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435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239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1435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435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435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435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435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4356.docx

《名词解释143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1435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14356.docx

名词解释14356

名词解释:

4*5’=20’

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历史地位

稷下学宫

田齐所创设的学宫,是同中国封建社会同时出现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

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历时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它创建之早、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1、稷下学宫的性质

1)稷下学宫有别于用士养士,它是的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育士学校,但是,由于它刚从用士养士中脱胎出来,还留着用士养士的许多痕迹。

2)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由用士养士制度演化而来。

3)稷下学宫是一所特殊学校,虽是国立大学,但其细胞是私学。

2、稷下学宫的特点

作为战国时期教育与学术中心的稷下学宫,既发扬了西周官学的形式,又综合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长处,所以它本身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1)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

2)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3)百家争鸣、自由辩论。

4)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在稷下末期出现了二个综合各家的思想体系:

黄老学派:

因道合法,兼采儒墨之长,撮名法之要。

荀子体系:

以儒家为主体,集各家之大成。

有教无类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

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2、有教无类的评介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

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

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大学》

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

无论是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

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中庸》

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

 1、性与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中庸:

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

中庸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依《中庸》之见,人们可以从二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

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学记》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

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

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

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制与学年、视学与考试、教育教学的原则:

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太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称仆射,东汉改名为祭酒。

博士的任用,西汉以名流充当,采用考试的办法,并且还要写保举状。

太学教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

汉代儒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前者附会谶纬,多迷信色彩,直接为当时封建政治服务。

后者重本源,详考据,有烦琐、保守的倾向,汉代太学主要由今文经学垄断。

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

所谓“师法”是指专经大师所讲的经说;所谓“家法”是指对经义的发挥创新,自立一家之言。

师法重传授,明本源;家法重立说,争派别。

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

太学的教学形式有所创新:

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

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

初年是每年一次的岁试,方法是“设科射策”(抽签考试),设有甲、乙二科,后改为上、中、下三等。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

①太常直接选送。

(以德才为主)②郡国、县、邑、道选送。

③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

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

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

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群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州设大中正,群设小中正,以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或州郡之“贤有识鉴者”做中正官。

规定中正官的职责是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按他们的言行予以进退。

小中正品第的人才送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九品,即上上、上下、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到后来前三品一般限于士族,四品以下从寒门出,下品不能升入上品,所以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

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

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

 

科举考试制度

一、科举制的产生

具有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

隋炀帝大业二年(分元606年)开始设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

经过唐代的发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科举是分科选举的意思。

其特点是通过逐级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

它与察举制的区别在于:

①选择标准:

选举重德望,才学次之。

两汉、魏晋南北朝选士虽也有考试,但以选举为主。

科举则全凭考试。

②选士形式:

选举是州郡守举其所知,由朝庭策试。

科举则是州郡逐级考选,最后送朝庭策试。

二、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科举制在唐太宗、高宗年间为极盛时期,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选制度。

1、考生来源及报名办法

①考生来源

唐朝取士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来源:

学校出身的“生徒”

州县考送的“乡贡”

天子诏举的“制举”

②报考办法

每年仲冬州县学馆举选学业已成的“生徒”,报送到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自己携带家籍凭证向州县报考,入选后,长吏要以乡饮酒礼为他们饯行,送到尚书省再参加省试。

③考试程序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二级:

第一级是地方州县的乡试;第二级是中央的省试。

2、科目、考试内容及办法

①考试科目

唐代科举常行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

最常行的仅有明经、进士两科。

②考试内容

在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时,只有试策,到高宗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加杂文(诗赋),明经则加帖(帖经)。

此后发展为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形式。

三、科举制的作用和流弊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作用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对于唐朝的政治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②调动了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子弟学习的积极性。

③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豪族地主垄断教育的情况,促进了学校数量上的发展。

2、弊端

①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欺骗、虚伪性。

②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理学

在学术思想方面,理学的产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

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理学三先生”。

但是,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

至南宋朱熹始成大集。

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按理学家们讲学的地域划分,宋代理学又分为濂、洛、关、闽四个主学派。

