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235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

(2)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B.如果刺激A,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若ab=bd,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

B.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C.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

3、下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后,电流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最后恢复原状,则下列图示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4、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5、如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离体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若给予a点适宜刺激,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6、下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7、在下图膝跳反射活动中(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均能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是下列的哪项(   )

A.神经元

神经元

神经元

神经元

B.神经元

神经元

神经元

屈肌

C.神经元

神经元

伸肌

D.神经元

神经元

伸肌

8、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B.神经纤维从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9、下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后,在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也会在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

处就会形成痛觉

B.当兴奋到达

点时,

处膜内外的电位会发生逆转,膜外阳离子的数量将高于膜内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

D.在机体内,兴奋传导的方向都是

10、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

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

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11、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一次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

D.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小于前者

12、下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D.刺激M点,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13、图中电位计的电极都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刺激图1中的c点和图2中的b点,指针都不偏转

B.刺激图1中的a点,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图2中的c点,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剌激图2中的b点可能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14、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蛙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所有实验均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完成。

请你帮助该小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验证脊蛙(去除大脑,保留脊髓的蛙)屈腿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若出现屈腿反射,则说明该反射弧是完整的。

若需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反射不是同时发生的,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

3.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若取蛙的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无法产生”)。

5.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

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静息电位变化。

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在下图中表示出来。

见下图: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上电位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膜上电位为内正外负。

电流计指针偏转和电流的方向一致,电流方向为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C项,刺激a点,靠近a点的电极处神经纤维膜电位先变为动作电位,此时膜外电位为负,电流方向由左流向右,电流计指针右偏,然后远离a的电极处膜电位变化为动作电位,此时膜外电位为负,电流方向由右流向左,电流计指针左偏,故C项不符合题意。

A项、B项和D项,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均先左偏再右偏,故A项、B项和D项均符合题意。

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神经—肌接头”为突触,所以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刺激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项正确;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电刺激②处,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C项错误;神经纤维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方向均是由兴奋区至未兴奋区,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a点受刺激时,由于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故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B、C正确;由于刺激a点后,电表①②都发生了偏转,故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会测出电位差,A错误;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形成动作电位,电表指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由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电表指针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共2次,B正确:

神经纤维受剌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错误;由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所以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中的脊髓灰质形态或脊神经节可确定

是感受器,

是传入神经,

是神经中枢,

是传出神经;痛觉的形成不在脊髓,在大脑皮层,A错误;神经纤维兴奋时,膜电位特征是外负内正,B错误;反射活动必需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C错误;由于突触的存在,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都是

,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位于脑中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实验中剪除脑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项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项正确;实验2中去除脊蛙腹部皮肤后不出现搔扒反射,其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项错误;在本实验中,剪除脑而保留脊髓的蛙能进行搔扒反射,但剪除脑并破坏脊髓的蛙不能进行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用1%H2SO4溶液剌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

3.感受器受损

4.无法产生

5. 

解析:

1.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反射不是同时发生的,可测定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2.形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由于兴奋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突触处)的传递均需要时间,因此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到效应器做出反应,会存在时间差,故刺激感受器和产生屈腿反射不是同时发生的。

3.用5%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由于H2SO4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感受器受损,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处,感受器将无法接受刺激,不会屈腿。

4.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内流引起的,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刺激该神经时,Na+通道无法打开,阻断了Na+内流,因此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5.静息状态时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产生内负外正的膜电位,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K+浓度,细胞内外的溶液浓度差减小,K+外流减少,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所以随K+浓度增加,膜电位绝对值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