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截流工程施工技术.docx
《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截流工程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截流工程施工技术.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截流工程施工技术
第三章截流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截流工程质量标准
一、截流工程施工概述
截流工程(图3-1)是指在泄水建筑物接近完工时,即以进占方式自两岸或一岸建筑戗堤(作为围堰的一部分)形成龙口,并将龙口防护起来,待曳水建筑物完工以后,在有利时机,全力以最短时间将龙口堵住,截断河流.接着在围堰迎水面投抛防渗材料闭气,水即全部经泄水道下泄。
与闭气同时,为使围堰能挡住当时可能出现的洪水,必须立即加高培厚围堰,使之迅速达到相应设计水位的高程以上.
截流工程是整个水利枢纽施工的关键,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如失败了,就可能使进度推迟一年.截流工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
河道流量、泄水条件;龙口的落差、流速、地形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因素。
因此事先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措施,才能保证截流施工中争取主动,顺利完成截流任务.
河道截流工程在我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在黄河防汛、海塘工程和灌溉工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利用捆厢帚、柴石枕、柴土枕、杩杈、排桩填帚截流,不仅施工方便速度快,而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解放后,我国水利建设发展很快,江淮平原和黄河流域的不少截流堵口、导流堰工程多是采用这些传统方法完成的。
此外,还广泛采用了高度机械化投块料截流的方法。
最早研究有关流水中石块运动的是杜布阿特(Dubaut1786)。
1885年艾里(Airy)证明,水流将砂粒沿河底推动的输移能力为水流流速6次方的函数,享利(Henry)曾进行
立方体的冲动实验,证实了艾里的论断。
1896年胡克(Hooker)又通过球体试块证实艾里的理论。
自1932年到1936年伊兹巴什(Isbach)在这基础上发展了流水中抛石筑坝的理论,提出了水流中抛石的稳定系数;1949年又对平堵截流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多以平堵完成截流.投抛料由普通的块石发展到使用20-30t重的混凝土四面体、六面体、导形体和构架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水利建设逐步转到大河流,山区狭谷落差大(4—l0cm)、流量大,加上重型施工机械的发展,立堵截流开始有了发展;与之相应,世界上对立堵水力学的研究也普遍开展.所以从、20世纪二60年代以来,立堵截流在世界各国河道截流中已成为主要方式。
截流落差大5m为常见,更高有达10m的由于高落差下进行立堵截流于是就出现了双俄堤三俄堤宽俄堤的截流方法以后立堵不仅用于岩石河床而且也向可冲刷基床推广。
如法国塞纳河截流(1963年),流量9000-l000om3/s,落差1。
6m,是在粗沙基床上立堵成功的例子,对于落差较大的可冲河床截流,可用平堵先垫高龙口或护底,或用多戗堤分和龙口落差,借以减轻大流量高落差下可冲刷河床上立堵的难度。
我国在继承了传统的立堵截流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绝大多数河道截流工程都是用立堵法完成的。
我国在海河、射阳、新洋港等潮汐口修建断流坝时,采用柴石枕护底,继而用梢捆进占压束河床至100~200m,再在平潮时用船投重型柴石枕加厚护底,抬高潜堤高度,最后用捆帚进占合龙,在软基帚工截流上用平立堵结合方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国内外主要的截流工程及其主要参数见表3-1和表3—2.
二、流工程质量标准
(1)河道截流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截流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造价,设计方案必须稳妥可靠,保证截流成功.
(2)选择截流方式应充分分析水利学参数、施工条件和难度、抛投物数量和性质,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单戗立堵截流简单易行,辅助设备少,较经济,使用于截流落差不超过3。
5m。
但龙口水流能量相对较大,流速较高,需制备重大抛投物料相对较多。
2双戗和双戗立堵截流,可分担总落差,改善截流难度,使用于落差大于3。
5m.
③建造浮桥或栈桥平堵截流,水力学条件相对较好,但造价高,技术复杂,一般不常选用。
④定向爆破、建闸等方式只有在条件特殊、充分论证后方宜选用。
(3)河道截流前,泄水道内围堰或其他障碍物应予清除;因水下部分障碍物不易清除干净,会影响泄流能力增大截流难度,设计中宜留有余地.
(4)戗堤轴线应根据河床和两岸地形、地质、交通条件、主流流向、通航、过木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选定,戗堤宜为围堰堰体组成部分.
