回归自然”思想辨析》《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一期p134-139
参考文献:
(1)郑晓江《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卢梭的人生哲学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比较》《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一期p23-30
(2)陈伙平《“自然后果法”探微》《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四期p8-9
(3)唐洁《庄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社会科学研究》1999第四期,p97-101
(4)赵林《卢梭教育学思想浅析》《法国研究》2000年第一期p112-118
(5)杨孔炽《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教育研究》1998年第一期p73-77
(6)关芬《寻找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背后的“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九期p46-48
(7)滕大春戴本博《外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