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438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docx

山西省资料管理规程的相关讲解资料

一、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的内容

1、施工资料的归档范围

2、归档施工资料的质量要求

3、施工资料的分类

4、施工资料的编号

5、施工管理资料(表格的填写要求)

5.1施工日志

6、施工技术资料(表格的填写要求)

6.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审批

6.2结构实体检验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

a、混凝土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

b、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验实施方案编制内容;

6.3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6.4工程洽商、联系单;

7、质量控制资料(表格的填写要求)

7.1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7.2沉降观测记录;

7.3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7.4见证取样记录;

7.5常用建筑材料的取样批量、方法和必试项目;

7.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7施工记录;

7.8预检记录;

7.9地基验槽\钎探\处理验收记录;

7.10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7.11混凝土结构同条件试件等效养护龄期温度记录;

7.12冬期混凝土搅拌、浇灌、养护测温记录;

7.1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7.1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

8、工程安全及主要功能核检资料(表格的填写要求)

8.1地面蓄水\屋面淋水\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试验记录;

8.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二、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内容

1、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2、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的填写要求

2.1、钢筋加工\安装\电渣压力焊接头\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2、混凝土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其他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的填写要求

3.1、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2、板材隔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三、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立卷

1、立卷的原则和方法

2、立卷的要求

3、案卷的编目

4、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办法中关于资料汇总的表格

四、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归档和移交

五、转达〔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文件〕

1、《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

2、《关于对混凝土结构植拉结钢筋质量控制的规定》

 

一、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的内容

1、施工资料的归档范围

1.1对与工程施工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施工主要过程和形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1.2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均应归档。

2、归档施工资料质量要求

2.1归档的施工资料应为原件,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注明时间。

2.2施工资料的内容及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2.3施工资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2.4施工资料应全部采用电脑打印。

打印的施工资料应采用手工签名方式(不得代签)。

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齐全,手续完备。

3、施工资料的分类

3.1施工资料应按照本规程(DB-附录A)的资料分类、归档顺序进行立卷归档。

3.2施工单位资料(C类)应按照专业系统、分部工程和资料类别不同进行分类。

3.3每个专业系统和分部工程的施工资料应划分为:

施工管理资料(C1);

施工技术资料(C2);

质量控制资料(C3);

施工质量验收资料(C4);

工程安全和主要功能核检资料(C5)5个资料类别。

3.4施工单位资料中的质量控制资料(C3),应按

①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②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③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检(试)验报告、

④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施工检(试)验记录)、

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⑥施工记录的分类顺序进行收集和整理。

4、施工资料的编号

4.1文件资料的顺序号,应根据相同的表格、相同的检查项目、按时间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号填写。

4.2文件资料的顺序号,在同一个分项工程内,涉及到多种文件资料的类别,顺序号应根据资料类别的不同和卷内排序号,按照相同的记录表格、相同的检查项目,按时间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号填写。

4.3施工资料的编号应填人文件资料封面右上角的编号栏内。

5、施工管理资料

5.1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证书

正式施工前应审查:

分包单位资质和专业工种操作人员的岗位证书和合格证,并留存复印件。

复印件上应加盖施工单位的公章。

5.2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施工活动的原始记录,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主要记录单位工程有关技术、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以及其他重大事项。

从开工起至工程竣工止,由专业施工工长负责逐日记载,保证内容的真实、连续和完整。

5.3施工日志填写要求:

1)表头部位记录:

工程名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班组、施工部位、出勤人数、气象、气温等。

2)当日施工情况记录:

如施工内容、质量检查情况、操作负责人、质检员,生产、安全、质量存在问题和如何进行处理的。

3)当日技术质量安全记录:

如设计变更、技术安全交底活动(会议),隐蔽工程质量检查情况,材料检验、试块留置、工序交接以及检验批验收情况,安全生产方面“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有无隐患,材料、机具、设备进场使用情况等。

