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782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电子教案.docx

中药学电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案

类别日校

专业中药、制药

层次  本科

班级

课程中药药理学

教研室药理教研室

教师

 

授课时间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教务处印制

填写说明:

请各任课教师按说明认真填写教案中各项目

1.“类别”指日校、成教等。

2.“专业”指中医、中药、制药、市场营销等。

3.“层次”指研究生、本科、专科等。

4.“班级”指所授课对象的班级。

5.“课程”指所授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如:

中医内科、西医外科等。

6.“教师”指任课教师的姓名、职称等。

7.“教学课题”指所授课程中的病名,如:

胃脘痛、小儿疳积等。

8.“授课时数”为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

9.“授课章节”指此次教学任务所涉及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

10.“教学目的要求”指此次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11.“重点难点”指该次教学中需要详细讲解的内容。

12.“教学手段”指授课时运用口授、幻灯、多媒体、板书等方法。

13.“教学主要方法和步骤”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如讲解、课

堂讨论等。

14.“课后小结”指授课后对授课内容所做的综述。

15.“课后作业或思考”指课后要求学生思考、复习的内容。

16.“备注”指表中未列出但需要补充的内容。

教案

教学课题

绪论

授课时数

1

课程章节

第一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目的、任务、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及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的基本思路思路。

2、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重点

难点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一、中药药理学: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一)中药药理学与中药学、药理学的关系

(二)为什么中药药理学研究必须以中药药理论为指导

(三)中药药理学研究是中医药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兴起:

1926年,以陈克恢“麻黄有效成份麻黄碱的作用”的麻黄研究为代表的单味中药的研究揭开了中药药理研究的篇章。

二、奠基:

20世纪20-40年代,主要为单味的研究,延用西方天然药物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以后的中药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大量单味药进行了研究,开始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开始注意中药治则治法的研究,强调要在中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

课后小结

1、中药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课后思考

中药药理研究的必要性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查阅近年有关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文献 

教案

教学课题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授课时数

3

课程章节

第二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        熟悉中药药性与现代药理的关系

重点

难点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一、四性的药效学研究:

60年代侯灿、70年代梁月华对寒凉药的研究 ,对环核苷酸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二、四性物质基础的研究 

第二节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第四节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第五节对中药有毒和无毒的现代认识

课后小结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争议

课后作业

或思考

如何根据中医理论指导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查阅近年有关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的文献 

备注

1、中药药性理论来自于临床又指导临床用药,有相同功效及归经有药物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是必然的。

2、中医的脏腑是功能单位而非实质器官,在归经的研究中不可简单地等同。

3、五味是药物五类基本作用。

       

教案

教学课题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三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 1.了解环境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2.掌握药物和机体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重点

难点

药物的基原、产地、采收季节、贮藏、炮制等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药物因素:

药物的基原、产地、采收季节、贮藏、炮制、剂型、制剂、剂量及给药途径等

第二节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遗传状态等;

第三节环境因素:

气候、时辰、地区、生活条件等。

课后小结

对中药来说影响中药药理作用最重要因素是药物的因素 

课后作业

或思考

如何保证中药的药理作用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查阅近年有关影响中药药理作用最重要因素的文献 

备注

   GAP及GAP的意义

教案

教学课题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

授课时数

4

课程章节

第四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掌握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及中药药理的作用特点

重点

难点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尚存差异性的原因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一、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二、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

三、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尚存差异性的原因

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第二节中药复方药理

一、研究复方的目的和意义

二、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课后小结

许多因素可导致中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存在差异性,对于目前尚末被药理研究所证明的内容,不能轻易否定,药理作用最终要由临床验证

课后作业

或思考

为什么说证的模型研究对中药药理研究来说十分重要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查阅近年有关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文献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解表药

授课时数

3

课程章节

第五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1、了解解表药的概念、分类及常用试验方法。

 2、熟悉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

 3、掌握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解表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麻黄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解表(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

平喘(解痉、止咳、抗过敏)

利水(利尿)

发汗、平喘、利尿、解热、抗炎

2、其他作用(升压、中枢兴奋、升高血糖等)。

桂枝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扩张血管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2、其他药理作用

柴胡、葛根、细辛等

课后小结

辛温解表药发汗作用较强,辛凉解表药的解热作用更加显著

课后作业

或思考

桂枝的近代研究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药解表方药研究》 沈映君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11月

教案

教学课题

清热药

授课时数

6

课程章节

第六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知母、黄芩、黄连、银花、生地黄、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机制。

重点

难点

黄连、知母、黄芩、银花、大青叶与板兰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清热药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黄连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

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有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燥湿(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毒素、抗炎、健胃)

泻火解毒(利胆、降压、减慢心率、抗肿瘤)

2.其他作用(降低组织耗氧量,兴奋平滑肌等)

课后小结

清热药多具有抗病原体、抗毒素、抗炎、解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课后作业

或思考

简述黄连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特点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2月第24卷12期1124页

清热解毒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教案

教学课题

清热药

授课时数

6

课程章节

第六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知母、黄芩、黄连、银花、大青叶与板兰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黄连、知母、黄芩、银花、生地黄、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黄芩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燥湿(抗菌、抗病毒、解热、抗变态反应、抗炎)

泻火解毒(利胆、保肝、利尿、解痉、解毒、降胆固醇、降压)

1、其他药理作用

金银花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分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抗菌、抗病毒、抗毒素、解热、抗过敏、抗炎、增强吞噬功能)。

2、其他作用药理

(降低血脂、抗溃疡、抗肿瘤等)

