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docx
《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pò(逼迫)jìn(松劲)
迫pǎi(迫击炮)劲jìng(强劲)
2.易读错的字
燕山(yān)暂时(zàn)严峻(jùn)彻底(chè)鱼饵(ěr)
青稞(kē)收敛(liǎn)坚劲(jìng)炊事员(chuī)
考点二:
词语听写
脉络焚烧军阀避免暂时僻静魔鬼砖墙执行绞刑革命
彻底迁就泰山压迫批评鼎盛目标牺牲炊烟
考点三:
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慈祥——和蔼坚决——坚定严峻——严肃哀思——悲哀威胁——威逼
照顾——照料瞻仰——敬仰
2.反义词
幼稚——成熟破坏——保护紧张——轻松暂时——永远困难——容易
衰弱——强壮粗糙——光滑
3.四字词语
千锤万凿粉骨碎身千磨万击一拥而入不慌不忙怒气冲冲
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喜出望外不约而同精兵简政热气腾腾
目不转睛无边无涯三长两短重重叠叠五湖四海夜色弥漫
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考点四:
背诵、默写
1.古诗背诵
背诵《马诗》《石灰吟》《竹石》;《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
默写《竹石》。
2.背诵日积月累。
考点五:
句子理解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品析:
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了时间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离现在已经十六年”,照应了文题,这是文中第一次运用照应的写作手法。
考点六:
课文理解
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马诗》中诗人借写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石灰吟》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借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竹石》是借竹子来表现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高尚情操。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4.《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考点七:
日积月累
1.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拓展积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
大公无私视死如归坚贞不屈鞠躬尽瘁高风亮节大义凛然
洁身自好虚怀若谷临危不惧死而后已光明磊落浩气长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顾历史,我们得到的启迪是,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协作,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中共中央委员杨洁篪
世界离不开我们,因为我们比较先进。
——华为集团创始人任正非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合作共赢
科技与人,终将握手言和,像一对阴阳鱼,水乳交融。
赫尔曼·黑塞曾说,“在一切对立与矛盾都告消融之处,即是涅槃。
”
人类擅长惊恐。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克斯坦》腐尸烂肉的重生,到如今“人类正在被人工智能这一新物种赶尽杀绝”的谣言,我们面对新兴科技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异己排外的。
本能地,我们认为自己被侵占了生存空间;本能地,曾经的西班牙皇室贵妇勒令把火车车头全部卸掉,换成马拉车厢。
这种惊恐并非没有缘由。
科技确实曾挤占我们的生活空间。
伦敦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被迫下岗,赈济站门前常常队如长龙。
但从另一面看,人类主观意识也曾侵占了不少科技发展的空间。
自不必提前启蒙运动时代多少支持格物致知的勇士用肉体浸着火光,中国明清二代闭上眼睛做翰墨文章,任由万里疆域上的科技之火苗在贫病交加中奄奄一息。
黑与白的平衡点,握手言和的契机,究竟在哪里?
是每个人都伸出手来,不沦陷在“高翻会计全部下岗”的恐慌中,而是理解科技,了解科技。
前些日,外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构建人工心脏并尝试植入患者体内的经历被拍成科教片上映,许多我身边的人纷纷皱起眉头。
试问科技若没有受众,从不被理解,它又怎么可能使众人获益?
别皱着眉,深吸一口气,在心中诵读几遍郭沫若的《天狗》。
是各国家与社会组织联手共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互联网的报告中曾说,中国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与人类产生巨大分歧,甚至对人类造成危害,很大程度上还是人心不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
我们耳熟能详的“基因武器”,“核战场”,表面看都是科技之过,实则哪件不是“人祸”?
面对科技,只有把我们整个视为“本是同根生”的命运共同体,伸出一只共同的友善之手,科技才会友善地俯首贴耳。
若各怀异心,各自对这只巨犬上下其手肆意妄为,它可是会咬人的。
人类与科技的握手言和,是历史每一步发展的必然。
消除偏见,理性认识,上下一心,以爱互感,这两只手就必然能有力相握,肌肤相亲。
毕竟,不论人类还是科技,都是自然之子。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本题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强调:
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协作,创造美好生活;第二句强调:
用先进的知识和科技力量改变世界,美化世界;第三句强调:
要联系,沟通,交流;要博爱,体恤,互助。
因为人类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死生祸福、喜怒哀乐都紧紧相连。
考生要结合两句或三句话综合立意。
参考立意:
①力争先进,合作共赢;②先进不忘协作,个体更赖整体;③实力催生自信,博爱创造美好;④自信担当,互爱互助,和谐美好。
可用素材:
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
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
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
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
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
他就是历有名的齐桓公。
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
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
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
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2.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
一次孙权发乒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
终于大破敌军。
3.古代日本的老渔民发现如果将几条剩性活泼的沙丁鱼放入一群被打捞的懒惰的鲇鱼当中.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中危机感,它们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这便是有名的鲇鱼效应.
