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763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docx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毕业论文设计

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接受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张爱玲现象时冷时热,张爱玲现象的冷热迥异铭刻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的痕迹,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

“对张爱玲研究从一开始的毁誉参半,到逐渐被读者和研究者的忘却,再到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张爱玲热,张爱玲及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走过了一条颇具戏剧性的道路。

”[1]不管经受怎样的命运遭际,在如今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拥有巨大的言说空间的语境当中,人们对张爱玲的认识与研究也越来越走向多元深入。

进入21世纪以来,借着张爱玲热的东风,更加趋于理性冷静的研究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作了进一步的开掘和拓展。

阅读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接受史上一个奇异的文学现象,“其接受历史时间长、跨度大、范围广”。

[2]本文旨在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代表性作品的表现内容及其传播的解读,清晰而详实地梳理张爱玲接受史的发展脉络,客观而历史地分析比较张爱玲在90后读者接受视域中的此起彼落,重点研究90后读者的集体无意识,深入探讨中国90后新生代对张爱玲小说的接受心理,在此基础上,理清张爱玲小说的含蕴与90后接受认同之间的情感相通性。

回顾张爱玲接受史,有助于读者理解张爱玲作品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魅力。

展望张爱玲接受史,将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视角与审美空间。

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与方法。

一张爱玲其人及其作品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她凭借细腻深刻的文笔、特立独行的作风成为市民世界人生传奇的最好注脚。

她的创作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通俗小说,而是由浅入深,在通俗化的叙述中抵达思想的深度,在大俗中求得大雅。

张爱玲充分重视读者接受,考虑到广大读者的接受水平、文化视域、审美情趣,因而在她的文本创作中,往往以出人意料的反高潮结局,带给读者戏仿的艺术效果。

作为女人,这位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临水照花人”己经在世纪末的喧嚣中香消玉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然而,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却依然风姿绰约地活在一代代读者的想象世界中。

无论她的人生,还是她的作品,都是一出令人嗟叹的“传奇”。

“张爱玲是广

袤文学天幕中一颗耀眼的恒星。

犀利的目光,敏锐的触觉,直指人性深处不可言说的黯淡与荒凉。

”[3]她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

“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一)张爱玲作品的鲜明个性

张爱玲说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读到此句,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 ,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

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

读她的作品,会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

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的文字让你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痛意。

她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情与理相互融汇贯通。

既有将自我全然投入其中的内心体验,同时又保持了超然——有时是冷峻的,甚至是冷酷的。

同时张爱玲对人性也有自己独到和稳定地把握,技巧方面也都相当圆熟,文字则更趋于化境。

1.主题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注重于对人生意义的阐发,在这一主题上表现出三个特色:

一是取材范围远离时代主流、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叙述方式也显得平淡而自然;二是在人物设置上,她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处于生活边缘地带的普通人;三是由于勘破了人生的无奈,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悲剧性。

但由于她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热爱,所以她的作品与传统的悲剧不同,而带有软悲剧的性质。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始终迷漫着一种令人低徊不已的悲凉气氛。

不论是嘲弄、讽剌还是调笑,都只是这悲凉的点缀和铺设而已。

这种气氛的成因与她早年的经

历密切相关。

张爱玲是一个衰败的旧家族的后代,对旧式家庭中的种种腐朽堕落有着比旁人更为深切的了解,家族凋零的苍凉感在她心头挥之不去,家庭败落的过程更使她洞彻了世人的真面目以及人世真相的深刻严峻。

再加上生逢乱世,战争对生命的威胁时时存在,一切表面的繁华与文明都仿佛过眼云烟似的会消失无踪,这种苍凉的记忆和荒凉的威胁直接就把张爱玲导向了对人生意义本质的重新思考。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作家。

她执著于普通人生中探索人性的真相,对人的真实生存境况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她一方面执著于世俗生活的琐细苦乐,同时又深感生命无常的苍凉;她既没有因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流于浅薄,也没有因看透了人生处境的悲剧性而彻底绝望。

在她看来,平凡的人生才是实际的人生,一切对于人生浪漫的幻想和愤激的行为都是苍白的,只有于平凡的现实人生中才能切实地把握生命的情趣与悲欢。

在对芸芸众生的凡俗生存方式的观照中、在时代荒凉的背景下,她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的残缺和生命的悲哀。

