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9000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8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docx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

1、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2

四、施工准备4

五、钢支撑的安装施工4

六、钢支撑的换拆施工6

1、钢支撑换拆前的准备工作6

2、钢支撑拆除步骤6

3、钢支撑拆除方法6

七、钢支撑轴力监测7

八、质量保证措施8

九、安全保证措施9

十、文明施工措施11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2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钢支撑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标段基坑围护工程调整施工图设计》;

(2)、《标段隧道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 

(3)、《标段隧道深基坑施工方案》;

(4)、《标段隧道深基坑监测方案》; 

(5)、《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JG50194-93);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300-88)

(11)、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

2、编制原则

2.1、全面响应招标文件

认真阅读、领会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充文件,明确工程围、技术特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

2.2、确保工程安全

充分认识本标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地铁车站、盾构区间工程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方法,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2.3、确保工期实现

优化施工组织,选用优良的车站及区间施工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努力提前总工期。

2.4、确保工程质量

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2.5、努力探索认真总结试验数据

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

2.6、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施工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文明施工,争创文明工地;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3、工程概况

3.1、工程位置及设计概况

3.1.1、工程位置

高朋大道站为地铁7号线与8号线的一个换乘站,7号线土建结构已实施成,7号线站址位于中环路与高朋大道交叉路口以西的中环路上,沿中环路呈东西向布置;8号线高朋大道站主体位于高朋大道与中环路交叉以北的高朋大道上,沿高朋大道呈南北向布置,详见图3-1。

图3-1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地理位置图

3.1.2、设计概况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支撑支护型式:

1号风亭活塞风井为地下三层结构,长27.8m,宽20.6m,顶板覆土3.2m,开挖深度26.89m;风道为地下一层结构,长度66m,标准段宽11.7m,南端最窄处宽为6.9m,南侧顶板覆土2.091m,北侧顶板覆土3.2m,南侧开挖深度8.5m,中间7号线区间上方开挖深度为6.5m,北侧开挖深度9.9m。

围护桩采用Φ1000/1200钻孔灌注桩,桩中心间距一般为1.8m/2.0m,桩的嵌入深度活塞风井取5.5m。

负一层基坑位置取3m,基坑支护采用放坡网喷的支护形式。

桩间挂网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00mm,挂网钢筋采用Φ8150X150mm,喷射混凝土等级C25,桩间土体设置Φ16加强环筋,并在每根桩上植筋入Φ18,L=0.45m横向拉筋,加强环筋、横向拉筋的竖向间距为1m,加强环筋、横向拉筋需与挂网钢筋、桩牢固连接,避免钢筋网掉落。

1号风亭活塞风井设竖向四道支撑,上面三道采用砼支撑,间距控制到6米以,第四道为钢支撑。

其余负一层围采用Φ609t=16mm钢支撑,支撑间距控制到4米以。

另外在基坑各角部各支撑平面设置混凝土角撑、钢板角撑。

混凝土角撑为等腰三角形,角撑厚度与对应的冠梁宽度相同,并配置构造钢筋,钢板角撑为边长1m厚20mm等腰三角形钢板。

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或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措施。

详见图3-2。

图3-2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平面布置图

3.2、周边环境情况

3.2.1、周边管线

根据地奥集团用地协调结果,现在1号风亭组要调出其地块设置到高新建管绿化工程地块围。

同时为了兼顾给暗挖区间提供施工竖井,活塞风井提前实施,活塞风井与暗挖竖井共建,活塞风井小里程端接盾构区间,大里程端接暗挖区间;按现在设计新、排风道上跨7号线既有盾构区间设置,离7号线盾构区间竖向距离4m,平面接近垂直相交,为了减少风险,该风道在7号线开通运营前提前实施。

整个1号风亭组采用全明挖法施工,1号风亭组围影响的管线有中环路上一根DN600埋深1.7m的自来水管,施工期间悬吊保护,一根埋深2.2m的DN1000雨水管,施工期间临时废除,两端抽排。

3.2.2、周边建(构)筑物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基坑周边影响建(构)筑物有5个在建桥墩、已建7号线隧道、地奥集团库房1栋。

距基坑最近承台桩基与竖井围护桩净距为6.46m,详见图3-3,3-4。

图3-3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与周边建(构)筑位置关系图

图3-4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与周边建(构)筑剖面图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3.1、工程地质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围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黏质粉土、细砂、中砂、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1-1>杂填土:

黄褐、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

由混凝土、沥青、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等组成。

本段均有分布,本层层厚0.5m~6m,层顶标高482.02m~500.74m,层顶深度0m~5.9m,层底标高480.62m~499.48m,层底深度0.5m~7.3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1-2>素填土:

