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039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5月份高三月考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贮藏能量B.物质运输的介质

C.良好的溶剂D.缓和温度的变化

2.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图示该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4.如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这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A、a,则

①预计Ⅲ6是患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②若Ⅲ6是患病男孩,Ⅱ4和Ⅱ5又生Ⅲ7,预计Ⅲ7是患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  )

A.①1/3;②1/2B.①1/6;②1/6

C.①1/6;②1/4D.①1/4;②1/6

5.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

6.下列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是(  )

A.长颈鹿最初都是短颈

B.长颈鹿在缺乏青草时,只能吃树上叶片,由于颈的经常使用而逐渐变长

C.长颈鹿的长颈必须通过长期遗传和变异,逐代选择才能形成

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环境引起的,所以说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7.人体正常红细胞呈双凹盘形,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膨胀有耐受性,可增加70%体积面不涨破,使正常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为0.42%。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的红细胞呈球形,为探究HS患者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

HS患者红细胞悬浮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S患者红细胞悬浮液,放置一定时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红细胞体积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并标注HS患者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点)

(3)分析与讨论

①将正常红细胞放入0.3%的NaCl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红细胞是否会涨破?

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红细胞膨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鼠是常被用于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

请根据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材料及试剂:

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

用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作: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__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

(3)观察:

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

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

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

 

9.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果蝇的X、Y染色体(如下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刚毛和截毛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可知其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Ⅰ片段”、“Ⅱ1片段”或“Ⅱ2片段”)。

(2)据上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截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10.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2)突变为果蝇种群的__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雄蝇。

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若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

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

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善实验设计的步骤及结果预测。

(注:

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怎样时,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乳酸菌能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将亚硝酸盐分解,某兴趣小组从泡菜滤液中筛选出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氮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入乳酸菌的亚硝酸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筛选出的乳酸菌,用于泡菜制作过程,进行食盐用量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探索实验,结果如图。

①泡菜制作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可知,腌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说明,食盐用量和___________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使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不耐储存。

科研人员欲通过两种途径培育延熟番茄:

①转入新的控制果实成熟的基因来获得延熟番茄,②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抑制番茄果实原有成熟基因的表达来获得延熟番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科技工作者在某植物中发现方法①所需的控制果实成熟的基因。

为获得该基因技术人员提取了该植物全部DNA,在利用___________技术扩增该基因的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寻找该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2)采用方法①获得延熟番茄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番茄___________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该操作是否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②的原理是将番茄原来控制果实成熟基因的___________基因转入受体细胞,该基因产生的mRNA能够与成熟基因转录出的mRNA互补结合,形成___________,抑制成熟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水不能储存能量,A错误;自由水是物质运输的介质,B正确;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C正确;自由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D正确。

2.【答案】C

【解析】pH由b→a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A错误;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B错误;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温度降低,则酶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温度降低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C正确;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延长,且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即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

3.【答案】B

【解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A正确;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B错误;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水解,C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的结果,D正确。

4.【答案】C

【解析】①Ⅰ1和Ⅰ2正常,而Ⅱ3是患者女性,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则黑尿症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则Aa×Aa→1AA、2Aa、1aa,而Ⅱ4号表现型正常,则基因型为1/3AA或2/3Aa;Ⅱ5号是患者,基因型为aa,则Ⅲ6为患病男孩的概率=2/3×1/2×1/2=1/6;②若Ⅲ6是患病男孩,则Ⅱ4的基因型为Aa,则Ⅲ7是患病男孩的概率1/2×1/2=1/4。

5.【答案】C

【解析】子一代DNA表明DNA分子只复制一次,都是15N-14N,所以应为②,A正确;子二代DNA表明DNA分子复制二次,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2个都是14N,2个为15N-14N,所以应为①,B正确;子三代DNA表明DNA分子复制三次,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6个都是14N,2个为15N-14N,所以应为③而不是④,C错误;亲代的DNA都是15N,所以应为⑤,D正确。

