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之比较.docx
《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之比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之比较
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之比较
摘要:
李白与苏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格气质,生活态度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诗歌风格。
同时,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来看,李白和苏轼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文化符号,代表不同的类型。
李白和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关键词:
李白;苏轼;人生态度;艺术风格
Abstract
TherearegreatdifferencesbetweenLiBaiandSuShi,ofwhichthemostprominentisthedifferenceinpersonalitytemperament,attitudetolife,andtheresultingpoeticstyle.Atthesametime,fromtheperspectiveof“scholarculture,”LiBaiandSuShieachhavedifferentculturalconnotationsandaredifferentculturalsymbolsoftaxis,representingdifferenttypes.LiBaiandSuShiareunique"thisone"inthehistoryofChineseculture.ThisistheonlyrealLiberalandLida'sSuShiinthehistoryofChineseculture.
Keywords:
LiBai;SuShi;Attitudeoflife;artstyle
前言
作为唐代精神的代表人物,李白不仅以其少年精神,而且以其无穷的侠义精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苏轼不仅了解齐秦的书画,而且在诗歌的“空虚”意识中,成为中国学者中哲学家矛盾心理的个性范式。
李白与苏轼文人在这两个不同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喜欢在作品中写酒,是他们自己时代的最佳代表人物,都是踌躇满志而又屡遭排挤,也都有一种豪放之情。
所以有不少人都已对二者的共性作了精辟的阐述,对两人的区别论述李白与苏轼有太多的相似:
同是当时文学样式的重要代表,同样仕途坎坷,同样将酒和月这两种事物在自己的诗歌中运用得出神入化,也同样在自己的作品中宣泄了一种豪情……所以历来有不少人喜欢把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文人放在一起比较,尤其热衷的是寻找他们的相同(似)之处。
1、诗仙与坡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读了很多书,热爱诗歌。
李白的理想非常傲慢,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
浪漫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导致李白悲伤,不公正和失望。
然而,李白有一种傲慢和傲慢的胜利气质。
被击中后,他敢于面对现实,鄙视精英。
为了摆脱打击之后的苦难,他经常吟唱喝酒消愁,寻求精神上的陶醉。
诗人李白被备受尊敬的何志璋称为“天上谪仙人”。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李白一生对酒的热爱,以及酒的非凡力量也给他增添了很多灵感,不朽的魅力。
早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喜欢吟诗作赋。
李白的理想过于高傲自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使李白陷入悲愤、不平、失望之中。
但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胜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遭受打击后敢于正视现实,蔑视权贵。
为了排遣遭受打击后的苦恼,为了世俗种种烦恼,他经常狂饮纵歌,追求精神上的陶醉。
作为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历来被世人尊称为“坡仙”。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同时又是遭受磨难最重的文人之一。
他一生坎坷被贬四次,身历八州,如此多的苦难集于一人之身,命运似有不公。
但是在千秋万代之后,回头眺望北宋我们又会感到命运之于苏轼是大公平。
因为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苏东坡,也让他成为不可复制的苏东坡。
而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的文人身份,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有这样的疑问,‘他是那个著文章的诗人文学家?
还是一个对老百姓抱有道德心的政治家?
是一个在党争之中不断流离失所的人,还是那个打通了儒释道的哲学家?
他是月下行吟的诗人吗?
