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0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46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四至第六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一、文学常识

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项白求恩同志学习。

三、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

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段):

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段):

论述第三个分论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段):

总结全文,点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 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

“只”表达了作者无限惋惜、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

为什么?

 

明确: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设问句,如: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引起读者的注意。

 

2.双重否定句,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加强肯定的语气。

 

3.排比句,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用排比修辞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让·乔诺(1898-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二、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描述牧羊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三十多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种树,使一片荒地蔚然成林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重点问题

1.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行文中有前后对比、照应,将人物的活动放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牧羊人的形象特点有哪些?

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地种树,他很少说话,自信果断,他慷慨无私地为地球创造绿茵。

为了种树,他放弃了赖以生存的羊群,用坚韧和毅力,让一片茫茫荒漠变成了生机盎然的森林,成了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

他有远大而高尚的目标,面对困难,他没有气馁,没有沮丧,积极地生活,坚持不懈地种树。

他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3.本文采用怎样的叙事角度?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又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想所感,对植树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没有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他的生活了解得不全面,但这个地方的巨变令“我”震撼,这就使种树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和神圣感。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二、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记述“我”童年时在爸爸的帮助下爬下悬崖的脱险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去解决,终将会获得胜利。

第15课《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重点内容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立志勤学、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

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时指出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之间的有什么关系?

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立志、学习、惜时。

一是立志,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二是学习,即“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三是惜时,即“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对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三、练习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的人,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来培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干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有所成就。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你以前听过的有关他的小故事有:

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

(二)句子停顿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关键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请说说题目的意思。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劝勉儿子的信。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答: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3.“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4.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关系的理解。

答: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

另一方面,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5.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论点的?

怎样论述的?

答: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要“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于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6.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

一、文学常识

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二、重点问题

1.文章结构: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

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

写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

写第三只猫的故事。

   

2.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

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

“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预示其病死。

 

第二只: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

”“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预示其被人捉走。

第三只:

“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预示其被冤打致死。

 

3.重点写第三只猫  

①第三只猫的“可怜”,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外貌(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家人态度:

因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家里人都不喜欢,觉得若有若无。

结局:

挨打屈死。

作者心情:

更难过,良心受伤。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

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

所以“好久不养猫”,怕再养猫伤心。

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中心归纳

明确: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

文章描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之情,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凡事不可凭好恶主观臆测,妄下断语就难免出错,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17课《动物笑谈》

一、文学常识

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

(1):

总写“我”因研究动物的方法怪诞,常被别人当作疯子,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9):

写“我”研究水鸭子时发生的趣事,体现了“我”极高的专业素养。

 

第二层(10—19)写“我”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相处时发生的“逗趣”的事情,体现了“我”对动物的喜爱。

三、中心归纳 

本文叙写了动物行为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探求真理,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几件“怪诞不经”的趣事,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还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第18课《狼》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狼》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二、解释词的含义

1.一狼仍从(从:

跟从)2.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一起)(故:

原来)

3.屠大窘(窘:

处境困迫,为难)4.恐前后受其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