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208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9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

专题1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一、选择题。

1.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

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2.历史教科书总结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

“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

”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3.下表的数据最能说明()

表:

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的攻防数据表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94%

中方

6%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日方

56%

中方

44%

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

武汉会战前

40公里

1939年底

200米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A.日本速决战的企图被打破

B.日本攻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百团大战的效果显著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不下

4.“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

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D.维新变法

5.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之一。

它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口号,其成员主要来自下层劳动群众、三教九流、无业游民以及农民。

根据下表判断,这些事件透露出的问题是()

1796—1850年的54年间,涉及天地会的事件

事件起因

数量

“遇事有人帮助,免人欺凌”者

26起

因穷困而“敛财分用”者

15起

为抢劫富户而“得财分用”者

39起

攻掠城镇“竖旗起事”者

11起

A.近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B.汉族人民“反清复明”的政治诉求强烈

C.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需完善

D.百姓“均贫富、等贵贱”的意识长期存在

6.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

“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

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

7.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

这说明()

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

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

8.“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D.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9.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13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

”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10.“他们捣毁偶像及儒、释、道三教的庙宇;他们的首条道德准则即为敬畏上帝、耶稣与天王,第二条便是‘孝顺父母’。

太平天国标榜平等,但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反对封建礼教的决心与勇气

B.具有了近代民主平等意识

C.是农民阶层学习西方的救国探索

D.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1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

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在礼拜堂进行。

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12.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写道: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材料中的“书”应为()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

13.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近代中国某事件“一批科举出身、有高度道德原则而又忠于当朝的文官,坚定地把叛乱镇压了下去,并试图在农村经济和大众福利事业上施行仁政,各省的秩序恢复了。

”其中的叛乱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14.泰勒·丹涅特在《美国人在东亚》中写道: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B、“树上的伙伴”包括日本

C、美国没有参与掠夺中国

D、美国在对华政策上追随西方列强

15.有人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

A.事实正确,观点错误

B.事实正确,观点正确

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

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

16.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

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

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

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该笑话讽刺了()

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17.“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18.梁启超说:

“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

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

”这段话表明梁启超()

A.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

C.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D.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

19.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20.《辛丑条约》规定:

“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

”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武力震慑B.文化侵略

C.严刑惩凶D.心理征服

21.下图是1901年英国《PUNCH》刊物上登载的一幅《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

漫画中李鸿章对着手拿借据的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说:

“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

”此漫画反映的是()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贷款

B.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C.李鸿章因中国被瓜分完而感“忧伤”

D.李鸿章为解决了中外纠纷而感“甜蜜”

22.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

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忙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

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

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3.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

“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

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辛亥革命的失败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4.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

(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

(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

据此可知《约法》()

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

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

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

D.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西方宪政民主的精神

25.历史学家田玄认为:

“辛亥革命的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

……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D.南方交通发达

26.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由此说明孙中山()

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27.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B.历史学家的访谈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28.历史教学中运用逻辑图能帮助学生简化历史信息,直观有效地认识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联系。

下图是一幅有关辛亥革命的逻辑关系图。

依次填入序号中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B.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

C.革命党人、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立宪派旧官僚

D.革命党人、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

2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30.1907年,孙中山在《民报》上发表《哀太平天国》一文,呼吁“有仁者起,仗太平(天国)之所志”。

1912年4月,孙中山指出: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促成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认识变化的因素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B.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民族危机的加深D.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31.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

”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3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

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C.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

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33.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

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34.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

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

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

35.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

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

这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

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

36.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

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年

1919—1922年

1923—1926年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五四运动的影响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土地革命的进行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37.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38.某文件宣称:

“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39.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

“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至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该“匪区”应该是()

A、国民党统治区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D、农村革命根据地

40.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

“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

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41.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B.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42.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

“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

”与该决议颁布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长征,战略转移B.国共决裂,反蒋抗日

C.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D.国共对峙,内战爆发

43.萨苏在《国破山河在:

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

日军兵斋藤在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国兵身边。

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

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

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

“好吃吗?

”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

“谢谢!

”。

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

A.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

B.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

C.战争的残酷与苦难

D.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

44.二战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颇符合正义战争一定胜利的概念。

李纯青先生在纪念抗战40周年文章中指出:

不能否定八年战争乃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

应该补充的是,如果以中国一国的力量,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老实说,中国未必能打赢日本。

这段话对于国人来说最值得深思的是()

A.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抵抗精神是胜利关键

B.反法西斯国家的数量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C.战争不是道德考试而是工业力量的竞技

D.一切战争中正义力量都会获得最终胜利

45.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人)

年代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40

3395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39

169562

1942

87719

——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

A.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46.1938年中共《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

“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

”这一决定()

A.促成了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

B.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

C.使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47.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100)

年份

香港

日本及台湾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苏联

其他

1936

1.9

16.6

19.6

11.7

15.9

1.9

0.1

32.3

1947

1.8

1.7

50.1

6.9

/

1.2

0.3

38.0

(说明:

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

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

48.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

“(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

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此处强调的是()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49.1948年10月15日,据《西京日报》报道:

“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

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

50.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

“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

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

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二、非选择题。

5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

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

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

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

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