(5)确定胧口宽度及位置应考虑:
①龙口工程量小,应何证预进占段裹头不遭致冲刷破坏。
②河床水深较浅、覆盖层较薄或基岩部位,有利于截流工程施工。
(6)若龙口段河床覆盖层抗冲能力低,可预先在龙口抛石或抛铅丝笼护底,增大糙率为抗冲能力,减少合龙工作量,降低截流难度.护底范围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经验拟定。
一般立堵截流的护底长度与龙口水跃特性有关,轴线下游护底长度可按水深的3~4倍取值,轴线以上可按最大水深的两倍取值.护底顶面高程在分析水力学条件、流速、能量等参数.以及护底材料后确定护底度根据最大可能冲刷宽度加一定富裕值确定.
(7)截流抛投材料选择原则:
①预进占段填料尽可能利用开挖渣料和当地天然料。
②龙口段抛投的大块石、石串或混凝土四面体等人工制备材料数量应慎重研究确定。
③截流备料总量应根据截流料物堆存、运输条件、可能流失量及戗堤沉陷等因素综合分析,并留适当备用量。
④戗堤抛投物应具有较强的透水能力,且易于起吊运输.
(8)重要截流工程的截流设计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并提出截流期间相应的观测设施.
第二节截流方法的选择
一、投抛块料截流施工方法
投抛块料截流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截流方法,适用于各种情况,特别适用于大流量、大落差的河道上的截流。
该法是在龙口投抛石块或人工块体(混凝土方块、混凝土四面体、铅丝笼、竹笼、柳石枕、串石等)堵截水流,迫使河水经导流建筑物下泄。
采用投抛块料截流,按不同的投抛合龙方法,截流可分为平堵、立堵、混合堵三种方法.
1.平堵(图3-2)
先在龙口建造浮桥或栈桥,由自卸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运来块料,沿龙口前沿投抛,先下小料,随着流速增加,逐渐投抛大块料,使堆筑戗堤均匀地在水下上升,直至高出水面。
一般说来,平堵比立堵法的单宽流量为小,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条件较好,可以减小对龙口基床的冲刷.所以特别适用于易冲刷的地基上截流。
由于平堵架设浮桥及栈桥,对机械化施工有利,因而投抛强度大,容易截流施工;但在深水高速的情况下架设浮桥、建造栈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限制了它的采用。
2.立堵(图3—3)
用自卸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运来块料,以端进法投抛(从龙口两端或一端下料)进占戗堤,直至截断河床.一般说,立堵在截流过程中所发生的
最大流速,单宽流量都较大,加以所生成的楔形水流和下游形成的立轴漩涡,对龙口及龙口下游河床将产生严重冲刷,因此不适用于地质不好的河道上截流,否则需要对河床作妥善防护.由于端进法施工的工作前线短,限制了投抛强度。
有时为了施工交通要求特意加大戗堤顶宽,这又大大增加了投抛材料的消耗。
但是立堵法截流,无需架设浮桥或栈桥,简化了截流准备工作,因而赢得了时间,节约了投资,所以我国黄河上许多水利工程(岩质河床)都采用了这个方法截流
3.混合堵
这是采用立堵结合平堵的方法。
有先平堵后立堵和先立堵后平堵两种。
用得比较多的是首先从龙口两端下料保护戗堤头部,同时进行护底工程并抬高龙口底槛高程到一定高度,最后用立堵截断河流.平抛可以采用船抛,然后用汽车立堵截流.新洋港(土质河床)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截流的.
二、爆破截流施工方法
(l)定向爆破截流。
如果坝址处于峡谷地区,而且岩石坚硬,交通不便,岸坡陡峻,缺乏运输设备时,可利用定向爆破截流。
我国碧口水电站的截流就利用左岸陡峻岸坡设计设置了三个药包,一次定向爆破成功,堆筑方量6800m3,堆积高度平均l0m,封堵了预留的20m宽龙口,有效抛掷率为68%.
