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5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水沸腾的秘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实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沸腾,沸腾跟什么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沸腾跟大气压力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大号烧杯1只,盐水瓶1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支,带针头的注射器1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时烧水,当水温上升到100℃时,水沸腾起来,我们称为水烧开了。

  

2、水烧开以后水温还能上升吗?

  

3、水一定要加热到100℃才能沸腾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授:

  

1、动手做  

(1)在烧杯里装半杯水,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变化。

  

(3)当水没有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当水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再测一测,水温升高了吗?

  

(5)停止加热.待水温下降到90℃左右时,小心地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盐水瓶中,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用注射器针头刺穿橡皮塞,用力把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

此  

时,瓶内的水有什么现象产生?

  

(哇!

奇迹产生了。

刚才还平静的水一下叉沸腾起来了。

)  

松开手让活塞返回,水还沸腾吗?

再用力拉活塞,水又会怎样?

  

2、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力大,沸点高;大气压力小,沸点低。

在通常情况下(地面上的大气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100℃。

因此,当水加热到100℃时,水就沸腾了。

用普通的容器烧水(如前面用烧杯加热水),水温达到沸点后(100℃),无论你怎么加热,水温只能停留在100℃,再也不会上升。

  

但是,在实验中,当你用注射器向外拉活塞时,瓶内的空气被抽掉一部分,使得瓶内的大气压力减小了,导致瓶内的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所以,尽管水温低于100℃,水仍然能沸腾起来。

  

三、想一想:

  

登山运动员除了要携带各种登山器材外,还要带上高压锅等炊具。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哪一个滚得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让学生感受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进行综合应用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

教学准备平滑的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教科书第28页的情境图,

谈话:

第一副图是用油桶运输汽油时,利用木板斜坡,让油桐滚到地面,不用人搬,这样省力。

第二副图是木材库如何装卸木材的,利用山的斜坡,木材滚到地面,不用车子运,这样既省力又省钱。

2、谁能举一些像上面的例子吗?

3、谈话:

同学们说得不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坡上会很快向下滚动。

斜坡上有个斜面,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你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远一些吗?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举一些像上面的例子

板书课题:

怎样滚得远

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吗?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

二、师生合作,示范实验方法

1、谈话:

请两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实验,并演示给同学看。

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1)搭一搭。

(2)滚一滚

(3)量一量

(让学生实验)用30-50厘米的木板在地面上搭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利用三角尺获得这个度数),在用一个圆柱形物体(如胶带圈)轻轻放在斜坡顶上,让它自动地往下滚,从木板底部开始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长度。

2、让学生记录每次量得的长度。

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

那么把哪个数据作为在这个斜面上滚动的长度比较合适?

同学们互相讨论得到:

要求出几次长度的平均数。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偶然性,使获得的结论更可靠。

二、分组实验,探索交流

反复做几个这样的实验

让学生用木板和地面成45度和60度的斜面依次做实验,分别得出数据,填如实验报告单上的表格中。

然后让学生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

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45度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

物体滚动的长度

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60度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每8人一组,按刚才师生合作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

边实验边填实验报告单上的表格。

组内互相讨论。

小组内讨论,形成实验方案。

让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谈话:

同学们的意见是再做两次实验,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觉角介于30度-45度之间,另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焦角介于45度-60度之间。

你们就利用下面的表格(如果不够用,自己再画几张)继续做实验吧。

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度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让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发现。

学生的发现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找到了另一个滚得更远些的斜面与地面夹角,另一种是45度仍是滚得最远的斜面与地面夹角。

针对这两种情况提问:

现在能不能断定斜面与地面夹角是xx度(或45度)、物体滚得最远呢?

还应该怎样继续实验。

完成实验后,分组讨论: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三、阅读“你知道吗?

1、谈话:

斜面在生活中引用很广泛,有的斜面很明显,例如我们开始上课时看到的从汽车上向下滚动油桶的木板。

有的斜面不够明显,例如楼梯。

请同学们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楼梯斜面夹角与占地面积。

3、提问: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说一说阅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全课总结

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一次科学实验活动,就是探讨斜面与地面成多少度夹角时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滚得最远,虽然我们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是我们感受了科学实验的方法,了解了数学在实验工作中的作用。

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大胆地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研究,就会获得正确的结论。

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努力做一个爱实验、爱思考、爱科学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怎样滚得远

斜面与地面夹角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得长度

3池水是上升还是下降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  

教学用具:

  

水槽1个,碗1个,小石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前,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途中迷了路,路过一村庄时,见一老伯坐在池塘边小憩,便上前问路。

老伯见来人是一秀才模样,笑道:

“我出一题,若答对了,便为你指路。

”秀才笑答:

“请老伯出题。

”老伯指着池塘中一满载污泥的船  

道:

“若把这船污泥全部泄到池中,池水是上升还是下降?