”而宋代文士戴复古在《赤壁》中直呼苏轼“长江酩明月更忆老坡仙”,直接为他冠上了“仙”的名号。
对于苏轼的坡仙气质以及他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在其词作名篇《定风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的差异
李白的豪放是感性的、率真的,苏轼的豪放是理性的、深沉的李白无需雕琢,无需掩饰,喜怒皆形于色。
真性情决定了他的诗歌必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无论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义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可爱,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的呐喊,亦或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反抗,无不显示了李白的感性和率真:
敢想、敢说,毫无顾忌。
而苏轼在情绪宣泄之后总能理性地回归现实,这在他多数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有力的证明:
如《满庭芳》中“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和“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的挣扎;《满江红》里“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和“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的纠缠;《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
(1)李白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
李白一直被誉为“诗仙”。
仅凭“仙”的美誉,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李白有着非凡的前景。
这种潇洒而折衷的生活态度集中在李白离开长安的诗歌和留在吴越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最好诠释。
只有一句话经常受到高度评价。
李白不如陶渊明作为退山的名声。
他不像杜甫那样担心国家和人民,但他只是异想天开而且充满活力。
他入世时不高兴,也不担心出生。
李白在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前,曾获得唐玄宗的赞赏。
当他是长安的官员时,宫廷统治者的愚蠢和腐败以及宦官和权贵的玷污和排斥使诗人的心中充满无限的不适。
借酒消愁对李白而言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醉酒后李白,他仍然奔放。
“贵妃磨砚”,“力士脱靴”,连同小人的谣言,最后唐玄宗被他惹怒并“赐金还放”。
面对挫折和挫折,诗人没有抱怨,但他渴望在陌生的山水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他通过寻求不朽,超越平凡的生活,追求更加光明而自由的生活,寻求灵魂的解放。
就诗歌创作看,李白以自我的真情至性为诗,以志尚遭际为诗,以自然本色的表达为诗。
正因如此,故李白之作,如泉流自涌,勃郁喷发,不以苦心孤诣、雕镂修饰为尚。
李白吟诗作文倒是真正达到了后来苏东坡所说的如泉源涌地,不择地而行,又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境界。
当然李白诗中不是没有运用艺术表现手法,而是运用得十分自然,仿佛脱口而出,使人浑然不觉。
像“白发三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之类均是这种风格的生动体现。
同时李白之抒情,不是敛而是放,豪迈奔放,如火山爆发,似大河奔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李白诗歌表达方式最具典型性的象征例证。
晚唐皮日休以“真放”概括李白(《七爱诗·李翰林》),堪称的评,“真放”既是其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创作特征和诗歌风格的生动表述。
在诗歌创作方面,李白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当作性和诗作为诗,把自然的品质表现为诗。
正因为如此,李白的作品,如泉水从钟涌涌出,不费心雕刻,雕刻不为修饰。
李白的诗歌创作实际上达到了苏东坡未来所说的源头。
他可以做他所选择的事情,如果他走过云层,他可以做他需要做的事情,并最终进入一个无法阻止的领域。
当然,李白的诗歌不是用艺术表达的,而是很自然的使用,好像它脱口而出,让人不知道。
这样的“白发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都是这种风格的生动体现。
与此同时,李白的抒情不是一种融合,而是一种大胆,无拘无束的释放。
如同火山爆发,似江河贯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诗歌最典型表现的象征范例。
唐末后期皮日休对李白的总结以“真放”二字。
“真放”是他个性和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创作特点和诗歌风格的生动体现。
(二)苏轼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
苏轼的性格豪迈而旷达,经过几次在海中的起伏,领悟人生。
当然,苏轼也有率性真我的一面,但往往融入了更多的人生经历,智慧和理解。
所谓的旷达人,能够相互沟通,是一种聪明的生活哲学,在遇到挫折后已经被淘汰出局。
凭借真实的思维,吴英后来对生活采取了更切实的态度,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透彻的理解。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苏轼有时会游戏人生。
他不时幽默调侃,表现出乐观开放。
苏轼才超一代,也有不少本真豪放之作,但相较而言,他更多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气韵,其以才性学识为诗,以宦游经历、人生彻悟为诗,以修辞技巧、表现手段为诗。
总体上而言,苏诗时时可见宋人的风貌:
收敛、议论、锻炼。
钱钟书先生就认为王安石、苏轼有讲究词藻和铺排典故的习气(《宋诗选注》)。
当然苏轼在这方面比其他许多宋人做得成功,这就是收敛而不失畅达,议论而时见理趣,锻炼而不乏自然。
像《游金山寺》、《百步洪》、《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诸作足以为证。
