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5307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docx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三

2020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三)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

这表明了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B.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2.西汉初年,谋士贾谊提出两方面治国措施:

其一曰:

割地定制,即“众(分)建诸侯而少其力、地尽而止”;其二曰:

定礼制,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礼制来标示其等级尊卑。

这些措施

A.希望重建西周制度B.意图放弃无为而治

C.意在加强中央权威D.利于诸侯巩固统治

3.宋代司马光罢相时,市人为之叹息,他再次当政时,市人为之额手;后来金人入侵,李纲被罢职,太学生陈东纠集学生抗议,市人加入者也甚众多。

这反映出宋代

A.知识阶层社会基础扩大B.传统社会秩序已被打破

C.市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D.士子与政府间矛盾尖锐

4.表1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

这反映出,清代前期

A.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B.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C.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D.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5.1896年,谭嗣同曾说: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既然君可以由民“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这表明谭嗣同宣扬变法的依据是

A.对国家起源的认识B.传统民本主义的思想

C.西方民主共和理论D.解决民族危机的教训

6.下表展示的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由该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区域

情况  

北部

平均

河北

平乡

河南

新郑

山西

武乡

中东部

平均

福建

连江

江苏

淳化

江苏

江宁

自给(%)

73.3

79.3

77.5

72.0

58.1

59.6

46.2

42.1

购买(%)

26.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7、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

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

党的这一决议()

A.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B.是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体现

C.反映了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

D.说明了党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8、1939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演说或作报告(见下表)。

此举表明国民政府

A.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B.接受中共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C.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D.致力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

9.下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全年购、销商品比例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

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B.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C.推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D.将市民经济生活纳入计划经济体制

10.《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成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

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

该规定

A.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B.违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

C.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D.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

1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平衡。

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

这说明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质是

A.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B.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

C.帮助英国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D.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12.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的10年中,各州“选举宜誓对代表的

训令、群众大会、委员会及协会出现,都从立法机关的大门外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压力,增加了对于政治决策的影响。

”这种情况被称为“抗议的政治”,这表明美国

A.掌握政权的保守派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B.人民群众为美国取得丰硕的民主成果做出了贡献

C.人民群众在革命期间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极大重视

D.人民群众有权参与制定美国各州法律及训令

13.“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

所谓“口红效应”

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

这一理论(  )

A.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   D.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14“地图探究历史”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结合所学判断右图斜线部分标记的是

A.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

D.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分布

15.有学者指出:

如果WTO是全球贸易的1.0版本,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易的2.0版本。

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

此言论旨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5分。

16、(11分)积极的思想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

汝可勤学习。

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明)梅鼎祚《两汉文纪》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汉高祖所述“秦禁学”的具体表现。

(2分)分析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及其价值。

(4分)

 

材料二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

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2)指出材料二中,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4分)

 

17.(10分)挂洋旗是清末镇江轮船运输业中共同的偏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8年,镇江的一位道员联合商人创办立生洋行,以托名洋行,并且依附在麦边洋行内,成为第一个开拓内河航运的华资公司。

据统计,1898年到1899年的两年间,在镇江到清江浦航线上有航运业务的10多家民族航运公司中,挂英国旗的5家,挂美国旗的3家,挂法国旗的1家,挂日本旗的1家。

下面的事例讲述的是镇江木材商人在长江航线上的困境:

木商假借英、法、美、日、德、葡等洋商名义,挂上洋旗,每船交洋旗费银三十八两,变成洋商外运之货,就可免除重重税扰,通行无阻。

这种生存策略使许多木材运输企业得以生存,但流失的财富也很可观。

在同一则资料中,作者估算了一笔账:

直到1931年裁厘加税止,历时三十一年,交纳洋旗船费达三十八万两之巨,利银外溢,良可浩叹。

——摘编自沈红亮《清末镇江轮船运输业的“挂洋旗”怪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镇江轮船运输业挂洋旗怪象的历史背景。

(6分)

 

(2)此类怪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18.(10分)下列漫画从作者的视角再现了普通百姓消费的变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第1组

第2组

运用两组图片,分别结合其时代背景,分析百姓消费的状况。

(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

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高,“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

吾人反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

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

然则中国社会,自秦以下,其进步何在?

曰:

亦在于经济地域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12分)图5为1790~1990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情况(单位: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徐肖冰《美国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与可持续性研究》

采取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债务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12分)

 

参考答案

1.B2.C3.A4.C5.A6.D7.A8.C9.B10.A11.B12.B13.C14.A15.A

16、

(1)焚书坑儒。

(2分)家信(家书)属于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

(2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对于研究记述者或史事(秦末汉初的历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分)

(2)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3分)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

(2分)

17.

(1)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后,清廷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列强在华取得了种种经济特权;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势力重重压迫。

(6分)

(2)影响:

使清廷财政收入受损;利银外溢,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行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答案】

(1)第1组: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贫困,基本消费不足。

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造成国民经济困难,日常消费品供应不足。

(10分)

第2组: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入世,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10分)

19.

(一)见解:

明清时期,皇帝独揽决策权,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3分)

理由:

吸收元末权臣专横的教训,明太祖废宰相,直接统辖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咨询

顾问机构;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皇帝大权独揽,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3分)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打破自然界限,以北制南,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清代实行督抚制,行政、军政长官相互监督制衡,并辅以密折制度,中央权力更为集中。

(3分)尽管中国古代并非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但君臣之间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这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是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

(2分)

(二)见解:

战国以来,中国逐渐走向官僚政治,权力并非为王室贵族所垄断

理由:

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而非由贵族世袭。

商鞅变法确立二十等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卿世禄制;隋唐以来,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备,愈发公平公正,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中的知识分子得以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缓和阶级矛盾。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君主的确有很大的权力,但选官制度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君主与文人官僚体系“共治天下”的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见解:

不应盲从盲信西方经验,应坚持实事求是、为我所用的原则

理由: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奉行王明“左”倾错误,坚持苏俄革命中形成的“城市中心论”,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而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国“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发展中存在简单照搬照抄斯大林模式的问题,造成了国民经济比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见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发展需要,推动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理由: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修水利、交通、防御工程,如秦国修筑都江堰、郑国渠、直道、驰道、灵渠和长城等,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抵御外部侵略,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历代政府沿袭重农抑商政策,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以后以土地税的形式试图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政府重视农学、中医药学科技成果的运用与推广,如西汉赵过推广先进的牛耕技术和生产工具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

我们应“一分为二”得看待历史,不以今天的标准苛责古人。

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因此简单粗暴地否定整个传统制度,显然是不正确的。

20.(12分)【评分参考】

示例:

一、和平发展时期(1790-1860年)(1920-1930年),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美国独立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后,美国迎来了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美国政府致力于偿还债务,导致美国债务减少

二、战争时期(1860-1870年)(1910-1920年),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明显增多,受南北战争和一战影响,1860-1870年、1910-1920年美国国债增多

三、大萧条及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时期(1930-1970年),20世纪30年代,为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全面预经济的新模式,主办公共工程等干预措施导致国债迅速增长;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美国还面临对外援助、海外驻军以及朝鲜战争等额财政支出,国债居高不下。

四、新自由主义时期(1980-1990年)

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为克服绎济危机,里根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降低赤字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故政府债务有所下降;但同时美国针对苏联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又导致政府债务增多。

水平三:

能够将图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图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8-12分)

水平二:

能够将图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图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

(4-7分)

水平一:

能够将图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

(0-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