(2)预制混凝土爆破体截流。
为了在合龙关键时刻,瞬间抛入龙口大量材料封闭龙口,除了用定向爆破岩石外,还可在河床上预先浇筑巨大的混凝土块体合龙时将其支撑体用爆破法炸断,使块体落入水中,将龙口封闭。
我国三门峡神门岛泄水道的合龙就曾利用此法抛投45。
6m3大型混凝土块。
原苏联的哥洛夫电站瞬时抛投750m3的混凝土墙。
刚果的构达枢纽,曾考虑爆破重达2。
8万t混凝土块,尺寸为45m×21.5m×18m,形状与岩石河床断面相适应。
应当指出,采用爆破截流,虽然可以利用瞬时的巨大抛投强度截断水流,但因瞬间抛投强度很大,材料入水时会产生很大的挤压波,巨大的波浪可能使已修好的戗堤遭到破坏,并会造成下游河道瞬时断流。
除此外,定向爆破岩石时,还需校核个别飞石距离,空气冲击波和地震的安全影响距离。
三、下闸截流施工方法
人工泄水道的截流,常在泄水道中预先修建闸墩,最后采用下闸截流.天然河道中,有条件时也可设截流闸,最后下闸截流,三门峡鬼门河泄流道就曾采用这种方式,下闸时最大落差达7。
08m,历时30余小时;神门岛泄水道也曾考虑下闸截流,但闸墩在汛期被冲倒,后来改为管柱拦石栅截流.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截流合龙方法.如木笼、钢板桩、草土、杩搓堰截流、埽工截流、水力冲填法截流等。
综上所述,截流方式虽多,但通常多采用立堵、平堵或综合截流方式。
截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影响截流方式选择的条件,拟定几种可行的截流方式,通过水文气象条件、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利用条件、设备供应条件、经济指标等全面分析,进行技术比较,从中选定最优方案。
第三节截流工程施工设计
一、截流时间和设计流量的确定
1.截流时间的选择
截流时间应根据枢纽工程施工控制性进度计划或总进度计划决定,至于时段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经过全面分析比较而定.
(l)尽可能在较小流量时截流,但必须全面考虑河道水文特性和截流应完成的各项控制工程量,合理使用枯水期。
(2)对于具有通航、灌溉、供水、过木等特殊要求的河道,应全面兼顾这些要求,尽量使截流对河道的综合利用的影响最小。
(3)有冰冻河流,一般不在流冰期截流,避免截流和闭气工作复杂化,如特殊情况必须在流冰期截流时应有充分论证,并有周密的安全措施。
2。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一般设计流量按频率法确定,根据已选定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截流设计标准按本章第一节“四”中的规定选用。
除了频率法以外,也有不少工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当水文资料系列较长,河道水文特性稳定时,这种方法可应用。
至于预报法,因当前的可靠预报期较短,一般不能在初设中应用,但在截流前夕有可能根据预报流量适当修改设计。
在大型工程截流设计中,通常多以选取一个流量为主,再考虑较大、较小流量出现的可能性,用几个流量进行截流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
对于有深槽和浅滩的河道,如分流建筑物布置在浅滩上,对截流的不利条件,要特别进行研究。
二、截流戗堤轴线和龙口位置的选择方法
1。
戗堤轴线位置选择
通常截流戗堤是土石横向围堰的一部分,应结合围堰结构和围堰布置统一考虑.单戗截流的戗堤可布置在上游围堰或下游围堰中非防渗体的位置.如果戗堤靠近防渗体,在二者之间应留足闭气料或过渡带的厚度,同时应防止合龙时的流失料进入防渗体部位,以免在防渗体底部形成集中漏水通道。
为了在合龙后能迅速闭气并进行基坑抽水,一般情况下将单戗堤布置在上游围堰内。
当采用双戗多戗截流时,戗堤间距满足一定要求,才能发挥每条戗堤分担落差的作用。
如果围堰底宽不太大,上、下游围堰间距也不太大时,可将两条戗堤分别布置在上、下游围堰内,大多数双戗截流工程都是这样做的.如果围堰底宽很大,上、下游间距也很大,可考虑将双戗布置在一个围堰内。
当采用多戗时,一个围堰内通常也需布置两条戗堤,此时,两戗堤间均应有适当间距.
