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docx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拜年][开门炮仗]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七夕的传说
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
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对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另一种是在七夕的中午将针投入水面,观察针影的形状。
拜织女·拜魁星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月饼传说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朱元璋联合各路抗元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很快,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重阳节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
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
"集重阳人帝宫兮"。
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传出:
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菊花又名黄花,花色品种繁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花之一。
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幽香清芳,赏菊就成了一件时令习俗。
我国古人曾有许多赏菊诗词。
如晋代陶渊明,唐代杜甫等都有佳句名篇流传。
至清代,重阳节前后还举行菊花大会,倾城人去观赏菊花。
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等,甚为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
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其来由无从考究。
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
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也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唐*李煜*谢新恩: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宋*李清照*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北宋*柳永*斗百花: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
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南宋*辛弃疾*踏莎行: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春节
【来历】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
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
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内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
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
清明
【来历】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
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
【内涵】每到清明节,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时节,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
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植树的习惯。
端午
【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
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
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
【内涵】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中秋
【来历】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形成较晚。
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
【内涵】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
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
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