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142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docx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学校代码:

10272

学号:

政经沪0219

 

上海财经大学

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作者姓名应可勇

院(系所)经济学院

专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李新

完成日期2006年12月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注目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

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都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然后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是以高物质消耗为代价的。

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民经济的评价体系缺陷也是一个很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尺度指标。

它只重视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忽视了相应的自然环境成本、人文环境成本和经济环境成本。

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更多依赖于资源的投入。

因此这种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

和传统定性分析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不同,本文采取定量方式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各因素的研究,建立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模型;该模型由自然环境模型、人文环境模型和经济环境模型组成。

借用物理学上熵的概念,各子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称之为自然环境熵值、人文环境熵值和经济环境熵值。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子模型的不同权重,最后加权确定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总的熵值,即区域熵值指数。

以浙江省为例,该模型分析了浙江省1999年至2005年的相关数据,其计算结果和浙江省的社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还对浙江省今后的经济增长质量做出合理的预测。

作为具体衡量指标,区域熵值指数可以用来衡量某个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从而在探讨各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科学发展观方面做有益的尝试。

关键字:

区域,质量,模型,分析

TheAnalysisforincreasequalityofdistricteconomy

ABSTRACT

Nationaleconomyhasdevelopedgreatlyandpeople’slifehasbeenimprovedsinceourcountryreformandopen,allcitizen,whichlocateddifferentdistrict,shareproductionofeconomydevelopment.Butwemustknowclearlythatnoweconomicincreasebuildonconsumingalotofresourceandenergysources,itcostsgreatamountofmatter.Therearemanyreasonstomakethesesituation,butthefaultofevaluatingsystemaboutnationaleconomyisoneofimportantfactors.

Traditionalevaluatingsystemalwaysconsidereconomicdatainnationaleconomyasmainruletoscaledistricteconomicdevelopment.Itonlypayattentiontoeconomicgrossandincreaserateandignorecorrespondingnaturecost,humanismcostandeconomiccost.Thiseconomicincreaseisnotbaseonscientificdevelopment,itdependonusingmoreinvestmentmostly.Therefore,thesedevelopmentisnotcontinuable.

Differentfromtraditionalanalysismethodaboutdistricteconomyaccordingtocharacter,thepaperwilldiscussincreasequalityofdistricteconomyaccordingtoamount.Themoduleabouteconomyincreasequalityhasbeencreatedafteranalyzingmanyfactorsthataffectincreasequalityofdistricteconomy.Thismoduleisconsistedofnaturemodule,humanismmoduleandeconomicmodule.Theircalculatingresultaredefinedasnatureentropy,humanismentropyandeconomicentropywithentropyconceptinphysics.TheirproportionabouttheseSub-moduleiscomputedaccordingto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Districtentropyissumoftheseproportionmultiplyingcorrespondingentropy.

Asanexample,analyzingthrougheconomicdatabetween1999and2005inZhejiangprovince,resultisconsistentwithactualstatusbasically.Simultaneitymakeareasonablelong-termforecasttoeconomicincreasequalityofZhejiangprovincelater.Districtentropy,asaidiographicvalue,willmeasuredevelopmentqualityofeverydistrictandhaveatryincontinuabledevelopmentability.

 

KeyWords:

district,quality,module,analysis

 

目录

第一章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和现状1

第二章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

第一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因素8

第二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微观因素9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系统模型

第一节经济增长质量环境系统分析14

第二节一种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AHP)17

第三节经济增长质量模型的建立20

第四章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第一节浙江省经济增长环境24

第二节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熵值指数25

第三节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预测30

第四节相关省市2005年度经济增长质量比较32

第五节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结论34

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36

致谢37

参考文献38

附录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数据40

第一章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和现状

区域经济是指在特定地理空间内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区域的范围大小依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它可以是跨越国家的国际区域,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几个经济体,如中华经济贸易体(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同时它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特定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等,甚至更小的经济区域,即县市级经济单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注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都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然后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目前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是以高物质消耗为代价的。

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民经济的评价体系缺陷也是一个很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尺度指标。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重视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忽视了相应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主要表现为,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各部门对环保的投入被计入了部门GDP的增加值中,使传统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总量包含了环保的费用,从而造成了指标值的虚增。

二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乏对经济活动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的考虑,从而虚夸了经济活动的福利水平,忽视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贡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以恶化自然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甚至牺牲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和谐而取得的经济增长最终是不可能长久的。

这样就很自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来判断某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

是否有一个具体指标对其综合衡量?

