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docx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全册)
赵秀芹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南流小学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篇二: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全册)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篇三: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
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分组实验时间:
10分钟)实验材料:
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
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
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
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
食物营养成分有:
淀粉、脂肪、蛋白质等。
注意事项
1.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加热时注意安全。
二、实验名称:
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分组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止一会,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
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注意事项:
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三、实验名称:
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分组实验时间:
15分钟)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实验步骤:
实验一: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冷水,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二: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十秒钟,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三: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冷水。
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其中一块研成粉沫),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1.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烧杯中的冰糖溶解的慢。
2.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的冰糖溶解的慢。
3.研成粉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
1.搅拌可以加速溶解。
2.热水可以加速溶解。
3.把物体碾磨可以加速溶解
注意事项:
1.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接触烧杯壁。
2.使用锤子时,注意不要砸伤手指。
四、实验名称:
过滤实验(分组实验时间:
15分钟)
实验材料:
铁架台、漏斗架、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待过滤的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
1、将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调节高度和位置,使漏斗径下口直面贴在烧杯内壁上。
2、将滤纸对折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4、将玻璃棒斜放在漏斗内(约45度)。
下端轻轻抵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将待过滤的水用烧杯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水不要没过滤纸的上边沿。
6、观察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
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实验现象:
浑浊的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水,滤纸上留下了细小的杂质。
实验结论:
用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的细小杂质,使水变清。
注意事项:
过滤用的浑浊水必须是经过沉
淀后的沉淀水,玻璃棒的倾斜程度、漏斗径下口直面接触杯壁、倒水速度等。
五、实验名称:
分离叶绿素(分组实验时间:
15分钟)
实验材料:
2个烧杯(一大一小)、新鲜的绿叶、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酒精到淹没绿叶为止。
2、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过一会,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
植物的绿叶中含有叶绿素。
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2、给烧杯加热时应该隔着石棉网加热。
六、实验名称:
压缩空气的实验(分组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材料:
注射器、橡皮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5、反复做3至4次。
实验现象:
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实验结论: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注意事项:
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
七、实验名称:
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分组实验时间:
8分钟)实验材料:
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
实验步骤:
1.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
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仍然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叶片倒水,这次水量要大而均匀。
3.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
水流量小时,小水轮转的慢,水流量大时小水轮转的快。
实验结论:
水流量越大,水流力量越大。
注意事项:
倒水高度要保持一致,水流转动要灵活,每次倒水水量要保持均匀。
八、实验名称:
观察锯末在热水中的运动(演示实验时间:
15分钟)实验材料:
三角架、烧杯、锯末、火柴、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在三角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
2、然后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
实验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锯末一会上升,一会下降。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留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
这就是对流。
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加热时要使用石棉网,防止烧裂烧杯。
九、实验名称:
观察液体对流的现象(演示实验时间:
15分钟)实验材料: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现象:
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由于水中放入了高锰酸钾,形成了一个红色水的循环。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
篇四: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实验
1、实验名称: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
烧瓶、橡皮塞、细玻璃管、红色水(4℃以上)、烧杯2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
实验步骤:
1、在烧瓶里灌满水,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再把小胶圈
套在液面位置。
2、把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3、再把烧瓶放入另一个烧杯,并倒入适量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烧瓶放入热水中,管内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管内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实验名称: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
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
观察气球的变化。
2、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过一会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
锥形瓶放入烧杯后,气球逐渐竖立胀大。
取出后,气球逐渐缩小。
实验结论:
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验名称: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
固体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铁架台、铁丝
实验步骤:
1、用铁丝吊起金属球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
观察金属球能不能通过。
2、用酒精灯加热金属球,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看金属球能不能通过。
3、让金属球自然冷却后,再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看金属球能否通过。
实验现象:
加热前和冷却后,金属球能通过金属环;加热后,金属球通不过金属环。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实验名称:
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材料:
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
实验结论:
岩石长时间受热、受冷,使得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
落下碎石屑。
5实验名称: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成分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盘、石棉网、三脚架、
一小块土壤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
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
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
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如盐
类。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
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颜色变浅了。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能
够燃烧的腐殖质。
篇五: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四年级上册(11个)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
实验器材:
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
实验目的:
检验食物营养的成分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实验名称:
溶解(4、水变咸了)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沙子、粉笔末、高锰酸钾
实验目的:
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注意:
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药品取量要适宜,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杯壁。
实验现象:
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沙子、粉笔末在水中不溶解。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像沙子在水中那样,就叫不溶解。
●实验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5、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
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
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
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
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说明用热水可加快溶解。
(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
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说明把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
根的作用(9、植物的根)
实验器材:
一株生长完好的植物、矿泉水瓶、花生油(或棉花、橡皮泥)、水
实验目的:
探究根的吸水作用
实验步骤:
1、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矿泉水瓶中。
3、在矿泉水瓶中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橡皮泥把瓶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处做标记。
4、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矿泉水瓶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
矿泉水瓶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
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就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名称:
除去叶绿素(11、植物的叶二)
实验器材:
烧杯、新鲜的绿叶、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锥形瓶
实验目的:
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有没有什么办法把叶绿素分离出来呢?