黄褐色、灰褐等色,松散~稍密,稍湿。

以粘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碎石等组成。

该层在区段场地局部分布,本层层厚0.5m~6.1m,层顶标高484.83m~497.86m,层顶深度0m~3.5m,层底标高480.45m~495.88m,层底深度0.5m~9.2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2-2>粉质粘土:

灰褐、黄褐色,可塑,主要由黏粒组成,含少量粉粒,手搓捻略有砂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区段场地局部分布,本层层厚0.5m~4.3m,层顶标高486.39m~499.48m,层顶深度0.5m~4.3m,层底标高485.45m~496.61m,层底深度1.6m~6.3m。

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10.5击/30cm。

据室试验,天然密度ρ=1.91~2.01g/cm3,平均值为1.96g/cm3;天然含水量ω=22.8~27.4%,平均值为25.4%;天然孔隙比e=0.684~0.809,平均值为0.753;液性指数IL=0.26~0.59,平均值为0.45;压缩系数a0.1~0.2=0.23~0.37MPa-1,平均值为0.31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4.89~7.66MPa,平均值为5.87MPa。

<2-3>黏质粉土:

土黄色、灰黄色,稍密~中密,湿,呈土块状,手捏易碎,质较纯,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黏粒含量10.3%~15.2%,该层呈透镜状发育,本层层厚0.5m~4.2m,层顶标高484.38m~496.5m,层顶深度0.7m~5.2m,层底标高483.38m~495.87m,层底深度2m~6.8m。

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8.5击/30cm。

据室试验,天然密度ρ=1.90~1.94g/cm3,平均值为1.92g/cm3;天然含水量ω=24.7~28.6%,平均值为26.8%;天然孔隙比e=0.751~0.910,平均值为0.822;液性指数IL=0.41~0.93,平均值为0.70;压缩系数a0.1~0.2=0.29~0.71MPa-1,平均值为0.46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2.57~6.17MPa,平均值为4.46MPa。

<2-4-1>细砂:

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松散,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少量卵石。

该层在场地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上部或卵石层中,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4.5击/30cm。

本层层厚0.6m~2.6m,层顶标高484.87m~496.61m,层顶深度2m~6.4m,层底标高484.07m~495.07m,层底深度3m~7.9m。

<2-4-2>中砂:

灰褐色、青灰色,稍密,质较纯,湿~饱和,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个别卵石。

该层在场地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本层层厚0.5m~3.2m,层顶标高466.68m~491.48m,层顶深度4.7m~33.6m,层底标高465.78m~490.38m,层底深度6.3m~34.5m。

<2-5>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为主,局部松散。

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

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中风化~微风化。

卵石含量一般60~70%,粒径以2~15cm为主,最大粒径大于20cm,充填物主要为细、中砂及圆砾。

卵石点荷载试验,换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61.98~95.56MPa,卵石为较软岩~坚硬岩。

卵石根据《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51/T5026-2001),按卵石颗粒含量和N120动力触探将其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四个亚层,场地仅出入段线局部分布。

<2-5-1>松散卵石:

褐灰色为主,湿~饱和,卵石含量约51.4%~54.5%,粒径一般为2~5cm,圆砾及细砂、中砂充填,卵石磨圆度较好。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小于4击。

<2-5-2>稍密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潮湿~饱和,稍密,卵石约占55.6%~62.3%,粒径一般2~8cm,圆砾及中、细砂充填,卵石原岩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及花岗岩等,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4~7击。

<2-5-3>中密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中密,局部稍密,饱和,卵石含量62.3%~67.6%,圆砾、中砂充填,卵石粒径2~15cm,含漂石;卵石原岩为石英砂岩、花岗岩。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7~10击。

<2-5-4>密实卵石:

褐灰色、浅灰色,饱和,密实,卵石原岩为花岗岩及石英质砂岩,卵石含量大于70%,卵石粒径2~20cm,含漂石,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圆砾、中砂充填。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大于10击。

<2-6>淤泥质粉质黏土:

深灰、灰黑,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很湿),手按易成凹孔;由黏粒和粉粒组成,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于卵石底面与基岩顶面之间,揭示层厚3.9~5.4m。

在钻孔M8CZ-DJJQJ-B02、M8CZ-DJJQJ-B03、M8CZ-JCKSL-B03三个钻孔中揭露。

(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泥岩顶板起伏较大,顶板标高454.14~483.83m,本次勘察未揭穿,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5-2>强风化泥岩:

暗红色、紫红色。

岩质软,敲击声闷,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节理较发育,破碎~较破碎。

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芯手可折断。

本层层厚0.5m~17m,层顶标高458.04m~482.95m,层顶深度8.7m~41.2m,层底标高454.01m~481.75m,层底深度10.5m~45.1m。

