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0759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docx

词苑萃编清冯金伯辑01

词苑萃编

清·冯金伯辑

自古词章之炳著,不必一出于己也。

尼山删诗,昭明选文,夫人知之矣。

墨香冯君手一编示西楼,则词苑之萃编也。

曰:

“是非余之词,而无不可谓余之词也。

斐然成章,信诸古人,即信诸今人可也。

萃集君言,信诸子大夫,即信之余也。

”于是西楼寓客忻然而笑曰:

“夫子良是。

譬诸上林,楼台之丽也,百卉之鲜也,鱼鸟之乐也,天下之大观,孰有加于上林哉。

然而洞庭之乐,钧天之春天,霓裳之舞,亦不可指屈矣。

今夫子不倦于编摩,是欲使人间闻天上之曲也。

是欲使闾里知上林之华也。

将见喜者笑,思者慕,恍见夫子手是编于圣人之居,而纵目于文选之楼也。

夫寓客与冯君交三世矣,览泖峰之湖山,采勾曲之丹砂,访王谢之旧宅,觞焉咏焉,历有年矣。

乃谓冯君,如怀兹编而秘焉,是不欲今人及古人也,是不信夫仆且不能信诸己也。

奚可哉。

夫兴观君怨,匪独诗也。

诗余为词,凡幽人迁客,春女秋士,抚今思古,唱予和汝,其致一焉。

是必出斯编以示天下后世,则词不必一出于己,而词苑之萃,其信今而传后无疑也。

”于是冯君作而言曰:

“敬闻命矣。

”嘉庆十有一年,岁在丙寅清和,香岩愚弟许兆桂拜序。

吴江徐虹亭太史,著有词苑丛谈一书,尤西堂序之,谓其撮前人之标,而搜新剔异,更有闻所未闻者,洵倚声之董狐矣。

朱竹垞尝语太史,捃摭书目,必须备注其下,方不似世儒剿取前人之语,以为己出者。

太史亦深韪其言,惜已付梓,无从一一追补。

予向读兹书,更惜其序次错综,屡欲重加排篡,匆匆未果。

甲子入秋后,枯坐于小舟,萧然无事,思了此愿。

第家中书籍,未能捆载而来,此间又无书可借。

惟先将原书细为整理,复就案头所有,再为补缀。

因陋就简,仍复不免,然比原书删者十之一,增者已十之三四矣。

原书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证,谐谑、外编七部,予于体制下增旨趣一部,一以溯其渊源,一以穷其阃奥也。

于品藻外增指摘一部,一以见欣赏之情,一以寓别裁之意也。

至音韵则移于纪事后。

外编原载神仙鬼怪之事,但大半已散见于纪事门中,兹惟就各部难于附丽及可附丽而偶尔失载者,改为余编二卷。

手自缮写,逾年而脱稿。

订正原书,并无创获。

然引书必注,隶事有序,厘然秩然,俾观者快然有当于心,亦庶几为徐氏功臣云尔。

嘉庆十年,岁次乙丑中秋后一日,海曲冯金伯识。

 

●卷一·体制

◎体制

○依永和声

舜典曰: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序曰:

“在心为志,发方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乐记曰:

“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王者本于心,而乐器从之。

”故有心则有诗,有声则有律,先定其音节然后制词,亦依永和声之意也。

[碧鸡漫志]

○三百篇为词祖

屈子离骚亦名辞,汉武秋风亦名辞,词者,诗之余也。

然则词果有合于诗乎。

曰:

“按其词而知之也。

”殷雷之诗曰: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此三五言调也。

鱼丽之诗曰:

“鱼丽于罶,鲿鲨。

”此二四言调也。

还之诗曰:

“遭我乎猺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

”此六七言调也。

江泛之诗曰:

“不我以,不我以。

”此叠句调也。

东山之诗曰: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此换韵调也。

行露之诗曰:

“厌浥行露。

”其二章曰:

“谁谓雀无角。

”此换头调也。

凡此烦促相宣,短长互用,以启后人协律之原,岂非三百篇实祖祢哉。

[药园闲话]

○词与古诗同义

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

“同是天涯”,麦蕲之诗也。

“又是羊车过也”,团扇之辞也。

“夜夜岳阳楼中”,日出当心之志也。

“已失了春风一半”,鲵居之讽也。

“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

词有与古诗同妙者,如“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即灞岸之兴也。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敕勒之歌也。