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一、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要实现科学发展。

其主要内容为: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

其中以人为本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手段,后者是为前者服务。

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不可能简单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不会采用掠夺资源方式来发展经济。

这不仅是基于世界资源和环境的现实状况,更是因为我们对于世界家园的责任。

因此,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资源使用量,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可能性

经济学是用来研究经济现象、分析运行规律的学科。

由于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初期的经济学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对于一种经济现象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而我们现在对于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是多少,需要有量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的出现为我们达到这个目标提供了可能。

计量经济学研究如何建立合适的方法去测定由计量经济模型所确定的经济关系。

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经济变量之间并不是精确的函数关系,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是那么确定。

也就是说模型中往往包含一些随机的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所以计量经济学越来越依赖数学统计方法。

另外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各种实际的经济关系不一定都服从一般的统计规律,计量经济学还需研究当一般的统计假设条件不完全满足时将会产生的结果,并寻求专门的解决办法。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行各业统计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使得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新的计算方法的大量提出,计量经济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非经典计量经济的理论和应用有了新突破。

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的提出,使得计量经济学产生了新的理论体系。

协整理论、面板数据、对策论、贝叶斯方法等理论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三、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现状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是一个新兴课题,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应用性很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其他的经济学研究相比还显得很年轻,还不成熟,至今没有建立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对于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还在探讨争论中。

1国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

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

他们分别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杜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区位论;1909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A.韦伯的工业生产布局的工业区位论;1932年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的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地理论和1940年德国地理学家A.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这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寻求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定因素。

考虑的因素较少,所建立的模型不随时间变化,因此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模型、静态的区位理论。

即使这些理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仍然对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区域经济学的诞生,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回顾区域经济研究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如下过程。

一是二次大战以前,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萌芽期。

该期间的主要研究是以生产布局区位理论为依据,研究单个企业的最佳区域选择问题。

主要目的是如何通过区域的选择提高产量,增加利润,降低成本。

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区域研究的形成期。

这段期间由于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国各地区相继出现了很多经济问题,尤其是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转向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

这一时期,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许多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如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等。

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快速成长期。

这一阶段无论是区域发展问题还是区域政策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了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

9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开始走向计量化和实证研究的时代。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PaulSamouelson)在数理和动态经济方面取得了杰出成绩。

他以提高经济科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超过任何其他当代经济学家。

他事实上重新编写了经济理论的许多部分。

他也指出了经济学中问题和各种分析技术方面的基本统一性,部分地借助于系统地运用最大化方法于宽广的问题集合。

这一点意味着萨缪尔逊的贡献跨越许多不同领域。

他在其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

“经济增长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指,一个国家潜在的国民产量,或者,潜在的实际GNP的扩展。

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生产可能性边缘随着时间向外推移。

而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在1971年接受诺贝尔奖所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上升的能力,基于技术改进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因此经济的增长从时间上来说必须是长期上升的,而不是周期性的

萨缪尔逊、诺德豪斯:

《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1320页

库兹涅茨:

《现代经济增长:

事实与思考》,载《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81》,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扩张和短期的繁荣;从成因上来说则来自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制度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增加;从结果上来说表现为人均产值的增加,而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张。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要晚得多。

早期主要对区域生产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经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国土开发规划做了深入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也在不断和世界前沿理论接轨。

其中著名学者魏后凯在其论文《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理论前沿》

认为,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研究方法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差异的构成和分解。