这一切共同形成了张爱玲独具特色的对平凡人生悲喜交加的爱恋。

“她以一种近似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

由于张爱玲沉默寡语,冷眼审视人生,在这样的创作心态支配下,其笔端写出扭曲的人格,变态的灵魂,把读者逐步引入她营造的苍凉世界,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美。

”[4]

2.叙事的反高潮与空白

就看《封锁》一文的结尾“……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上,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

他又开灯,鸟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

”[5]这里的小虫子便是吕宗桢的化身,也是所有“好人”的化身。

整天不思不想,彼此隔绝在各自的躯壳里,小心谨慎的苟且的过活,不愿,也无力改变什么,对命运,对自身,他们都自觉自愿地妥协了。

张爱玲没有再写下去,而是让人们思考,其实,我们可以猜到宗桢与翠远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因为他只是个平凡的“好人”,所以只能安于现状。

这种程度上的启示读者是乐意自己去揣摩的……再如《金锁记》结尾处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深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6]这些文字的结尾都只有了了数句,却点出了主人公的命运。

这不得不说是张爱玲独到的哀婉之处。

(二)作品内涵对现实背景下人性的披露

张爱玲小说中对于人性的披露是彻底的,其现实背景下对人性的剖析更为深刻。

张爱玲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的沉默寡语,悲天悯人。

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下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渺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她用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进进出出。

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尽以毕现;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

张爱玲是冷静的,她笔下的故事也是冷静的。

冷静的文笔描写冷静的现实,冷静的现实冷静的表达人性。

1.冷静中窥伺人性

用两个字来形容张爱玲的小说,就是冷静。

她似乎总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以局外人的态度冷静的陈述现实和现实中的人性表露。

张爱玲小说中的语言之精准,词句之凝练,“前人之述备矣”,在此不多加评论,只说她冷静的风格。

文字似乎不能用冷静来形容,但是除了这两个字,不能更恰当的形容张爱玲的文字。

无论多么残酷的现实,多么激烈的争斗,多么凄美的爱情,在张爱玲笔下,一律冷静。

而这冷静中流露出的冷酷,更让人心生寒意。

现实的威力在她冷静的叙述中表露无疑。

美好的情感在现实残酷的扼杀下毁于一旦。

在她冷静的语调中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讲故事的口吻来讲述现实,冷静的话语来叙述,对于现实的残酷的表达,其效果比激烈的控诉更加明显。

冷静的现实顺延人性,虽然残酷,却是再自然不过,似乎不这样便违背了自然规律一般。

在这残酷而冷静的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一览无余。

现实的残酷促使人性发生畸变也是顺理成章。

代表人物便是《金锁记》中的七巧。

七巧原是麻油店中的女儿,嫁给了姜家身残病弱的二少爷。

因此毁了她的一生。

平凡人家的女儿嫁进大户人家,生活上的不习惯,个性的倔强,使她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爱玲对于她婚后五年的生活没有多加描述,只从五年后说起。

然而七巧生活的压抑也可以想象。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人性的扭曲与畸形是在所难免的。

七巧心里还存着对幸福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又让她不得不防。

严苛的现实逼得她的人格发生巨大的转变,她只识得金钱了。

人性发生巨大的扭曲与变化,在这冷静而残酷的现实中

也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似乎不发生变化,倒不正常了。

在这现实中,人性的转变是再自然不过的。

2.在时事中随波逐流的情感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故事,极少有喜剧,即便是有一个稍好的结局,其过程也必是曲折的,不肯顺顺当当的让人家在一起。

时事成就爱情,张爱玲的笔下,因时事成就的爱情,最经典的就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

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人,都曾经历过感情上的波折,而这波折给他们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因此在面对彼此的时候,尽管彼此都有意思,也难以像一般人那样的投入。

香港的陷落之所以成就他们,也是人性使然。

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中,人本能的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而他们,成为了彼此的救命稻草。

