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6339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Word版

大兴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香味扑面而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2.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摩尔的液体和1摩尔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一定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C.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体积,气体的压强会变大,这

是因为气体分子的()

A.平均动能增大B.平均动能减小

C.密集程度增加D.密集程度减小

5.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摩尔质量为1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

,由以上数据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A.每个分子的质量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D.1g气体中所含的分子个数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接在u=220

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两端接R=55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A

B.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

C.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

D.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1s

7.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

A.5VB.5

VC.10VD.10

V

8.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并联,三个支路中分别接有一灯泡。

接入交流电源后,三盏灯亮度相同。

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变,使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与线圈L连接的灯泡L1将变暗

B.与电容器C连接的灯泡L2将变暗

C.与电阻R连接的灯泡L3将变暗

D.三盏灯泡的亮度都不会改变

9.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

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电电压为U,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的电流

B.输电线上的电流

C.输电线电阻上的功率损失

D.输电线电阻上的电压损失

10.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正方

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1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的周期为2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

B.这列波的波速为6m/s

C.此时x=4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

D.此时x=8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12.如图所示,在一根绷紧的横绳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带动其余各摆球也随之振动起来,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A.各摆振动的振幅都相等

B.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C.B、C、D、E四摆中,C摆的振幅最大

D.B、C、D、E四摆中,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13.如图为一弹簧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9s,振幅为4cm

B.0.2s时的位移与0.4s时的位移相同

C.0.2s时的速度与0.4s时的速度相同

D.0.2s时的回复力与0.4s时的回复力相同

14.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1/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15.某同学观察到波长相同的水波通过两个宽度不同的狭缝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变短

B.这是水波的衍射现象,有些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此现象可以说明,波长一定,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

D.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和频率都改变

1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

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

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无线电波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

18.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形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

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19.

医院给病人做肠镜、胃镜、喉镜等检查时都要用到

内窥镜,内窥镜应用到了光的()

A.直线传播B.衍射

C.干涉D.全反射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海市蜃楼现象D.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D.干涉法检查被检测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的双缝干涉原理

22.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下列哪个物理量也

相等()

A.速度B.动能C.动量D.总能量

23.由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24.贝克勒尔在一百多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

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B.

C.

D.

25.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

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m1+m2-m3)cB.(m1-m2-m3)c

C.(m1+m2-m3)c2D.(m1-m2-m3)c2

26.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弹和原子弹都是利用的重核裂变

B.在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

C.半衰期越大,原子核衰变越快

D.目前,各个国家的核能发电都利用的重核裂变

27.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28.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

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

比较a、b、c三束光,

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29.用下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

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

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

是由d到c

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30.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

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

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

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

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4小题,共23分)

31.利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也体现了

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实现对微观量的间接测量方法。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B.在量筒中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C.向浅水盘中倒入约2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让它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油酸膜;

E.在浅水盘上覆盖带方格的透明玻璃板,描出油膜形状,算出油膜的面积S。

上述实验步骤中,操作错误的一项是(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最后应用

公式d=

正确地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d,公式中V代表的

是。

(2)某同学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如右图所示,

已知玻璃板上的小方格边长为1cm,则油膜占有的

面积约为cm2。

32.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

在插P3和P4时,应使(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P3只挡住P1的像

B.P4只挡住P3

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D.P4挡住P3及P1、P2的像

(2)按

(1)中的做法确定大头针P3和P4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将光路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需要测量的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

(用图中标出的测量量表示)

3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时: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双缝与屏的距离L2,单缝宽d1,双缝间距d2。

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距时,采用累积的方法进行小量放大,将相邻6条亮纹依次标记为:

第1条、第2条......第6条,测得第1条亮纹中心到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并计算出相邻的两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x,由此可以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λ=_________。

(用本题中提到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在屏上察到图2中(甲)图所示的条纹,之后他进行了某项操作,观察到的条纹变为(乙)图所示。

则他进行的操作可能是。

A.将蓝色滤光片换为红色滤光片

B.减小了双缝与屏的距离

C.换了一个双缝间距更小的双缝

D.将单缝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34.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

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

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若某次实验测得

L=80.00cm,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t=90.0s,则摆球的振动周期T=

___________s;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计算结果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

()

A.在最大位移处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B.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C.摆线的悬点要固定好,避免在摆动中出现松动或晃动;

D.改变摆长,多测几组数据,并将测得的摆长和周期分别取平均值,然后

代入原理式中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4)小丽同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测出了多组摆长和周期,

并绘制出了T2-L图像,如图2所示,她在图像上选

择两组数据,用小梅选择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

三.论述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共1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受力图、公式或表达式。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5.(6分)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

转轴垂直。

线圈匝数n=100匝,电阻r=1Ω,长l1=0.5m,

宽l2=0.4m,角速度ω=10rad/s。

磁场的磁感强度B=0.2T。

线圈两端外接电阻R=9Ω的用电器,和一个理想交流电流

表。

试分析求解:

(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电流表的读数;

(3)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

36.(4分)几种金属的逸出功W0见下表:

金属

W0(×10-19J)

7.26

5.12

3.66

3.60

3.41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10-7m~7.6×10-7m,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光速c=3×108m/s。

(1)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

(2)照射哪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

37.(7分)玻尔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

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氢原子能级图如

图所示,求:

(1)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该氢原子

向外辐射出的能量是多少eV?

(2)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电子的

自转),可将电子的运动等效为一个环形电流,求这

个环形电流的大小。

(已

知电子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静电力常量

,元电荷电量

(3)1885年,巴尔末通过对氢光谱可见光的4条谱线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些谱线波长满足的关系式,后来被里德堡修改为

1913年,玻尔在他的原子模型

理论中提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及跃迁假设,

很好地解释了巴尔末观察到的谱线。

已知光速c,普朗克常量h。

请你根据以

上信息推导里德堡常量与普朗克常量的关系。

 

大兴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B

A

B

A

B

A

D

B

C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A

D

A

B

C

B

A

C

D

B

D

D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2.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23分)

31.(6分)

(1)B,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

(2)60±2cm2

32.(4分)

(1)CD

(2)光路如图所示,需要测量的量是图中

和角

33.(4分)

(1)

(2)AC

34.(9分)

(1)AD

(2)

;1.8;9.74(3)BC(4)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35.(6分)

解:

(1)由

得:

V(2分)

(2)由

得:

A(2分)

(3)由

得:

W(2分)

36.(4分)

解:

(1)由

取λ=4.0×10–7m,则E=4.97×10–19J

根据E>W0,可发生光电效应,判断纳、钾、铷能发生光电效应.(2分)

(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

越大、

越小,逸出的光电

子初动能越大,所以照射金属铷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将E=4.97×10–19J和

J带入可得,

J(2分)

37.(7分)

解:

(1)

eV(2分)

(2)由

得:

(3分)

(3)将n=3代入

中得:

由玻尔能级公式

可得:

又由

由①②③可得: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