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662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收集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雨水收集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雨水收集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雨水收集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雨水收集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水收集槽.docx

《雨水收集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收集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水收集槽.docx

雨水收集槽

雨水收集槽

【篇一:

雨水口布置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口。

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

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

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

多箅式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

冰冻地区应对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

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

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口可以串联。

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

第3.5.7条口的型式和数量,应按径流量及泄水能力确定。

在道路纵断面凹处和路面低洼集水点,应设置口;在地下管线顶上,不应设置口。

在道路交叉口处,应以不发生雨水在交叉口漫流为原则,按径流趋向和等高线设计要求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的间距,宜采用30~80m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5雨水收集

5.5.3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10~20mm。

5.5.4雨水口担负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40m。

5.7雨水排除

5.7.2当绿地标高低于道路标高时,宜设在道路两边的绿地内,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20~50mm。

5.7.3雨水口宜采用平算式,设置间距不宜大于40m。

5.7.2推荐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和顶面设置高度。

绿地低于路面,故推荐雨水口设于路边的绿地内,而不设于路面。

低于路面的绿地或下凹绿地一般担负对客地来的雨水进行入渗的功能,因此应有一定容积储存客地雨水。

雨水排水口高于绿地面,可防止客地来的雨水流失,在绿地上储存。

条文中的20~50mm,是与6.1.11条要求的路面比绿地高50~100mm相对应的,这样,保证了雨水口的表面高度比路面低。

5.7.3推荐雨水口形式和设置距离。

建设用地内的道路宽度一般远小于市政道路,道路做法也不同。

设有雨水利用设施后雨水外排径流量较小,一般采用平算式均可满足要求。

间距随雨水口的大小变化很大,比如有的成品很小,间距可减小到10多米。

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

6.5.5场地间距,一般为30-80m;低洼和易积水地段或少雨地区,的数量,宜适当增减。

平算式,算面应低于附近地面3cm,且四周坡向雨水口。

6.5.6城市型道路雨水口间距,宜按表6.5.6的规定设置,纵坡小于3%或雨水集流的地段,的间距要适当加密或采用横隔道路的多算雨水口。

城市型道路间距表6.5.6

6.5.7应设置在集水方便并与雨水干管检查井或连接井的支管短捷处,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人行道出口和地下管道顶上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第6.4.6条,应位于集水方便、与雨水管道有良好连接条件的地段。

口的间距,宜为25~50m。

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

其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

当道路的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的数量应适当增加。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

gb50014-2006

4.7雨水口

4.7.1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形式确定。

4.7.2间距宜为25~50m。

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

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4.7.3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

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4.7.4深度不宜大于l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有冻胀影响地区的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条文说明:

4.7雨水口

4.7.1规定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雨水口的形式,主要有平篦式和立篦式两类。

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

立篦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确定。

雨水口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有的地区不经计算,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不仅浪费投资,且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

4.7.2规定间距和连接管长度等。

根据各地设计、管理的经验和建议,确定雨水口间距、连接管横向串联的个数和连接管的长度。

为保证路面雨水宣泄通畅,又便于维护,雨水口只宜横向串联,不应横、纵向一起串联。

对于低洼和易积水地段,雨水径流面积大,径流量较一般为多,如有植物落叶,容易造成雨水口的堵塞。

为提高收水速度,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雨水口,或采用带侧边进水的联合式和道路横沟。

4.7.3关于道路纵坡较大时的设计的规定。

根据各地经验,对丘陵地区、立交道路引道等,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因纵坡大于横坡,雨水流人雨水口少,故沿途可少设或不设。

坡段较短(一般在300m以内)时,往往在道路低点处集中收水,较为经济合理。

4.7.4规定的深度。

雨水口不宜过深,若埋设较深会给养护带来困难,并增加投资。

故规定深度不宜大于1m。

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包括沉泥槽深度。

在交通繁忙行人稠密的地区,根据各地养护经验,可设置沉泥槽。

【篇二:

有关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分析】

有关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分析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收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概述

1.1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的意义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是针对城市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绿地等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收集利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回补地下水减缓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因此,城市雨洪利用是一项多目标综合性控制技术。

当前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雨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集雨用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河湖防洪压力,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排洪设施资金。

1.2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的价值

路雨水收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方面。

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2)生态方面。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并改善人居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

(3)经济方面。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能够节约用水并减少用水费用。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能够消除污染排放而减少的社会损失并能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节水可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还能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带来的收益。

