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825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论》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践论》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践论》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践论》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践论》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论》解读.docx

《《实践论》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论》解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论》解读.docx

《实践论》解读

《实践论》解读

《实践论》解读解放社1951年版《实践论》封面国际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52年版英文《实践论》封面

外文出版社1957年版法文《实践论》封面贯穿于毛泽东《实践论》始终的一条红线,是用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入分析、批判和反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危害。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两方面的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

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对中国革命这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是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去反对和批判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哲学著述。

它以理论

与实践即知行关系为中心,系统而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一《实践论》概说毛泽东的《实践论》言简意赅却博大精深。

《实践论》是精、是管用的哲学。

[1]它以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核心线索和基本原则,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关于认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即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问题,以及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哲学问题。

第一,关于实践和认识的来源。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列宁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而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哲学论断和基本理论。

什么是实践?

唯心论和旧唯物论都有自己对于实践的特殊规定性。

唯心论把实践规定为内省体验、道德修养。

[2]旧唯物论,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把实践理解为消极的感性

直观,而不是积极的感性物质活动。

毛泽东为了同唯心论和旧唯物论划清界限,把实践明确地规定为社会实践、变革现实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这里的实践就与唯心论的内省实践以及旧唯物论的个人生活实践和理论实践有了本质不同的规定性。

毛泽东认为,社会实践范围广泛,包括生产活动实践、阶级斗争实践、政治生活实践、科学和艺术活动等等。

认识的来源就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

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反映,离开了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而既然认识是实践的反映,那么正确的认识就是正确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这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深入阐发并贯穿全篇的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第二,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过程问题,就是人们的思想如何反映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问题,也就是认识的发生发展问题。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人类的认识过程作了逻辑完整的论述: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首先是人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

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最后再把理性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人类这一认识过程的反复进行和前进发展,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3],这就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而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就在于:

前者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忽视感性认识的基础地位,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后者则不承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两者的错误在于:

割裂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片面地强调认识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阶段。

第三,关于真理及其标准问题。

真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类对于外界事物及其规律能否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思想反映的外界事物及其规律性是否可靠的问题。

[4]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

首先,只有正确反映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而人的认识正确与否,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其次,

人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最后,真理有其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方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都有着客观的绝对真理的意义,但是,由于外界事物及其规律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清楚的,而且它本身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人的认识也就随之不断地变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又都是相对的。

可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就在于:

它们只承认绝对真理,不承认相对真理,割裂了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

以上是《实践论》所阐发的有关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和内容分别加以详细讨论和研究。

二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曾指出:

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5]毛泽东的《实践论》发挥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他从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各个环节全面考察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把实践的观点真正贯穿于认识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接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6]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客观事物

只有通过实践这一中介,才能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不仅如此,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或观念图式,也同样来源于实践。

有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命题只适用于经验科学而不适用于演绎科学(数学和逻辑)。

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逻辑和数学公理表面上看好像是先天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关系的反映。

正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客观事物的这种关系亿万次地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并逐渐在人们的思想中获得了巩固的和稳定的形式,才形成了各种在人们看来是不证自明的逻辑和数学公理。

因此,即使是看似与客观世界无关的抽象理论,也同样源自实践。

因此列宁指出: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7]当然,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也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

践和认识本身。

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只能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他很清楚地看到:

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8]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毛泽东拿我国的一句古语举例,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也说明了学习间接经验的好处或必要性。

一方面,每一个特定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另一方面,理论或认识本身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要途径。

我们还可以用牛顿的一句名言来举例说明获取间接经验的意义:

假若我能比别人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机地、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认识。

总之,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为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就像一座桥梁联通了主体与客体。

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从客体那里获得各种信息,使客体显露出它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所以,归根结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

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

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9]可见,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否则,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任何天才也不能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所以毛泽东才作出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的重要论断。

不仅如此,实践还能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二,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10]第三,实践的发展还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1]第四,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现在它能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无限发展。

因为,实践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促使人们去研究它,并为解决这些认识课题积累着必要的经验材料;实践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以弥补感官的不足。

人类的认识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马克思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12]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变革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人在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简单来说,任何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后,才能根据其对实践的作用来判定。

因为,一方面,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另一方面,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不能直接回答人的认识正确与否。

所以,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

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中介和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

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

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

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

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

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3]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

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三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详细阐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的另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认识的辩证过程问题。

他认为:

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运动。

[14]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

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

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

也就是延安这些个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15]毛泽东在这段文字里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认识对象有了一个直观的、现象的认识,此阶段人们对于事物的了解还处于量变阶段。

外界事物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在人们的头脑中不断地产生许多感觉和印象,这些感觉和印象就是人们认识的量变阶段。

这个阶段的认识还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片面的和外部联系的东西。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还只是感觉到了认识对象,还没有形成深刻的概念,还没有深刻地理解它,并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

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16]这个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阶段,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发生了从量变阶段到质变阶段的很大的飞跃,它不再是感觉到的事物的现象的、片面的和外部的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

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17]这是因为:

第一,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我们认识和掌握外部世界的规律并不是目的本身,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将理性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我们的认识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18]第二,理性认识形成后,它是否正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理性认识应用到实践中,看它是否能使实践达到预定的目标。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

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

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

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19]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中,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我们不妨把它称作认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那么认识过程到这里就完成了吗?

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

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

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

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

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20]

人们的认识过程发生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之后,人们的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

为什么毛泽东说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呢?

之所以说完成了,是就变革某一对象的发展阶段内的某一过程获得成功的情形而言的。

人们在兴办一个工厂、制造一种器物、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等等这一类实践时,某一对象的具体过程就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感性经验,人们对感性经验进行逻辑加工,能够发现那一具体过程的规则,并通过概括而形成思想和理论,然后根据这一思想和理论拟定计划和方案去改造同一对象的同一具体过程,如果达到了目的或获得成功,那么对于这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运动而言,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

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

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

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21]之所以说又没有完成,是因为人们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仅仅是认识发展中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环节或过程,而不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终结。

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任何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没有缺陷的。

人们会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对认识提出新课题,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认识是永远处于不断发展、运动的过程中。

认识的各个环节或者阶段,无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并取得进一步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因此,毛泽东在《实践论》最后一段这样说: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2]虽然到这里,我们已经比较清楚地理解和把握了认识的总体过程和基本规律,但这里必须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这一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唯理论和经验论这两种哲学倾向,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辩证法问题。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毛泽东批评了哲学史上否认感性认识之重要性的倾向。

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

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

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

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

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23]感性认识是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通过人在实践中与认识对象的直接相互作用在头脑中形成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成的是对事物的表面的、片面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数量多、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等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感性认识是人们进一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所依据的原始认识材料,没有感性认识人们就无法理解客观世界,因此理性认识自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在批评了唯理论的错误倾向后,毛泽东同时批评了忽视理性认识重要性的经验论的错误。

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

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

里不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

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