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6060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ocx

讲稿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教学目标:

识记:

1.说出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

2.列出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3.指出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管理策略。

理解:

1.陈述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

2.举例说明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方法。

运用:

1.建立高血压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2.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

3.设计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来看一下“高血压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这一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高血压病的概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左边这幅图是侯耀文(59岁),相声界大师级人物,右边这个是高秀敏(46岁),想必都认识吧,他们都是因为高血压突发心脏病去世。

在事业高峰的时候,被病魔无情的夺走了生命。

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引发我们深思:

我们该如何对待高血压呢?

对了,预防。

高血压应该让所有人警钟长鸣!

高血压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我们一起看一组数据。

据估算,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到2.66亿人,但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40%和10%;每年新增300~400万。

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啊!

而更可怕的是这些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遗憾的是这其中很多人是完全可以不患高血压病,或者说晚患高血压病,或者说即使患病如果得到很好地治疗和控制不至于致残、致死。

为什么呢?

因为高血压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那怎么做才能达到高血压的“可防、可治、可控”目的呢?

对了,其关键就在于提高人们对高血压危害健康的严重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而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认识,引起全民的重视,普及防治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我国卫生部自1998年起,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病的健康危害性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为了唤起全球所有人对高血压防治问题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定于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母亲节前一天)这个日期定为全球所谓的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在前期已经学过了,在这里我们简单复习一下,同学们想想,什么是高血压呢?

在静息、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18周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连续三次不在同一天测量血压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确定患高血压。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有一重要特点——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定义中我标蓝、标红色的地方是大家着重要注意的地方。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多占95%,继发性高血压占5%,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比如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我们来看一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第一个是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会使应激反应性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接着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我们来看一下,血管紧张素Ⅰ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中被血管紧张素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通过直接收缩小动脉升高血压,或者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球状带释放儿茶酚胺,也可以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扩大血容量,引起钠水潴留。

肾脏是机体调节钠盐最主要的器官,潴留过多的钠盐,使体液容量增大。

血管重建表现为血管壁增厚、血管壁腔比的增加、小动脉稀少、血管功能异常这四点。

血管壁腔比是血管壁厚度与血管内径的比值,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易引起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血管腔表面覆盖着内皮细胞,它不仅是一种屏障结构,还有调节血管舒缩的功能。

血压升高使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对舒张因子的反应性降低(也就是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前列腺环素释放的少),对收缩因子反应增强(也就是内皮素和血栓素释放增多)。

高血压患者中约有半数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其结果是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的作用明显受损,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水平,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可使电解质代谢发生障碍,通过Na+-K+交换和Na+-K+-ATP酶激活,细胞内钠增加,并可使AT-Ⅱ刺激醛固酮产生作用加强,导致钠潴留,还使血管对体内升压物质反应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血管张力增高,促使血压升高。

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发病有关,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预测的能力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样强。

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它囊括了我们刚刚讲的七条,归结一下也就是说,高血压的形成主要是心输出量的增多和外周阻力的增加。

我们了解了高血压是如何发生的,那么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生物遗传方面,看这幅图,这位爷爷对他的孙儿说:

“我们是病友了”,幽默中带着些讽刺。

遗传研究表明,双亲无高血压、双亲中有一方有高血压和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分别是3%、28%和46%。

这表明高血压是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在性别和年龄方面,高血压患病率一般来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而我国目前发病率呈现一越来越年轻化趋势。

当然,高血压的发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一定关系。

血压呈昼夜节律性变化的特点:

夜间睡眠中下降,早晨醒后血压开始升高。

一般不提倡已有明显心血管病者清晨运动,因为此时正是心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

血压一年内也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热低冷高。

也就是说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血压较低,低温环境下温度反而较高。

这就跟我们前面提到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关。

那么,除了与遗传、环境等有关,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还与我们个人的行为与生活有关,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高钠盐饮食、超重和肥胖、缺少锻炼、吸烟、饮酒、遵医行为。

我们着重来介绍一下前三点,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高脂高热量饮食摄入无节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致使肥胖、超重者越来越多,因此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

WHO的国际合作Intersalt研究,已确切证实了高钠低钾与血压升高的关系。

24小时尿钠排出量与血压呈正相关,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钠的摄入量应终身降低到5.8g/d。

第三个,是超重和肥胖,当每减重1k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0.43mmHg和0.33mmHg。

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

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

BMI体重指数或身体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

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大家可以比着这张图算一下,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这个范围内的人体重为正常,≥28Kg/m2为肥胖,就要注意了,这是提示你该减肥了。

尤其夏天快来到了,许多女孩就该发愁了,都该说我肚子上又长肉肉了,这可怎么办,没办法,为了你那些漂亮衣服,还是减肥吧!

