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590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docx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docx

光学部分

(-)绪论

仪器分析是化学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对物质进行表征(成分、含量、价态、状态、结构、分布等)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

(2)学会建立新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3)初步具有应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相应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如光、电、热、磁和化学反应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四大类。

p乂

仪器分析的定义及其特点,仪器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仪器分析发展概况。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标准曲线(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二)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的本质:

光是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可用频率、波长、波数及波速等参数来描述。

光子具有的能fi(E)与各参数有如下关系:

一定波长的光称单色光,不同波长的光组合称复合光,光具有互补关系。

㈠电磁波谱是按电磁波频率大小排列成的谱系。

㈡电磁辐射与物质可产生吸收、透射、反射、散射、折射等作用。

光学分析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可一般分为吸收、发射、反射等分析方法;而依据物质的组成'水平'可分为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原子光谱产生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物质的原子光谱依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分为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

分子光谱产生于分子能级的跃迁,分子能级比较复杂,因而分子光谱也比较复杂。

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不同,分子光谱可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吸收光谱:

当物质受到电磁辐射照射后,物质的分子便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一过程称吸收,反之称发射。

分子只能吸收或释放出等于二能阶Z差的能量,即:

A1I参比[IO1

A样=log=log一=a•b•c

I样It

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因而不同物质因结构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吸收光谱,亦即吸收曲线。

电子跃迁的类型:

分子屮外层电子的跃迁与键的性能有关。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及分子结构对其影响。

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因素:

位阻、异构现象、跨环效应、溶剂以及酸度等均对紫外吸收光谱有明显影响。

朗伯-比耳定律。

摩尔吸光系数。

比耳定律的偏离。

紫外-可见吸收光度计仪器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特点。

分析条件的选择: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有机物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单一组分的测定(校准曲线法,差示光度法),多组分的同时测定,双波长光度法。

配合物组成和各类平衡常数的测定。

(四)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概述: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物质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受激后发射的特征光谱的波长及其强度來测定物质中元素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砖、碳、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原理:

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主要掌握光源的基本过程、特点和'四大平衡过程'与原子发射光强度的关系,理解塞伯一罗马金公式的含义。

三、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用于1%以下含量的组份测定,检出限可达ppm级,精密度为±10%左右,线性范围约2个数量级。

但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TCP)作为光源,则可使某些元素的检出限降低至1(T〜10•ppm,精密度达到±1%以下,线性范围可延长至7个数量级。

这种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测量高、中、低含量的元素。

四、原子发射光谱的仪器

(一)光源:

光源具有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产生光辐射的作用。

光源对光谱分析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火花及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

(ICP)光源。

(二)分光仪:

棱镜和光栅光谱分析仪。

(三)检测器: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屮,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目视法、摄谱法和光电法。

1.目视法

用眼睛来观测谱线强度的方法称为目视法(看谱法)。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可见光波段。

常用的仪器为看谱镜。

看谱镜是一种小型的光谱仪,专门用于钢铁及有色金属的半定量分析。

2.摄谱法

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

将光谱感光板置于摄谱仪焦面上,接受被分析试样的光谱作用而感光,再经过显影、定影等过程后,制得光谱底片,其上有许多黑度不同的光谱线。

然后用影谱仪观察谱线位置及大致强度,进行光谱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用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的黑度,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五、光谱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

(一)光谱定性分析

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作用下,试样中每种元素都发射自己的特征光谱。

光谱定性分析一般多釆用摄谱法。

试样中所含元素只要达到一定的含量,都可以有谱线摄谱在感光板上。

摄谱法操作,价格便宜,快速。

它是目前进行元素定性检出的最好方法。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

光谱半定量分析可以给出试样屮某元素的大致含量。

若分析任务对准确度要求不高,多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

例如钢材与合金的分类、矿产品位的大致估汁等等,特别是分析大批样品时,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尤为简单而快速。

光谱半定量分析常采用摄谱法中比较黑度法,这个方法须配制一个基体与试样组成近似的被测元素的标准系列。

在相同条件下,在同一块感光板上标准系列与试样并列摄谱,然后在映谱仪上用目视法直接比较试样与标准系列屮被测元素分析线的黑度。

黑度若相同,则可做出试样屮被测元素的含量与标准样品屮某一个被测元素含量近似相等的判断。

六、光谱定量分析

(一)光谱定量分析的关系式

光谱定量分析主要是根据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的关系來进行的。

当温度一定时谱线强度T与被测元素浓度c成正比,即I二ac,当考虑到谱线自吸时,有如下关系式T=acb,此式为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式中b为自吸系数。

b随浓度c增加而减小,当浓度很小无自吸时,b二1,因此,在定量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分析线是十分重要的。

a值受试样组成、形态及放电条件等的影响,在实验屮很难保持为常数,故通常不采用谱线的绝对强度来进行光谱定量分析,而是采用“内标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