在采用土石围堰的一般情况下,均将截戗堤布置在围堰范围内.但是也有戗堤不与围堰相结合的,戗堤轴线位置选择应与龙口位置相一致.如果围堰所在处的地质、地形条件不利于布置戗堤和龙口,而戗堤工程量又很小,则可能将截流戗堤布置在围堰以外。
龚嘴工程的截流戗就布置在上、下游围堰之间,而不与围堰相结合。
由于这种戗堤多数均需拆除,因此,采用这种布置时应有专门论证。
平堵截流戗堤轴线的位置,应考虑便于抛石桥的架设.
2。
龙口位置选择
选择龙口位置时,应着重考虑地质、地形条件及水力条件。
从地质条件来看,龙口应尽量选在河床抗冲刷能力强的地方,如岩基裸露或覆盖层较薄处,这样可避免合龙过程中的过大冲刷,防止戗堤突然塌方失事。
从地形条件来看,龙口河底不宜有顺流流向陡坡和深坑。
如果龙口能选在底部基岩面粗糙、参差不齐的地方,则有利于抛投料的稳定。
另外,龙口周围应有比较宽阔的场地,离料场和特殊截流材料堆场的距离近,便于布置交通道路和组织高强度施工,这一点也是+分重要的。
从水力条件来看,对于有通航要求的河流,预留龙口一般均布置在深槽主航道处,有利于合龙前的通航,至于对龙口的上下游水流条件的要求,以往的工程设计中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种是认为龙口应布置在浅滩,并尽量造成水流进出龙口折冲和碰撞,以增大附加壅水作用;另一种见解是认为进出龙口的水流应平直顺畅,因此可将龙口设在深槽中.实际上,这两种布置各有利弊,前者进口处的强烈侧向水流对戗堤端部抛投料的稳定不利,由龙口下泄的折冲水流易对下游河床和河岸造成冲刷.后者的主要问题是合龙段戗堤高度大,进占速度慢,而且深槽中水流集中,不易创造较好的分流条件.
3。
龙口宽度
龙口宽度主要根据水力计算而定,对于通航河流,决定龙口宽度时应着重考虑通航要求,对于无通航要求的河流,主要考虑戗堤预进占所使用的材料及合龙工程量的大小。
形成预留龙口前,通常均使用一般石渣进占,根据其抗冲流速可计算出相应的龙口宽度。
另一方面,合龙是高强度施工,一般合龙时间不宜过长,工程量不宜过大。
当此要求与预进占材料允许的束窄度有矛盾时,也可考虑提前使用部分大石块,或者尽量提前分流。
4。
龙口护底
对于非岩基河床,当覆盖层较深,抗冲能力小,截流过程中为防止覆盖层被冲刷,一般在整个龙口部位或困难区段进行平抛护底,防止截流料物流失量过大。
对于岩基河床,有时为了减轻截流难度,增大河床糙率,也抛投一些料物护底并形成拦石坎。
计算最大块体时应按护底条件选择稳定系数K.
以葛洲坝工程为例,预先对龙口进行护底,保护河床覆盖层免受冲刷,减少合龙工程量。
护底的作用还可增大糙率,改善抛投的稳定条件,减少龙口水深.根据水工模型试验,经护底后,25t混凝土四面体,有97%稳定在戗堤轴线上游,如不护底,则仅有62%稳定。
此外,通过护底还可以增加戗堤端部下游坡脚的稳定,防止塌坡等事故的发生.对护底的结构型式,曾比较了块石护底,块石与混凝土块组合护底及混凝土块拦石坎护底三个方案。
块石护底主要用粒径0.4—1。
0m的块石,模型试验表明,此方案护底下面的覆盖层有掏刷,护底结构本身也不稳定,组合护底是由0。
4—0.7m的块石和15t混凝土四面体组成,这种组合结构是稳定的,但水下抛投工程量大。
拦石坎护底是在龙口困难区段一定范围内预抛大型块体形成潜坝,从而起到拦阻截流抛投料物流失的作用。
拦石坎护底,工程量较小而效果显著,影响航运较少,且施工简单,经比较选用钢架石笼与混凝土预制块石的拦石坎护底。
在龙口120m困难段范围内,以17t混凝土五面体在龙口上侧形成拦石坎,然后用石笼抛投下游侧形成压脚坎,用以保护拦石坎。
龙口护底长度视截流方式而定对平堵截流,一般经验认为紊流段均需防护,护底长度可取相应于最大流速时最大水深的3倍。
对于立堵截流护底长度主要视水跃特性而定.根据原苏联经验,在水深20m以内戗堤线以下护底长度一般可取最大水深的3~4倍,轴线以上可取2倍,即总护底长度可取最大水深的5~6倍。
葛洲坝工程上下游护底长度各为25m,约相当于2。
5倍的最大水深,即总长度约相当于5倍最大水深.