张爱玲的小说是现实的,她笔下的爱情,也是在现实中随波逐流。

更多的情感在现实中磨灭,在时事中磨灭。

比如《色·戒》,王佳芝和易先生的相遇是一个计,一个圈套,这是现实。

美人在计中乱了分寸,这是情感。

然而在这个现实前提下的这份情感,是注定了没有好结果的。

再比如《封锁》,宗桢和翠远同乘一辆电车,一次封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然而这联系是十分脆弱的,随着封锁的解除也就烟消云散了,犹如昙花一现。

在现实与时事中磨灭的情感,其中不仅有现实的因素,更有人性的无奈。

《封锁》中,宗桢如果不是已婚的身份,他和翠远也许会有一段感情。

而佳芝,若不是美人计中的主角,应该也不会有那般悲惨的命运。

只是,若没有这现实,也不会相遇,也不会产生情感,因此,情感的磨灭也是必然的。

3.爱情悲剧与现实人性的关系

爱情悲剧的产生,必定与现实与人性有关。

是爱情悲剧扭曲了人性,还是人性在现实中导致了爱情悲剧呢?

应该说,这两种状况,在张爱玲的笔下都有体现。

爱情悲剧中的人性表达在《心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许小寒爱上了她的父亲,然而这爱情注定了是个悲剧。

在这悲剧中,对于小寒和她的父母的人性,张爱玲刻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小寒谋杀了她父母之间的爱,这对于人性的表达最为深刻。

因为爱,小寒对于自己的母亲也产生了敌意。

张爱玲没有直接的描述,然而这却是极明显的事实。

但是母亲终究是母亲,不管女儿做了什么或者是想了什么,总归是自己的孩子,伟大的母爱表露无遗。

谈到人性导致的爱情悲剧就要说《连环套》。

霓喜的个人悲剧同她个人经历分不开。

儿时的苦日子让她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她没有安全感。

因此她极力的想要抓住什么来保证自己生活的安全。

但是,残酷的现实使得她幸福的机会变得十分渺茫。

因为被卖,她与雅赫雅之间的情感十分薄弱,而对自身卑微的恐惧,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促使她开始在其他人身上打主意。

然而,她的悲剧也就在于此。

二90后受众文化背景与阅读心理——集体无意识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张爱玲接受史,可以说坎坷不平、起伏跌宕。

有非凡的热闹,也有不正常的沉寂。

有海内外的互相阻隔,也有大陆自身的断层。

伽达默尔曾指出: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文本属于历史,属于无限绵延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

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

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7]是的,社会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接受群体及接受动机和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必将随着社会时代等诸多因素而有所变化。

同样,张爱玲接受史到此也没有停止和结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张爱玲将在更为广阔的接受视域中绽放其恒久的艺术魅力。

张爱玲接受史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接受视域空间,对张爱玲接受史的研究也将是更为科学、客观、全面的研究领域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相应的社会结构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8]

90年代以来,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不再那么关注宏大叙事,转而对个人生活产生兴趣,对人的生存和命运给予关注,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张爱玲的作品再次如鱼得水。

“90后读者”特指:

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新时代公民。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现在这个经济发展迅猛发展、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各种价值观和各类思潮也充斥着新生代的头脑。

"9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出生于这样一个多元化发展时代,深受网络新媒体

的影响,也因此对于网络有着非常强的依恋。

信息技术让他们有了更大、更主动的选择权,面对多元社会、多元标准和多元的社会思潮,尚在逐步成熟的价值观也在经历考验和悄然变化。

90后受众群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90后受众的集体无意识体现):

(一)敏锐的接受力与好奇心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交替更换,更新换代速度快,在改革开放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是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90后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团体,在传媒受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纸质书籍已经不能满足90后的需求,需要更大的新鲜的事物去探索。

大多数为独生子的90后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条式的命令式教育,敢于创新。

拥有较强的探索心,反叛心理强,不怯弱。

愿意主动从书籍或者网络中寻求知识链接点,新奇的网络小说可以说是青少年课堂之外的畅想,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更为自觉的阅读学习,“早发现,早知道”,以达到被问及时可滔滔不绝被人敬仰的效果,极好的满足了他们挑战灌输式权威的反叛心理。

(二)阅读的娱乐化倾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逐步发生改变,尤其是90后,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90后在享受物质生活的便利的同时,在文化生活工作等方面显得更加娱乐化,尤其是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恶搞成为一种时尚,从“最炫杜甫风”就可以看出,部分90后读者阅读的实质不是去发现文本中的意蕴,而是为了娱乐,由此衍生出文化恶搞。