(1)校准曲线法;

(2)标准加入法

(五)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一、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根据被测元素原子蒸气中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从而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吸收线的宽度:

谱线具有一定的宽度,主要有两方而的因素:

一类是由原子性质所决定的,例如,自然宽度;另一类是外界影响所引起的,例如,热变宽、碰撞变宽等。

三、原子吸收的测量

1、积分吸收;

2、峰值吸收;

3、锐线光源;

4、实际测量,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原子吸收值的测量,是以一定光强的单色光I。

通过原子蒸气,然后测出被吸收后的光强T,此吸收过程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器等四部分组成。

1、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对光源的基本要求:

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辐射的强度大;辐射光强稳定,使用寿命长等。

空心阴极灯是符合上述要求的理想光源,应用最广。

2、原子化器

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入射光束在这里被基态原子吸收,因此也可把它视为“吸收池”。

对原子化器的基本要求:

必须具有足够高的原子化效率;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形;操作简单及低的干扰水平等。

常用的原子化器有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

3、检测器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检测器通常使用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源应有较高的稳定性。

如工作电压过高、照射的光过强或光照时I'可过长,都会引起疲劳效应。

4、类型

按光束分为单光束与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按调制方法分为直流与交流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按波道分为单道、双道和多道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五、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一)测量条件的选择

1.分析线

通常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在分析被测元素浓度较高试样时,可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2.狭缝宽度

狭缝宽度影响光谱通带与检测器接收辐射的能量。

狭缝宽度的选择要能使吸收线与邻近干扰线分开。

当有干扰线进入光谱通带内时,吸光度值将立即减小。

不引起吸光度减小的最人狭缝宽度为应选择的合适的狭缝宽。

(二)分析方法

1・校准曲线法;

2.标准加入法

六、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一)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气态口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属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

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

(二)原子荧光的类型

原子荧光可分为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等三种类型。

原子荧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度计在很多组件上是相同的。

如原子化器(火焰和石墨炉);用切光器及交流放大器來消除原子化器中直流发射信号的干扰;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等。

(六)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

一、概述分子发光包括荧光、磷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和散射光谱等。

物质分子吸收了外界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基态时,就产生了分子发光。

本章主要讨论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这几种分子发光分析方法。

二、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原理:

在室温条件下,大多数的分子处在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外界的能量如电能、热能、化学能或光能等后,可被激发到激发态。

激发态不稳定,分子将很快回到基态。

当分子在返冋到基态的过程屮以光子的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时,就可以观察到分子发光。

三、溶液荧光(磷光)强度

2.荧光量子产率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关系

(1)跃迁类型:

通常,具有5及跃迁结构的分子才会产生荧光。

而且具龙-诧迁的量子效率比nF跃迁的要大得多。

(2)共觇效应:

共觇度越大,荧光越强。

(3)刚性结构:

分子刚性越强,分子振动少,与其它分子碰撞失活的机率下降,荧光量子效率提高。

(4)取代基:

给电子取代基增强荧光,吸电子基降低荧光。

3.其它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1)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溶剂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可分两种。

一种是溶剂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另一种是荧光体和溶剂分子I'可发生了如氢键、化合作用等。

(2)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溶液pH值影响。

(4)自熄灭和自吸收。

4.荧光猝灭

(1)碰撞猝灭

(2)静态猝灭(3)系间窜跃(4)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的猝灭

5.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If=kC

四、荧光分析法

(1)、荧光分析仪器

常用于测量荧光的仪器以下五个部件构成:

激发光源、样品池、用于选择激发光波长和荧光波长的单色器以及检测器。

(2)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

(1)、与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比较,荧光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2)、选择性好:

荧光法既能依据发射光谱,又能依据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

(3)、所需试样量少、操作方法简便。

(4)、能提供较的多分析参数、信息量大。

(3)、分析应用

1.荧光分析大多用于定量测定。

进行荧光分析的元素目前已近70种,其屮披、铝、硼、稼、硒、镁以及一些稀

土元素的荧光分析已成为常用方法。

2.芳香族化合物自身具有共辘的不饱和结构,因此人多能发生荧光。

此类物质可以直接进行荧光测定。

荧光法还

可以用来测定氨基酸、蛋白质,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

荧光法也是定性和定量进行酶分析以及研究酶动力学和

机理的有用工具。

五、磷光分析法

分子磷光仪器和分子磷光光谱与荧光仪器和光谱也相似。

与荧光相比,磷光具有三个特点:

1、磷光辐射的波长比荧光长这是因为分子的T1态能量比S1态低,因此当从T】跃迁返回基态时所释放的能量也较从、态跃迁到基态时低,相应的其波长比荧光长。

2、磷光具有较长的寿命荧光是由Si->S0跃迁所产生的,此类跃迁属自旋许可的跃迁,因此具有较高的跃迁速率,S1能态的寿命通常在IO"〜10匕。

磷光是TlS。

跃迁产生的,这种跃迁属于自旋禁阻的跃迁,因而其速率常数要小得多,所以辐射寿命较长,大约在IO”〜10s.