课后小结

黄芩尚有保肝、利胆作用,金银花有抗内毒素作用。

课后作业

或思考

金银花抗内毒素的机理是什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2月第24卷12期1124页

清热解毒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教案

教学课题

清热药

授课时数

6

课程章节

第六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知母、黄芩、黄连、银花、大青叶与板兰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黄连、知母、黄芩、银花、大青叶与板兰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大青叶和板蓝根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解热)

凉血消斑(抗肿瘤、抗内毒素、对免疫的影响)

2、其他药理作用

生地黄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凉血(镇静、抗炎、止血)

养阴生津(降血糖)。

2、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尿)

课后小结

板蓝根注射液及靛玉红有抗白血病作用

课后作业

或思考

1、大青叶和板兰根对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其用于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2月第24卷12期1124页

清热解毒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清热药

授课时数

6

课程章节

第六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知母、黄芩、黄连、银花、大青叶与板兰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黄连、知母、黄芩、银花、生地黄、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知母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泻火(抗菌、解热)

滋阴润燥(对“阴虚”动物模型症状有改善作用、降血糖、对交感一肾上腺功能的影响)

2、其他药理作用

青蒿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作用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解暑(解热)

截疟(抗疟)

2、其他药理作用(抗血吸虫等)。

课后小结

青蒿素是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体内试验证明,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直接杀灭作用,但对红细胞前期和外期无影响。

课后作业

或思考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2月第24卷12期1124页

清热解毒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泻下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七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泻下药的概念和分类及常用实验方法。

2.了解芒硝、番泻叶的主要药理作用。

3.掌握大黄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重点

难点

大黄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泻下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大黄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分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与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泻下、利胆、降胆固醇、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抗炎、止血、抗肾衰、抑制消化酶等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了解芒硝、番泻叶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后小结

大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与其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泻下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清除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等作用;

课后作业

或思考

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5年第11卷第1期 MedicalRecapitulate2005,Vol.11,No.176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祛风湿药

授课时数

1

课程章节

第八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袪风湿药的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3.熟悉五加皮、防己的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秦艽、五加皮、防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袪风湿药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主要药物

秦艽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分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抗炎、解热、镇静、镇痛)

2、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性休克、抗菌、抗组胺等)

五加皮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分

二、主要药理作用

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祛风湿,强筋骨(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应激、抗疲劳等)。

防己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应用。

课后小结

祛除风湿药通过抗炎、镇痛、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痹证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

课后作业

或思考

为什么说秦艽的抗炎作用与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草药现代研究》一卷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芳香化湿药

授课时数

1

课程章节

第九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芳香化湿药的概念、常用实验方法。

2.掌握厚朴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重点

难点

厚朴的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芳香化湿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厚朴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解痉、平喘、抗菌、中枢抑制、抗溃疡等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中枢抑制和肌松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课后小结

芳香化湿药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等。

主要有效成分是所含挥发油。

课后作业

或思考

厚朴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耳壳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对什么炎症有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厚朴药理学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5月第12卷第5期·97·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利水渗湿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十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茯苓、茵陈蒿、车前子的药理作用。

2.熟悉猪苓、泽泻的主要药理作用特点。

3.了解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重点

难点

茯苓、茵陈蒿、车前子的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利水渗湿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茯苓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药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利水渗湿(利尿、抗菌、抗病毒)

健脾安神(促进免疫、镇静)

2.其他药理作用(保肝)

茵陈蒿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清热利湿(解热、抗菌、抗病毒、利尿)。

退黄疸(利胆、降血脂、保肝)。

2、其他药理作用(抗凝血)。

车前子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利水通淋,清热明目(利尿、抗病原体、抗炎)。

课后小结

利水消肿以利尿作用明显、利尿通淋尚有抗菌作用、利湿退黄尚有利胆作用

课后作业

或思考

茵陈蒿利胆作用坚强的成份是什么?

教案

教学课题

温里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十一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温里药的概念,常用实验方法。

了解肉桂、干姜的药理作用。

2.掌握附子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重点

难点

附子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温里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附子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回阳救逆(强心、升压、抗心律失常)。

散寒止痛(抗寒冷、抗炎、镇痛)。

2、其他药理作用(促进免疫)。

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应用。

干姜(附生姜)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应用。

课后小结

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的主要药理学基础:

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抗寒冷等;逐风寒湿邪的药理学基础:

抗炎、镇痛、抗寒冷、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

课后作业

或思考

1、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其镇痛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2、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依据。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中草药现代研究》一卷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教案

教学课题

理气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十二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理气药的概念、常用实验方法;了解陈皮、木香、香附药理作用。

2.掌握青皮、枳实的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青皮、枳实的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里气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枳实(枳壳)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消化酶的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其他作用(升压、抗休克)。

青皮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消化酶的作用、利胆)。

2、其他作用(升压、抗休克)。

陈皮、木香、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后小结

青皮、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可升压抗休克,是理气药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课后作业

或思考

青皮、枳实升高血压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青皮的化学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 2001年第32卷第11期0501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消食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十三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理气药的概念、常用实验方法;了解陈皮、木香、香附药理作用。

2.掌握青皮、枳实的药理作用。

重点

难点

青皮、枳实的药理作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里气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枳实(枳壳)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消化酶的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其他作用(升压、抗休克)。

青皮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消化酶的作用、利胆)。

2、其他作用(升压、抗休克)。

陈皮、木香、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

课后小结

青皮、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可升压抗休克,是理气药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课后作业

或思考

青皮、枳实升高血压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备注

教案

教学课题

止血药

授课时数

2

课程章节

第十四章

教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止血药的概念、分类、常用实验方法;

2、了解蒲黄的药理作用。

3、掌握三七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应用

重点

难点

三七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应用

课程类型

小课、大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板书

第一节概述

一、与止血药有关的概念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

三、常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常用药物

三七

一、概述:

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