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90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5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

新课程高中生物复习会考考点(必背)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1从生物圈道细胞

1、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要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2、

(1)高等生物的结构层次

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器官和系统

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人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

个体(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同”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细胞学说”;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异”说明细胞具有多样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1)最主要区别有无核膜=有无成型细胞核(原核生物主要记住四种: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

(2)都有遗传物质、细胞膜、细胞质(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3)病毒无细胞,必须寄生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也不是真核(病毒包括: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

(1)大量元素:

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主要元素);CHONPSKcaMg; (大量元素);O (最多元素)]

  

(2)微量元素:

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含量少作用大。

[Mo、Cu、B、Zn、Fe、Mn (记“铁猛碰新木桶)”]

例1:

植物缺少B(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花而不实)

例2.:

动物缺Zn时会生长发育速度缓慢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主要组成元素:

C、H、O、N。

(大多数含有S,有些含有FeCuI等),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几百到一千万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①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②氨基酸种类:

大约有20种

③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

多肽:

有2个以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物质

(3)蛋白质由一条到几条多肽链构成

(4)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不同;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5)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①结构蛋白(毛发,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②催化作用(酶);③运输作用(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胰岛素);⑤免疫作用(抗体)。

有关计算:

①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链数m 

②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③至少—NH2或—COOH位于多肽链一端和R基(即有几条链至少就有几个)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    由C、H、O、N、P元素构成 ,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 ,分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  (核糖核酸)两种 

(2)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三部分构成

 构成DNA的核苷酸:

(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

(4种)

(3)核苷酸脱水缩合构成多核苷酸链(构成DNA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的多核糖核苷酸链)

(4)DNA双链,RNA单链或其他

 (5)①稳定性:

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

②多样性:

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

③特异性:

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

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

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

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原(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

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

糖类 ③直接能源:

ATP  ④根本能源:

阳光

2、脂类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

 ①脂肪:

重要储能物质、维持体温

 ②类脂:

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

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2.5细胞中的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为两种

结合水:

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

(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如幼嫩植物)

生理功能:

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缺Ca含量低会抽搐,或儿童佝偻病;缺Fe会患缺铁性贫血;植物缺Mg叶子发黄。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

(1)化学成分:

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2)结构:

①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②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3)特点:

结构特性是:

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

选择透过性。

(4)功能:

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

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2、线粒体:

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

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

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RNA。

 内质网:

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

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

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

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

功能:

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

(1)渗透吸水:

  两个条件:

半透膜和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构成)是选择透过性膜(是半透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

原则:

低浓度到高浓度

(3)植物吸水两种方式:

①吸胀吸水:

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渗透吸水:

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双膜: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不是细胞器)

单膜:

液泡、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细胞膜(不是细胞器)

无膜:

中心体、核糖体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

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3、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还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核信息传递的过程起重要的作用。

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为酶提供了附着的位点;③生物膜把各个细胞器分割开,使得各种生化反应互不干扰。

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是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都是可以运动的)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自由扩散:

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等)

(2)主动运输:

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离子、氨基酸、单糖等)

意义:

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酶: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

②专一性

③适宜温度和pH值

a.温度;b.PH值

V

最适PH

最适温度

V

(低温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暂时丧失,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将可恢复;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活性永久丧失,不能恢复。

§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①ATP的全称: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一分子腺苷,三分子磷酸组成

②ATP的结构简式:

A—P∽P∽P

③结构特点: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能量

④作用:

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直接的能量物质

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非可逆反应)

水解酶

ATPADP+Pi+能量

合成酶

解释:

ATP水解产生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②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植物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动物来自呼吸作用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场所: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

(4)有氧呼吸:

第一步: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

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

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KJ,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约38mol)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无氧呼吸:

第一步: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

丙酮酸继续分解,有两种情况

2C2H5OH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② 2C3H6O3 +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5、呼吸作用的意义: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