3、磷光的寿命和辐射强度对于重原子和顺磁性离子非常敏感。

六、化学发光分析法

(一)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是基于化学反应所提供的能量,使其中一种反应产物或产物的分子被激发,形成激发态分子,当它们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

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A十B->C*+DC*—C+hv

(二)产生化学发光的条件:

1、化学反应必须能放出足够的能量,只有那些反应速度相当快的放热反应,反应的达到于170-300kJwl-1

之间,才可能在可见光范圉内观察到化学发光。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与此相当,因此大多数化学发光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能够用于产生激发态分子。

3、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返回基态。

(三)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

1、气相化学发光2、液相化学发光

(四)化学发光分析的仪器

1、分立取样式仪器2、流动注射式仪器

(七)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概述红外光谱区域是0.76-500nio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有T—曲线和T—曲线。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红外光谱图具有高度特征性,可用作定性依据。

(2)适应性广,不受物质状态的性质的限制。

(3)不需特殊的手段和试剂,样品可直接测定。

(4)样品用量少,只需儿毫克-儿微克。

(5)不易作含水样品的分析。

(6)定量分析灵敏度差,准确度低,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二、基本原理

㈠振动能级(产生红外吸收曲线和的原因):

当分子受到一定频率红外照射后,分子吸收为能量,从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激发太,振辐增大,分子位能增大,在红外吸收谱图上,就产生了一个峰。

(-)振动形式:

1.伸缩振动

2.变曲振动

㈢振动自由度(基频峰数目):

1.非线性分子:

f=3N—6

2.线性分子:

f=3N-5

㈣特征峰与相关峰

1.特征峰: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凡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为特征吸收峰,简称特征峰或特征频率。

2.相关峰: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为相关吸收峰,简称相关峰。

3.特征区与指纹区

特征区

指纹区

范围4000-1250cm-1

1250-400cm-1

①吸收峰数少,峰强,易辨认

①谱带细密,重叠复杂,强度较弱

特点②受分子其它因素影响较少的

②反应细微变化,对结构有高度敏感

键或集团的振动频率特征性强

(七)吸收峰位置及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

如:

诱导效应、共轨效应、氢键等。

2.外部因素:

如:

溶剂影响、温度影响等。

(A)吸收峰的强度:

用绝对强度,摩尔吸光系数£描述,以£大小分为非常强谱带、中等强度谱带等。

三、红外分光光度计了解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个部分结构,女口:

光源、色散元件、检测器、吸收池等,熟悉干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特点。

四、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熟悉红外光谱的九个区段(4000〜4005一】),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吸收光谱。

五、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掌握已知物结构鉴定方法及未知物结构测定方法。

仪器分析复习要点-电学部分

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

根据所测量的电参量的不同,电分析化学方法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待测试液的浓度与化学电池屮某些电参量的关系进行电量分析。

第二类是通过某一电参量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电容量分析。

第三类是通过电极反应把被测物质转变为金属或其他形式的氧化物,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即电解方法。

化学电池

电分析化学识通过化学电池内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

如果化学电池自发地将本身的化学能变为电能,这

种化学电池称为原电池。

如果实现电化学反应的能量是由外电源供給,则这种化学电池成为电解池。

一、原电池

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外电路传递到铜电极上,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而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正极流向电位低的负极。

故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

锌电极,负极邙日极)Zn->Zn2++2e氧化反应

铜电极,正极(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Zn+Cu2+=Zn2+4-Cu

二、电解池

当外加电源止极接在铜•锌原电池的铜电极上,负极接到锌电极上时,如果外加电压大于原电池的电动势,则两电极的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相反。

锌电极,负极(阴极)Zn2%2e->Zn还原反应

铜电极,正极邙日极)Cu-Cu2++2e-氧化反应

总反应Zn2++Cu=Zn+Cu2*

三、电池的表示方法

(1)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邙日极)写在左边,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阴极)写在右边。

(2)电池组成的每一接界面用丨将其隔开,两种溶液通过岩桥连接时用II表示。

电解质溶液位于两电极Z间,并注明浓度。

如有气体则应注明压力、温度、若不标明,则只25°C及101.325Pae电池电动势E电池=E汪左

若计算出来电动势为正值,表示电池反应自发;该电池为原电池;如为负值;表示电池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该电池为电解池。

电极电位与液体接界电位

一、电极电位

选择一个标准电极为为标准,让它与被测定电极组成电池,并且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为零,这样测得的电动势为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动势.

