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7603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docx

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

1.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1

附件1

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

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中国信息协会《关于开展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的通知》要求,经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同意,审计署领导批准,组织开展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活动。

根据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程序(试行)》和《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审办计发〔2012〕152号,以下简称《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办法》)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成果评选范围和类型

《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办法》规划,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分领域组织计算机审计优秀成果、信息化审计模式创新成果、审计信息化突出贡献的信息化成果评选。

2012年在国家审计机关试点开展“信息化审计模式创新成果”评选。

二、项目申报

申报项目内容。

按照《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办法》的要求,“信息化审计模式创新成果”申报项目的分项内容包括:

重要行业联网跟踪审计模式、总体分析和分散核查审计模式、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管理模式、审计业务数字化工作模式、审计机关数字化管理模式、审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模式、审

计队伍信息化培养创新模式,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化审计模式创新成果。

申报项目规模,地方审计机关以省(含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兵团)为单位,原则上每省限额申报3个,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机构的申报限额由署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申报要求

控制。

申报项目经预审后确定获奖项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预定限额规模,并经后续评审程序确定获奖项目和奖励等级。

申报项目方式。

根据《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程序(试行)》的要求,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项目申报采用单位推荐制办法。

地市和区县审计机关的申报项目由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审计厅(局)推荐,省级审计机关的申报项目由省级审计厅(局)推荐或自荐;审计署机关、特派办和派出审计局的申报项目,由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和计算机技术中心推荐。

项目申报要求。

应当符合《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办法》关于评选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分项条件要求。

并按照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关于成果申报书的要求,认真逐项填写《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成果(审计领域)申报书》。

项目申报和推荐单位应按照审计署的通知要求,组织好申报项目的推荐、专家审查。

申报单位对申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主要完成人对个人情况说明以及在项目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真实性负全责,推荐单位对推荐意见负全

责。

申报项目材料应在评选活动通知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报送。

三、评选方式和程序

按照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关于《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程序(试行)》的要求,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工作,组建中国信息化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委员会和分项专家组,按照申报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分项条件,组织各项申报项目的评选。

评选工作一般采用通信和会议评选方式进行。

必要时,组织专家通过参加推荐或申报单位组织的申报项目专家审查,进一步考察了解申报项目情况。

按照《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程序(试行)》和《审计领域成果评选办法》的要求,组织预审、初评、终评、公示、批准和颁奖。

预审。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按照评选规则对申报项目的推荐资格、申报资格和申报材料形式审查。

预审的任务是对申报项目的符合性审查。

如需补充材料,应及时通知项目推荐单位,在规定日期前补齐材料。

预审结果提交分项专家组初评。

初评。

采用通信或会议评审的方式。

按照本次申报项目的分项规模情况,组建分项评审专家组。

每个分项专家组不少于3名专家,设组长一名,负责对申报项目的初评。

初评的任务是对申报项目进行实质性审查,提出项目概要、初评意见和评价理由,形成书面意见,向终评会报告。

终评。

采用会议评审的方式。

评审委员会和分项专家组全体参加。

分项专家组组长向会议报告每一申报项目的初评意见和评价理由。

参加终评的每一位专家均可以调阅任一申报项目的材料,以便进一步了解。

终评产生的获奖项目由全体参会专家根据获奖项目评选标准和预定限额,采用一人一项一票方式,独立、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

如通过的获奖项目超过预定限额情况时,评审委员会可商议决定是否调整或维持预定限额,组织第二轮投票,在预定限额内按得票数量从多到少顺序确定获奖项目。

获选项目数不足预定限额时允许空缺。

完成预审、初评和终评程序后,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向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报送评选结果。

由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委员会组织公示和批准,并颁发获奖项目和获奖个人的证书。

[整理版]09年赶家桥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实施方案1

1.矿井基本情况

1.1概况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煤炭工业总公司赶家桥煤矿,于2008年2月,经市国资委以[2008]12号文划转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重庆永荣赶家桥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赶家桥煤业公司)。

该矿建于1975年7月,设计生产能力为70kt/a,核定生产能力为7万吨。

现正在技改扩能70kt/a改为了210kt/a。

赶家桥煤业公司采用平硐开拓,中央分列式通风,平硐自行排水,双回路供电,采煤方法为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短壁正台阶,放炮落煤,木支柱或单体支柱护顶,局部充填法管理采空区。

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机装。

该矿自建矿以来,生产、安全技术管理较为正规。

通过30多年的开采,已报废了+1113m、+775m两个水平;现采+505m水平,2008年末剩于储量为7万吨左右。

重庆永荣矿业公司2008年7月编制的《重庆永荣赶家桥煤业有限公司+200m水平地质报告》中,推算出+505水平以上二脉煤层(334?

)资源量1356kt,大脉煤层(334?