高血压病有以下4个特点:

1.患病率较高;2.发病特点;3.并发症严重;4.预防和治疗周期长。

患病率较高(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①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②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③城市高于农村;④高盐饮食者高于低盐饮食者;⑤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⑥有烟酒嗜好者高于无烟酒嗜好者;⑦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⑧长期从事精神紧张者高于其他工作者。

那么它会产生哪些并发症呢?

高血压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继而血管壁厚、管腔狭窄,也可以通过累及大中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心、脑、肾等缺血损伤。

我们简单来看一下,心脏:

会引起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最终出现心衰,当累及大中动脉时,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最终发生心肌缺血。

脑:

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引起脑腔隙性梗死。

还有肾,并发症是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肾衰,甚至发生尿毒症。

我们总结一下,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就如刚刚所说的,严重者引起心力衰竭、脑梗塞、肾小球动脉硬化(晚期为尿毒症)以及视网膜的病变,严重者失明等。

我们了解了高血压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的一些发病特点,那么高血压是如何危害我们健康呢?

我们一起看一下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演变历程。

共有四期,分别是少发期、增长期、严重期、预防期。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个演变历程:

第1期是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主要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所以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到了第2期经济条件有所改善,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随之增加。

慢慢地,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均寿命下降。

举个例子,以前经济条件不好时,人们还有田地来种地,后来经济好了,条件改善了,生活安逸了,也就是说吃得多了动的少了,与此同时,人们又没有预防疾病知识和意识,所以一些慢病就越来越多,发病率逐年增长。

第4期预防期,好在发达国家人们认识到危害,全社会预防,医药科技进步,动脉粥样硬化死亡率下降,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

所以发达国家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是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发展中国家一些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同步增长,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慢慢好转,但是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活动减少,吸烟、饮酒无节制。

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皮带越长,寿命越短!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三高”患病率高(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病死率高;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三不”是指不愿意服药、不难受时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我们来看这张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85-2010年期间中国人群慢性病死亡率在持续上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有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还有交通事故,其中以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

那么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是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差别”明显减少,当然还有一点是更加年轻化,数据表明35岁至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

现在都要求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也就上说35岁以上第一次来就诊的人都要测血压),所以我国的卫生保健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高血压主要对心、脑、肾等产生危害。

国外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105mmHg者比76mmHg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增加10倍,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与一系列疾病(特别是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从患高血压到心脑肾损害只需短短3-5年,到死亡也不过19年,平均寿命缩短20年,这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这样的情景大家肯定都遇到过,每次去医院都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脱贫致富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疾病不但使个人受罪、家庭受累,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负担。

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为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

再看这张图片,更加形象,医疗消费是斜着上去的,人们为了爬上这个楼阶,累得气喘吁吁。

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达3000亿元人民币。

Anounceofpreventionisworthapoundofcure.(一盎司的预防重于一磅的治疗!

),由此可见高血压的预防是多么重要。

高血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必须采取社区综合防治。

这就需要政府、卫生部门、还有我们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防治措施的实施。

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是开展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关键。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高血压社区筛查流程图,在所要筛查的社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去就诊的时候都要测血压,包括3种情况:

在静息、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连续三次不在同一天测量血压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确定患高血压。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第二种情况,如果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告诉居民要保证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还有一种是高危人群,建议其至少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并按照医生、护士说的做,平常该注意的地方就注意。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临床治疗只能使已发现的患者降低血压水平,但是并不能解决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减少新患者的增加。

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

与临床治疗相比,这还真是一项投入少、效果好的措施。

好,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下第二节,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我国普遍存在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和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按医嘱服药的“三不”特点。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医护人员更新观念、调整对策和措施,主动出击,通过对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可以利用义诊、咨询等走出医院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把工作的核心从单纯治疗型向康复等综合防治转化,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宗旨和目的。

那么我们进行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也就是说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唤起全民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识,调动全民关心健康和争取健康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关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从这四个方面来讲:

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减轻精神压力以保持心理平衡、增强遵医性、高血压的合理治疗。

先看第一个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1.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得以改善;减重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加强体育锻炼(少吃和多动)。

2.戒烟限酒:

我国是烟草大国,不论生产、消费、还是吸烟人数都居全球首位;烟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所以WHO对饮酒的新建议:

酒,越少越好。

3.适量运动:

平常可以做做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的,量力而行,适合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科学锻炼,运动时最大心率等于170减去年龄。

4.合理膳食:

少吃含盐多、脂肪多的食物,我国膳食是低钾低钙,所以应适当吃些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

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

一口肉;两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蔬菜。

人类应以素食为主,适当肉量最为理想,所以多吃蔬菜水果,这个都不用我多说了吧!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高血压患者处于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他们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采用酗酒、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压力大,对于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使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降低。

所以说心理平衡对高血压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是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