根据室试验,含水率ω=7.26~9.52%;天然密度ρ=2.10~2.17/cm3;天然抗压强度fc=1.341MPa。

<5-3>中等风化泥岩:

暗红色、紫红色。

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软,锤击声闷~半哑。

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裂隙面可见黑色氧化物膜,破碎~较完整。

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及碎块状。

本层层厚0.8m~32.7m,层顶标高454.14m~483.83m,层顶深度8.7m~45.1m,根据室试验,含水率ω=2.68~6.43%,平均值为4.82%;天然密度ρ=2.34~2.48cm3,平均值为2.39g/cm3;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c=4.12~19.83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c=2.16~10.21Mpa,岩石为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风亭基坑底位于<2-5-4>密实卵石中,其中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均匀性较好、自稳性均较差,渗透系数大、透水性强、含水量大,风亭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浅,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2.3.2、水文地质

本段地处岷江水系一级阶地,无地表河流、沟渠,地下水埋深约2.5m。

考虑到7号线神仙树西站降水影响,地下水埋深按7m考虑,实测水位在地表下9m左右。

施工场地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黏性土层之上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第四系砂、卵石层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第四系砂、卵石层的孔隙潜水。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地表,赋存于黏性土层之上填土层中,大气降水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

水量变化大,且不稳定。

(2)第四系孔隙水

场地卵石层较厚,且成层状分布,局部夹薄层砂,其间赋存有大量的孔隙潜水,其水量较大、水位较高,大气降水和区域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

卵石层中孔隙水形成贯通的自由水面,对车站基坑开挖影响大。

(3)基岩裂隙水

本工程场地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含水量一般较小,但在岩层较破碎的情况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

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工程资料显示,渗透系数k为0.027~2.01m/d,平均为0.44m/d。

属弱~中等透水层。

2.3.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1)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市充沛的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947mm,年降雨日达104天),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同时,雨洪期河水及附近沟渠也为其补给源。

此外,区地下水还接受NW方向的侧向径流补给。

区地下水径流方向为NW方向至SE方向。

区地下水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向下游径流。

(2)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场地地下水具有埋藏深浅不一,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水位北部和南部低、中间高。

平原区地下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潜水位一般从4、5月开始上升至8月下旬,最高峰出现在7、8月,最低在12月至翌年3月,动态曲线上峰谷起伏,动态变化明显,年变幅1~3m。

2.3.4、水、土腐蚀性

(1)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本站的取水试样,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及其局部修订的条文,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宜按Ⅱ类环境考虑。

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TB10005-2010),该区间室年平均相对湿度≥60%,按碳化环境类别划分属于T2级别,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该车站所处环境类别不属于化学侵蚀环境和氯盐环境,但考虑到灌口组所夹泥岩伴生有石膏、芒硝,建议化学侵蚀环境作用等级可按H1考虑。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对钢结构均有微腐蚀性。

(2)土的腐蚀性评价

初勘阶段在本站围取土的腐蚀性试样1件,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场地的土腐蚀性评价宜按弱透水层考虑。

经室试验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对钢结构均有微腐蚀性。

2.3.5、抗浮水位的确定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多为1、2、3月份。

本区段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00~3.00m,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3m之间。

综合分析认为,本站抗浮水位为497.000。

2.4、地震效应

根据设计文件,本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卓越周期Ts为0.292s。

综合分析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5、气候条件

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多雾,日照时间短,空气潮湿。

四季分明,秋长夏短。

逆温出现频繁,春季气候回升快,但常有春寒出现。

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地区夏季降雨集中,常有局部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连绵阴雨多;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多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

3、施工准备

1、对基坑周围钢支撑、围檩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以满足钢支撑堆放要求,并保证钢支撑安装时吊车的工作场地。

2、钢支撑、围檩等到场,准备充分并有一定的预留,以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支架加工完成数量要保证满足钢支撑架设需要。

3、钢支撑进场要有相关的合格证明文件,并分批报验。

4、架设钢支撑所需要的机械,如吊车、油泵、千斤顶等准备工作就绪并保证运转正常。

5、做好监测初始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在钢支撑架设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收集。

3.1、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冲击钻孔桩施工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表6.1-1主要机械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施工能力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机

ZLJ6269JQZ20D

20t

1

2

自卸汽车

CA3160PK2T

8t

2

3

挖掘机

PC200

1

4

电焊机

BX-300/BX-500

3

5

千斤顶

150t

2

注:

以上机械配置为一个工作面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在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

3.2、劳动力计划

3.2.1、组织管理机构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详细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3.2.2、施工人员配备

施工人员配备数量见下表。

表6.2-1施工人员配备数量表

职务

时间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支撑安装工

电工

钢筋工

电焊工

吊机操作人员

杂工

合计

夜班

3

4

6

1

2

3

3

5

27

注:

