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济南的冬天.docx
《16济南的冬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济南的冬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济南的冬天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济南的冬天
共几课时
2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3.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4.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难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
学
资
源
1.学生阅读过一些写景抒情散文
2.学习了《春》,初步具备写景抒情散文的分析方法。
预
习
设
计
1.积累写冬天的诗文名句名篇。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3.完成《学成导航》第一课时中“课前思考”的相关练习。
4.搜集老舍的相关资料和济南的名山名泉信息。
施教日期年月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到的诗文名句,如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一、导入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关于冬天,历来的文人学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名句,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预习时的收集所得。
的确,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
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了解作者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老舍
师板书重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生介绍:
关于济南的山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A、注音:
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B、释义: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
假若。
贮蓄:
存放、储藏。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a.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学生思考明确:
温晴:
对比:
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b.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
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d.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
e.不可以。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三、解题
师投影图片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2、听范读,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
依阅读提示,思考: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写法?
b.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3、学生互相质疑问难,然后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学生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朗读体会对济南的冬天的的喜欢之情。
五、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小结:
本文随着老舍先生欣赏了济南冬天的美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就象听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
不愧是人民的语言艺术大师。
课下希望同学们多读老舍的文章,再次体会老舍的语言独特之处。
作
业
设
计
基础作业:
在摘抄本上摘抄优美的语句。
拓展作业:
课下搜集老舍的文章,阅读品味其语言特色
预习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品味赏析“妙”在何处?
重点品读:
第3小节和第5小节,体会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借助网络或参考书,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济南的冬天
共几课时
2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
2.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3.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难点:
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
学
资
源
1.学生阅读过一些写景抒情散文
2.学习了《春》,学生初步具备写景抒情散文的分析方法。
预
习
设
计
1、重点品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体会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借助网络或参考书,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2、完成《学成导航》第二课时中“课前思考”的相关练习。
施教日期年月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a.小山摇篮图——温静;雪后初晴图——秀美;空灵水晶图—一绿、活。
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学生讨论找图谈感受。
(四人小组讨论后,找出自己组喜欢的图来谈喜欢的理由)
谈完感受后,每个小组就自己组喜欢的图来探究为什么写的好,写的妙?
(组长分配四人小组中各人的任务)
讨论并归纳: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l)用拟人手法: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
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讨论并归纳: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学生抓住“妙” 字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讨论并归纳:
运用修辞。
(1)比喻:
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从总体上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这节课我们共同合作看看这些画“妙”在何处。
二.研读赏析
研读第2—5小节: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学生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分析为什么作者把这些图写得这么好。
阳光朗照图
1、小组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2、提问: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雪后初晴图
1、1、小组朗读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3、这段文字为什么写雪后的山景这么“妙”?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讨论并归纳: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1、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
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讨论并归纳:
1、拟人: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学生展示自己的导游词
提示:
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
《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
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讨论并归纳: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这是张小水墨画”。
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最后满含深情的道出了“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虽没赞美济南,但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雪后远山图
1、小组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空灵水晶图
1、小组读第5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2、提问:
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二)交流自己预习是撰写的导游词,最好能用上修辞,并互相评析。
四、比较阅读
思考: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更喜欢哪一篇?
说出理由。
五、写法总结
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六、总结全文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
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
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
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作
业
设
计
1、写作练习:
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2、比较阅读:
读郁达夫《故都的秋》。
(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3、完成《自主检测》中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