6.【答案】C

【解析】长颈鹿最初既有长颈也有短颈,后来食物条件变少,长颈鹿能生存下来,A错误;颈的经常使用而逐渐变长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B错误;长颈鹿的长颈必须通过长期遗传和变异,逐代选择才能形成,C正确;长颈鹿的长颈是通过遗传和变异产生的,是自然选择的产物,D错误。

7.【答案】

(1)①配制0.1%、0.2%、0.3%、0.4%、0.5%、0.6%、0.7%、0.8%的NaCl溶液,取等量上述溶液和等量0.9%的NaCl溶液,分别放入9只试管中,并编号1、2、3、4、5、6、7、8、9; ③用吸管吸取9只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2)

(3)①不会 正常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为0.42% ②当红细胞溶液的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红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细胞膜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限度

【解析】

(1)实验思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HS患者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实验原理是红细胞在小于生理盐水的浓度的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会涨破,红细胞涨破的临界浓度在涨破的最低浓度和开始涨破的浓度之间,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的形态可以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实验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实验思路如下:

①配制0.1%、0.2%、0.3%、0.4%、0.5%、0.6%、0.7%、0.8%的NaCl溶液,取等量上述溶液和等量0.9%的NaCl溶液,分别放入9只试管中,并编号1、2、3、4、5、6、7、8、9;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S患者红细胞悬浮液,放置一定时间;③用吸管吸取9只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2)预期实验结果;由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的红细胞呈球形,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膨胀耐受性低,因此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要比正常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低。

(3)①由题意可知,正常红细胞涨破的临界NaCl溶液浓度为0.42%,因此将正常红细胞放入0.3%的NaCl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不会涨破。

②当红细胞溶液的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红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因此当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红细胞会涨破。

8.【答案】

(1)(小鼠)睾丸 

(2)①解离固定液 ②醋酸洋红染液 ③压片(只要有压片的操作均可) (3)①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②缺失

【解析】观察减数分裂应选取生殖器官,本题应选取(小鼠)睾丸。

制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自我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故中期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减Ⅰ中期、减Ⅱ中期。

A1正常,则A2为缺失,若A2正常,则A1为重复。

9.【答案】

(1)刚毛 二、三 Ⅰ片段 

(2)XaXa与XAYa XaXa与XaYA (3)1/4

【解析】

(1)由杂交组合一可知子代全部是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性状。

根据杂交组合二和三可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应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如果是在Ⅱ-1区段不会出现杂交组合三的结果,故应是Ⅰ片段。

(2)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应是XaXa和XAYa,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应是XaXa和XaYA。

(3)杂交组合一的亲本是XAXA和XaYa,子一代是XAXa和XAYa,自由交配后截毛雄果蝇即XaYa占1/2×1/2=1/4。

10.【答案】

(1)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进化 多方向性(不定向性)

(3)长翅∶短翅=1∶1 6

(4)Ⅰ.黑体 Ⅱ.遗传图解,共4分,亲本和F1表现型与基因型1分,子代表现型与基因型1分,比例1分,遗传学符号1分)

Ⅲ.灰体∶黑体=1:

1

【解析】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2)突变可以为果蝇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3)根据题意,雌蝇为双杂合,基因型为FfXMXm,因为是测交,所以雄性亲本为ffXmY,F1中雌蝇的基因型为FfXMXm、FfXmXm、ffXMXm、ffXmXm,其中的ffXMXm和ffXmXm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会在ff基因作用下转化为雄蝇,所以F1中雌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FfXMXm)︰短翅(FfXmXm)=1︰1;根据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前面分析,可知F1中雄蝇的基因型有FfXMY、FfXmY、ffXMY、ffXmY、ffXMXm和ffXmXm共6种。

(4)Ⅰ.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1d1。

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1,表现型均为黑体。

Ⅱ.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

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表现型为灰体;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9D__E__)∶黑体(3ddE__+3D__ee+1ddee)=9∶7。

Ⅲ.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

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表现型为灰体;因d和E连锁,D和e连锁,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

37.(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碳源(1分)水(1分)无机盐(1分)

用于合成菌体的含氮物质(用于合成菌体细胞物质)

(2)①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②食盐用量过低,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③腌制时间缺氧和酸性乳酸菌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将亚硝酸盐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