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docx
《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
防护工程与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
方法和治理措施
一概述
防护工程是指在公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为保证道路、桥梁的主体在汽车通行时稳定、安全、畅通、防止冲刷、滑塌而设计制作的一些混凝土或砌筑工程,主要有:
挡土墙、护面墙、护坡、调治构造物、边沟、排水沟等。
小型结构物指道桥附属部分外形尺寸不大的构件,如路缘石、护拦柱、桥涵栏杆扶手、帽石等。
一般情况下,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的内在质量受到工程各方人员的重视,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但是这些工程的外观质量要做好却比较困难,程度不一的存在着外轮廓不清、表面不平整、棱迹明显、蜂窝麻面、色泽不一等表面粗糙现象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存形式,影响了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协调美观。
因此找出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外观缺陷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地治理措施是必要的。
本章将就防护工程与小型结构表面粗糙的成因与治理措施,以及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办法。
二防护工程表面粗糙的表现形式
防护工程一般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块)石两种结构形式。
这两种结构形式防护工程表面外观缺陷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
(一)混凝土防护工程
1、混凝土跑模,结构表面翘曲不平整,线条不畅,严重时影响结构受力。
2、结构表面模板缝迹明显,纵横向施工缝新浇混凝土跑浆、漏浆在已完工混凝土表面,使结构物产生表面不平整,外观粗糙不雅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一,浇筑痕迹明显。
3、气泡、麻面多,模板缝附近露沙明显,有的甚至毛边周围发黑,既影响美观,又降低了混凝土抗侵蚀、耐破坏的能力,尤其是在寒冷冻胀地区。
4、外观修饰不当,造成颜色差异较大,有的贴面过一个冬季又出现脱皮或脱空现象,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品质和外观。
5、个别工程表面未曾修饰,但也表现出色泽的明显差异,影响美观。
6、有的工程拉杆去除后孔洞未填塞,令湿气侵蚀钢筋,还有工程临时预埋钢筋用电焊截除时灼伤了混凝土,表观焦糊。
7、沉降缝欠直顺,宽窄不一,影响美观。
(二)浆砌片石防护工程
1、墙面不平直、线形不畅、曲折起伏、整体感观差。
2、未按规范尺寸要求选料,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致使完工的工程整体大面积粗糙不光洁;使用个别强度低、抗冻性差的石料,经过冬季反复冻融表面剥蚀,影响整体强度和视觉美观。
3、砌筑工艺不严谨,局部上下层间有纵缝接近的现象,严重影响结构物的受力性能和使用品质。
4、墙体完工后,某些工程根据片石的形状勾自然缝,某些工程则先勾平缝再按块石形状勾凸形假缝,勾缝脱落现象较为普遍,降低了防护工程的抗侵蚀性。
有的工程在一条路线上,甚至相关顺接的工程部位,不同的施工单位勾凸缝的宽度和厚度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工程的顺适美观。
5、个别高填方或桥头锥坡面沉降,勾缝脱落,大面凸凹不平,线条不顺。
三防护工程表面粗糙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防护工程
1、“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线条不畅”是因为模板设计支护不合理,走模或模板刚度不足变形造成的;同时也容易发生漏浆现象,使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2、“模板缝明显”是因为模板陈旧变形,拼装后产生间隙,施工中又未适当填密封造成的。
“纵横施工缝跑浆、漏浆污染相邻面甚至产生缝处不平整”,一般是因为先期混凝土干缩致使模板脱离混凝土表面,续接模板加固填塞不密贴造成。
“水平浇筑层面痕迹明显”,则是因为分层厚度不一,分隔浇筑时间较长造成的。
3、“气泡麻面”除了因为分层太厚、漏振、欠振造成的外,还与模板的清洁度和使用隔离剂好坏有关。
“砂痕多”的现象出现在模板缝间或内部渗漏的接缝上,其主要原因是水灰比大,砂率小,或使用高标号水泥的低标号混凝土及模板缝大且未适当填密封;“模板缝毛边周围发黑”,一般是由小泥浆和水渗漏后与大气综合作用产生的。
4、“外观装饰差”的主要原因是对修饰区域界定不规范,使用的装饰材料配合比不当,或后期养护不当。
5、“未经装饰却表面色泽差异大”,多是因为使用了不同品质的水泥,或隔离剂,或易掉色的保湿遮盖物。
6、“沉降缝的不直顺、宽窄不一”多数与沉降缝板固定和使用材料不当及倾卸混凝土过猛、冲击沉降缝板有关。
(二)浆砌防护工程
1、“线条不畅,曲折起伏,墙面不平整”是因为放线不准,挂线不牢固或技术人员疏于检查造成的。
2、“选料不当造成表面粗糙,凸凹不平,局部出现竖向贯缝”,除了未执行规范要求的原因外,多数是因为石料采集不当所致。
3、“勾缝的脱落”主要是在石料表面勾装饰假缝或勾自然缝未嵌入一定的深度造成,当然也有勾缝前对缝润湿不足,或砂浆强度不高,或勾缝后产生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勾缝不雅观”的原因是过宽过厚或相邻构造物勾缝不一致、不协调。
4、“高填方处或桥头锥坡的坡面变形、勾缝脱落”是高填方土体或桥头锥坡土体的压实不足或土主客观上固结沉降作用产生的。
分析上述造成防护工程表面粗糙的原因,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防护工程表面粗糙都是由于未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施工造成的。
除上述的一些具体原因外,还有其它一些更深层次的因素:
第一,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部分管理人员主观上重视不足,认为以上这些质量病害,仅是一些小问题,不会对整个工程项目造成多大影响,无形中造成以上质量通病仍不断发生;第二、客观上公路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质量控制工作量大,管理工作跟不上。
加上这些工程主要由外包队伍来完成,各外包队伍施工水平、业务素质有限,不能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更增加了管理难度;第三、施工、监理单位的个别现场管理人员、旁站人员,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在现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看见问题也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防护工程表面粗糙的治理措施
(一)混凝土防护工程