6、技术资料

6.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审批表

a.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指承包单位在工程开工前,为工程的实施所做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机具、劳力、材料及施工措施的方案,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经济、技术文件。

b.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3)施工方案及相应的管理、技术、组织措施;

4)施工进度计划;

5)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如劳动力、材料、机具需用量计划);

6)施工总平面图;

7)主要质量、安全措施;

8)质量验收计划(包括检验批的划分),施工试验计划(包括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c.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由技术部门编制并经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d.大中型建设项目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

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工程、群体工程或分期出图工程,可分阶段报批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内部审核、审批,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再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后实施,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表B3-1)。

e.冬雨季季节性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重点部位、采用新技术及特殊工艺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措施。

f.施工项目部应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具体编制。

g.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填写要求:

1)审批表中结构型式、建筑面积、层数的填写应与所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相对应;编制部门栏填写编写人所在单位;报审时间填写审批人收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日期;审批部门为审批人所在单位;审批时间为批准日期;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栏均由本人签名。

2)审批意见栏要写明是否批准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若需修改补充的内容及要求也应写明。

h..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审批后,必须认真执行。

如遇施工条件等因素变化而必须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时,仍需按原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6.1.1深化设计文件(施工方案)

a.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深化设计文件是指有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施工工艺针对性比较强的分项、子分部工程,需在施工过程中来完成一些比较具体的设计文件。

如基坑支护、桩(地)基、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

b.深化设计文件应采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后实施。

6.2结构实体检验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

6.2.1混凝土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

①写明具体混凝土结构柱、墙、梁类构件不同强度等级及设计楼层混凝土强度分布情况;

②确定不同强度等级的同条件试块取样组数、取样部位及层次。

绘图表示

③写明实施方案报监理认可;

④按时进行见证取样,并做记录,确定试块放置位置。

应在每层浇注时,到取样部位及时进行,不能等到结构封顶时再做;

⑤作好温度记录;

⑥同条件试块强度汇总统计,填写实体结构检验混凝土强度验收表。

6.2.2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验实施方案编制内容:

①写明具体结构中的梁类构件总根数,板类构件总块数(均以受力跨数统计),确定取样数量。

(抽样量≥2%,≥5根,悬挑占50%)

②随机分布在某些楼层上,确定楼层抽检数量,不定具体抽检位置;写明梁抽检根数,板抽检块数,梁、板抽检数量中悬挑构件个数;

③编制实施方案,绘图表示,报监理认可;

④施工至该楼层时,监理、施工单位随时抽取具体部位,填表记录,图纸标示;

⑤填写实体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表。

6.3技术、安全交底记录(C2-2)

a.在单位工程开工前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目标的实现,应对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及工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b.技术交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分别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进行。

专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交底。

专业工长必须按分项工程向参与施工的工人班组进行交底,并填写交底记录。

c.技术、安全交底记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技术交底及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等,各项交底宜采用会议形式并应有文字记录,交底双方应签字齐全;接受人在接受交底后,必须严格按交底内容施工。

d.技术、安全交底记录填写要求:

1)交底日期按实际交底日期填写;编号应按本规程规定填写;交底部位栏当作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其它技术、安全交底应注明实际交底名称、部位或主要交底内容提要。

2)交底内容应有针对性地详细记录(如工程的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保证质量、安全措施、新工艺、新材料的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等配合比,焊接程序和工艺参数等)。

6.4工程洽商、联系单(表C2-5)

a.工程洽商、联系单是因工程实际需要而必须增加的各项耗用工料和其它费用等的洽商、联系用表。

如:

因临时停水停电,图纸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影响正常施工,造成工程施工的暂时中止、停、窝工等。