2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方法分析

2.1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工程的施工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道用挖掘机开挖沟槽,施工人员需要在现场勘察探测,雨水管道的铺设需要带水作业。

先对有水流入的支管和干管上游的上一个检查井进行封堵,必要时用水泵疏导,然后快速的把雨水管道连续铺设,不预留井位,在有检查井的位置用小型切割机根据检查井的大小切掉混凝土管道的上半部分,形成一个方形的孔,管道的下半部分作为流水槽。

这样可以快速的把支管的水流导入槽内,工作人员可以在无水的条件下砌筑检查井,有利于保证检查井的质量。

污水管道铺设完成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在回填之前要尽可能从管道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闭水试验。

上游段试验合格后,可往下游段充水。

闭水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管沟的回填。

路基挖方采用挖掘机挖方,弃土场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平整。

路床挖方完成后,将检查井用钢板或木板盖严,并在其位置进行标记,以便于井室安砌。

路床采用推土机,振动压路机(不起振)初压压路机复压,路床如有翻浆按规范要求处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石灰土拌和采用厂拌法施工。

按体积比用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拌和,用汽车运至现场,推土机粗平,拌和机搅拌后及时测定灰含量,石灰含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整形碾压,平地机细平,振动压路机终压,灰土养生采用洒水车养生。

机动车道路边石采用花岗岩路边石,非机动车道及便道设施带采用砼侧平石;检查井及收水井采用砂浆砌机砖。

并将沿线旧井室恢复至二灰石上平;盖上铁板,待铺油后接砌至设计高程。

沥青混凝土由沥青搅拌厂集中搅拌,摊铺作业使用自动调平摊铺机,使用前根据工程需要调整和选择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

人工配合,分层流水作业进行摊铺,施工现场设专人测油温,保证摊铺和

碾压的适宜温度。

碾压作业紧随之后,首先用8-10吨压路机初压2遍;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遍数根据试压确定(一般4-6遍);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使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2遍。

面层沥青混凝土完成后,按所作标记挖出收水井及旧排水井室,收水井井口部位用切割机按设计尺寸割缝清除再现浇混凝土并安稳球墨铸铁井篦;用吊车配合人工将井圈、井座按路面高程安装。

在机动车道完工后,进行非机动车道便道及设施带、绿化带的施工。

按图纸要求,首先平整路床,压实后摊铺灰土,然后平整、碾压,合格后,铺砌便道砖。

工期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组建精干的项目班子和有多年从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在主要工种上配备训练有素、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

合理安排材料、机具、设备的进场计划,对所需材料准备,早安排。

在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道安装施工时需要做好安全施工的管理。

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要求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在布置生产的同时必须布置安全工作,在检查生产的同时必须检查安全工作。

施工现场的交通路口及危险处要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牌等,白天设木马,夜间设红灯,进入工地的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专业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所有施工机具,使用前由专人进行检查,严禁无证操作。

电源闸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由电工负责,其它人不得操作。

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对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管理,并设专门仓库存放。

2.2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设施施工措施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施工中针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全面的规划,严格遵守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规,从组织管理和施工上防止和减轻对水、大气的污染、噪音污染,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粉尘控制、弃土控制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将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污染降至最小程度,搞好污水处理,防止污染水质。

(1)组织措施。

建立文明施工检查小组,成员包括各队队长及项目部各职能人员,有权对违反文明施工人员进行处罚。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加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的敏感时段。

(2)有效保证措施。

施工中积极推广使用环保机械,合理安排机械使用台班,使用噪音较大的机械时,在设备底

座设置防振基础,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定期安排施工队清扫生活及建筑垃圾,保持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整洁,道路畅通,施工便民不扰民。

石灰消解过筛时,要避免扬灰、污染环境。

外运土、石灰土、二灰碎石和沥青混凝土运输时,要进行苫盖,防止洒落。

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防止扬尘。

对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2.3市政道路雨水收集量的计算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需要先对年均可利用雨水量进行计算,收集小区总汇水面积确定后,还需要对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进行测量和确定。

考虑雨水回用用途对水质要求,将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再经过初期弃流后进入pp模块组合水池进行储存,经雨水过滤板过滤后即可回用。

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1-3mm径流厚度,路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3-5mm径流厚度,水池计算容积已抛去弃流雨水量,即为实际可收集雨水量。

结合实际用水量及水池的实际占地情况,雨水收集时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地方建立蓄水池。