高血压患者首要的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性。

这需要治疗所有已明确的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那么我们所要采取的治疗决策并不是仅根据血压水平,还须根据靶器官的损害或糖尿病、并存的临床情况(心、脑、血管及肾病等)、患者个人情况及经济条件等等综合情况。

我们来看这张图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高危组: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极高危组: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

这是高血压病按危险分层,可量化地来估计预后,同学们了解一下即可。

最后一个是高血压的治疗,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病和死亡的总风险。

那么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降压达标值: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mmHg/90mmHg;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mmHg/8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若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我们的治疗宗旨就是:

对于高危及很高危患者: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中危患者:

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就不多说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合理用药,二者缺一不可。

①采用有效剂量以获得可靠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但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②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24h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因为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很容易发生猝死、脑卒中。

因此最好使用一天一次,持续24h有效的药物。

总结一下,原则即是①小剂量开始;②优先应用长效制剂;③联合用药;④个体化。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

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日常所吃的硝苯地平)也就是你们手中那本书上所列出的,自己回去看看,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把高危人群单列出来,细讲一下。

我们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应部门、专业团体、企业、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建立广泛的高血压防治联盟和统一战线。

也就是说这是观念的转变和战略的转移,旨在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控制整体危险因素水平,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

前面我问过同学们高危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看这张幻灯片即可一目了然,跟你们想的是否一样。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有高血压家族史;每天食盐量超过10g者;3、超过标准体重20%者,或BMI大于28者,包括儿童;4、有吸烟史,每天吸烟20支以上,吸烟超过1年者;5、经常饮酒者,每天饮高度白酒超过100g者;6、经常接触噪声,情绪不稳定者;7、连续口服避孕药1年以上者。

1-4项,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其余为一般教育对象。

这类人群需要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做到三早。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人群的基本健康教育内容,针对正常人群的健康教育,需要涉及高血压的定义、对健康的危害、了解高血压是“不良生活方式”疾病但同时也是可预防的疾病、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日常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

针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内容需要涉及高血压的定义、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以及非药物治疗内容:

限盐、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好,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下第三节,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价。

主要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实施以及效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说。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进入社区诊断、明确教育目标、确定目标人群及分级干预目标、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通过流行病学及定性定量调查,进行社区需求评估。

首先明确本社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相关因素的知信行。

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对危险因素及社区居民的知信行必须分析清楚,然后结合本社区情况,找出优先干预的因素,这样才能够制定干预策略。

根据诊断来定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且便于测量和便于评价。

实施高血压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是一种针对全人群的策略,针对不同的人群应有不同的目标,可按存在的危险因素分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

按希望改变行为的不同分为一级目标人群(指规划希望这些人群将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目标将最终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实现,他们是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如高血压患者、家属、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二级目标人群(指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能激发和加强一级目标人群行为和信念的人。

如社区医务人员、同事、朋友)和三级目标人群(指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及其他对项目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

如街道、社区干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

接着就是制定健康教育策略,从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传播渠道来说,教育内容应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可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门诊或电话咨询、同伴教育、讲座等。

总结一下,所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来改善生活模式及不良饮食习惯。

可从生活方式有无改善、体重有无减轻、是否有一年体检一次的准备这些方面来评价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

建立慢性病防治的组织机构,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建立高血压管理的组织网络,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动员社区人群参与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全过程。

创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说到这,那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争取领导的支持,加强家庭成员和医务工作者及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普通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自愿、有效地指导或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充分调动一切资源,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从高血压的筛检来说,①人群中筛检高血压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35岁以上人群普查。

③高血压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在儿童时期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延迟成人高血压的发生。

④高血压的筛检应以高危人群作为重点。

⑤高危人群应每隔半年进行一侧筛检。

从高血压的分类管理上来说,①高危人群:

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定期监测血压;②高血压患者: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观察;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器官功能的损害,避免脑卒中、冠心病等的发生。

③普通人群:

35岁以上的人无论什么原因就诊都应测血压,并让其记住自己的血压值,教育其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进健康,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是防治高血压的首要环节。

评价是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干预的始终,其目的是通过监测结果,评价干预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时调整计划,达到预期目标。

比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即倾向因素(知识水平、信念、态度、价值观)、促成因素(提供方便、合适的血压的场所和药物;提供定期或常规的高血压病筛检)、强化因素(领导、医务人员、亲属朋友对病人的态度)。

最初实施时是会受到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社区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通过随访、测血压等,了解危险因素的水平是否下降、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性、血压控制率如何,并且可以监测人群中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下降,这也就是所谓的中期效果评价和远期效果评价。

首先来看一下过程评价:

健康教育讲座的开展率、材料的发放率;患者的管理率;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项目的满意率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能力等。

近期效果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们前面也大致提到过:

知识水平的评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危害、症状、预防高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