“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即明月积雪之句也。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即平生少年之篇也。

[词绎]

○诗余直接乐府

古诗者,风之遗,乐府者,雅之遗。

苏李变而为黄初,建安变而为选体,流至齐梁及唐之近体而古诗亡。

乐府变为吴趋越艳,杂以捉搦、企喻、子夜、读曲之属,以下逮于词焉,而乐府亦衰。

然子夜、懊侬,善言情者也。

唐人小令尚得其意,则诗余之作,不谓之直接乐府不可。

[徐巨源]

○词在六代已滥觞

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

梁武帝有江南弄,陈后主有玉树后庭花,隋断帝有夜饮朝眠曲,岂独五代之主,蜀之王衍、孟昶,南唐之李璟、李煜,吴越之钱俶,以工小词为能文哉。

[曲洧旧闻]

○填词必溯六朝

填词必溯六朝者,亦昔人探河穷源之意。

如梁武帝江南弄云:

“众花杂色满上林。

舒芳耀采垂轻阴。

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

临岁腴。

中人望,独踟蹰。

”梁僧法云三洲歌一解云:

“三洲。

断江口。

水从窈窕河旁流。

啼将别共来,长相思。

”三解曰:

“三洲。

断江口。

水从窈窕河旁流。

欢将乐共来,长相思。

”梁臣徐勉迎客曲云:

“丝管列,舞曲陈。

含羞未春天待佳宾。

罗丝管,陈舞席。

敛袖嘿唇迎上客。

”送客曲云:

“袖缤纷,声委咽。

歌曲未终高驾别。

爵无算,景已流。

空纡长袖客不留。

”隋炀帝夜饮朝眠曲云: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

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

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忆起时,投签初报晓。

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

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王睿迎神歌云:

“草头花柳叶君。

蒲葵树下舞蛮云。

引领望江遥滴泪,白蘋风起水生纹。

”送神歌云:

“枨枨山响答琵琶。

酒湿青沙肉饲鸦。

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飞出木棉花。

”此六代风华磨丽之语,后来词家之所本也。

[杨升庵]

○六忆诗开炀帝之先

沈约有六忆诗。

其三云:

“忆眠时,人眠独未眠。

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旁人见,娇羞在烛前。

”已开炀帝之先矣。

[词苑]

○兰陵王

兰陵王,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

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

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

[隋唐嘉话]

○皇甫松竹枝所祖

玉台新咏载乌夜啼。

徐陵云:

“绣帐罗帏镫影独。

一夜千年犹不足。

惟憎无赖汝南鸡。

天河未落已争啼。

”王建云:

“章华宫人夜上楼。

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一首转韵,平仄各叶,此商调曲也。

皇甫松竹枝祖之。

[杨升庵]

○昔昔盐

梁乐府有夜夜曲,或名昔昔盐,昔即夜也,盐即曲之别名。

张祜诗:

“村俗犹吹阿滥堆。

”贺铸词:

“塞管孤吹新阿滥。

”又,戴式之有乌盐角行。

元人月泉吟社诗:

“山歌聒耳乌盐角,村酒柔情玉练捶。

”阿滥堆、乌盐角,皆曲名也。

李郢诗:

“谢公留赏山公醉,知入笙歌阿那朋。

”刘禹锡竹枝词: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阿那、纥那、阿滥,亦当时曲名。

李诗方言变梵呗为艳歌,刘词言变南调为北曲也。

[同上]

○安公子

安公子,通典及乐府杂录称炀帝将幸江都,乐工王令言者妙达音律,其子弹胡琵琶,作安公子曲。

令言惊问那得此,对曰:

“宫中新翻。

”令言流涕曰:

“慎毋从行,宫,君也,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不复回矣。

”据理道要诀,唐时安公子在太簇角,今已不传。

其见于世者,中吕调有近,般涉调有令,然尾声声皆无所归宿,亦异矣。

[碧鸡漫志]

○隋有柳枝

杨柳枝,鉴戒录云:

“柳枝歌,亡隋之曲也。

前辈诗云:

‘万里长江一旦开。

岸边杨柳几千栽。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又云:

‘梁苑隋堤事已空。

万条犹舞旧春风。

’皆指汴渠事。

而张祜折杨柳枝两绝句,其一云:

‘莫折宫中杨柳枝。

当时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则知隋有此曲,传至开元。

”[同上]

○侯夫人一点春

侯夫人有一点春词云:

“砌雪消无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此隋宫看梅曲也。

[词律]

○林檎

唐永徽中,王方言于河滩拾得小树载之,及长,乃林檎也。

进于高宗,以为朱柰,又名五色林檎,教坊以为曲名。

[洽闻记]

○瑶台第一层

武才人色冠后庭,裕陵得之,会教坊献新声,因为制词,号瑶台第一层。

[后山诗话]

○桃花行

景云初,设宴于桃花园,君臣毕集,学士李峤等各献桃花诗,令宫女歌之。

辞既清婉,歌复妙绝,献诗者舞蹈称万岁。

敕太常简二十入篇乐府,号曰桃花行。

[武平一文馆记]

○好时光

明皇谙音律,善度曲。

尝临轩纵击,制一曲曰春光好。

方奏时,桃李俱发。

又制一曲曰秋风高,奏之,风雨飒然。

帝曰:

“此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词俱失传。

惟好时光一阕云: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犹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城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开元轶事]

○阿滥堆

骊山多飞鸟,名阿滥堆。

明皇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子。

当时左右皆传唱之,一作鷃滥堆。

[中朝故事]

○紫云回

明皇尝坐朝,以手指上下按其腹。

朝退,高力士进曰:

“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腹,岂非圣体小有不安耶。

”明皇曰:

“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非人间所闻。

酣醉久之,合奏诸乐,以送吾归。

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

吾回,以玉笛寻之,尽得之矣。

坐朝之际,虑忽遗忘,故怀玉笛于衣中,时以手指上下寻按,非有不安。

”力士再拜贺曰:

“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春天之。

”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

力士又再拜,且请其名。

明皇笑曰:

“此曲名紫云回。

”遂载于乐章。

[郑棨传信录]

○大酺

开元中,大酺于勤政楼,观者喧聚,莫辨鱼龙百戏之音。

高力士请命宫人许永新出歌,可以止喧。

永新出奏曼声,广场寂然若无一人,大酺之曲始此矣。

[太平乐府]

○一斛珠

江采蘋九岁诵二南诗,开元中,选侍明皇见宠,所居悉植梅花,故号梅妃。

为太真逼迁上阳,明皇于花萼楼念之。

会夷使貣珠,命封一斛赐妃。

妃谢以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

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明皇以新声度曲,曰一斛珠。

[梅妃传]

○荔枝香

太真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

天宝四年夏,荔枝滋盛,开笼时香满一室,供奉李龟年撰荔枝香一曲进之,宣赐甚厚。

[脞说]

○解语花与念奴娇

荔枝香出唐书,贵妃生日命小部奏新曲,未有名,适进荔枝,即以名曲。

解语花出天宝遗事。

念奴娇,明皇宫人念奴也。

[词品]

○李龟年兄弟三人

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兄弟三人皆有盛名。

彭年善舞,鹤年、龟年善歌。

制渭州、六么,亦奏霓裳羽衣,特承顾遇。

[明皇杂录]

○菩萨蛮

开元时,南诏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因以制曲。

[胡应麟笔丛]裴按:

唐大中初,女蛮国貣双龙犀、明霞锦,其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当时号为菩萨蛮侯者,作女王曲,文人往往谱为词。

大中系宣宗年号,则又在开元后矣。

[案:

裴指裴畅芝,此本为裴畅芝参订,下同。

○杨太真阿那曲

杨太真亦有一词赠善舞张云容者,词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

红渠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此阿那曲也。

[词统]

○雨霖铃曲

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日,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

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杨妃外传]

○双调雨霖铃慢

元微之琵琶歌云:

“泪垂捍拔朱弦湿。

冰泉呜咽流莺涩。

因兹弹作雨淋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碧鸡漫志]

○忆秦娥

忆秦娥,商调曲也。

凤楼春即其遗意。

李白之箫声咽用仄韵,孙夫人之花深深用平韵,张宗瑞复立新名曰碧云深。

[唐词纪]

○唐绝句定为歌曲

唐诗古意犹未失,竹枝、浪淘沙、抛球乐、杨柳枝,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

故李白清平调皆绝句。

元白诸诗多为知音者协律。

白居易守杭,元稹赠诗云:

“休遣玲珑唱我诗。

我诗多是别君辞。

”自注云:

“乐人高玲珑能歌余数十诗。

”又白居易自有诗云:

“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君唱舍人诗。

”又元稹见人歌韩合人新律诗,戏赠云:

“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

”沈亚之云:

“故人李贺,善撰南北朝乐府,多怨郁凄艳之句,诚能盖古排今,使为词者莫能偶矣。

”唐诗称李贺乐章数十篇,诸工皆合之管弦。

又称李益诗每一篇成,乐工慕名者争以赂取之,被诸声歌,供奉天子。

旧史亦称武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见于乐部。

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旗亭画壁,伶官招妓聚宴,以此知唐之伶妓以当时名士诗词入歌曲,皆常事也。

[碧鸡漫志]

○词非诗余

当开元盛日,王之涣、高适、王昌龄词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

逮及花间、兰畹、香奁、金荃,作者日盛,古诗之于乐府,律诗之于词,分镳并辔,非有后先。

有谓诗降而词,以词为诗之余者,殆非通论。

[汤玉茗花间集序]

○阳关曲

阳关曲,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七言绝句,后用为送行之歌。

观刘禹锡之“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之“听唱阳关第四声”,唐人多已用之。

阳关三叠,按歌法也。

[古今词话]

○六州歌头

岑参六州歌头云:

“西去轮台万里余。

也知音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注云“六州:

伊、渭、梁、氐、甘、凉也。

”王维伊州歌云:

“秋风明月独离居。

荡子从军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好寄书。

”张仲素渭州词云:

“亭亭孤月照行舟。

寂寂长江万里流。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王之涣梁州歌云: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张祜氐州第一云:

“十指纤纤玉笋红。

雁行轻度翠弦中。

分明自说长城苦,水阔云寒一夜风。

”符载甘州歌云:

“月里嫦娥不画眉。

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无名氏州歌云:

“一去辽阳系梦魂。

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图遣萧郎问泪痕。

”此皆商调曲也。

乐府所收六州歌头,则一百四十三字,长短句之三叠者。

[乐府纪闻]

○宋人大祀大卹用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音调悲壮。

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间之,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六州得名,盖唐人西边之州,伊州,梁州、石州、甘州、渭州、氐州也。

宋人大祀大卹则用应天长云。

[词苑]

○渔歌子

唐人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常作渔歌子一词,极能道渔家之事。

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得归。

”今乐章一名渔父,即此调也。

[古今词话]

○孟浩然春词

王士源襄阳集序云:

孟浩然骨貌清淑,风神散朗,文不按古,师心独妙。

其春词有云: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私邀共斗管弦来。

”论者以为有诗词之别。

[唐诗解]

○元结欸乃曲

元结于大历中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还洛日,春水涨溢,不得前,作欸乃曲数首,使舟子歌之,以取适于道路云。

[古今词话]

○韦应物三台

韦应物三台词云:

“冰泮寒塘水绿,雨余百草皆生。

朝来衡门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平仄不拘,所赋不论何事。

咏宫闱者曰宫中三台,亦名翠华引,亦名开元乐。

咏江南者即曰江南三台。

其长调则为宋人所撰,而袭取其名。

[词律]

○乐工制三台以悦蔡邕

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台。

唐士云:

蔡邕自御史累迁尚书,不数日间,历遍三台。

乐工以邕洞晓音律,故制词以悦之。

又始作乐,必曰丝抹将来,盖丝竹在上,钟鼓在下,丝以起之,乐乃作。

亦唐以来如是。

[珊瑚钩诗话]

○元稹樱桃花

元稹歌曰: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采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此亦长短句,比章台柳少叠三字。

[古今词话]

○刘白杨柳枝

白传作杨柳枝,予考乐天晓年与刘梦得唱和此词曲。

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又杨柳枝二十韵云:

“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注云:

“洛下新声也。

”刘梦得亦云:

“请君莫有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盖后来始变新声,而所谓乐天作杨柳枝者,其别创词也。

今黄钟商有杨柳枝曲,仍是七方言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

但每句下各增三字一句,此乃唐诗和声,如竹枝渔父,今皆有和声也。

旧词多侧字起头,平字起头者十之一二,今词尽皆侧字起头,第三句亦复侧字起,声度差稳耳。

[乐府杂录]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白乐天和元微之霓裳羽衣歌曰:

“磬箫筝笛递相横,击ㄓ吹弹声迤逦。

”注云:

“凡曲之初,众音不齐,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之初亦复如此。

”又曰;“散序六奏未动衣。

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劈砉初入拍。

秋竹吹裂春冰拆。

”注云:

“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

中序始有拍,乃舞。

”又曰: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鏦铮。

翔鸾舞罢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注云:

“霓裳十二遍而曲终,凡曲将终,皆声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

通计霓裳曲凡十二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矣。

沈存中笔谈指霓裳为遗调法曲,未尝见旧谱,岂亦得于乐天之诗乎。

”[碧鸡漫志]

○柳枝为边词别调

柳枝,乐府作折杨柳,为汉饶歌横吹曲。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蹀坐吹长笛,怨煞行客儿。

”盖边词别调也。

旧词如刘禹锡云: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一曰寿杯词。

如“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语意自别。

[古今词谱]

○刘禹锡潇湘神

刘禹锡别有潇湘神词云:

“斑竹枝。

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亦竹枝之流也。

[草堂笺]

○张祜孟才人叹

张祜作孟才人叹云:

“偶因歌态咏娇。

传唱宫中十二春。

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

”其序称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左右。

上目之曰:

“吾当不讳,尔何为哉。

”指笙囊泣曰:

“请以此就缢。

”上悯然。

复曰:

“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

”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

上令医候之,曰:

“肌尚温,而肠已断。

”上崩,将徙柩,举之愈重。

议者曰:

“非俟才人乎。

”命其榇至,乃举。

伪蜀孙光宪何满子一章云;“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

”似为孟才人发。

祜又有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乐府杂录]

○望江南

望江南,此调本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原名谢秋娘。

温庭筠作为望江南,又名梦江口。

白居易思吴宫钱塘之胜,作江南忆。

刘禹锡作春去也。

李煜作望江梅。

冯延巳作忆江南。

又名曰归塞北、梦游仙,皆一调异名也。

[古今词谱]

○麦秀两歧

麦秀两歧,文酒清话云:

“唐封舜臣性轻佻,德宗时,使湖南,道经金州,守张乐燕之,执杯,索麦秀两歧曲,乐工不能。

封谓乐工曰:

‘汝山民亦合闻大朝音律。

’守为杖乐工,复行酒,封又索此曲。

乐工前乞侍郎举一遍,封为唱彻,众已尽记,于是终席歌此曲。

封既行,守密写曲谱,方言封燕席事,邮筒中送与潭州牧。

封至潭,牧亦张乐燕之,倡优作褴褛数人,抱男女筐筥,歌麦秀两歧之曲,叙其拾麦勤苦之由。

封面如死灰,归过金州,不复言矣。

”今世所传麦秀两歧在黄钟宫,唐尊前集载和凝一曲,与今曲不类。

[乐府杂录]

○长命西河女

长命西河女,羽调曲,亦名薄命女。

唐五言体云: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

”和凝有长短句云:

“天欲晓。

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

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

梦断锦闱空悄悄。

强起愁眉小。

”力崇词格者当不取诗体也。

[乐府解题]

○吴二娘长相思

吴二娘长相思云:

“深画眉。

浅画眉。

蝉鬓鬅鬙云满衣。

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萧萧郎不归。

空房独守时。

”白乐天诗:

“吴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久不闻。

”盖指此也。

[词苑]

○刘采春罗唝曲

罗唝曲作于唐妓刘采春,一名望夫歌。

词云: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亦即五言绝句。

元稹赠刘诗云;“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即指罗唝曲也。

[古今词谱]

○姚月华阿那曲

仄韵绝句,唐人以入乐府,谓之阿那曲。

女郎姚月华歌二首,即“手拂银瓶秋水冷,烟柳曈胧鹊飞去”也。

其夫北游,感其词而归。

[同上]

○字字双

唐中涓宿宫妓馆,见童子捧酒,导三人至,皆古衣冠。

相谓曰:

“崔常侍来何迟。

”俄一人至,有离别意,共联四句为字字双曲。

“床头锦衾斑复斑。

架上朱衣殷复殷。

空庭明月闲复闲。

夜长路远山复山。

”[才鬼录]

○采莲曲

清商曲有采莲子,即江南弄中采莲曲。

如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里,佯羞不出来。

”刘方平“落日晴江曲,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又王昌龄“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张潮“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殊有风致。

然必以皇甫松、孙光宪之排调有衬字者为词体。

[乐府解题]

○采莲竹枝

采莲子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字,乃歌时相和之声。

竹枝词则句中用“竹枝”二字,句尾声用“女儿”二字,此则一句一换。

然观枝儿棹少皆以两字为叶,则知为和歌之声矣。

[古今词谱]

