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361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x

自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一课时

设计人:

秦为胜

单位:

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时间:

2017、4、15

 

湘教版地理必修Ⅰ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一课时《差异性的表现及经、纬度地带性》

●一教材内容解读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七教学过程设计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差异性的表现及经、纬度地带性》

一、教材内容解读

1.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材解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

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

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

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

对于地带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对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在科学界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存在着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另一种认为,只有纬度地带性称得上地带性规律,其他都是非地带性。

在高中阶段,不必拘泥于讨论此问题,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角度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所以需要说明,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3.教学实践:

通过观看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相关视频,让学生认识战争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观看各种自然带的录像,了解各种自然带的特点与分布规律。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的认识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读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利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经、纬度地带性的比较,既能全面的认识地域分异规律又能掌握比较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体验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要素基本特点是在初中所学,有的学生早已遗忘。

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明确学好自然地理的关键就是要时刻观察身边的环境如你的家乡属于什么自然带,有哪些典型树种。

同时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和难点,理性知识较强,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较为薄弱。

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要非常熟练掌握好世界气候分布图,大多数学生都欠缺世界气候的心理地图,针对学生的现状,本节课设置为情境教学课,先将内容转化成学生生活的问题,使他们有想学的意识和冲动,然后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学生通过思考、图表分析、视频观看、探讨、合作学习、讨论、抢答等形式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预定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上课状况有所差异,因此原课型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班级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

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要注重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关注他们解决问题方法的应用,适当增加与本节相关的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层次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方法的引导,促进学生能自我反思,自我赏析和自我调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动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不同地区景观图差异感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存在

2、识记自然带概念、理解陆地自然带形成原因

3、提高读图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4、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

5、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在生活、生产、战争中怎样利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决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如世界气候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做到图文转换来表述其分布。

2、在课堂活动中体验不同自然带的自然景观,进一步理解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尝试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生产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生活经验中感悟地理环境差异性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因地制宜思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及其分布

2、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干湿度、垂直地带性)

教学难点: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分组讨论、抢答形式,精讲多练。

2.运用对比,分析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异同,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的差异。

3.以分组自主探究,大家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分析纬度地带与干湿度地带、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与成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4.课前要求同学们务必做到:

熟悉世界气候分布,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收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相关资料;了解越南与海湾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六、教学设计思路:

1.以生活经历为背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通过播放“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的相关片断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量和水分组合。

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由于地形、自然带、水文条件的差异性,形成陆地表面千姿百态的形状。

3.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分成4个大组(大组内每6个人为一个小组),纬度地带性分A组和B组,A组掌握大陆西岸的纬度地带性,B组掌握大陆东岸的纬度地带性,C组D组合作研究干湿度地带性,组内加强合作学习、相互讨论,选出两个代表上黑板展示学习成果,介绍一至两个自然带。

同学点评,老师出抢答题,最后作知识小结。

4.联系现代战争对自然带的运用,加深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课堂富于生命魅力。

5.注重教师引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恰当设计探究思路,侧重地理学科能力技能培养。

6.达成教学目标兼顾营造趣味性、开放性课堂,使课堂富有张力和内涵。

 

七、教学过程设计(45分钟教学)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活动要求

点拨讲解

导入新课

放映视频

 两个战争小视频播放:

越南战争中热带从林战经典片断

与海湾战争沙漠盾牌行动片断,了解越南与中东伊拉克、科威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对战争影响。

在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战争结果却截然相反,越南战争美军损失惨重,海湾战争美军几乎以零伤亡代价,打败萨达姆百万雄师,除政治经济军事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对战争的结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本节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你将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通过视频引入新课《地理环境差异性》。

战争是同学们之间热点话题,作战样式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兴趣,引入新课。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对比观察

通过对比观看,越南热带季雨林与伊拉克热带荒漠(海陆位置不同)、海南与漠河陆地环境的巨大差异(纬度位置不同),那么产生这种陆地环境差异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水热的不同组合)。

自然带:

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综合体,自然带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

讲解: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

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具体如下:

通过对比观看,了解陆地环境的巨大差异,并理解陆地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差异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地理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

加深对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原因理解。

地域分异概念

理解概念

1、地域分异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

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掌握地域分异及其规律,了解内涵

为进一步学习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打基础。

分组

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明确学习任务

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分成4个大组(大组内每6—8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纬度地带性分A组和B组,A组掌握大陆西岸的纬度地带性,B组掌握大陆东岸的纬度地带性,C、D组合作学习干湿度地带性,组内加强合作学习、相互讨论,选出两个代表上黑板展示学习成果,介绍一至两个自然带。

A与B组,C组与D组交叉点评,老师最后作总结。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思考学习方法,探究学习过程

思考如何进行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纬度地带性规律

A、B两组自主学习任务

关于纬度地带性,我们玩一个探险考察游戏。

请A,B两个大组,以分组讨论,抢答方式完成任务。

第一组沿20ºE,从赤道出发到北极圈进行考察,完成表格。

第二组从马来群岛赤道附近出发,经中南半岛、我国东部沿海、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直到北冰洋沿岸进行考察。

两小组学习任务:

1、依次填绘出本考察小经过的主要自然带、比较两组经过自然带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2、A、B两组各介绍1到两个自己熟悉的自然带。

A组可选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可展示图片、文字、视频。

B组可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方地区学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方地区学校)可展示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树叶)。

1、让学生熟悉教材,

2.理解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3.知道纬度地带性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对知识兴趣。

纬度地带性成果展示会

A、B两组相互合作与竞争,相互点评,

1、让每组派两个同学展示学习成果,介绍一至两个自己熟悉自然带。

2、A、B组交互点评

3、老师出抢答题,答对表扬加分。

①、(老师展示纬度地带性表现形式)自然带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该种地域分异的原因是

由于位置变化,以为基础。

参考答案:

纬度地带性,纬度位置热量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