一般由施工单位专业施工工长填写。

b.工程洽商、联系单应分专业办理,内容翔实,必要时附图,并注明修改图纸图号。

c.工程洽商、联系单应由建设、施工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项目机构公章。

涉及到施工图重要部位的修改和洽商,应经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签认并加盖公章。

d.分包单位提出洽商必须经总包单位签认后办理。

7、质量控制资料

7.1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包括平面定位,桩基、支护、基槽及楼层放线,标高和垂直变形的观测等,本记录应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确保建筑物的定位、标高、尺寸、沉降量等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7.1.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表C3-1-1)

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是指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部门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设计总平面图及水准点,对工程进行的准确测量定位。

2)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填写要求:

a.工程名称与施工合同中单位工程名称相一致。

b.施测单位是测量放线单位,一般为总承包单位。

c.图纸编号填写测量放线部位的图纸编号(如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

d.测量依据是引用的控制桩及水准点等。

e.使用仪器栏:

应将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标注清楚。

f.定位测量示意图要标注准确,如指北针、轴线、坐标等,高程依据要求标注引出位置,标明基础主轴线之间的尺寸以及建(构)筑物与建筑红线或控制桩的相对位置。

g.备注栏应填写施测精度,平差情况及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h.复验结果栏由监理(建设)单位复验后填写。

i.工程定位测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第七章的规定。

7.1.2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表C3-1-2)

1)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填写要求:

a.工程部位:

填写基槽或楼层(分层、分轴线或施工流水段)测量的具体部位。

b.轴线、标高定位方法:

总平面图、建筑方格网等定位依据以及竖向投测依据。

c.测量放线示意图的内容包括:

基底外轮廓线及断面;垫层标高;集水坑、电梯井等垫层标高、位置;楼层外轮廓线、楼层重要控制轴线、尺寸、相对高程等;示意图指北针方向、分楼层段的具体图名。

d.复验意见:

由监理(建设)单位复验后填写。

7.2沉降观测记录(C3-1-4)

7.2.1沉降观测记录包括下述内容:

a.单位工程名称。

b.水准点(指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高程。

c.水准仪的型号和编号(水准仪应采用精密水准仪)。

d.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标明建(构)筑物观测点位置及编号,水准点与需要观测的建(构)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和指北针等。

e.每次观测的实测高程值、本期沉降量和总沉降量。

f.注明每次观测的时间和工程形象进度(加荷情况)。

g.测量单位的测量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均应签字。

监理工程师应审核签字。

测量单位应加盖公章。

7.2.2在一个观测区内,应设置2~3个水准基点,其位置靠近观测对象,但要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

水准基点距建筑物、构筑物一般不宜小于25m和大于100m。

水准基点要结实牢固、便于观测。

7.2.3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要求布置。

若设计无要求时,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岩土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布置在下列位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CJ/T8-97):

a.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或每隔2~3根柱基上。

b.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c.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d.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的建筑物,在承重柱或内墙上设观测点。

e.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

f.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g.片筏基础、邻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周处及其中部位置。

h.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7.2.4沉降观测宜采用闭合法,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表9.5.3的规定。

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应填入水准测量记录表中,经过严格核对无误后,方能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已填入的数字,不能任意涂改。

水准测量记录表应作为原始资料保留。

7.2.5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7.2.6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2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

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整个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得少于5次。

雨季和冬期过后应补充观测。

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及复工时应各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建(构)筑物竣工后,一般情况,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问题严重时,应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研究并作出结论。

7.2.7每次观测时,应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方法,尽量做到观测人员固定。

7.2.8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可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3.4规定。

7.2..9施工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图。

2)沉降观测记录:

即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程和其逐次沉降量。

3)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布曲线图。

4)沉降观测技术分析报告。

7.3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表C3-2-1)

7.3.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等应进行现场验收,有进场检验记录;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材料、构配件、设备,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定进行复试或有见证取样送检,有相应的检验报告。

材料进场检验应有检验结论,确认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7.3.2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应由建设、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对进场物资进行检查验收,并按单位工程分专业汇总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1)物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2)实际进场物资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计划要求;