)资源量告、煤尘爆炸指数检测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

843kt。

因矿井在+505m平硐和+775m平硐遇见过二脉煤层,对此煤层可采性所抱希望较大,目前,矿井正在对二脉煤层进行巷探,并以矿井九采区名称进行采区准备,延长+505m水平可采期时间。

1.2交通位置

赶家桥煤业公司地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北东5°,直线距离34km。

行政区域隶属石柱县沿溪镇所辖。

中心点地理坐标:

经度:

108°11′01",纬度:

30°15′33"。

+505m标高平硐口坐标:

X=3349045.418,Y=36517778.046,Z=+501.049m;+775m标高平硐口坐标:

X=3348702.796,Y=36518326.212,Z=+772.953m。

赶家桥煤业公司交通较为方便,石(柱)忠(县)横穿矿区。

距石柱

县城60km,距忠县县城28km,距西沱镇拟建大唐电厂(项目已获批准)约30km。

煤炭外运可利用忠县与西沱长江水运码头。

1.3.井田范围

根据2003年4月重庆市136地质队提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赶家桥煤矿占用煤炭储量说明书》,矿井北至独树嘴与白岩井田为界,南至杨高与莲花寺井田相接,走向长6500m,倾斜宽度220m,面积1.4207km2(以采矿许可证为准)。

开采标高+775~+200m,矿山范围由下列拐点圈定,见下表:

1.4开采安全条件

1.4.1瓦斯

矿井建矿后一直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1991年3月在+775南运输大巷七采区掘进揭穿101反石门时发生首次煤与瓦斯突出,后在处理积聚瓦斯时发生了“3.22”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1993年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现场调研后,作出了“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的结论。

矿井瓦斯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赋存不均匀,南翼顶板完整、连续性好,煤层松软,瓦斯含量高;北翼顶板破碎,煤层坚硬,瓦斯含量低。

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2008年8月瓦斯等级鉴定,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4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2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54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8.29m3/t。

由于是单一急倾斜薄煤层,防突措施以局部防突措施为主,现拟建

瓦斯抽放系统

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参数由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进行测

定。

1.4.2煤尘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K1煤层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具有爆炸危险性。

表1-2-3煤层爆炸性结果表

1.4.3煤的自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检测煤层自燃倾向性试验,各K1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三级。

表1-2-4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表

1.4.4地温

矿井未作过地温测试工作,据当地相关研究表明,恒温带一般为井下20~100m深度,恒温带夏季一般在18.2C°,冬季在15.8C°左右,平均17.0C°。

恒温带后井下每下降100m气温升高1.2C°左右。

2008年10月18日在+365m运输巷用温度计检测,显示温度为18.6C°。

本区属地温正常区,无异常区出现。

1.4.5水文地质

⑴含(隔)水层

矿区内分布的主要含(隔)水层有:

茅口灰岩(P1m),吴家坪组(P2w),长兴组(P2c),现将各含(隔)水层的特征分述如下:

二叠系下统茅口灰岩(P1m)岩溶裂含水层:

浅灰至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岩夹泥质灰岩,钙质泥岩。

呈山脊及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富水性强。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岩溶裂含水层:

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燧石灰及硅质灰岩。

呈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石灰岩岩溶裂含水层:

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顶部含燧石结核,底部夹泥岩,呈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强。

根据矿井揭露情况说明:

在+775m水平井硐133.5m、270~274.9、1131.4~1134.3m、1434.5~1436m及南大巷405m、1300~1306m,共六处见到溶洞,泉水常流不断,但季节变化明显。

其中三处流量较大,最近观测结果为:

1130.4~1134.3m处,流量为0.08m3/s,为赶家桥煤矿中平硐生活用水。

南大巷405m处流量为0.03m3/s,1300~1306m处流量为0.05m3/s。

在+505水平井硐960m、1121m两处有常流不断的泉流,其中960m处为宽1.2m的溶洞,常年流量0.1m3/s,,雨季最大流量0.3m3/s;1121m处在雨季最大流量0.15m3/s。

矿区内无大地表水体。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和含水层的补给。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0~100m3/h,最大涌水量为450m3/h。

由于矿井是平硐开采,故采空区不易形成大的积水,对开采不会造成大的水患。

⑵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2w岩溶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中等,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1m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

矿井水主要来自于顶板含水层,以滴水或淋水方式涌入矿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0.2m3/s。

因此,该矿井属以顶板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Ⅲ类二型”矿井

(3)矿井水害

矿井开采时间长,附近小煤窑密布,浅部煤层已采完,构成老窑积水,矿区水文条件中等,区内无大地表水体,主要充水水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和含水层的补给,正常涌水量为100m3/h,最大涌水量为650/h。

1.4.6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板为黑、灰黑、灰色页岩,厚0.1∽3.43m,平均1.41m,顶板较破碎;底板为灰色铝土质页岩含菱铁矿,厚0.45∽3.50m,平均1.60m。

该矿井无岩石力学试验资料,从顶板岩性及采动情况来看,常大面积悬空,应属于中等偏难冒落顶板。

2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1“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

延深水平(+200水平)施工时,没有独立的通风系统,现目前为串联通风;为解决此问题,在延深水平急需补作1对延深进风井筒,担负行人、通风和铺设管线;同时,进行东翼通风系统改造,在东翼煤层底板中,从+505水平掘一条下山到+200水平,该下山再于原+505到+775水平回风上山沟通,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避免+200水平施工与九采区形成串联通,满足生产需要。

2.2瓦斯抽采方面存在的问题

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必须建立健全瓦斯抽采系统,但该矿+200水平尚未完善瓦斯抽放系统。

整合后,根据煤层瓦斯含量和相关规定,为了增强矿井抗灾能力,需完善瓦斯抽放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