也就是说极大一部分90后读者阅读是为了感受电子产品的先进度,才下载文档阅读。

本质不在阅读,在于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优越感。

(三)鲜明的个性与张扬的自我

突出的个性色彩与表达欲望开放的社会氛围的熏陶,使得“90后”强烈地希望彰显个性和表达自我。

90后”一代意识更加自主,视野更加开阔,信息搜集能力更强,“他们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评判事物的标准更多元,尊重利益多样化,反对不加思考接受强加的说教,渴望平等的话语权。

但同时一些特别渴望张扬个性的“90后”会把错误的观念看作是显示自己独特价值和社会形象的机会,这无疑是他们在行为选择中不成熟的表现。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作为传媒受众的90后情绪稳定性相对差,抗挫折能力弱。

(四)物化欲求与精神的虚无

曾有人这样形容过几代人,“60后”的特征是信仰;70后”的特征是理想,80后”的特征是张扬;“90后”的特征是空虚。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数90后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充足富裕,衣食无忧。

同时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多样,社会多元化的状况。

选择性多了,迷茫也就多了,从而导致了没有了自己可以相信的,自己信仰的东西,引发精神上的空虚。

因而,很多90后阅读书籍,无论纸质还是电子版,大多数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缺和迷茫,或者说网络阅读给了新生代全新的阅读体验,使他们产生了极强的角色代入感,在现实的局促与压迫中得到释放与宣泄。

尤其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共鸣更能使其内心产生方向感和归属感。

正是由于90受众的这些诸多特点,所以探讨大众传播、把关人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十分必要。

“一方面是要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对大众传播中的一种‘中性’心态,不被以收视率为标准的竞争或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所感染而蒙蔽自身的心智,尽量以客观的传播效果存在来判断受众反馈的基本格局并进而拟订符合受众需求的栏目开发计划;另一方面还可以据此设计一些诸如‘受众心理阀值’等来作为洞察传播效果的工具。

”[9]在大众传播的效果经验显示,现在的传播受众的反馈已经到了考验媒体把关人各方心理阀值的关键时刻,要警惕焦躁情绪的集体无意识状态出现。

三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文化心理境遇相似性

(一)小说的女性视角与当今部分观念重合

张爱玲最擅长、也最乐于书写的人物就是生活在上个世纪初封建体制下旧式家庭的女性形象。

她们历经了时代的变迁,任岁月在额头上雕刻皱纹,让自己青春的身体一点点地走入没有光的所在。

即使有个别的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也只不过是轻轻掀起黑暗的一角,看到了微微一丝光亮,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而已,

最后还是未能冲破封建的牢笼,只能一如既往地生活在她们几千年来早已习惯了的无法挣脱的心狱里,最后只能把飞扬的青春生命定格为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10]90后的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都很快,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和理解,渴望被认同,渴望自己解决事情,摆脱成人的管束。

尤其是当今社会,多数地区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在我的家乡便是如此,诞下男孩,全家欢喜,生下女孩,要不偷偷送人,要不就表情哀怨。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女孩,多半在心灵上烙下了无爱的阴影。

读过爱玲小说的杨黎同学告诉我:

“从她的小说里,我读到的是时代无奈的消沉的缩影,读到的是自我怜惜的无奈。

所以,当我孤独无助时我会去翻弄它,仿佛是在找寻一个志同道合的可怜陪伴。

或者说我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寄托,从而逃避现实吧!

”张爱玲总是以女性的姿态屹立于文坛的,以女性心理作为故事展开的切入点,深刻体察女性的悲喜与挣扎,抗争与陷落。

无论是《金锁记》中的那个自卑、自私、势利、惶恐、挣扎,最后带着沉重的黄金枷锁老去的曹七巧,还是《倾城之恋》中那个为了能逃离让她艰于呼吸视听的家庭,宁愿拿自己的青春做赌注的白流苏,她们都是脆弱、美丽而可爱的女人。

为了生存,她们或抗争,或挣扎,或屈从,或堕落,或毁灭,但此时的她们已经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微茫的个体意识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而这些也正代表了作家本人的一种立场与姿态。