3)物资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按规定须抽检的材料、构配件是否及时抽检;

5)按规定应进场复试的工程物资,必须在进场检查验收合格后取样复试。

7.3.3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表C3-2-3)

钢筋采用场外委托加工形式时,加工单位应保存钢筋的原材出厂质量证明、复试报告、接头连接试验报告等资料,并保证资料的可追溯性;加工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C3-2-3),半成品钢筋进场后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如对质量产生怀疑或有其他约定时可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抽样复试。

7.3.4预拌混凝土合格证(表C3-2-6)

1)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以下资料:

配合比通知单(表C3-4-5)

预拌混凝土交验单(表C3-6-8)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表C3-2-6)

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表C3-4-6)

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

2)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除向施工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可追溯性:

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砂和碎(卵)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检)验报告、外加剂和掺合料产品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出厂检验混凝土强度值应填人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抗渗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应填人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搅拌站测试记录)和原材料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如施工单位需要索取以上资料,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3)施工单位应形成以下资料: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表B3-6)

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现场检验)(表C3-4-6)

抗渗试验报告(现场检验)(表C3-4-7)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现场)(表C3-4-9)

4)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方式的,施工单位应收集、整理上述资料中除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和预拌混凝土交验单之外的所有资料。

7.4见证取样记录

⒈钢筋:

工程名称、样品名称、取样地点、取样部位、取样数量、取样日期(同时要注明:

厂家、规格、代表批量、批号、质量证明文件编号、使用部位;(焊件要注明:

焊工姓名、上岗证书编号)、试验项目)

⒉混凝土、砌筑砂浆:

工程名称、样品名称、取样地点、取样部位、取样组数、取样日期

①(商砼要注明:

厂家、标号、代表批量、组数、坍落度检验记录情况、使用部位、养护方式、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编号、试验项目)

②(自拌砼要注明:

水泥、砂、石子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编号、生产厂家或产地、规格或标号、配合比编号、(水泥批号)、组数、使用部位、养护方式、试验项目)

⒊水泥、砂、石子、砖、防水卷材等:

工程名称、样品名称、取样地点、取样部位、取样组数、取样日期(同时要注明:

生产厂家或产地、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编号、规格或标号、(水泥批号)、代表批量、使用部位、试验项目)

7.5常用建筑材料的取样批量、方法和必试项目:

7.5.1水泥(袋装水泥):

1、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200t为一批,随机从20袋中采取等量的水泥,经搅拌后取12Kg作为检验试样,每一批取一组试样12Kg.

2、必试项目:

①水泥胶砂强度:

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②水泥安定性;

③水泥凝结时间。

7.5.2、砂(天然):

①取样批量:

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一组为22Kg。

②取样方法:

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各部位抽取相等的砂8份(天然砂每份11Kg以上),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22Kg,组成一组试样。

③必试项目

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表观密度等。

7.5.3、碎石

①取样批量:

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数量40Kg(最大粒径≤20mm)或80Kg(最大粒径为40mm)

②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铲除取样部位表面,由各部位(顶部、中部和底部各5个不同部位)抽取15份组成一组。

根据粒径和检验项目确定,一般抽取100~200Kg。

③必试项目

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含水量等。

7.5.4、混凝土(普通和抗渗)

1、普通混凝土:

①骨料最大粒径≤31.5mm时,试块尺寸用100mm×100mm×100mm(非标准),其强度折合系数为乘0.95.

②骨料最大粒径≤40mm时,试块尺寸用150mm×150mm×150mm(标准试块)

③骨料最大粒径≤60mm时,试块尺寸用200mm×200mm×200mm(非标准),其强度折合系数为乘1.05.

试块留置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时,不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现浇层段,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一验收批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拆模、提前结构验收等。

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每一种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都要有计划地留置一定数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实验结果按规定的办法评定,作为结构实体检验。

⑦冬季施工,增留置不少于2组同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