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569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7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整套制度维系了统治者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

6.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 

④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A.分封制的废除B.宗法制的消亡C.刺史制的建立D.内阁制的形成

8.《汉书·地理志》言:

“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

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

9.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

“……县、邑、侯国卅八:

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

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

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A.将兵权收归中央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派文官任州的长官D.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11.《元史·地理志》: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枢密使C.实行三省制D.实行行省制度

12.许多成语典故都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美梦等,该制度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14.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管一切政务

15.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

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和官僚的奴仆化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1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18.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9.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

20.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23.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

24.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他认为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汉武帝元光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郡国外,三公、九卿或列侯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

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

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阀阅”……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

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四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

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汉朝和唐朝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各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度到清朝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分析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8分):

 

请回答:

(1)提取图一至图三三幅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巩固统治的政治措施。

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0分)

 

(2)图四所示政治制度是什么?

图四到图五说明了政治制度有何重大改变?

这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8分)

 

27.(16分)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方法一 史料研习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

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

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

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

根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8分)

 

方法二 规律认识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

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4分)

 

方法三 观点探讨

材料三 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

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地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

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

(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

(4分)

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5ABBDB6-10BAABC11-15DADCC16-20ADCBA21-24CDDA

25(18分)解析:

本题以大量的文字史实为切入点,考查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掌握。

解第

(1)问时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