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docx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一)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
–普通心理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0分
–实验心理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心理学: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
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参考书目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北京:
人们邮电出版社,2004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过程: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思维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
语言是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
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能力与人格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的心理特性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试述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首都师大2005研)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
这是指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有目共睹、有耳共听的。
其他的人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也可以观察到,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得到共证的。
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所谓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
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研究者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伦理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应用观察法可以减少“环境的干扰”,便于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现象的真实情况。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这是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实验室实验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
借助这些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
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
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
自然实验的结果相对比较合乎实际。
测量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
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果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
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
调查法:
通过问卷或面谈等调查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式。
访谈调查法,就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一般是由调查者探访调查对象,把要调查了解的问题逐一讲给调查对象听,由被调查者根据调查者的要求一一作答。
同时,调查者将访谈对象的观点意见及调查者对访谈对象的印象详细记录下来,然后由调查者对这些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运用访谈调查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访谈调查的目的任务,培训访谈调查人员,了解访谈调查对象。
其次,制定好访谈调查计划。
第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访谈的方法。
如是正式访谈调查还是非正式访谈调查,是团体访谈调查还是个别访谈调查,是面对面访谈还是电话访谈或书面访谈。
第四,做好访谈调查的材料整理工作。
第五,对调查材料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问卷调查法,就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被调查对象,请求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问卷调查法的最大特点是方法简便,节约时间,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统计。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哲学的影响:
要是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
(彭)
生理学的影响:
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11年,英国人C.Bell和法国人Magendie首次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区别。
1840年,德国人DuBoisReymond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
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U.Von.Helmholtz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
1861年,法国医生BaudBroea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位置。
后来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大脑皮层的分区和大脑的功能等。
这些研究对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彭)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2.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彭)
构造主义学派:
意识可以分解为元素,内省法
机能主义学派;意识是连续不断的过程,适应性
行为主义学派;用实验方法研究行为
格式塔学派;用实验来证明(意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临床法研究异常行为,关注动机与无意识
人本主义学派;思辨性探讨常人和优秀人物,人性本善且独特
认知学派:
人是信息加工者
简答什么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
(华东师大2003研,华东师大2002研)
答: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
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
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
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
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
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
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中科院2002研,华东师大2004研)
答: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等等。
格式塔意思就是“整体”,它代表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
他们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指出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
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
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这个心理学派的局限在于:
他们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惟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
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
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人物。
答: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
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
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2)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4)完形心理学。
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
Cestdt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
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
对完形心理学而言,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精神分析学派。
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
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19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
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
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
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从狭义上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认知心理学是目前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你所认识的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中山大学2003研)
答:
(1)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
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
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
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
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
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
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
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
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
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如知觉和问题解决,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人的语言能力就不能发展起来,人也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即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如敏锐的观察力和音乐听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和团体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因此,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于中间的位置。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二)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神经系统的构成
1.神经元:
指神经系统的细胞。
它是一种经过电化学神经的突起,带有信息的特殊细胞。
人脑中大约有十亿的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有不同的形态,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的,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2.突触:
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一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
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
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3.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可分为脑干、小脑、大脑两半球三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3部分。
脊神经借前后根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纤维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彭)
1.脑的结构(彭)
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
(一)初级感觉区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
它们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其中,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人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二)初级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三)言语区
•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
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亦称布洛卡区。
这个区域受损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也称为威尔尼克区。
损伤这个区域将弓I起听觉性失语症;在顶枕叶交界处,还有言语视觉中枢,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语言的障碍。
•(四)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
它和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
动物的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
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以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正常情况下,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是协同活动的。
近30年来,由于割裂脑的研究,提供了在切断胼胝体的情况下,分别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
研究发现,手术后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都正常,而命名、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理解语言的能力等出现选择性的障碍。
这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