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065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典故或诗词句描述的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凿壁借光

B.司马光砸缸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C.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3.建设美丽汕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

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D.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4.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5.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易得电子B.

易形成阴离子C.

带负电荷D.

化学性质稳定

6.下列事例,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用食醋清除水垢,是利用了食醋的酸性

B.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C.家用净水器内部含大量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杀菌作用

D.把可燃物粉碎后燃烧效率更高,是因为粉碎后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氧化物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柠檬汁的pH值,测量结果会偏大

8.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9.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

8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够实现的是

A.

B.

C.

D.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OH溶液[Ca(OH)2溶液]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Cl溶液(Na2SO4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O2(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A.AB.BC.CD.D

12.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食盐固体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氮气

C.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3.已知:

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物质X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B.澄清的石灰水C.稀硝酸D.稀盐酸

14.将过量的铁粉加入Cu0(NO)2:

和AgNO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放出

C.滤液可能为蓝色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5.将15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则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8gB.28gC.48gD.56

二、综合应用题

16.按要求从氮气、一氧化碳、氧化铁、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铜、盐酸、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可燃性气体______________;

(3)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4)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___;

(5)常作发酵粉的盐__________________;(6)一种挥发性的酸______________.

17.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和制备金属镁等物质。

(1)粗盐提纯时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中和”“复分解”“化合”“分解”之一)。

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在图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③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④依据图2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的质量:

甲<乙

C.溶液的质量:

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

18.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江同学对样品进行了如下图定量实验:

实始步骤

①称取烧杯的质量

②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③称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④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量为50.0g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

100.0g

样品的质量11.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06.6g

(1)纯碱的水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之一)

(2)该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g)______;

三、填空题

19.“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合理使用抗菌药”学习安全用药知识,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构建药品安全体系。

(1)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化学式为C16H18FN3O3)可以治疗肺炎,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由_____种元素组成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称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薯蓣皂素的化学式为C27H4203),薯蓣皂素属于(填“有机物”、“混合物”或“化合|规格:

每粒0.1g物”其中两项),萼蓣皂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个原子。

(3)诺氟沙星和薯蓣皂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低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0.“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释放,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释放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

其中的灭火材料是纳米级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一种常见溶剂X,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1)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的一个);

(2)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该化肥属于复合肥料B.该化肥中不可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D.该化肥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酸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装置,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材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G的石蕊试液中,试液显____________色。

④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之一)。

(2)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用来测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铜的质量,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D→C。

①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过程中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混合物中Cu的含量,充分反应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增加0.5克,则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___g。

五、科学探究题

2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4NO3、Cu(NO3)2、Ba(OH)2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色

(3)原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①中一定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A中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若想进一步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可用溶液D再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凿壁借光:

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司马光砸缸,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金子从沙子中显露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A

【解析】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为防止污染药品,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正确;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正确;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正确。

故选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导致坏境污染,正确,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利于改善坏境,D、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的排放,故选B

考点:

环境污染

4.D

【详解】

A、步骤Ⅰ沉降和过滤去除的是水中的不可溶性杂质,此项正确。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此项正确。

C、液氯是水厂等常用的消毒剂,可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此项正确。

D、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解性杂质,不是纯净物。

此项不正确。

所以应选D项。

5.A

【解析】

A、由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错误;

B、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正确;

C、由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正确;

D、由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故正确。

点睛: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A

【详解】

A、食醋具有酸性,食醋可以和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故A正确;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具有杀菌作用,故C错误;

D、可燃物粉碎后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燃烧效率更高,而不是因为粉碎后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错误;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例如通过降温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错误;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柠檬汁的pH值,测量结果会偏大,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分析反应的图示可以发现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存在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情况:

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而反应后含有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故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正确;B、由转化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或1:

2,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所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由图示信息也可知道),正确;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B。

9.B

【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

(41%−25%)=1:

8,正确;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B。

10.B

【解析】

A、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铜,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B、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而氯化钙不能与硝酸发生反应,转化不能实现,错误;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转化不能实现,正确;D、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转化能实现,正确。

故选B。

11.D

【解析】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入过量稀盐酸与铁反应,与铜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

故A正确。

B

NaOH溶液[Ca(OH)2溶液]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搅拌后过滤。

故B正确。

C

NaCl溶液(Na2SO4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故C正确。

D

CO2(HCl)

通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干燥。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除杂知识。

