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893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07 辛亥革命.docx

备战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专题07辛亥革命

专题07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经济基础: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

章炳麟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基础

①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酝酿

(1)武装起义:

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广泛宣传: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3)有利条件: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3.爆发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汉三镇。

(2)全国多省纷纷发表声明独立。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意义: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结局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1)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向一全面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

1.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国民享有基本民主权利,体现出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而保证资产阶级民主。

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和要求。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出民主化、法制化潮流,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中的一座丰碑。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2.革命性与民主性

(1)在政治上

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

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

利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

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

在20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3.局限性

(1)《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拥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党政的序幕,但历经十余载而归于失败。

其失败的原因,除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低下外,临时约法本身的缺陷,如制定缺乏代表性、行政权力划分与现实政治状况相背离、权力划分混乱等,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临时约法的缺陷及其失败,充分昭示了中国从传统专制国家向近代民主国家过渡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摘自张辉《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民国的相关史实,围绕“宪政的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论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不可能成功实践的。

阐释: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第一个宪法性质的文件,是在社会动荡,市场经济不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缺乏稳定的社会基础。

它虽效仿美法宪政,但由于其设计本身的缺陷,最终在实践中失败。

《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制,具有主观主义色彩。

它权力架构混乱,将管理权分配于各种机关,违反了国家原理。

赋予国会(参议院)权力过于广泛,总统内阁权限不明,内阁缺乏制衡国会的手段,回避“中央地方关系”,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临时约法》的缺失成为袁世凯攻击和修改的借口,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

《临时约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

仅以立法机关制定宪法,缺乏代表性。

所以《临时约法》是不可能成功实践的。

考向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1)1894—1912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具有“反满”的大汉族主义色彩。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想。

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孙中山在这里提出的民族主义是指反对清王朝的统治。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志在刺杀清官员,震慑清政府,推翻清政府,甚至以汉民族摆脱清朝统治为目标,倡导关内十八行省自治。

在清帝退位后,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公开祭祀明朝皇帝以此号召炎黄子孙,在当时来说,是必要的。

当时中国的民众,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对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民主共和的观念不深刻,但是对于“反清复明”却是很容易接受的。

民族主义不是首先指向帝国主义,而是首先指向清朝,这在当时虽然具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却是最有号召力、最有鼓动性的革命口号。

它有利于发动群众、团结同盟者,扩大革命阵线,它甚至会成为进行和完成民主革命所不可不同时解决的任务。

(2)1912年,民族主义由反满思想发展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思想。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开始站在建设国家的层面上重新思考民族主义,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平等,具有进步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但旧民族主义中“五族共和”不是指国内所有民族的平等,加上其是以汉族为中心的,所以仍带有一定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典例引领】《孙中山全集》中载:

“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

积极目的为何?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

五族云乎哉。

”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谋求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主张民族团结

【答案】D

考向三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1)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取得胜利,又最终失败。

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终落入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当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担负和所能担负的两项基本任务,即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主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分析。

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

有的学者更明确地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缺憾,但不算失败。

【典例引领】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100080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

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革命不彻底,没有推翻君主制度

【答案】B

1.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

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

以上材料说明

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要性

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2.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党派情况如下

党派

建立时间

概况

中华民国联合会

1912年1月

同盟会会员章炳麟与旧官僚程德全组建,该党对同盟会带有歧视色彩

统一党

1912年3月

中华民国联合会与立宪派名流张謇等建立,该党以反对同盟会为职志

民社

1912年1月

同盟会的会员孙武与黎元洪的亲信张伯烈联合成立,该党实际上是反孙、倒黄、捧黎、拥袁,以谋求升官发财

统一共和党

1912年4月

同盟会会员陈其美等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人组建,该党谋求“江浙集团”领导南京临时政府

这表明

A.各党派政治立场渐趋一致

B.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C.革命者放弃了反满思想

D.民国时期政治氛围宽松

3.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汉人(%)

旗人(%)

1860—1900年

79.1

20.9

武昌起义时

70.8

29.2

武昌起义后

89.5

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张謇认为,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之姓之变革而已,不足为异。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材料中的“迥然不同”指辛亥革命

A.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

B.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中国人的奋斗》一书介绍:

“令孙中山沮丧的是,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

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这表明

A.当时中国思想革命落后于政治革命

B.推翻清朝是当时革命的最重要任务

C.辛亥革命的失败,导致了军阀割据

D.孙中山倡导的革命脱离了中国国情

6.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

“—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

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

”这反映出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7.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高全喜在《立宪时刻:

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8.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

“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贏。

”下列有关各方的“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政府:

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

B.袁世凯:

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

C.革命党:

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立宪派:

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其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

这表明

A.当时国内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

B.三权分立原则不适合中国国情

C.革命派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D.革命派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0.孙中山说:

袁世凯以为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低,必不能共和。

呜呼!

牛尚能教之耕,而况人乎?

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亦当有革命政府以教之,此训政时期,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

孙中山认为

A.中国建立共和制度过程曲折反复

B.中国确立共和制度为时尚早

C.要为共和制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

D.开民智是建立共和制的前提

11.从1901年起,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清朝学部总务司编的教育统计图表显示,1902年在校学生数仅6912人,1909年达到1639641人,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投入到军校学习,不少人远涉重洋出国留学。

他们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许多人后来又进入了官界、工商界、出版界、军界等社会重要领域。

这说明

A.政局混乱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B.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C.晚清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新式教育

D.晚清新式教育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

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

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

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

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

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018年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

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

”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2017年海南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从材料信息“只有实行……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现代民主……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可知辛亥革命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一个强权人物登台,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形势所决定的,所以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要性,B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未体现材料主旨“强权统治”,排除。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材料反映的是旗人和汉人充任地方督抚的比例,没有体现汉人地位高于旗人,故A项错误;据表中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有所下降,武昌起义后汉人督抚比重又有所上升,由此可以得出,动乱时期清政府更重视对汉人的任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督抚是否属于改革派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亦称国家的阶级本质,辛亥革命对国体的变革是指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如果建立的政权仍是封建王朝,国体就没有变更,故B项错误;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体现的是思想解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绝大多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再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的问题,导致帝制被推翻、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革命的目标已实现,这成为革命不彻底和后来出现军阀割据、复辟帝制的社会基础,表明中国的思想革命落后于政治革命,故选A。

B、D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根据材料“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可知,梁启超并未坚决反对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排除。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清帝退位后获得优待条件,保留了清廷统治者的感受和尊严,但统治没有得以延续,故A项错误;袁世凯曾经上演不选出总统不让吃饭的闹剧,部分议员被迫投票,故B项错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并参与了临时政府,其利益得以维护,故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根据材料信息“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可知,这是当时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较量的结果,民主与专制斗争尤为激烈,因此A项说法正确;B、D两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材料与共和制度建立的过程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对共和制建立的时间没有体现,故B项排除;由“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亦当有革命政府以教之,此训政时期,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可以得出,孙中山提出“训政”,即为共和制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开民智”与建立共和的关系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国民素质的提高,故D项错误。

12.【答案】示例:

论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阐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妥协。

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直通高考】

1.【答案】B

【解析】“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

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

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

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3.【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本题以西学新名词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能力定位的命题思路。

本题反映的逻辑现象是“西学新名词——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题思路是“表象—实质”。

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根本目的类试题的解法,一般规律就是维护统治。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