当被测电极实际进行的是还原反应时,则电池的电动势为正值;待测电极的电位比标准氢电极正,其电极电位为正值。

如果待测电极进行的是氧化反应,则电动势为负值,待测电极的电位为负值。

二、液体接界电位

又称为液接电位,产生于具体不同地电解质或浓度不同的同种电解质溶液之间,由于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速率不同,有微小的电位差产生,这种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在两个溶液之间用盐桥连接,是液饥饿电位大得多。

三、极化和过电位

极化是指电流通过电极与溶液的界面,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Z差称为过电位。

(一)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是由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別引起的。

由于阳极反应使电极表面附近的离子浓度迅速增大,使阳极电位变得更正一些,这种由浓度差别引起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

(二)电化学极化

电化学极化一般是由于电极反应速率较慢引起的。

一般来说,析出金属时过电位较小,但当析出物为气体时,尤其是H2和0“过电位都很大。

电极的种类

一、根据电极的组成分类

(一)第一类电极

是由金属浸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组成的。

(二)第二类电极

由金属、该金属的难溶盐的阴离子溶液组成的电极。

(三)第三类电极

是指电极与两种具有共同阴离子的难溶盐组成的电极体系。

(四)零类电极

由惰性金属与含有可溶性的氧化和还原物质的溶液组成的电极。

(五)膜电极

具有敏感膜并能产生膜电位的电极,称为膜电极。

各种离子选择电极基本上都是膜电极。

二、根据电极所起的作用分类

(一)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在电化学测试中,溶液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当有较大电流通过时,溶液主体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电极,称为工作电极。

在电位分析小,离子选择电极是指示电极;在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小所用的钳电极为工作电极。

(二)参比电极

在测量过程中,具有恒定电位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

(三)辅助电极或对极

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组成电池,形成通路,但电路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并非试验所需要的,他们只是提供电子传递的场所。

(四)极化电极和去极化电极

在电解过程中,插入试液中电极的电位随着外加电圧的变化而变化,或当电极的电位改变很大而电流改变很小时,这一类电极为极化电极;当电位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或当电极的电位改变很小而电流改变很人时,这一类电极为去极化电极。

电位分析法

膜电位及离子选择电极电位的产生及表达式

2.各类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pH玻璃电极尤为重要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尤以电位选择性系数为重要

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相应机理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离子敏感电极,它是一种特殊的电化学传感器,根据敏感膜的性质和材料的不同,例子选择性电极有不同种类。

二、玻璃电极

(一)玻璃电极的构造

核心部分是玻璃膜,这种膜是在SO基质屮加入Na?

和少量的CaO烧制而成,膜厚味0.5mm。

球泡内充注0.10mol/L,的盐酸作为内参比溶液,再插一根AgCl-Ag电极为内参比电极。

(二)玻璃电极的响应原理

大量试验证明,玻璃膜的化学成分对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纯SiO2制成的石英玻璃不具有响应氢离子的功能,这是由于石英比例总的硅和氧以共价键结合,没有可供离子交换的电荷质点(电位)。

如果在石英中加入碱金属的氧化物,将引起硅氧键断裂形成荷电的硅氧交换点位。

当玻璃电极浸泡在水中,溶液中蛍离子可进入玻璃膜与钠离子交换而占据钠离子的点位。

由于氢离子取代了钠离子的点位,玻璃膜表而形成了一个类似硅酸结构的水化胶层。

在水化层最表而,钠离子点位被氢离子占有,从水化层表而到水化层内部,氢离子占的点位逐渐减少,而钠离子占据的点位逐渐增多,到玻璃层中部全部点位被钠离子占据。

当被氢离子全部占有交换点位的水化层与试液接触时,由于他们的氢离子的活度不同就会发生扩散,当溶液中氢离子活度大于水化层中氢离子的活度,则秦离子从溶液进入水化层,氢离子的扩散破坏了膜外表面和试液间两相届的电荷分布,从而产生电位差。

形成相界电位。

他和两相间盘离子活度有关:

E外=0+0.059Vlg—

%

%

=+0.059Vlg-^

aH内

式中a旺和入器为膜外溶液和膜内溶液的氢离子活度,a:

外和a;内为外水化层和内水化层的氢离子活度。

对于同一电极,K外和K内相等,aj=a:

内故有:

E膜乂卜—E内=0.059Vlg爼

%

玻璃电极的电位应包含冇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E玻=E内参+E膜E玻=K-0.059VpH

上式表明,试液的pH每改变1个单位,电位变化59Mvo这是玻璃电极成为氢离子指示电极的依据。

(三)玻璃电极的特征

1.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