12.B

【解析】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食盐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故A可行;B、氧气和氮气都是无味气体,闻气味不能鉴别,不可行;C、黄铜中的锌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黄金和稀盐酸不反应,没有现象,可行;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可行。

故选B。

13.D

【解析】

A、若物质是氯化钠,则加入到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中均没有现象发生,错误;B、若物质是石灰水,则加入到氧化铜没有现象发生,错误;C、若物质是稀硝酸,则加入硝酸银无明显现象,加入到氧化铜中能够使其溶解并生成硝酸铜的蓝色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中能够与之反应但无现象发生,错误;D、若物质是盐酸,则加入硝酸银中能够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加入到氧化铜中能够使其溶解且生成氯化铜的蓝色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中能够与之反应但无现象发生,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

过量的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铁剩余,充分反应后把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完,则:

A、由于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正确;B、由于铁剩余,则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放出,正确;C、由于铁剩余,把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不会含有硝酸铜,则滤液不可能为蓝色,错误;D、由于铁剩余,把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不会含有硝酸银,则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Fe>Cu>Ag,把过量的Fe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会把能与它反应的物质全部反应完.即:

先和AgNO3反应置换出AgNO3中的Ag,然后和Cu(NO3)2发生反应置换出Cu(NO3)2中的Cu。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150g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150g×48%=72g;22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22g×"32/44=16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那么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72g-16g=56g。

故选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6.N2COFe2O3Cu(OH)2NaHCO3HCl

【解析】

(1)根据单质的定义,氮气属于单质,化学式为:

N2;

(2)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

CO;(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

Fe2O3;(4)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在氢氧化铁中,铜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化学式为Cu(OH)2;(5)常作发酵粉的盐是碳酸氢钠,表示为NaHCO3;(6)盐酸具有挥发性,表示为HCl。

17.玻璃棒复分解Mg(OH)2+2HCl=MgCl2+2H2OB甲升温或加水;BD

【详解】

(1)溶解时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蒸发时起到搅拌的作用,最后起到转移固体的作用,故粗盐提纯时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卤水中含有盐,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盐和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②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3)①由图1可知:

20℃时向A烧杯中加入10g完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加入25g有剩余固体,一定属于饱和溶液;30℃加入25g全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选B; ②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所以在图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③由1可知:

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加水的方法;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故降低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是甲<乙,降低温度溶剂的质量不变;故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溶剂的质量关系依然是甲<乙,正确;C、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甲有溶质析出,溶液的质量甲<乙,错误;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时,甲析出溶质,乙由于溶解度增大而无晶体析出。

降低到 t1℃时,溶解度是甲=乙,但由于乙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乙,正确。

故选B D。

18.

(1)碱性

(2)4.4克(3)96.4%

【详解】

(1)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

反应放出CO2的质量=(100.0g+11.0g)−106.6g=4.4g;

设11.0g碳酸钠样品中含Na2CO3质量为x

Na2CO3+2HCl═NaCl+CO2↑+H2O

106              44

x               4.4g

x=10.6g

该碳酸钠样品的纯度为:

答:

(1)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

(2)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19.化合物 ;五种 ;8:

9;72;C27H42O3;

【解析】

(1)诺氟沙星胶囊(化学式为C16H18FN3O3),有不同种元素组成,可知诺氟沙星属于化合物;由诺氟沙星胶囊(化学式为C16H18FN3O3)可知诺氟沙星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6:

18=8:

9;

(2)由薯蓣皂素的化学式为C27H4203,可知萼蓣皂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72个原子;(3)诺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薯蓣皂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故诺氟沙星和薯蓣皂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低的是C27H42O3。

20.

分解隔绝氧气或降温D

【详解】

(1)依据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水、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大量的热,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降温;

(3)根据常见化肥的常识可知: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正确;B、磷酸二氢铵属于铵盐,使用该化肥时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正确;C、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正确;D、该化肥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不是酸,错误。

故选D。

21.ADFCaCO3+2HCl=CaCl2+H2O+CO2↑红色变小干燥氧气固体由红色变黑色2克

【详解】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材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状态为固态和液态。

故发生装置为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发生装置应选F,二氧化碳可用浓硫酸干燥,所以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F;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③若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G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试液显红色。

④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变小;

(2)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用来测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铜的质量,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D→C。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D的作用是干燥氧气;②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加热过程中装置C中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黑色;③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混合物中Cu的含量,充分反应后C处大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