龙口护底是一种保护覆盖层免受冲刷,降低截流难度,提高抛投料稳定性及防止戗堤头部坍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截流泄水道的设计
截流泄水道是指在戗堤合龙时水流通过的地方,例如束窄河槽、明渠、涵洞、隧洞、底孔和堰顶缺口等均为泄水道。
截流泄水道的过水条件与截流难度关系很大,应该尽量创造良好的泄水条件,减少截流难度,平面布置应平顺,控制断面尽量避免过大的侧收缩、回流.弯道半径亦需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泄水道的泄水能力、尺寸、高度应与截流难度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在截流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泄水道工程量,降低造价。
在截流条件不利、难度大的情况下,可加大泄水道尺寸或降低高程,以减少截流难度。
泄水道计算中应考虑沿程损失、弯道损失、局部损失。
弯道损失可单独计算,亦可纳入综合糙率内。
如泄水道为隧洞,截流时其流态以明渠为宜,应避免出现半压力流态。
在截流难度大或条件较复杂的泄水道,则应通过模型试验核定截流水头。
泄水道内围堰应拆除干净,少留阻水埂子。
如估计来不及或无法拆除干净时,应考虑其对截流水头的影响。
如截流过程中,由于冲刷因素有可能使下游水位降低,增加截流水头时,则在计算和试验时应予考虑.
第四节截流工程施工作业
一、截流材料和备料量
截流材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截流时可能发生的流速及工地开挖、起重、运输设备的能力,一般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在黄河,长期以来用梢料、麻袋、草包、石料、土料等作为堤防溃口的截流堵口材料。
在南方,如四川都江堰,则常用卵石竹笼、砾石和杩搓等作为截流堵河分流的主要材料。
国内外大江大河截流的实践证明,块石是截流的最基本材料。
此外,当截流水力条件差时还须使用人工块体,如混凝土六面体、四面体四脚体及钢筋混凝土构架等(图3—4).
为确保截流既安全顺利,又经济合理,正确计算截流材料的备料量是+分必要的。
备料量通常按设计的戗堤体积再增加一定裕度,主要是考虑到堆存、运输中的损失,水流冲失,戗堤沉陷以及可能发生比设计更坏的水力条件而预留的备用量等.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许多程的截流材料备料量均超过实用量,少者多余50%,多则达400%,尤其是人工块体大量多余。
造成截流材料备料量过大的原因,主要是:
①截流模型试验的推荐值本身就包含了一定安全裕度,截流设计提出的备料量又增加了一定富裕,而施工单位在备料时往往在此基础上又留有余地;②水下地形不太准确,在计算戗堤体积时,常从安全角度考虑取偏大值;③设计截流流量通常大于实际出现的流量等.如此层层加码,处处考虑安全富裕,所以即使像青铜峡工程的截流流量,实际大于设计,仍然出现备料量比实际用量多78。
6%的情况。
因此,如何正确估计截流材料的备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当然,备料恰如其分,不大可能。
需留有余地。
但对剩余材料,应预作筹划,安排好用处,特别像四面体等人工材料,大量弃置,既浪费,又影响环境,可考虑用于护岸或其他河道整治工程。
二、截流水力计算方法
截流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确定龙口诸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截流过程中龙口各水力参数,如单宽流量q、落差z及流速u的变化规律;二是由此确定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及相应的数量等。
这样,在截流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准备各种尺寸或重量的截流材料及其数量,规划截流现场的场地布置,选择起重、运输设备;在截流时,能预先估计不同龙口宽度的截流参数,何时何处抛投何种尺寸或重量的截流材料及其方量等。
在截流过程中,上游来水量,也就是截流设计流量,将分别经由龙口、分水建筑物及戗堤的渗漏下泄,并有一部分拦蓄在水库中。
截流过程中,若库容不大,拦蓄在水库中的水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立堵截流,作为安全因素,也可忽略经由戗堤渗漏的水量。
这样截流时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Q0=Ql+Q2:
(3—l)
式中Q0-—截流设计流量,m3/s;
Ql-—分水建筑物的泄流量,m3/s;
Q2—-龙口的泄流量可按宽顶堰计算,m3/s
随着截流戗堤的进占,龙口逐渐被束窄,因此经分水建筑物和龙口的泄流量是变化的,但二者之和恒等于截流设计流量.其变化规律是:
截流开始时,大部分截流设计流量经由龙口泄流,随着截流戗堤的进占,龙口断面不断缩小,上游水位不断上升,经由龙口的泄流量越来越小,而经由分水建筑物的泄流量则越来越大。
龙口合龙闭气以后,截流设计流量全部经由分水建筑物泄流.