1、选用结构合理、刚度强、组合严密、表面平整的钢模板(如5mm厚桥涵专用钢模)和直顺背带钢管,加强支撑,紧固好沉降缝板,对模板缝采用胶带粘贴后再清面,使用性能良好的脱模剂,配制拌和良好品质的混合料,认真分层浇筑振捣成型,精心拆模并养护,是消除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张知不畅、模板缝跑浆、漏浆、毛边、砂痕、麻面及黑边,水平浇筑层面痕迹明显、沉降缝变形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2、治理混凝土施工缝的跑浆、漏浆,应对先期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清洗,再对续接模板紧固、支护并认真密封缝隙,这样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于混凝土外观修饰,要想与周围的表面颜色一致是很困难的,一般使用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配合比,再掺入一定比例的白水泥,经过试饼晾干比对颜色选用,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疵点,如模板的毛边、窄的砂痕或跑模变形不大的墙面,数量不多,面积不大、程度不严重,在3m左右观感不明显,一般不进行修饰为宜;对于拉杆孔、或破碎的边棱、或较大较深的蜂窝麻面,或跑模造成较大的变形必须修补时,可按区域界定规则尺寸,确定修补适宜的深度,按前述方法进行配比选择,参考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修补并认真养生。
4、拉杆尽可能使用套管,抽出后立即使用砂浆填塞孔洞,如拉杆未使用套管去除其混凝土表面外露端时尽可能用物理力学的办法切除,轻易不用氧气切割,避免灼伤混凝土表面。
(二)浆砌防护工程
1、认真放样,牢固标准杆,挂线稳定是保证砌筑位置准确、条线直顺、大面平整、整体协调的基础。
2、选择好的石料是保证砌彻墙面平整、光洁的前提。
片石一般厚度不小于15cm,要求石质坚硬,镶面石平整,尺寸较大者适当整修,严禁使用风化石镶面;块石厚度在20~30cm之间,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为厚度1.5~3.0倍,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平整。
镶面时加以必要修整,使表面平整规则。
3、勾缝是很重要的工序,首先适当清理并润湿砌筑缝,再用强度合格的32.5号水泥细砂浆嵌入砌缝内2cm以上勾缝,要求缝面平整、光滑、顺适、密实,并及时压面修整养生。
对片石凸缝要求勾自然缝,个别拐角过度可使用假缝,一般缝宽不超过4cm;块石缝宽一般不超过3cm;片块石缝厚一般1.0~1.5cm为宜。
通常按上述方法勾缝既可保证勾缝牢实不脱落,又满足顺适、光滑、美观的要求。
4、桥锥坡填土应与桥头高填方一起分层填筑,充分压实后再清坡夯实坡面砌筑片石。
工期允许时,待土体沉降稳定后再做浆砌防护工程稳定性更好。
五小型结构物
(一)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的表现形式
1、结构物外轮廓不清、棱色不分明、平面翘曲整体欠美观。
2、构造物表面气泡、麻面多,有砂痕现象,影响混凝土使用的耐久性(冻酥、脱皮)和路容的美观。
3、不同批次的小型预制件颜色差异大,外观不美。
4、预制件掉角碎边,修饰后外观差。
5、小型结构物(如路缘石)在使用过程中脱皮、碎落严重,影响使用品质和外观美。
(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的成因分析
设计方面
1、某些小型构件设计上不利于施工,如沥青路面的直角形缘石,压路机碾压路面边部时,易造成侧向推移、缘石嘴边等。
2、某些小型外露构件设计抗冻强度不足,经反复冻融后脱皮,碎落。
施工方面
1、小型构件预制模板是成形的关键。
模板组合不合理,刚度不足走模变形,加工表面不平整、不光滑是产生外轮廓不清、棱角不分明、平面翘曲、尺寸误差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易出现跑浆、漏浆,形成表面蜂窝麻面。
2、小型结构物振捣十分重要。
其表面气泡、麻面多、模板缝有砂痕现象,除了混凝土本身品质原因外,多数是因为振捣方式不当、时间不够、振捣不到位、不密实造成的。
3、不同批次小型构件的色泽差异不是因为采用不同品质的水泥或隔离剂,或砂、石,或易掉色的养护遮盖物造成的。
4、小型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如防护不当,会造成成品缺角碎边、修补后影响美观。
管养方面
小型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脱皮碎落,除行车破坏外造成,有的是因为管养不当造成的,比如寒冷地区在沥青路面上撒盐除雪,春融期冻胀加盐,就极易使设计强度不高的路缘石表面脱皮、碎落。
(三)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的治理措施
设计方面
对外露的小型结构物应有足够的抗冻强度和兼顾利于施工的外形尺寸及协调美观。
施工方面
1、小型结构物的预制:
宜选用低标号水泥作配合比,这样浆体饱满;模板制作应组合合理,有足够的刚度、不变形,表面平整光滑,最好使用专门轧制的焊缝少的易拆摸的钢模;使用良好的隔离剂,振捣时间、方式、频率得当;拆摸时混凝土强度适宜,不碰撞边角;对气泡、麻面适当修饰;认真养生等。
这些措施对保证小型构件物外形尺寸规矩,表面光滑美观是行之有效的。
2、小型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应精心装卸、避免碰撞、注意支垫、精心放样、挂线安装,才能保证成品质量的外观顺适美观。
3、为保证不同批次小型构件预制色泽的一致性,应保持材质相同和施工工艺一致,并保证施工环境条件的类似。
管养方面
小型结构物多外露于结构物的顶部或边侧,管养单位应防止清扫路面、桥面时对其表面的机械刮损、碰损以及冬季撒盐除雪对其破坏等。
六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
(一)抓好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性
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常常只重视内在质量,不重视外观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人们一直都很重视,且有一整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则很少被重视,且有关外观质量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较少。
因此,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管理办法,施工人员素质、环境影响、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原材料等。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常见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见表1。
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因素分析表表1
常见问题
主要影响因素
颜色不一致