苏轼才华过人,还有不少自然豪迈的作品。
但相比之下,他表现出更多活泼的精神。
他用诗歌作为诗歌,并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作出修辞。
技能,表达手段是诗歌。
一般而言,苏轼的诗歌可以不时看到:
收敛、议论、锻炼。
钱钟书先生认为,王安石和苏轼有习惯注意文字和典故,排列典故。
当然,苏轼在这方面比许多其他宋人更成功,这就是收敛而不失畅达,议论而时见理趣,锻炼而不乏自然。
像《游金山寺》、《百步洪》、《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诸作足以为证。
三、人生态度及艺术风格差异形成原因
(1)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李白豪情好比“环肥”之丰满,苏轼的豪情有如“燕瘦”之纤柔众所周知,杨玉环和赵飞燕同是美女,前者丰满、自信,后者娇小、柔弱。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把李白和苏轼看作是豪放的代表,具有一样的豪情,并称李白为“谪仙”,称苏轼为“坡仙”,但我觉得李白恰如“环肥”(感情酣畅饱满,任由自己的感情充沛着字里行间),苏轼更似“燕瘦”(感情内敛沉静,很少会任由自己的感情滋长),两人的豪放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区别与他们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盛唐和“隆宋”,显然是有极大差异的两个时代。
20岁左右的李白恰逢大唐盛世,尤其是开元盛世更是使唐朝成了世界闻名的天朝大国。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也都呈现“盛唐气象”———开放、包容、自信!
这也成了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李白无疑也是受这一特有气质影响至深的一个代表。
加上李白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尤其是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达到了狂热的地步,所以尽管李白一生仕途坎坷,两进长安均不得志,并深受安史之乱之害(被捕),但翻开他的诗集随处可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
盛唐是一个真正思想开放和国力强大的时代,广大士人洋溢着自信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主体的自觉意识较强,其行为的自由度也较宽。
而苏轼所处的宋代政局是相对不稳定的,再加上封建统治者本身的猜忌、保守,这些都使得宋朝难以摆脱“积贫积弱”的命运。
“因循保守,相对封闭”可以说是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的特征,苏轼当然也不能不受到影响。
所以虽然苏轼的个人经历比李白要好得多:
不仅通过科举考试顺利走上仕途,并且诗词书画造诣很深,影响颇大,再加上“苏门四学士”的辉煌,这一切足够苏轼豪气冲天了。
但翻遍了苏轼的诗词也很难找到可以与李白媲美的那种万丈豪情,他的豪放似乎充满了顾虑,是放不开的。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李白和苏轼的思想行为的方式的不同,我们正可以从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得到合理的解释。
(2)接受文化影响不同
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两者的教育也存在差异。
李白出生在平民的家中或者说他们是富商的家,但最终他们不是官僚。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又"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青年时代又曾在蜀中从赵蕤学纵横之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学习非常丰富多彩。
苏轼出生在一个文学家庭。
他的祖籍是赵县的苏轼,这是一个着名的家庭。
在苏轼时,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士人家庭。
相对而言,苏轼受到了更为正统的儒家教育。
从苏稚早年起,他的父亲命令他写下“夏侯太初”,并与他的母亲谈“晚汉范商环”,后来他再次从学校上学时,他知道他对传统教育非常严格。
这种早期的家庭和教育环境自然会对人的思维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3)人生经历不同
李白在他的生活中漫游和隐居。
他成了一个家庭,而且他相对自由。
李白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
这表明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人。
尽管李白遭受了政治打击(例如给予黄金和驱逐到夜郎),但李白终究是自由的。
同时,他并不遵循科举考试。
他希望他能全力以赴,为自己命名。
然而,结果是他将永远活在狂野的生活中,而他永远不会为了旅行而结束自己的生活。
苏轼走的是典型的由科举入仕的道路,青年得志。
以后或在朝廷中枢,或在地方任职,虽“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诗》)、“行遍天涯意未阑”(《赠惠山僧惠表》),但苏轼之游是不自主的宦游,他自言“宦游直送江入海”(《游金山寺》),所以虽身如不系之舟,却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饱历官场,陷入不尽的党争,翻云覆雨,几经沉浮。
在中国封建专制时代,一个有良知的士人去当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苏东坡就感叹: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笞。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名高志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戏子由》)这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必然也会对人的处世态度产生不同的作用。
此外,李白虽曾供奉翰林,但那实际上只是名份虚衔,李白始终是一布衣,且诗人气质,无实际为政经验,难以在官场存身。
苏轼进士出身,虽几起几落,但有实际为政经历,展现出杰出的治理才干。
这种虚实之不同,必然也会在其创作中表现出差别来。
苏轼走上了科举入仕典型之路,少年成名。