为了方便计算,可采用图解法。
图解时,先绘制上游水位H。
与分水建筑物泄流量Q1的关系曲线和上游水位与不同龙口宽度B的泄流量关系曲线(图3-5).在绘制曲线时,下游水位视为常量,可根据截流设计流量由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查得。
这样在同一水位情况下,当分水建筑物泄流量与某宽度龙口泄流量之和为Q.时,即可分别得到。
Ql和Q2
根据胀法可同时求得不同龙口宽度时上游水位Hu、和Ql、Q2值,由此再通过水力学计算即可求得截流过程中龙口诸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图3—6).
在截流中,合理地选择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对于截流的成败和截流费用的节省具有很大意义。
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取决于龙口的流速.各种不同材料的适用流速,即抵抗水流冲动的经验流速列于表3—3中。
立堵截流材料抵抗水流冲动速度,可按下式估算
(3—2)
式中
-水流流速,m/s;
K-稳定系数①;
g—重力加速度,m/s2;
—石块容重,t/m3;
—不容重,t/m3;
D-石块折算成球体的化引直径,m。
由上式,某一龙口宽度的
值,再选定K值,就可得出抛投体的化引直径D。
平堵截流水力计算的方法,与立堵相类似.
根据前苏联依兹巴士对抛石平堵截流的研究,认为抛石平堵截流所形成的戗堤断面在开始阶段为等边三角形,此时使石块发生移动所需要的最小流速为:
(3—3)
①据国内有些试验研究,认为:
采用块石截流量,在平底上K=0.9,边坡上K=1.02;采用混凝土立方体,平底上K=0。
57-0.59(当河床n≤0。
03时),边坡上K=1。
08;采用混凝土四面体,平底上k=0。
53(当河床n≤0。
03时),k=0。
68-0。
70,(当河床n>0。
035时),块坡上K=1.05.
当龙口流速增加,石块发生移动之后,戗堤断面逐渐变成梯形,此时石块不致发生滚动的最大流速为:
(3—4)
式中Kl-石块在石堆上的抗滑稳定系数,采用0.9;
K2—石块在石堆上的抗滚动稳定系数,采用1。
2;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应该指出,平堵、立堵截流的水力条件非常复杂,尤其是立堵截流,上述计算只能作为初步依据。
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截流工程必须进行模型试验.但模型试验时对抛投体的稳定也只能作出定性分析,还不能满足定量要求.故在试验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类似工程的截流经验,作为修改截流设计的依据。
三、截流日期与设计流量的选定
截流日期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截流本身能否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布局。
截流应选在枯水期进行,因为此时流量小,不仅断流容易,耗材少而且有利于围堰的加高培厚。
至于截流选在枯水期的什么时段,首先要保证截流以后全年挡水围堰能在汛前修建到拦洪水位以上,若是作用一个枯水期的围堰,应保证基坑内的主体工程在汛期到来以前,修建到拦洪水位以上(土坝)或常水位以上(混凝土坝等可以过水的建筑物).因此,应尽量安排在枯水期的前期,使截流以后有足够时间来完成基坑内的工作。
对于北方河道,截流还应避开冰凌时期,因冰凌会阻塞龙口,影响截流进行;而且截流后,上游大量冰块堆积也将严重影响闭气工作。
一般来说南方河流最好不迟于12月底,北方河流最好不迟于1月底.截流前必须充分及时地做好准备工作。
如泄水建筑物建成可以过水,准备好了截流材料,充备及其他截流设施等。
不能冒然从事,使截流工作陷于被动。
截流流量是截流设计的依据,选择不当,或使截流规模(龙口尺寸、投抛料尺寸或数量等等)过大造成浪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