实验步骤:
1、把一片绿叶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分析:
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所以酒精变成了绿色。
●实验名称:
植物的茎(12、植物的茎)
实验器材:
芹菜、水、红墨水、矿泉水瓶、小刀
实验目的:
探究茎有输导水分的作用。
实验步骤:
1、取一根芹菜的茎。
2、把芹菜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将插好芹菜的矿泉水瓶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芹菜,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注意:
做此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过长,就会因为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实验现象:
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
●实验名称: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实验器材:
塑料袋、酒精、蒸发皿、木块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会上升。
实验步骤:
1、将蒸发皿放在木块上,往蒸发皿里倒入适量的酒精。
2、将塑料袋展开,罩在木块上方。
3、点燃蒸发皿中的酒精。
4、过一会,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有种向上的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注意:
塑料袋和蒸发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烧坏塑料袋。
熄灭酒精时不要用嘴吹,要用玻璃盖灭。
实验现象:
点燃酒精后,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变鼓,然后上升。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实验名称:
瓶“吞”鸡蛋的秘密(16、瓶“吞”鸡蛋的秘密)
实验器材:
火柴、熟鸡蛋、广口瓶
实验目的:
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
实验步骤:
1、将鸡蛋壳剥掉。
2、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
3、迅速将剥了壳的鸡蛋小头朝下迅速塞住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
4、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
注意:
要选择瓶口略小于鸡蛋“腰围”的瓶子,鸡蛋要剥去外壳,点燃纸条后要迅速将鸡蛋放到瓶口上。
实验现象:
鸡蛋被“吞”进瓶子。
实验结论:
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实验名称:
水流有力量(17、水流有力量)
实验器材:
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
实验目的:
认识水流有力量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地倒水。
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做好记录。
注意:
小水轮转动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水量尽量保持均匀。
实验现象:
当用水冲小水轮时,小水轮转动起来。
实验结论:
水流有力量。
●实验名称:
热传导(18、杯子变热了)
实验器材:
热学实验盒(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
实验目的:
热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实验步骤: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回执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注意:
讲解酒精灯的用法:
分四步:
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物体;4、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实验名称:
热对流(19、水变热了)
实验器材: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目的:
对流是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实验步骤: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3、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现象:
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由于水中放入了高锰酸钾,形成了一个红色水的循环。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
?
冷水热水不断相对流动,使整个杯子逐渐变热。
四年级下册(10个)
●实验名称:
温度计的秘密(1、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器材:
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染色酒精、烧杯、热水、画有刻度的白纸板、纸胶带
实验目的: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
再将白纸板粘贴在玻璃管上,刻度面向学生。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可明显看出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不断升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其液面又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
倒入的热水温度不宜过高,防止酒精沸腾,酒精可以红墨水染红。
●实验名称:
气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
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
实验目的: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名称:
固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
铁垫圈、木板、铁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
实验目的: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木板上钉两个铁钉,使两个铁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
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
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注意:
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名称:
认识岩石(3、认识岩石)
实验器材:
岩石标本实验盒
实验目的:
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
实验步骤:
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
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
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
3、观察岩石的内部。
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
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
有小沙粒掉下来吗?
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实验名称:
土壤的成分(7、土壤里有什么)
实验器材:
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土壤
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
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
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溶解于水的物质,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
冒烟,有气味,烧过后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实验名称:
土壤的种类(8、土壤的种类)
实验器材:
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铁架台
实验目的:
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观察渗水的情况。
实验结论:
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11、认识光)
实验器材:
三张硬卡纸、蜡烛、小刀、长木板
实验目的:
研究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
2、把硬卡纸固定在长木板上,距离要相同,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