以上人员配置为一个工作面施工所需人员数

4、施工工艺及流程

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结构钢支撑采用φ609钢管支撑,施工中,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两工序密切配合。

基坑开挖遵循“分段分层、由上而下、先支撑后开挖”的原侧。

每一段从上到下分四层五步开挖,开挖步序如下:

第一步:

开挖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标高处,施做冠梁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第二步:

开挖至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标高处,施做腰梁及第二道混凝土支撑;

第三步:

开挖至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标高处,施做腰梁及第三道混凝土支撑;

第四步:

开挖至第四道钢支撑底面下0.5m处,架设钢支撑,施加预应力;

第五步:

开挖至基坑底上方0.3m时,人工开挖至基坑底部,并施做垫层等。

6.1、钢支撑安装工艺框图

合格

合格

合格

钢牛腿、钢围檩安装

地面钢支撑预拼检查

钢支撑吊装

支撑预应力施加

钢牛腿、钢围檩加工

测量放线

钢支撑固定

6.2、钢支撑加工

(1)钢支撑钢管采用Φ609,t=16mm钢管,钢管支撑分节制作,每节标准长度采用4m和6m两种规格,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其端部(仅一端)设预加轴力装置。

钢管支撑先在地面上按实测基坑的宽度进行预拼装,每根支撑的一端接一根长0.8m的活动端头(其可调整余量为30cm)。

(2)加工误差

钢围檩、钢支撑的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围檩、钢支撑的加工允许偏差

项目

钢管支撑

钢围檩

长度

管面对管轴的垂直度

弯曲矢高

长度

弯曲矢高

截面尺寸

允许值(mm)

±3.0

d/500,

且≯5.0

d/500,

且≯5.0

±4.0

L/1000,

且≯10.0

+5.0、-2.0

注:

d为钢管直径,L为围檩长度。

6.3、钢支撑安装及预应力施加

钢支撑安装采用吊车吊整体吊装。

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

钢管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支撑两端放在钢牛腿上,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置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

对因地连墙施工误差造成支撑的端头不能与钢围檩面紧密接触处,必须在围檩面与支撑端头之间加设钢板垫块,以确保支撑轴向受力。

钢支撑施压时将2台150t液压千斤顶吊放入活络头顶压位置,其两台千斤顶必须对称平行安放。

施加预压轴力时应注意保持两个千斤顶对称同步进行,预压轴力应分级匀速施加,重复进行,每级施加压力不得超过600kN,且活络头锲入钢楔的空隙不得超过70mm。

每级压力施加完毕,在活络头中锲入36mm厚钢楔(钢楔共分三块,锲入时前后两块为三角形,分别从上、下方向锲入,中间一块为平行四边形),锲紧并焊接牢固。

当预加轴力达到设计预加轴力时,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预加压力稳定后锁定,在活络头中锲紧钢楔并焊接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

施加预应轴力时应设专人旁站监督,作好记录备查。

竖井钢支撑设计轴力值见下表:

4-4断面支撑轴力表

项目名称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第六道

设计轴力(KN)

1891.94

3854.75

11558.64

747.9

3052.03

4566.06

预加轴力(KN)

0

600

0

600

600

600

6.4、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及轴力保护措施

(1)千斤顶预加轴力必须分级加载。

(2)钢管横撑的设置时间必须严格按设计情况掌握,土方开挖时应分段分层,按基坑开挖深度及开挖时间架设钢支撑。

安装方式见图:

支架、围檩安装示意图

(3)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应垫紧贴密,防止钢管支撑偏心受压。

(4)端头斜撑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角度加工焊接、安装,保证支撑为轴心受力且焊接牢固。

(5)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并注意不得在支撑上加载,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

(6)为确保钢围檩与围护结构紧密接触,在钢围檩安装完毕后用C30西石砼进行填充。

(7)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值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压。

如无明确规定时可按照设计支撑轴力的70%进行施压。

加压方式见下图:

钢支撑加力示意图

(8)钢支撑预加力后,在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时,做好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监管好钢支撑的安全,坚决杜绝危害支撑安全事件的发生。

(9)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各12h之,加密监视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10)架好的支撑上严禁人员行走和堆放物件,如发现挠度增大,或钢楔松动等现象,立即采取措施加固或重新施加轴力。

6.5、钢支撑拆除

(1)单根钢支撑拆除一般也分段进行,通常以两支撑点(围檩)间的支撑作为一段,逐段拆除。

(2)拆除时首先用起重机将钢支撑两端吊紧、平稳;其次用气割或解除螺栓等方法拆除撑节点及与支承点处的连接;最后起吊至地面分解后装车运离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