4.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
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
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
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
俗话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吗?
5.台湾广告界有句名言:
与其被国际化,不如去国际化。
其实,树有长短,人分高低,水有清浊,面分丑俊,芸芸众生忙碌在大千世界,他们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是两种不同的人际互动关系。
有一年世界原油价格大涨,哈默的对手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都略有增加,惟独哈默石油输出量明显减少,这让许多人非常不解。
黑人记者杰西克〃库思千方百计找到了哈默,就这个问题请教他。
哈默说了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话: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那些总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和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
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的路。
”
6.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
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
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生活需要共赢。
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
可列举管仲和鲍叔牙、张辽和乐进等事例。
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
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原载《武汉晨报》,作者:
赵顺清)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这也是一种悲哀
当幼儿园里的孩子画出一张张大同小异的图画时,当路边的花草被人为地裁剪成整齐划一的模样时,当课堂的即兴演讲变成单一的陈词滥调时,我深深感叹:
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
不要说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画和课本上一样的图画,那是创造力的翅膀被生生折断的脆响;不要说精心修饰的花草美观典雅,那是自然的个性被残忍抹杀的呻吟。
柏拉图曾说:
“人是蝼蚁般的身体,金子般的心。
”人之外表本来同等渺小,但脑海中自由生长的思想和个性的枝条却能织出各不相同的森林;思想的差异、鲜明的偏向与个性原本就是人性最宝贵的闪光点,我们又如何能暴戾地挖去那长在思想边缘的树苗?
诚然,全面而无偏科的发展,的确是人的成长之道,但古往今来的大家,走的往往是常人不屑的旁门小道,追求的是“术业有专攻”。
郎朗从小便是数理课堂的逃亡者,但他脑中那棵与音乐相承的小苗,却得到了父母的包容与理解,从而茁壮成长。
那双握不住笔写不好字的手,居然流淌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让世人领略到了钢琴的魅力。
倘若郎朗的父母盲目纠偏,挖去了那株长在边缘的“偏苗”,那么郎朗也可能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殉葬品,那将是他一生的悲哀。
张晓风曾说:
“我曾手植一株自己,长在山的岩缝里。
”韩寒标新立异,以自己的个性行文赢得如潮的好评;乔布斯荒弃学业却让苹果文化风靡全球……个性的彰显飞扬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思想碰撞的火花更推动了社会的前行。
八股文压制个性,范进中举的闹剧何其悲哀;清朝文字狱钳制思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祸及生命;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此浅薄可笑。
盲目纠偏,盲目裁剪,万物长成一个样,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花鸟虫鱼,请交给烂漫孩童去想象,世界应作一方梦的沃土,让孩子乘着梦想去勇敢创造;日月星光,请交给寒窗士人去细数,这是时代的气度,文明渴求新颖思想的养料;学海无涯,请交给莘莘学子去横渡,脑中长偏的树苗也能织成怡人的绿阴。
世界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社会不需要呆板机械的书生,请给我一片庄子的“广莫之野”,请让我远离那千人一面的悲哀,让我自由生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目。
解答这类作文题目,首先要观察漫画中的图画和文字,然后概括漫画内容,联系现实分析其寓意,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题中,漫画的内容是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脑海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棵小树苗。
由于小树苗长得太偏,有个戴眼镜的人(年纪稍大,可能是教育者、家长,也可能是公司管理者、部门领导,也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手拿铁铲,声称:
“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
读懂这幅漫画,关键是理解小树苗代表什么。
理解漫画和文字说明,再联系目前我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小树苗代表的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
这个思想、观念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偏激、有些新异、有些非主流。
但有人一定要挖掉这棵小树苗。
由是反思社会、教育,存在着某种模式化、单一化、趋同化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等。
面对这些“长偏的树苗”,正确的做法是:
或者给予尊重、认可、支持,或者适当引导、教育、扶正,但是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铲除、挖掉,这是扼杀个性、排斥创新的行为,值得教育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去反思。
立意:
长得“偏”也可能成材
长得偏点有何妨?
