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491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第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

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

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

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

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

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

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

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验证过程中提问:

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

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

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教学准备:

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

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

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3)

师: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

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

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

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

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毫升=1升1升=1000毫升

完成p4试一试

四、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

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3.填空: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5、全课小结

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的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出示练习一第1题情景图。

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一第2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二、练习指导

1.第3题。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

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2.第4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4.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

有什么技巧?

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第9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

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

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

比1升多吗?

7.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8.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注意用药安全。

三、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课小结

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1和练习二的第1一5题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例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

48÷465÷693÷3

2.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

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2.学习口算方法:

⑴提问:

60÷20等于几?

你们会口算吗?

⑵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3.完成“练一练”。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4.学习笔算方法:

⑴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

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

80÷40。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说笔算过程。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96÷20150÷30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3)提问:

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三、巩固算法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1题)。

120÷2070÷10300÷60320÷40350÷70720÷90

学生口算。

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2.练习二第2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

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3.练习二第5题。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用什么方法做?

如何列式?

⑶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第2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560÷70420÷60240÷80320÷4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

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学生列式。

2.提问:

38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⑴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⑵笔算出结果。

①学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

(提示:

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吗?

②提问:

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

这个1要写在商的什么位上?

为什么?

商的个位是几?

怎么来的?

③组织验算。

让学生独立进行验算。

比较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④小结笔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十位上。

3.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7题。

⑴出示三组题,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

⑵让学生比较每一组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的相应作业

 

第3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练习课(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8-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0÷30310÷30421÷40720÷60340÷20523÷5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口算下面各题。

(练习二第10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道题的联系。

2.练习二的第11题。

⑴出示第11题,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

⑵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⑷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⑸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读题,再独立完成。

指名四位同学进行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4题。

学生独立审题。

提问:

卡车要运走哪些水果?

解答这道题时要先求出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的运算顺序)

3.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8、12、15题

 

第4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⑴96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⑵190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⑶74里最多有几个20?

⑷274里最多有几个20?

2.口答

42≈()31≈()69≈()75≈()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⑴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请学生列出算式?

⑶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笔算96÷32。

⑴提问:

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

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⑵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

你是怎样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完成“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质疑:

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

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完成练一练。

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四、巩固训练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数试商的。

(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第5课时:

练习三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练习三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44÷490×60360÷6015×446÷295÷5180÷30

学生口算,请生回答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比一比,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⑴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回答。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尤其要说清试商的方法。

⑷提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2.练习三第2题。

⑴出示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审题。

让学生明确从题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提问:

如何求出儿童剧每天播放的多少分钟?

要求多少能播放完,应该怎样列式?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3题。

⑴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提问:

如何求出每位阿姨每天编织的中国结数量?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6题。

⑴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⑶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⑷引导学生观察上表,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

要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6、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7、8题

 

第6课时: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13页例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图提问并解答。

图1:

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

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

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

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

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

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2.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第一种解法:

224÷2=112(本)112÷4=28(本)

综合算式:

224÷4÷2=28(本)

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第二种解法:

4×2=8(层)224÷8=28(本)

综合算式:

224÷(4×2)=28(本)

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3.继续讨论交流。

(1)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3)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4.完成练一练。

三、应用提高

1.练习三第9题。

依次出示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最后提出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三第10题。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

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练习三第12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

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1、13、14题。

 

第7课时:

练习三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第15-2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用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算

80÷221÷739÷3100÷481÷9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15题。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生小结:

做除法计算时,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不至于把商中间或末尾的0漏掉。

2.练习三第16题。

依次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再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

3.练习三第17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再结合上一题中的发现?

和同桌交流下,你打算如何计算这三道题目?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总结:

恰当选择计算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更加简便。

4.练习三第18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独立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想法?

5.练习三第19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两道题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做?

(2)交流对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6.练习三第20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读题、审题。

(2)讨论:

抬一个西瓜需要2只小猴,现在只有3只小猴可以怎样分组?

根据小猴的分组,说一说怎么分配路程才公平?

再算一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又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第8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969÷20520÷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2.口答: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8330×()<158

40×()<25020×()<98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

272÷34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

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算法。

提问:

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

提问:

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⑶师归纳概括、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⑷阶段小结

试商过程中,发现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一个整十数后,有时试商和除数的乘积笔被除数大了,这时我们就要把商改成比初商小1的数,也就是要“调商”。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