”秀才随口道:

“肯定是上升口罗!

”老伯叹道:

“你还是找别人问路去吧!

”  

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

你猜猜看,池水究竞是上升还是下降?

  

我们还是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动手做  

往水槽里添大半糟水代表池塘,把碗浮在水槽里代表池塘中的船。

往碗里装小石子,尽量装满,表示载满船的污泥。

用一小纸条蘸一点水贴在水槽的内壁上,使纸条的下端刚好接触水面作为水位标记。

  

然后,把碗里的小石子全部抛入水槽里。

观察槽里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与你的猜测相符吗?

  

如果继续把碗也沉下去,水位又怎样?

  

三、知道吗  

实验的结果是:

把小石子抛入水里后,水位下降了。

再把碗沉入水底,结果也一样,水位继续下降。

  

小石子和碗都浸没到水中,水位为什么不升反降呢?

  

原来,在装满小石子的碗浮在水上时,要排开一部分水。

排开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碗和小石子的重量,也就是碗和小石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当碗和小石子沉入水底时,也会排开一部分水,可此时排开的水量要比它们浮在水上时排开的水量少,于是水槽中的水位便下降了。

  

现在你明白了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了吗?

,  

四、试一试  

找到几种不同的材料,如泡沫块、木块、塑料块、铁块等。

想办法分别得到与这些材料同体积的水,并分别将这些水与它同体积的材料比较重量。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

  

   

   

   

   

4敲不倒的积木塔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体具有惯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教学用具:

  

方形积木若干块,木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看过杂技演员表演“鸡蛋入杯”的节目?

表演者把鸡蛋和酒杯叠成如图形状,一只手举着鸡蛋和酒杯,另一只手拿一根棍子突然用力横着敲击垫鸡蛋的垫板,垫板飞出去了。

上面的鸡蛋却稳稳当当地落在下面的酒杯里。

  

鸡蛋为什么没有跟着垫板飞出去呢?

我们通过做下面的实验,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二、动手做  

把积木叠成积木塔。

手持木尺横着对准最下面一块,用力快速击去。

结果被敲击的这块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却安然无恙,仍然稳稳地立在桌面上。

(注意,积木飞出去的方向不要站人,以免被积木打伤。

)  

然后,再依次用力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看能不能依次把最下面一块积木敲出来而上面的积木不倒?

  

三、知道吗  

敲击下面的积木,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为什么不倒呢?

  

原来,物体具有惯性,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积木塔原来是静止立在桌面上,当你用木尺横着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时,这块积木受到水平冲力飞出去,而其他积木因为惯性仍然保持原来静止状态不变。

  

杂技演员表演敲鸡蛋节目,也是运用了惯性原理。

  

四、比试比试  

1.把积木编上号,再堆成积木塔。

几个同学一组,每人按指定的号码把  

积木敲出来,看谁按要求敲出的积木最多?

(一定要注意安全)  

2.在杯子上放一块薄塑料板,塑料板上放一枚硬币,然后用手指对准塑料板快速弹击,使硬币正好落在杯子里。

  

3.在桌上放一张纸,找一个塑料杯装一杯水压在纸上。

不能移开杯子,看谁能把纸从杯底取出来且纸不被水打湿?

  

五、想一想  

站在公共汽车里,汽车在启动和突然加速时,人会向后仰;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这是为什么?

  

  

   

  5自动吸水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虹吸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虹吸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用具:

  

小水桶1个、水盆1个、橡胶管或软塑管l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压水泵吗?

只要反复用力压压水泵的手柄,就能不断地把地下水抽上。

  

压水泵为什么能把地下水抽上来呢?

下面的实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二、动手做  

往小水桶里装一些水,把小水桶放在凳子上。

把水盆放在凳子旁的地上。

把橡胶管的一端伸入小水桶的水里,手拿橡胶管的另一端,用口含住管口,并用力吸一口气,然后迅速用大拇指堵住管口。

将橡胶管移向水盆,松开手,你会立即看到,小水桶中的水会通过橡胶管爬过桶口,哗哗地流进水盆里,直至把桶中的水流干。

  

三、试一试  

如果不用口吸气,你能用别的方法也能使小水桶中的水流进水盆吗?

  

你还可以调整小水桶或水盆的高度,用上面的方法,看是否也能把水从小水桶中抽出来?

  

四、知道吗  

水为什么会爬过桶口流出来呢?

  

当你用口吸橡胶管时,橡胶管里吸满了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