(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2)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3)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蜂窝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操作不规范,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形成蜂窝;
(5)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
(6)碎石、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
麻面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6)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如硫酸钢颗粒等)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而产生麻面;
(7)振捣时间垞,造成混凝土离板而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造成麻面;
(8)搅拌时间短,混凝土和易性不好,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而出现麻面。
斑点
(混凝土表面局部少数颜色不一致,严重的呈“迷彩服服状,分明斑和暗斑两种”)
(1)原材料:
A、使用变质水泥或受潮结块的水泥或含深色杂质的水泥而造成斑点;B、使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砂或含深色杂质的河砂而造成斑点;C、使用带花斑的或含深色杂石的碎石而造成斑点;D、脱模剂不干净而造成斑点;
(2)模板:
A、混凝土施工前模板清洗不干净,含有锈迹或杂物而造成斑点;B、施工过程中溅入混凝土浆或杂物或踩脏等造成斑点;
(3)养护:
覆盖物不干净而造成;
(4)保护层砂浆垫块未完成被混凝土砂浆包裹或太薄而产生明斑或暗斑;
(5)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而出现石头影子造成暗斑;
(6)和易性不好,水泥砂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而造成暗斑;
(7)碎石级配不好,过多过大碎石,以致水泥砂浆不能充分包裹碎石而产生石头影子航的暗斑。
露筋
(1)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出现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
(1)模板加固不牢靠;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
(3)地基不牢,支撑不够,以致高空中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模板变形混凝土跑模;
(4)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
线条不明
(1)施工缝处理不平整而造成接缝不在同一平面;
(2)模板接缝不平整或不密贴,造成混凝土接缝错牙或大小不一或漏浆;
(3)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或缺棱少角。
缝隙夹层
(施工缝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物)
(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
(2)浇筑大面积钢筋结构物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时混入混凝土,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3)浇筑混凝土柱头时,因柱子施工缝停留时间较长,易掉进杂物,浇筑上层柱时,又未进行认真处理,以致施工缝处夹有杂物。
水泡
气孔多
(1)混凝土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未根据每车河砂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水泡气孔增多;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
(3)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
(4)振捣程序不对,随意性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而钢模无孔眼,与混凝土密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很易产生水膜,水分、气泡很难完全赶出。
缺棱掉角
(1)木模板在浇筑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4)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三)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
1、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关
(1)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并且同一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
原材料应干净无杂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或斑点。
(2)加强水泥的现场检查。
对每批进场水泥都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抽样送实验室试验,测定其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只有全部合格才可使用。
(3)检查水泥储存条件。
确保水泥储存在干燥、通风、防风雨、防潮湿的地方。
地板用枕木铺垫,高出地面至少30cm,水泥进场后应尽快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施工队伍使用过期或被雨淋而结块的水泥,这种水泥不仅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且会使浇注的混凝土有深色斑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4)严禁使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砂,准确测定每车河砂的含泥量,控制含泥量<3(按规范1~2)%,否则混凝土外观颜色就会出现深色的斑点或泥黄色。
(5)随时检测,对砂场的砂进行筛分、杂质含量、压碎值等项目的试验。
(6)控制好砂的级配,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
(7)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2或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且不得超过100mm。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筑。
2、控制混凝土拌和物关键工序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