兼容并蓄是大智
教育不该“模式化”
思维不应单一,求同还需存异
素材:
1、百家争鸣:
不仅是孔子(儒家),老子(道家),墨子(墨家),法家(韩非子)可以纵横捭阖,各持己见,杨朱、惠子、鬼谷子等影响相对较小的哲学家,也有自己的声音。
2、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
于是便出现了11位教授联名发表了给新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
3、北京大学与校长蔡元培:
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校训,观点激进、信仰革命的陈独秀、李大钊,拖着长辫子的满清遗老辜鸿铭、“怪才”黄侃,都可以在北大开坛讲座。
4、陈寅恪的碑文:
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学人的精神风骨。
5、《病梅馆记》:
作者龚自珍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结构:
开头用类比引出论点“盲目纠偏也是一种悲哀。
”,提出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从表面现象探究出实质,引用名句和名人的例子如郎朗的素材,论证“盲目纠偏,也是一种悲哀”;接着正反对比,强化论点,论证个性发展对事业成功的作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联系社会,联系自我,要自由发展,远离千人一面的悲哀。
【点睛】
漫画类作文的审题方法:
1、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
只不过提供的材料不是文字,而是画面。
看漫画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在写法上基本一致。
在写作时,要从材料出发,由此引申论证,不宜脱离画面内容(漫画上的人物和漫画标题“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比如“谈个性”,一定是比较偏、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性格或者思维,而不是泛泛而谈人的个性。
2、认真读懂画面。
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旁白以及相关文字,兼顾画面的几个组成部分,准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寓意。
特别注意漫画标题,或有画龙点睛之效。
比如漫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中,挖树者表情凶恶,动作丑陋,语气生硬,气势汹汹,给人一种反面形象的感觉,而被挖者五官端正,给人一种无辜者(受害者)的感觉。
3、特别注意标题。
它一般是漫画的点睛之笔,也可能是你写作时要把握的中心。
4、联系社会生活。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共享天伦之乐。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
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青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个当地的姑娘,曾孙Peter今年18岁,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家族的故事。
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
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亲爱的顾念祖朋友:
你好!
今年春节,你跟着家人从美国旧金山来到中国,回到太爷爷的故乡,欢度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
你见到了你的大太爷爷一家人,见到了二太爷爷一家人。
包括你一家人,几十个人在一起过节,吃吃喝喝,嬉笑玩耍,非常开心快乐。
这就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这就是热热闹闹的中国年。
念祖,你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你许多温暖和感动。
作为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人,从你的太爷爷算起,你算是第四代了。
你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你的根在中国,你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
与其说你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不如说你对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文化,这从中国人的姓氏里就可以看出来。
中国人的“姓氏”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姓”和“氏”又不完全等同。
搞清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遥远的部落社会和氏族社会。
传说中的夏商周时代,就是中国人姓氏大爆发的时代。
同一个姓氏同文同种,即通常所说的家族。
古人生产力低下,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在那个茹毛饮血充满丛林法则的时代,一个人要生存下来,实在是不容易。
因此,抱团生存就是必须的了。
如何抱团,那当然就是家族抱团了。
中国人很重视家族。
古代的基层政权,只管到县一级。
再往下,林林总总的事情,往往都是家族出面解决。
俗话说“家法大于王法”,就是这个道理。
从某种角度说,中国人的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
中国人很重视宗族宗派,虽说现代化的国家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宗族宗派,但中国人依然家族观念很重。
中国人把“国”称为“国家”,这个“家”,指的就是家族,指的就是家庭。
顾念祖,从你的中文名字就可以看出,你家也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的。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也是一个饱经伤痛的国家。
几千年的文明史,经历了无数次战乱。
每一个普通人,在大战乱面前,如同进了绞肉机,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每一次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在神州大地上到处迁移。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姓氏,天南海北到处都有。
比如你们顾家,你家大太爷当年就是迫于生计,跑到美国旧金山讨生活的。
在中国,每一个家族的历史,都是一部有波澜的历史,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
念祖,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抽出时间回到中国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家族史,你一定会觉得特别有趣的。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
这个朴素的道理,于今深深地根植进了中国人的观念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摆脱了长期的战乱,进入了和平岁月时光。
特别是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已经有40多年了,中国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人富裕了,国家强大了。
念祖,这些你应该可以从你大太爷家和二太爷家的现状中看出来,大太爷家的人继承祖业,二太爷家的人活跃在各行各业。
他们的幸福生活,正是当今富强中国的一个缩影。
纸短情长,念祖,我就写了这点文字,帮你了解中国人的家族文化,帮你了解中国。
欢迎你常回祖国看看!