之后,他在朝廷中枢或地方任职。
尽管他“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诗》)和“行遍天涯意未阑”(《赠惠山僧惠表》),但苏轼之旅却是被动的宦游。
他说,“宦游直送江入海”(《游金山寺》),所以虽身如不系之舟,却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饱历官场,陷入不尽的党争,翻云覆雨,几经沉浮。
在中国的封建专制时代,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成为官员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苏东坡叹了口气: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笞。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名高志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
另外,虽然李白崇拜翰林,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虚职。
李白一直是平民,诗歌是气质的,没有实际的经验,在官场上很难挽救。
虽然苏轼的奖学金来自多方面,但他有着实际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管理才能。
现实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在其创作上出现差异。
(四)气质个性不同
最后,这是天生气质和个人性质的差异。
以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为例。
对于人才,李白唱“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是自我宣传的;苏轼: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是才学的自信。
同样面对圣人,李白的“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苏轼的“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
“凌”和“慕”这两个词的区别是不同的。
李白以隐居言论说: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苏轼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未成小隐聊中隐。
”
以同样的方式参观庐山,李白对瀑布的描述是描述情绪的情绪描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面对山峰,苏轼充满了哲学情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又同是饮酒,李白多是酣畅淋漓,不醉不足以尽兴,所谓“会须一饮三百杯”之类是也。
苏轼虽也是每日必酒,但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况味,像“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古今”;“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是明证,且东坡自己也说“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酒赋》)。
随着饮酒,李白更加讨人喜欢,不够醉的享受,所谓的“会须一饮三百杯”等。
虽然苏轼也是日常的酒,但表演是一种生活,就像“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古今”;“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是证明,而东坡他也表示“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
结论
由于生长环境,时间背景,生活经历,气质和个性等诸多因素,李白和苏轼已成为中国典型的文人。
它们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学者文化”,并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和符号。
在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李白的人格只是一种浪漫的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逾越的。
后代只能在心中留下一点点满足感;;苏轼经过自我调整后的美丽人格特质留给后代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但后人认为,由于有天才的学术环境和其他许多原因,没有人能够达到苏轼的成就和境界。
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尽管李白和苏轼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还是要更清醒地看到二人本质的区别:
试图超越生活,在宇宙中高歌呐喊是李白;而回归生活,在人间烟火中坦然苦笑的是苏轼。
参考文献
[1]周勋初.李白评传[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全传[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李白诗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陈迩冬选注.苏轼诗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王俊.苏轼“以诗为词”与“豪放”之关系辨[J].理论观察,2007,(4),
[7]魏永贵.苏轼词风解读[J].集宁师专学报,2003,
(2).
[8]高慧,试论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9]何念龙.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10]李华香.超脱现实的高歌呐喊与回归生活的坦然苦笑––李白与苏轼豪放之区别[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10).
谢辞
本论文(设计)是在我的指导教师王平珍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题目的选择到最终完成,王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