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816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docx

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县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深刻认识*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问题,对加快提升*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对全县当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优化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明确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确立发展目标,找准工作重点,出台政策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有力地推进了第三产业发展进程,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20.8%。

全县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11.9:

71.8:

16.3,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目前,全县从事第三产业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数已达10219家,从调查数据来看,经营餐饮宾馆的就高达523家,从业人员2322人,其中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的餐饮宾馆就有13家,从业人数622人,餐饮服务业一枝独秀。

(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县商品消费、旅游、文化、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等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旅游业发展再创新高。

2009年,旅游业实现综合收入1700万元,接待游客6.2万人次,创历年新高。

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在规划、保护、开发、创建、宣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馆藏文物1500件(套),建于唐代的***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现已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功举办了首届2009年中国·*县柿子节及2010年中国·*县首届大佛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县知名度大大提高。

房地产业发展迅猛。

截止2009年底,城区先后建成各类住宅房屋115.7万平方米。

其中:

私人建房16.78万平方米,商品住房92.78万平方米,房改房3.36万平方米,廉租房1.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3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4.06平方米。

(三)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农村连锁经营体系。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市场32家,其中专业市场16个,农村集贸市场1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生猪屠宰场1个,大型超市3个,粮食购销点3处。

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培育农村市场,加快构建面向农村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全县连锁农家店总数已达182个,今年计划再建40个,实现村村有农家店的目标。

目前,正加快建设商品配送中心。

中心建成后,将为全县农家店配送商品,同时辐射周边县(区、市),形成新型城乡现代流通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县城商业网点的档次和品位。

以“*州商城”商场、家福乐超市一店、家福乐超市二店为代表的商业零售企业发展迅速,烘托了人气,形成了集聚效应,商业品牌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三是积极培植本土商业品牌。

引导“**猪蹄”、“一品鲜麻花”、“*州御面”争创“*县老字号”称号,*县御面、荞麦凉粉、方氏猪蹄、陈家肘子、一品鲜系列产品(*州麻花、桂花蜂糕、满口香包子、杏仁油茶、香菇烧麦等)被评为西安咸阳旅游名品。

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佛寺杆杖、蒜窝等梨枣木工艺制品和*州梨、苹果、大晋枣等已成为旅游者争相购买的旅游品。

(四)道路交通业发展迅速。

发达便利的交通是人流业、物流业大发展必备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我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我县交通放在关中—天水经济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的位置进行规划和建设,努力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路运输场站网络,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乡村路网。

至去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300公里,其中:

高速(福银高速)公路一条46公里,国道(G312)一条30公里,省道(S306)一条36公里,县道6条189公里,乡道14条216公里,村道272条783公里(其中油路147条430公里,水泥路125条353公里),农村公路桥梁27座,涵洞326孔,公路通达率达到93%,硬化率达到95%,全县己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依托,县乡公路为骨架,村道为辅助,干支相连,畅通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

我县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有运输车1574辆,其中客运车812辆,货运762辆。

建成中心客运站1个,开通了7条客运公交路线。

(五)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

2009年,全县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7家,从业人员532人,各项存款余额33.28亿元,贷款余额34.9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6.8%和176.8%。

全县有5家县级保险公司及32个保险代办点,保险从业人员428人,保险市场得到拓宽,险种增加,共实现保费收入5447万元。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但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看,仍然存在总量偏小、规模不大、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涉及面广。

在我县涉及第三产业的单位、部门多达15个以上,务必进行有效管理和全面协调。

对第三产业某些领域(如保险业、信息产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的数据统计也存在缺失,不能全面反映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200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71.8%,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9.8亿元,在GDP中仅占16.3%,总量偏小,增长幅度偏小。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未能同步,与第二产业的快速推进不相协调。

在我县第三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信息、咨询、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餐饮、宾馆、足浴、KTV等休闲私营场馆发展很快,但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超市、商业街、专业市场等群众购物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偏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第三产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由于历史所形成的16个乡镇有市无场,农村集贸市场仍是马路市场,赌塞交通,影响市容市貌,逢集日也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