分别以周记录片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为代表。

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

除理学之外,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派别。

一、理学教育思想

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

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

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上层次,是居于主导、积极、正面意义的价值;人欲、气质之性、人心、私、利、霸道也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下层次,是居于从属、消极、负面或应被消灭的价值,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存义去利。

朱熹综合批判吸收了同时代学者的思维成果,融合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而归宗于儒,建立一个兼容统摄释道、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形上世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庞大新儒学体系

程朱理学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就在于程朱对孔孟的仁学加以重铸与创新,以仁释理,以仁释性,提出“仁包四德”,仁具“生生”之理,以仁统摄儒释道,即以仁兼容并取代道家之道与佛家之佛性。

朱熹总结的理论体系由以下要点构成:

1.总原则是天人合一,通过性即理实现;2.性即理即仁;3.仁包四德;4.仁即生生;5.性一气殊(隐含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6.存理灭欲;7.性情;8.体用;9.未发、已发;10.由批评陆九渊而有儒禅之异同之辨;11.由批评陈亮而有义利、王霸之辨。

理在于心为道心,道心是生于义理或发于理之心,心、性、理三者互相贯通,共同表现为善、为公、为义,发之于政为王道。

认识把握此理者为德性之知。

对气、实在世界现象世界的认知了解为闻见之知。

汉唐儒学是外用的政治化儒学,走向僵化。

理学首重内用的治心、治身之学,把心性之学作为突破口。

由于治心即是道德治人,求心即是阐发人伦道德精神,因此,倡明心性之学乃可满足挽救宋代社会严重伦理危机的需要。

理学家推明心性之学,以心性为儒学之本,这也是回应佛、道挑战的理论上的需要。

1、创立了监生历事制度。

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

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

确定的考核办法:

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

2、实行积分法。

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

监生按其程度进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

凡仅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肄业。

学习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肄业。

升到率性堂,便采用积分法。

办法是,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

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

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

三舍法

王安石在熙宁兴学运动中,改革太学创立了三舍法

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验所隶州公据,经考试合格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初不限员,后定额700人,元丰二年增至2000人。

外舍每月考试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升舍考试),成绩获得第一。

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

内舍初定学额200人,元丰二年增为30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上舍肄业,为上舍生。

上舍学额100人,亦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考试方式与科举考试省试法相同,太学学官不能参与,而由朝廷另委考官主持。

成绩评定分为三等,平时行艺与所试学业俱优为上等,一优一平为中等,全平或以优一否为下等。

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

明。

清的教育也有深远影响。

六三三学制

一、学制标准

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二、特点

1)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

3)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延长了年限;分初高中二级;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

4)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

5)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

6)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1、背景: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相继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但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状态;19世纪70年代后,部分改良派人士、维新代表人物甚至一些知名的欧美传教士纷纷以著文、上书等形式建议清政府仿行西方建立学校制度,并提出不尽相同的学制方案;1901年实行新政后,各地官绅纷纷响应清廷的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1901年创刊的近代最早的教育刊物《教育世界》系统地翻译介绍了日本的重要教育法规、条例和学制,为之提供了参照蓝本和人才准备。

 

2、癸卯学制

壬寅:

三段七级:

初等教育的蒙学堂四年、寻常小学堂三年、高等小学堂三年。

中等教育的中学堂四年。

高等教育的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大学堂三年、大学院。

长20年。

癸卯:

三段七级:

初等教育的蒙学堂四年、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

中等教育的中学堂五年。

高等教育的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五年。

20-21。

初等小学堂宗旨:

以启其人生应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

高等小学堂宗旨:

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

高等教育宗旨:

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

旁系有实业类和师范类。

评价:

清末学制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肯有标志性意义。

参照日本间接吸纳欧美,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特点。

1学制指导思想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读经讲经课比例过大导致年限过长

3需具保人限制了普通民众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4《各学堂管理通则》显示了较强的封建专制性。

5奖励科举出身体现了与旧教育的瓜葛。

一、制定民国教育方针

1912年7月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讨论通过民国教育方针: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二、颁行《壬子癸丑学制》

(一)、结构:

主系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阶段分初等小学校四年为义务教育段和高等小学校三年。

宗旨是“小学校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校四年。

宗旨是“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

高等教育段设立大学,实际分为预科三年、本科3-4年、大学院三个层次。

宗旨是“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

旁系主要有师范类和实业教育类。

(二)、特点

1)缩短了学制年限

2)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3)取消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除保人制度。

4)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

 

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从一个城邦到另一个城邦,传授知识、教授辩论术,活动中心是雅典。

他们研究辩论术以及与辩论术有关的一切适知识,并把这些作为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

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诡辩派。

作为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

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1、城市学校

10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新城市在12~14不断发展壮大,市民阶层出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是一种新的以学习世俗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主的学校形式,由城市自治机关管理,校长、教师也由自治机关选派。

校舍建筑和学校经费由手工业者和商人基尔特组织担负。

教学内容主要有宗教知识、读、写、算及民族语言。

2、艺徒制

由师会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行的一种教育。

由行会制定师徒契约,规定师傅应负责训练学徒掌握某种技术,并学习读写算和宗教知识。

学徒期间师傅为学徒提供房舍、衣物、食品,期满出师后,学徒可自由寻找工作,并以其收的一部分作为对师傅和行会的报偿。

班级授课制与学年制

1、学年制

在《泛智学校》中夸美纽斯提出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

1)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

2)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期结束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

3)学校要制定工作计划,使每月、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2、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在总结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

他认为班级授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因为它能提高教师的兴趣热忱,对学生而言能产生伴侣的效用。

具体办法:

一是按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二是每个班级有一个固定的教室;三是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四是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

讨论的问题:

¶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体系中如何解决其世界观和哲学观上的矛盾性?

·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依据及其科学性

¸普及教育思想的哲学和社会依据

¹班级授课制与机械唯物主义关系

卢梭教育思想

二、哲学思想:

自然神论

1、上帝存在

上帝制定规则,这些必然法则规范着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包括自发的(有意志的生命物质)和他物作用而产生的(无生命的物质)二类。

2、上帝的形象

上帝是精神实体,无处不在,是创造美妙的世界的统一体,却不干预人世。

上帝要求人公正、相爱、善良、仁慈,而基督教中的上帝是不公正、僧恶人类、毁灭、痛苦折磨、好战好斗的。

对上帝形象的认识成为卢梭感觉论的基础。

主张知识获得是感性的理解、理性的理解、属于自己的知识等过程。

三、自然教育理论

1.教育目的:

自然人

1)、原始状态自然人:

过着孤独生活,无知无识,淡泊寡欲。

2)、社会状态下的自然人

①一般发展: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按正常发展的进程,原始状态的自然人应发展成为社会状态下的自然人:

正义、权利、义务代替本能、生理冲动,理性代替欲望。

②实际状态:

但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实际上,原始状态下的自然人已经变成了臣民:

私有财产导致贫富对立,由此产生国家,国家的产生加速了不平等从而导致人类不断堕落,社会成为专制社会,社会中的人不是公民,只是臣民。

③理想状态:

在理想社会中,公民与自然人相一致:

国家所做的是为全体公民幸福;公共幸福构成个体很大一部分的幸福;国家保卫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必要时,公民挺身而出,为保卫国家利益而牺牲。

3)、教育目的:

在现实的社会中,教育目的应指向社会公民和社会中的自然人(抽象的人),这种抽象的人不具有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在社会生活的旋涡中不为种种欲念和人的偏见所掩没,除了自己的理智外,不为任何其他权威所控制,为理想社会的到来牺牲奋斗。

2.自然教育的含义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但是在腐败的社会里,公众教育只能培养暴君和奴隶。

采取自然教育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人心得到改善。

卢梭主为,教育有三种类型:

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其中,自然的教育是不能控制的,人的教育部分可以控制,事物的教育是可以控制的。

要使三者一致,可控制的教育就应符合不可控制教育的性质。

所谓自然的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的教育,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都应追随儿童的内在自然为鹄的。

3.自然教育的宗旨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此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

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

按照儿童身心的自然进程进行教育

4.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1)、正确看待儿童

新的教育即自然的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改变对儿童的看法。

他提出: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就是所谓的“消极教育”。

消极教育要做的二件事:

一是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一是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消极教育实际上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

它带来了儿童观、教育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