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3451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小学语文6年级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训练

小升初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年级:

课时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语文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说明文阅读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类文章的特点,掌握分析理解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说明类文章

【知识梳理】

1.说明类文章的阅读: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属于说明文。

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正确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从题目、段落的第一句话,文章的中心句去分析;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从事物的形态、构造、变化、成因、功能等方面去思考。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2.弄清文章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的方法。

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让读者更明白,也使文章更具体、更详细。

(2)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3)打比方。

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以及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眉目清楚,避免出现重复交叉现象,突出强调说明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地突出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3.注意体会语言的准确牲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岀主题。

4.逐段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5.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一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递迸,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

把握文章的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说明了被说明事物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6.理清说明顺序

有条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例题精讲】

例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

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

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

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

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

1.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假如没有灰尘

①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

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

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③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④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

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体现这篇说明文说明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2、3、4段分别抓住灰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进行说明。

(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中的“一般”能否去掉?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④段内容,说说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会受到哪些不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假想金箍棒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了一根“定海神针”,又称“如意金箍棒”,重6250千克,可大可小,变化多端,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兵器。

那么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金箍棒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②从密度来看,金属密度最大的是锇(é)。

《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把那绣花针从耳朵里取出来,迎风一晃,变得“碗来粗细”。

估计那碗指的不是大海碗,应该类似于现在的酒杯,也就是说直径在3~5厘米的样子。

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

因此,如果金箍棒的材料是锇,其质量大约为88千克,一个臂力超群的人完全可以挥舞得动。

关羽能舞动重4l千克的青龙偃月刀,鲁智深能舞动重32千克的水磨禅杖,以猴哥那山都压不死的体质而论,挥舞88千克的兵器更不是难事。

有人说,不是6250千克吗?

想必那是随着体积变化而变化吧,不过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了。

③金箍棒的硬度还应该特别大,猴哥大大小小跟妖魔鬼怪或者神仙星宿干了几百仗,连哪吒、二郎神都拿他毫无办法。

哪吒的乾坤圈和二郎神的三尖刀据说都是宝器,但叮叮当当一交击,金箍棒毫发无损,可见金箍棒硬度特别大。

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gè),铬的硬度和天然物质硬度之首金刚石不相上下,一般的兵刃应该是奈何不了它的。

从这个意义上,金箍棒用铬或者那些更为强韧的铬合金来铸造显得非常合适。

④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也非常不一般。

金角大王那个紫金红葫芦连“大罗金仙都能化成血水”,里面应该盛有腐蚀性非常强烈的液体,比如王水之类。

但猴哥和棍子被收进去都毫发无损。

猴哥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炼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再加上会七十二变,变成小苍蝇之类的趴在葫芦口,不被腐蚀是可能的。

但金箍棒如果用的不是很特别的材料,想要逃过浩劫可就有点难度了。

因此从耐蚀性这个角度讲,金箍棒材料又像铱(yī)。

铱的硬度、密度都很大,抗腐蚀能力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连王水对它也无可奈何。

⑤再从伸缩性上来考虑。

地球上常见的材料不管金属还是非金属恐怕都没有金箍棒那么强的伸缩性。

所以说,一根本来几个人不能合抱的柱子变成“碗来粗细”进而变成绣花针大小,大概纯属小说家的杜撰。

⑥《西游记》中老龙王说:

“那本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河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

”像大禹这样的神人很可能从外星球采集了这么一块材料,密度特别大,又有很多特殊属性,用于测量江河的浅深,可长可短,能随时调整,实在是太方便了。

猴哥成佛之后,金箍棒自然回归原位,现在不知躺在哪处幽深的海底,期待着我们再度去发掘它的传奇呢。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表格(3分)

金属名称

金属属性

金箍棒可能用它来制作的理由

(1)

小说中孙悟空作为神人,臂力超群,能舞动较重兵器,而用锇制成的金箍棒单位体积质量最大。

(2)

(3)

抗腐蚀性首屈一指

(4)

(1)“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

”中的“左右”一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2)第③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⑥段除了介绍金箍棒的去向,还从密度、属性、用途等三方面对它加以说明。

B.作者的本意是为了介绍几种金属的属性,借助金箍棒来说明能使文章富有趣味,引发读者兴趣,便于读者理解。

C.文中提到的“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于西游记一书,书的作者是清朝的吴承恩。

D.第④段介绍孙悟空在炼丹炉内练就一身铜皮铁骨以及会七十二变的情况说明孙悟空不被腐蚀是有特殊原因的,这与金箍棒形成对比,突出金箍棒本身的抗腐蚀能力特别强。

 

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测谎仪

测谎仪,英文为polyFaph,准确汉译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

这是一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检测的实质是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如果有,那他可能是涉案人。

测谎结果只提供辅助参考,而不能作为定案的标准证据使用。

测谎仪之能“测谎”,并不是能测试犯罪嫌疑人在口供中有没有说谎,说谎率是百分之多少,而是“测真”,测的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发案时是不是在现场。

在测试过程中,不,管犯罪分子说不说谎,他甚至可以不说话,但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会把他“供”出来。

这是因为做过特殊事件的人(比如,杀人放火,投毒,特大盗窃,拐卖人口等等)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在长时记忆当中,会保持终生不忘的信息。

作案人被问及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时,他的内心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测谎仪记录三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皮肤电阻。

第二个指标是呼吸。

我们知道,人在紧张的时候呼吸就会变得急促,当作案人被问及作案的情景和细节时,他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第三个指标是血压,也就是脉搏。

这三者中,血压占的比重不及前两个指标,学过气功的人,很容易对脉搏进行调节,但是他对前两个指标就调节不了,尤其是皮肤电阻指标调节不了。

在实践中,测试人员在准确把握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后,要经过以下六个阶段:

对作案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动态分析描绘阶段,运用综合测试法编制测试题目阶段,对被测人进行测前访谈阶段,实测操作、观察和同步评图阶段,测试图谱综合评判阶段,测后谈话和讯问阶段。

这六大阶段是保证案件测试成功的一个基本技术程序,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心理科学、侦察科学等为基础支撑,涉及的知识层面很多。

由于测试题指向的是心理事实而不是某一个嫌疑人,所以,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采用同一个标准来测试。

这样,无辜者将会被排除,而真正的作案人将会被找出来。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谎仪记录的有哪三个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采用同一套标准来测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噪音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

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例如:

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

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

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

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

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

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

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

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

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

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1)本文主要说明了(限10个字以内)。

(3分)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分)

(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