祝你:
万事如意!
中国强
2019年3月29日
【解析】
【详解】
审题:
这是一道“复合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结构形式是复合型的材料组织形式,具有碎片化、大容量的特点。
作文题有具体的写作任务,根据写作任务,分析材料,展开联想与思考,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考生应明确这几个要素:
写作者身份意识强不强?
写作对象的个性特点把握得好不好?
主题内容是否跟中国家族文化相关?
有没有达到让“顾念祖”提高对中国家族文化的理解的目标?
材料部分分为五个段落。
第二段:
概述大太爷爷一家的状况。
“四代同堂”,这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是最幸福的事情。
“都住在老宅”,表明这房人在家乡的坚守。
四代人的工作都跟影像有关,但又各有发展,画像-开照相馆-经营影楼-开发美图软件。
这个家庭有自己的坚守,坚守老宅,坚守影像工作,但是不断与时俱进。
第三段:
概述二太爷爷一家的状况。
四代人的轨迹,参加抗日战争-大庆油田的技术员-改革开放初期在深圳创业-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表明了这家人跟祖国命运相连,参与到国家各个时期的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
第四段:
概述三太爷爷一家的状况。
这是一个华侨家庭的发展轨迹,旧金山打拼-开小超市-娶当地姑娘,表明了华侨家庭的艰辛与在侨居国家的融合。
同时引出这次作文的主角:
Peter,顾念祖。
他18岁,跟我们高三的同学们大致同龄,他是第一次回国探亲。
他有英文名,也有中文名他没回国中国,但是他还是有中文名。
他的名字意义深远“念祖”。
第五段:
概述顾念祖对这次家族聚会的反应。
主要是两种反应,一是把照片传到网上,传什么照片呢?
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历次家族团聚的照片,这些照片“诉说着家族的故事”。
二是留言,表达他的感受和体会,主要是温暖、感动、好奇。
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立意,准确写作。
参考立意:
写作的主题,可以是“个人-家族-时代、国家”,也可以是对中国家族文化的理解。
在这两个主题的牵引下,从材料中找相对应的点,再引申开去。
1.国弱家贫,当有人守家之故土,传技艺承文化,此中国家族文化之坚守。
2.更当有人投身社会洪流,以奋斗进取实现自身价值,以付出拼搏助推时代发展,此中国家族文化之奋斗。
3.无论行至何处,皆不可忘却家根,皆应时时念祖,刻刻铭记家族文化之坚守、之奋斗。
素材:
1.家族文化,是一个家族的基业,能促进家族的团结,形成积极、乐观和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大家的心理上的依靠。
这就意味着家族文化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文化气氛,更是精神上的支撑力量。
家族文化包括宗法、族规、家训等相关行为规范,祭祖活动等相关仪轨,族徽、族歌、宗祠等相关标志物和物质载体,家族的气质、传统等精神特性。
其中精神特性为其灵魂,它是区别不同家族的根本。
2.“念祖”里面,深藏家族文化中的基因密码。
查了你们顾氏家族的辈份排名,发现这句“鼎惠声杨,念终纪远”。
辈份字就是一个家族的基因排序,它昭示着家族传承,表达着家族梦想,比如这个“念终纪远”,显然祖辈希望代代有为,赓续传承。
所以“念”字不仅是一个辈份字,而“念祖”一词所表达的还有弘扬祖德、不忘祖恩之意。
3.“念祖”里面,还深蕴家族文化发展动力的秘密。
18岁的你,第一次来中国探亲祭祖,带着你的好奇,去探寻每个顾氏家族成员,那都是与你同种同宗的人。
你可以尝试一次“口述史料”调查,比如坚守顾氏家族老宅的大太爷爷一支,从画像到照相,再到美图,你可以从那里看到,一技在身的发展与传承;比如从外地回来的二太爷爷一家,他们的故事里,有抗战救国的铁血豪情,有技术报国铁人传承,有国际护航的自豪骄傲,有创业开放的神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