所以,喜欢读张爱玲小说的90后读者多是内心比较脆弱的,受家庭环境压抑的女孩。

(二)张爱玲的自我缺失与90后读者的共鸣

张爱玲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与后娘的监管中成长,她的父亲多次扬言要杀了她。

而她的感情也是令人喟叹的,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汪伪奸细胡兰成,她不顾舆论谴责,不畏其政治身份,只为了爱,豁出了一切,最终却落得被抛弃的下场。

她孤独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是一片苍凉与无尽的叹息,化为玻璃灵柩,守护她过去的灿烂,隔着空间与时间的玻璃墙望回去,越光辉就越凄凉。

多数90后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确定在了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里:

物质生活丰富,生活安逸。

父母在生活中比较主张独立与开放,更加追求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奔波于快节奏的工作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

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缺少玩伴,早早的被送进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没有天真烂漫的童年,只有沉重的课业负担,与家长沟通的机会也少,因而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无存在感。

这种负面的感觉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自我思想。

另一方面,这种孤独感也令他们空虚,失落,继而寻求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同时,90后的父母有的家庭还有过拆散和重组的现象,这无疑给“90后”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他们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身世的飘零感和精神的无所依凭,也决定了张爱玲对平凡安稳的现世生活异常看重,决定了她作品中率真感人的世俗取向。

她孜孜于琐碎的事物,喜悦于一草一木的日常生活,对于物质的迷执,是因为她知道这一切都会毁灭、都会消逝。

所以,任何一点点可感的、当下的存在都饱含着生命的充实而弥足珍贵。

有这样认真的对现世生活的喜爱,她的人生观才不至于悲观到完全的绝望。

我想也正是我们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温暖的匮乏,才或多或少的使得90后的我们与从小家庭温暖缺失,情感故事流变的张爱玲之间发生了碰撞,对其人其小说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与不谋而合的默契。

尤其是出版商和大众传媒大以各种各样诱人的名目出版的张爱玲各种文集。

如张爱玲情语(经典语录),张爱玲的风花雪月等,倍受90后读者推崇。

(三)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与90后的猎奇、娱乐倾向

张爱玲对电影的喜好使她大量运用电影化的表现手法,令小说回荡着一种老去的声音。

“小说在语言上产生了一种纸上银屏的视觉效果,通过镜头的切换传达出岁月老去的苍茫感和虚无感,张爱玲的创作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11]无论是40年代还是90年代,她的作品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认可。

她的作品如《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都是以说书讲故事的方式开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本通俗易懂,集趣味性、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迎合了90后读者娱乐消谴的接受心理。

逆反心理,这是与从众心理相反的一种接受心理。

它处处与从众心理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90后读者个体的独立性比较强,一旦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约束后,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另外,其中有些人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来自有关方面的言传教育采取相反的态度。

在文学活动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当一部小说引起争论或争议,或被查封禁止出版时,反而格外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吸引更多的读者,引起人们阅读的欲望和学术研究的兴趣,读者要从自我的角度进行品评,看看作品好在哪里,环在哪里,为什么引起争议。

正是这种好奇心理,造成了文坛上一种“越批越走红,越禁止越畅销”的现象。

由于批评和争论提高了作品的知名度,好奇心理便使读者

想尽办法去接近、去阅读。

比如说被李安导演改编成电影的《色戒》,删减前一些片段带上了毛片的性质,且编剧用了较长时间的直观镜头呈现方式,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恶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状,也勾起了不少90后的猎奇心理,倘使他们带着这份好奇,特意地下载或者观看这部影片,那么商家谋取暴利的目的倒是达到了,却也实实在在地玷污了90后的双眼。

90后的孩子还处于成长的过渡期,身心发育并不完全,很难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境界还难以达到。

总之,商家的私心成全了张爱玲,也建构起张爱玲小说与90后读者之间微妙的关系。

四“90后”读者对张爱玲小说的接受分析

(一)90读者对张爱玲小说文本的接受

文学接受的合对象性,即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文学文本的“倾向性”(文化价值观念)与“形式性”(形式美学特征)恰好暗中符合了读者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期待、审美趣味,读者由衷萌发对文学文本的“亲和性”,接受情态自然而顺畅。

“文学接受的合对象性的实质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有同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