提出当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用加权差异系数进行分解和采用西尔(Theil)系数和广义熵指数法。

2域经济增长收敛性。

其中就一国之内各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是否会趋向收敛(趋同),经过对若干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证,认为这一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过程比较缓慢。

3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些区域经济研究学者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4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

面对企业组织机构空间布局的分散化,一些区域经济学者突破传统区位论的思想束缚,开始研究多工厂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空间组织问题。

5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主要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条件选择模型来分析区域特性对外商投资区域选择的影响

6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

主要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

7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

张金锁、康凯编著的《区域经济学》

对区域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规划理论进行了深

魏后凯:

《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理论前沿》,《开发研究》杂志,1998年第一期

张金锁康凯:

《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入研究,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学以“经济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各类区域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依据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对区域的生产要素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进行空间优化组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最能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以多层次的城镇系统为节点,由运输网、信息网和服务网等网络组成的协调的区域经济系统。

马建华、郑新奇在其论文《试论可持续发展的热力学基础》

中认为,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那样,经济活动也会产生熵污染,并且提出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对环境熵污染的数学模型。

 

式中:

Sijj表示i种自然资源在j开发利用阶段的熵值,单位是JKG-1;E1ij为第i种自然资源在j开发阶段投入的能量,单位是J;E2ij是第i种自然资源在第j开发利用阶段产出的有效能,单位是J;W1ij是第I种自然资源在j开发利用阶段投入能折合标准煤数量,单位是KG。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或手段开发利用资源,总是伴随残余物的产生,因此熵值也总是正值。

该文提出的以熵来度量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本人认为,从物理学上来看,熵只是用来度量孤立系统内部能量活动的混乱程度,因此,即便把它引用到经济学范畴,熵也应该是一个无量纲因子。

可以看出,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往大多是采取的是定性分析,只能根据个人对于区域的了解来判断该区域具备或者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没有一个具体的模型,通过对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综合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具体指标来衡量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这种基于个人主观想法的结论往往是因人而异,有很大的随意性。

本文试图构建这样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对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方面数据的

秦耀辰李小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综合计算和分析,计算出一个具体数值,并借用物理学的熵值概念,把该数值称之为区域熵值指数,用这样一个指标来衡量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该值越小,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有序度越高,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越强。

该值越大则反之。

这种基于严密数学逻辑而得出的结论不但能反映所研究区域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还能指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程度。

既可以和其他区域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和本区域的其他年份进行纵向比较。

同时还能预测今后一段时间的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系统分析,及时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症结所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从而更好地指导本区域社会生活的科学发展。

 

第二章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大致可以划分成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类。

第一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因素

一、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手段。

一般来说,国家采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用产业布局、外贸政策、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经济利益上诱导、协调和控制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

因为多种组合政策的实施比起单个政策来对经济造成的波动更小,同时效果更好。

这种政策既可以是基于经济规律通过市场经济传导产生作用的,也可以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

比较而言,前者比较温和,对经济的影响较小;后者则相反。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不应该对市场放任不管,而是应该根据其运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干预。

通常政府的干预措施是逆向操作的。

即当经济过热时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削减投资,降低固定资产增幅以防止经济过快增长;而当经济紧缩时则通过增发国债和赤字运行的方式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对于宏观调控政策,作为不同区域的经济,由于其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各不相同,区域情况也千差万别,因而它们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二、突发事件

所谓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或者是短时期内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或者对区域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一般来说,主要有传染病、自然灾害和能源危机等表现形式。

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会极大地破坏当地区域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扰乱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有序社会结构,使得作为经济活动的各项要素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当地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一旦不予重视,很容易造成跨地区、大面积扩散和发生。

从而打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003年发生的SARS、1998年的洪水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禁运就是其典型的例子。

三、国外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既突破了国界的束缚,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世界经济日益紧密。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间的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各种经济和技术手段来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通常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是反倾销,二是技术壁垒。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其根本目的是贸易保护,拒绝或减少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