余量雨水以溢流形势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

一次降雨可供回用总水量需要科学测定。

考虑到雨水的保质周期设计人员还需仔细考虑每天的雨水回用量。

根据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浇洒及景观补水,考虑雨水的水质,以及对用水水质的要求,雨水在经过初期弃流后的水质为:

codcr70~100mg/l;ss20~40mg/l。

所以雨水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即可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在雨水的收集利用过程中,初期降雨水质质量,若质量较差应该将初期降雨的雨水予以排除,收集较为洁净的中、后期降雨的雨水。

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设备称之为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如下图所示:

雨水进水

弃流井平面大样

屋面雨水的弃流采用弃流井,内置lql-200a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弃流雨水进入路面雨水排放管线,中、后的洁净雨水进入屋面雨水收集管线,流向雨水储水池。

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装配式pp方块,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组合,而成不同的容积。

该材质储水池便于安装施工,且容易保证储水池内水质。

此类pp储水方块可回收使用。

以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包裹防渗不透水和可以入渗透水的两种土工布,作成贮水型和渗透型的两种不同类型。

塑料模块组合的水池安装方便,承载力大。

同时内壁粗糙度为0.009,比混凝土内壁光滑,内部结构不易附着杂质,更有利与保证水质稳定。

水池上方可做为绿地,种植花草和树木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结语: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具有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

因此采用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技术能够适应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和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

[2]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3]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4]邓志光,吴宗义,蒋卫列城市初期雨水的处理技术路线初探中国给水排水2009

【篇三:

雨水收集池施工方案】

雨水收集池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基础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

2、测量放样:

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3、施工现场用电采用照明电,施工用水采用临近水源。

在现场设置“施工须知”牌,标明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质量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安全负责人;砼、砂浆配合比、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来指导施工。

二、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米处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井,以利于基底排水。

3、用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装模,用砂浆封底再进行基础的砌筑。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

1.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表层卸土→土方开挖→垫层混凝土浇筑→测量放线→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养护→侧壁定位放线→侧壁钢筋绑扎→满堂脚手架搭设→侧壁模板安装加固→池壁钢筋绑扎→焊接栏杆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养护→拆墙板外模→清理和修补→回填夯实→拆支撑及拔桩→拆除内模→清理→交付安装。

1.2垫层施工

1、根据要求,在基坑底50公分用三七灰土夯实。

采用人工清理出的基底原土和熟石灰拌和,比例为3:

7,采用人工拌和,并进行机械夯实,一步一环刀取样,确保夯实系数达到0.95。

2、c15垫层厚度为100mm,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且捣密实。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1.3钢筋工程

1.3.1钢筋加工、制作

①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在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认真进行钢筋翻样。

②钢筋加工应严格按图纸和施工翻样进行制作,制作前应由专人对翻样结果进行复核,钢筋半成品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等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所有钢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按使用部位投入使用。

1.3.2钢筋连接

②钢筋连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用于连接的钢筋母材均应检验合格,接头处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所用机械设备必须事先进行校验,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施工完毕后需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验。

1.3.3钢筋绑扎

①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钢筋的绑扎:

a在垫层上弹出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纵横向间距1米一个,在钢筋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筋,绑扎上层钢筋。

b根据弹好的墙线,将墙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同时用钢筋将上部钢筋固定,保证甩筋位置准确、垂直、不变形。

侧壁和柱钢筋的绑扎:

a立-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

b池壁筋要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设拉筋或支撑筋。

c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进行修整,在搭接处绑扎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后在进行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②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安装预埋、预留的适时穿插,要反复对照图纸认真检查,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后才能进行交接检,并认真做好每次检查记录,做到钢筋质量的可追溯性。

③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侧壁钢筋的定位应牢固、准确。

(2)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双排筋时两排钢筋的间距要得到保证。

(3)钢筋搭接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以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底板底40mm,板35mm。

对有多排钢筋的梁,相邻两排钢筋的间距也必须满足要求。

(5)对所有钢筋接头按规范检验合格并做好标识后方可开始绑扎,绑扎时要求所有受力筋与水平筋贴牢。

底板上负弯矩筋立钩必须向下,不得平躺或朝上方向,所有箍筋必须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在一起,马镫梅花状布置,间距1000mm。

(7)钢筋焊接:

hpb235级钢筋采用e-4300焊条,hrb335级钢筋采用e-5000焊条。

(8)水池池壁及底板钢筋在集水坑处应伸入坑壁内40d,不得截断。

1.4模板工程

1.4.1模板组拼

所使用的木胶合板模板现场加工及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进行组拼;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将位于基础底板上的轴线引测到底板上。

根据轴线位置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