商贸流通水平层次较低。

商贸经营点弱、小、散,大部分市场还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限制了与外界的接洽。

我县普遍存在经营点少、建设简陋、容量不足、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等问题,致使物价上涨过快,导致消费滞缓。

(四)资金流失,商贸流转困难。

近年来,金融部门对商贸流通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小,并且出现贷款周转资金流失,形成了需支援的欠发达地区资金流向发达地区的金融现象,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投入多为自发、自然投入的社会零散资本,造成商贸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困难。

(五)品牌意识淡漠,龙头企业带动不强。

当前我县的农副产品属粗放型经营,精深加工和规模化生产不够,虽然杏仁加工、礼品西瓜、土鸡蛋、土鸡等农副产品都独具特色、风格,倍受外界欢迎,但仅发展了一些作坊式生产和养殖,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规模,至今还是无法走活、做大,无力与开放条件下的现代商贸企业抗争。

(六)缺乏信息平台。

网络、媒体等交流平台的缺乏,使我们既不能充分了解外界的需求,也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造成与外界的隔离,限制了第三产业因时因势发展。

(七)物流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物流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资源处于无序经营状态,利用率不高,潜力挖掘不到位,没有形成龙头产业带动下的高效运作物流体系。

(八)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县有可利用开发的旅游资源多达40多处,众多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以及城市新姿构筑了*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景点开发不足,景点服务设施不全、接待能力不强、未形成旅游纪念品专业市场,导游员、讲解员配备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我县旅游业发展。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优发展环境。

第三产业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引导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县上要将第三产业的发展列入县乡两级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

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工作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要认真清理和及时废除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放宽准入条件,拓宽准入领域,落实好支持、激励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要加强政策与形势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对策措施,指导第三产业获得新的发展。

(二)完善总体规划,整合发展资源。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切实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研究,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囿于本地,应做大服务半径,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努力产生更强的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

要处理好本县与周边县(市、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并存、互补和竞争关系,突出我县特色。

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搞各自为阵,单纯追求数量,要把全部资源整合好利用好,作为产品来规划、设计、包装和营销。

(三)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解决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开发优惠政策,出台《*县旅游资源管理办法》,通过政策吸引,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我县开发旅游资源,提倡鼓励国家、集体和个人参与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供水、供热、道路、市政工程、交易市场、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是一种形象经济,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和灵魂,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我县把宣传促销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及*县公众信息网为促销窗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叫响特色旅游品牌,扩大*县旅游的知名度。

充分利用老乡联谊会、旅游招商发布会、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宣传*县旅游资源;宣传*县旅游开发优惠政策。

建议在公刘教稼苑景区建成之后,举办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提高景区人气。

三是通过加大调研力度、深化认知程度、提升规划层次、理顺管理体制、激活运作机制、加大开发力度、拓宽投资渠道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发展*县旅游业。

四是简化旅游项目审批手续,实行一票制,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性价比。

可以将*县所有的旅游资源整合成套票和一般票两种,使游客方便快捷的投入旅游中。

另外努力提高旅游资源的性价比,丰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五是对具有国际水准的“*县大佛寺”旅游资源,要按照国际化要求,尽快融入到“国际丝绸之路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充分发挥*县大佛寺旅游景区龙头地位和品牌效应,增强*县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

六是鼓励农民积极兴办农家乐、果家乐及其他农业旅游项目,把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新农村建设项目更具旅游功能,把*县变成我省城市居民休闲、避暑、果品采摘等参与性旅游项目最佳县之一。

七是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制定我县旅游业发展长远规划,有针对性、分批分层次有重点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使我县旅游业成规模、上档次。

八是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县政府要通过招考的形式为我县各旅游景点配备一批导游员、讲解员。

利用在岗培训、离岗学习等形式,加强对现有涉旅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公开招聘高层次管理人员,吸收一批旅游专业人才来我县从事旅游业,以适应我县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搞活物流流通,提升商贸、交通、旅游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一是加快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依托我县煤炭资源优势、丰富的运输资源,以及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312国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