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92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天津东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天津东丽区2011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丽区人民政府,就全区“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和2011年主要工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积极进取、快速发展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积极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富民强区、构建和谐东丽”两大历史任务,在历届区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求真务实,扎实苦干,提前两年创百亿强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2010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8亿元,比2005年增长2.15倍,年均增长19.5%。

三级财政收入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32.6%;区级财政收入38.5亿元,比2005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3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903亿元,是“十五”时期总投资的5.2倍。

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内资694.8亿元,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1.35倍和10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0元,年均增长10.5%。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我们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一手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一手抓自主创新,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工业经济强势发展。

2010年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年均增长30%。

装备制造、汽车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建成和在建工业项目630项,总投资5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8项,总投资260亿元,有12项列入市级重大工业项目。

实施百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建成和在建服务业项目68项,总投资6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项,总投资380亿元。

都市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高质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华明复垦设施农业园区,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初具规模。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6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让200项,授权专利1100件。

工业技改投入12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倍。

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达到520家。

初步形成了高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学研联合体组成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有力促进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发展。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积极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扩大开放,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区域合作发展取得新突破。

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全面展开与空港经济区、泰达西区、高新技术园区、现代冶金区的合作,在产业对接、合作开发、就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统筹发展、共赢发展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步发展。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与4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先进技术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设立区人才发展资金,实施“百千万工程”,人才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

连续5年开展招商专项行动,引进了国家电网、中国一重、中国北车、中航工业、华侨城、恒大、宜家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其中世界500强、知名国企民企49家,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增强了发展后劲。

海特、天安等项目成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高标准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华明工业园区、重机工业园依靠大项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东丽航空产业区启动建设。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52.3平方公里,“十一五”时期开发面积22.2平方公里。

加快东丽湖、华明商务区、机场总部基地等10个服务业聚集区建设,规划开发面积7平方公里。

累计开工建设工业和商业地产374万平方米。

空间载体不断扩大。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区属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改制撤并企业58家,国有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以东方财信、城投、滨丽和各功能区、街乡园区公司为支撑的国企投融资架构基本建立。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政策体系,“借用管还”良性机制基本形成。

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节约财政资金12.2%。

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不断加强。

利用金融租赁等方式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

成立了东丽村镇银行和7家小额贷款公司,多家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在我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为企业搭建了银企对接发展平台。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快速推进。

启动“三改一化”,成立滨农投资公司,搭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载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商贸设施取得新突破。

严格土地管理,完善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新机制。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行政审批服务实现大提速。

(四)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化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进程加快。

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确定了“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区”的城市定位。

高质量完成了四个新市镇规划、东丽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改造提升等106项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编制。

建成规划展览馆,向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展示了我区规划发展美好愿景。

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

形成中心城区、新市镇和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

华明示范镇成功参展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华明模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累计接待参观200万人次。

军粮城新市镇、金钟新市镇还迁住宅加快建设。

环内16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完成泰达西区、空客项目等还迁住宅和经营性用房建设。

还迁住宅累计开工867万平方米,竣工480万平方米。

实施了丽湖建设和东湖改造工程,引进高端文化旅游项目,推进了东丽湖地区建设发展。

市容环境建设全面提升。

连续开展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津塘公路等11条道路绿化工程,改造提升绿地613万平方米,整治提升街景立面157万平方米,规范广告牌匾5.6万平方米,清理废品收购点557处。

实施社区楼道“白亮净”工程,安装安全门1335栋,完成么六桥居住区等11个社区提升改造。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8%,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加强环境保护,完成污水和二氧化硫排放治理工程43项。

加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治理力度,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10.2万平方米,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实施了金钟路、津塘二线等道路建设改造工程30项,共124公里、322万平方米。

新建变电站14座,完成高压线改线入地61公里。

完成丰年村地区等10片排水改造工程。

新增供热面积347万平方米。

落实地铁二号线、京秦客运专线等18项市重点工程。

完成华明市镇等3项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张贵庄40万吨污水处理厂。

完成西河、袁家河等泵站建设,实施东减河、中河等19.3公里二级河道治理工程。

区域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提升。

(五)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民心工程,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在全市率先实施创建充分就业区,群众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

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强促进就业和服务。

健全街乡劳动服务中心和121个村居服务站,联盟对接企业363家。

培训各类人员2.8万人次,累计新增就业6.4万人。

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多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

受理劳动仲裁5678件,妥善处理劳动纠纷,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形成3大类66项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连续五年提高救助和保障标准,财政累计投入13.2亿元。

全区7.2万人参加被征地养老保障,1.6万人享受农村退养补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7万人,8968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落实了城乡居民基本保障制度。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

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示范模范中小学4所、幼儿园5所,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基本建成。

提前两年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任务。

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完成东丽医院一期综合楼建设,新建疾控中心,提升改造中医院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成标准化农村、社区卫生站所78个。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5亿元。

文化体育事业成绩显著。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500多项次。

6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整合广电资源,宽带用户达3.6万户。

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公园、健身路径达216处,广电大厦、文体中心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服务管理机制,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加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积极发展老年事业,东丽养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12家。

加强残疾人工作,建设残疾人服务设施25项。

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妇女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了未成年人权益维护。

武装、档案、民族宗教和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全区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先后荣获42项国家级和110项市级先进荣誉称号。

(六)文明法制程度不断提高,和谐东丽建设效果显著

我们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和谐东丽”建设取得新成效。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开展文明村居、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规范化。

建成了“四位一体”的媒体宣传阵地。

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治东丽”建设再上新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取得实效。

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实现了制度化。

村(居)基层组织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警防、民防和技防网络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对学校及幼儿园的安全防范。

开展平安社区(乡村)创建,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平安东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

建成区应急指挥平台,建立了人防、公安、交通、城市管理、防汛等应急指挥系统,制定了144个各类应急预案,处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环节安全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公共安全得到保障。

“十一五”时期,我们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驻区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成效显著。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了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效率不断提高。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严格勤政廉政从严治政。

加大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对163项经济社会事业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审核,确保资金安全,工程优质,干部廉洁。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广泛听取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