(2)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
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伴和物中掺加混合材料(如磨细粉煤灰等)或减水剂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和光洁度。
(3)建立原材料计量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特别是水的计量,应制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就用小台秤计量。
(4)严格控制水灰比。
注意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每车河砂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以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气孔的形成。
(5)严格控制混凝土用坍落度,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可参考表2执行,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停放时间,减小坍落度损失。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表2
项次
结构种类
坍落度(cm)
1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厚大结构(挡土墙、基础或厚大块体等)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1~3
2
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等
3~5
3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仓、筒仓、细柱等)
5~7
4
配筋特密的结构
7~9
注:
1、本表系指机械振捣,人工振捣可适当增大坍落度;
2、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应掺外加剂;
3、曲面、斜面结构混凝土,其坍落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4、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1~2cm。
(6)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
混凝土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卸料止),可参照表3。
混凝土在搅拌中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s)表3
混凝土坍落度(cm)
搅拌机型
当搅拌机容积为(L)
小于400
400~1000
大于1000
小于及
等于3
自落式
强制式
90
60
120
90
150
120
大于3
自落式
强制式
90
60
90
60
120
90
(7)严格控制外加剂,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按有关标准鉴定合格并经试验符合施工要求后再用。
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碾碎、过0.6mm筛后方可使用。
3、施工过程的技术保证
1)模板安装与清洁
(1)尽量以钢模代替木模,虽然成本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严格控制钢模清洁。
每次装模前,用小砂轮对钢模除锈,除锈完毕用抹布擦净并及时用轻机油涂上,保持钢模内面无任何杂物、染点。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实践证明脱模剂选择轻机油比较好,拆模后在阳光作用下易挥发,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以至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洁明亮,并且可以防止钢模生锈。
(4)确保模板加固牢靠。
重点把关模板接缝拼装严密。
模板接缝控制在2mm左右,并采用玻璃胶涂密实、涂平整,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
(5)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
(6)施工过程时刻注意保持模板内面干净。
当施工人员踩脏模板或混凝土浆溅到模板或别的原因弄脏模板,在浇筑完一层混凝土时,必须及时用棉纱布把上节模板上的污点擦干净,以避免混凝土外观上有深颜色的斑点出现。
(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8)每次使用之前,要检查模板变形情况,禁止使用弯曲、凹凸不平或缺棱少角等变形模板。
2)混凝土布料与捣固
(l)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砾。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人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防止底层混凝土胶结不好。
(2)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是否按要求固好垫块;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以免露筋。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简或溜槽等下料,避免混凝土离析。
(4)控制振捣间距,插人式振捣器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左右,振捣新的一层,均应插进先浇筑混凝土5~10cm,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
(5)控制振捣时间,做到不要欠振,不要过振。
设专职振捣队,使于经验积累。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判断:
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6)注意振捣方法,垂直振捣时,振动垂直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40°~45°角;棒体插人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振捣棒要及时上下抽动,分层均匀振捣密实,振捣好后,要慢慢拔出振动棒,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所造成的空洞。
(7)控制振捣程序,先周围后中间,并注意混凝土摊铺四周高中间低,以便把气泡尽往中间赶出,避免聚集在模板处。
(8)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在钢筋密集体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9)注意保护层砂浆垫块处的混凝土振捣,务必使水泥砂浆充分包裹;或采取振捣一小段先取下一小段垫块的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