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581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docx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10p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技术备忘录

炸药爆炸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相比,具有放热性、(高速度)和大量气态生成物三大特征。

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

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

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烟是直径小于0.1µ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洗涤法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适用于净化

蒸气、酸雾、沥青烟及有机蒸气。

如冶金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化工行业的工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气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化等等。

 

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

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其中α.β等带电粒子都能直接使物质电离,称为直接电离辐射;γ光子、中子等非带电粒子,先作用于物质产生高速电子,继而由这些高速电子使物质电离,称为非直接电离辐射。

髙温强热辐射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气温在30°C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C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

车辆轴载重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

单轴(每侧单轮胎)载重量6000kg,单轴(每侧双轮胎),载重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重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重量14000kg,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重量18000kg;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重量12000k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重量22000kg。

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对交通安全有很大影响。

(1)平曲线。

平曲线与交通事故关系很大,曲率越大事故率越高。

(2)竖曲线。

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人视野变小,视距变短,从而影响驾驶人的观察和判断,易产生事故。

(3)坡度。

据前苏联调查资料,平原、丘陵与山地3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7%、18%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

(4)线形组合。

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有密切的关系,即使线形标准都符合规范,但组合不好仍然会导致事故增加。

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

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此外,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硝化甘油炸药是硝化甘油被可燃剂和(或)氧化剂等吸收后组成的混合炸药。

其优点是威力大、耐水、密度大、具有可塑性、爆炸稳定性高。

应针对土质的类别、基坑的深度、地下水位、施工季节、周围环境、拟采用的机具来确定开挖方案。

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

1.《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2.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哪些?

1.1990年10月20日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发出《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4类。

(1)严重违章。

严重违反安全航行和防火规定,船舶超载、超速,违章追越,违章强航违章抢槽,违章明火作业,违章装载、运输危险货物,违反交通管制规定等。

(2)操作人员过失。

在航行、锚泊或靠离泊时,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疏忽瞭望,擅离职守,助航设备、通信设备和信号使用不当等。

(3)机电设备故障。

船舶主机、辅机、舵机、机件、电器或通信设备、应急设备失灵等故障。

(4)其他因素。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34条规定:

“对违反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进行违章操作,虽未造成直接的交通事故,但构成重大潜在事故隐患的,海事局可以依据本条例进行调査和处罚。

”故也可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重大潜在事故隐患)考虑为我国海事分级的最低海事等级。

2.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

(1)外界条件。

视距降低;气象恶劣给船舶带来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礁石、浅滩及水中障碍物必给船舶航行带来影响;航路的自然条件和交通密度的影响;灯塔、航路标志出现故障、航行资料失效;外部因素引起船舶导航设备失效。

(2)技术故障。

船舶的动力装置、电力系统技术故障;操舵及螺旋桨遥控装置失控;惰性气体系统故障;导航设备故障;通信设备故障。

(3)不良的航行条件。

船桥人员配备不齐全、组织混乱;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贫乏;航海图、资料失效;船桥指挥部位工作条件的影响。

(4)导航的失误。

航行计划不符合“安全”和“经济”的原则;船舶避让操纵失误;识别助航标志的失误;导航设备使用失误;他船航行的失误。

第一步

成立编制小组吸纳与预案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参加集思广益吸纳各方意见

第二步法律法规分析风险隐患分析应急能力分析收集、分析预案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识别危险因素;评价现有人力、物力和能力摸清底数有的放矢

第三步编制应急预案基于分析结果,按照一定的框架格式,编制预案清晰明了简单实用

第四步评审与发布征求预案所涉及单位的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议;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完善预案;提交预案批准单位,经相关会议批准后印发科学评审提高质量

第五步实施预案开展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定期检查预案落实情况;定期评审和更新预案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群众

1.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重大危险普査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下面6个步骤:

(1)成立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围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査。

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3.应急演练的类型有:

(1)按组织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等。

(2)按演练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两类。

(3)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可以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型演练。

(4)不同演练组织形式、内容及目的的交叉组合,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演练方式,如:

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单项示范演练、综合示范演练等。

4.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有时还会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

1.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间接原因是什么?

2.这起事故的责任应如何认定?

3.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是什么?

4.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疑:

参考答疑:

1.

(1)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干燥工马某、苗某没有按照《干燥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机抽真空之前,应提前1个小时关闭蒸汽”的规定执行,这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②该厂用的干燥器可能不适用干燥化学危险物品过氧化苯甲酰,这是物存在的不安全状态。

(2)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①该厂在试生产前对其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未按化学危险物品规定报经安全管理部门鉴定验收;②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的培训不够;③其他的一些管理原因。

2.这起事故干燥工马某、苗某应负直接责任;厂领导班子应负领导责任。

3.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有:

(1)严格按照国家对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来设计、生产、储存;

(2)投产前要请有关部门对现有厂房、设备、工艺规程等进行论证、鉴定、验收同意后再投产;

(3)企业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

特种作业工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

(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2)设置安全装置,并保证准确有效;

(3)定期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4)保证电气安全,检查供电线路完好,无超负荷运行;

(5)定期维护、检修机器设备,有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

(6)机器设备的布置和工作地点的整洁,不乱堆放杂物;

(7)配备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主要有哪些伤亡事故?

2.简述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和特点,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怎样构成?

3.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要素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什么?

4.这起事故属于什么级别的事故,如何成立事故调查组?

答疑:

参考答疑:

1.在建筑施工中,易发生伤亡事故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三节: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2.事故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事故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事故预警的特点是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六章:

应急管理,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

3.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六章:

应急管理,第五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査组进行调查。

这起事故调查组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重大危险源对象大多数时间运行在安全状况下。

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或提前)的预警行为。

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