○南歌子

南歌子一名春宵曲,一名水晶帘。

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

张衡南都赋云:

“坐南歌兮起郑舞。

”或作柯,取淳于棼事。

[乐府杂录]

○唐初无长短句

唐初歌词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

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

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者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诗而已。

瑞鹧鸪犹依字依歌,若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

[渔隐丛话]

○唐词皆七言而异其调

唐人歌词皆七言而异其调,渭城曲为阳关三叠,杨柳枝复为添声,采莲、竹枝,当日遂有俳调,如竹枝、女儿、举棹,同声附和,用韵接拍,不仅杂以虚声也。

[古今词话]

○词调多五七言诗

词之纥那曲、长相思,五言绝句也。

柳枝、竹枝、清平调引、小秦王、阳关曲、八拍蛮、浪淘沙,七言绝句也。

阿那曲、鸡叫子,仄韵七言绝句也。

瑞鹧鸪,七言律诗也。

款残红,五言古诗也。

体裁易混,徵选实繁,故当稍别之,以存诗词之辨。

[俞少卿]

○隋炀帝李白词调始生

昔昔盐、阿滥堆、乌盐角、阿那朋之类,皆歌曲名也。

自昔昔盐排律外,余多七言绝句,有其名而无其调。

隋炀帝、李白,调始生矣。

然望江南、忆秦娥,则以词起调者也。

菩萨蛮则以词按调者也。

[艺苑卮言]

○唐词有调无题

唐词多述本意,有调无题。

如临江仙赋水媛江妃也。

天仙子赋天台仙子也。

河渎神赋祠庙也。

小重山赋宫词也。

思越人赋西子也。

有谓此亦词之末端者,唐人因调以制词,故命名多属本意。

后人填词以从调,故赋咏可离原唱也。

[沈际飞]

○六么

六么一名绿腰,一名绿要。

唐史吐蕃传云:

“奏凉州、渭州、录腰、杂曲。

”段安节琵琶录云:

“绿腰本录要也,乐工进曲,必令录其要者。

”青箱杂记云:

“曲有绿腰,乃霓裳羽衣之要拍也。

”[古今词谱]

○天净沙

天净沙,长短句平仄互叶,一名塞上秋,以词中有“塞上清秋早寒”之句也。

[同上]

○舞马词

舞马词,平仄不拘叶,首句可不用韵。

此与回波、三台等皆六言绝句。

用以按叠入歌,如七言之清平调、小秦王等,虽字数相同,而体制自别。

[同上]

○庄宗自度曲

庄宗尝制小词云: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盖其自度曲也。

[词统]

○一叶落及阳台梦

一叶落、阳台梦,皆后唐庄宗所制。

一叶落云:

“一叶落。

褰珠箔。

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往事思量著。

”阳台梦云:

“薄罗衫子金泥凤。

困纤腰怯铢衣重。

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瓯翠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撚弄。

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旧本有改金泥凤,凤字为缝字者。

[北梦琐言]

○相见欢

相见欢调,始于唐,宋人则名为乌夜啼,又名忆真妃,又名月上瓜洲。

其名上西楼,西楼,秋夜月者,皆取南唐后主词中字名调也。

[同上]

○捣练子

捣练子,一名深夜月。

李煜秋闺词有“断续寒砧断续风”之句,遂以捣练名其词。

[同上]

○南乡子

李珣、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亦竹枝体也。

[周草窗]

○摘红英

政和中,京师有姥入内教歌,传得禁中撷芳词,一名摘红英。

张尚书帅成都日,人竞歌之。

[太平乐府]

○后庭宴

宋宣和间,掘地得石刻一词,唐人作也。

本无题,后人名之为后庭宴。

词云:

“千里故乡,十年华屋。

乱魂飞过屏山簇。

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消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

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

万树绿低迷,一庭红扑簌。

”[古今词话]

○醉翁操

琅邪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

六一居士作醉翁亭其上,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好奇之士沈遵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

节奏疏宕,音韵和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声无词,醉翁为之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词以制曲,而琴声为词所缚,非大成也。

后三十余年,公既捐馆舍,遵亦殒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特妙于琴,恨其曲之无传,乃谱其声,请于轼以补之为醉翁操云。

[东坡醉瓮操序]

○贺铸雁后归

方回有雁后归云:

“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