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3837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乡村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XXX硬化工程,建设规模为21.412公里的混凝土道路,路基宽度为6.0米,路面宽度为3.5米。

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km/h,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编制依据及说明:

2.1XXX硬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2XXX硬化工程《图纸》;

2.3《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4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有关规定(厅公路字[2002]2017号);

2.5XXX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

3施工部署

本工程施工布署主要从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交通安全标志四个分部工程进行编制,涵盖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间、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3.1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3.2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

91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16年04月01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16年06月30日。

3.3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以零伤亡和零事故为目标。

3.4文明工地管理目标

本工程文明管理工作以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为目标。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1现场平面布置

以最合理的施工布置来存放相关施工用的物料及机械,以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周转。

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

4.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见附表三

4.3施工道路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按场地内原来的排水坡向,对场地进行平整,修筑宽3.5米现场临时道路。

现场路基铺100mm厚砂夹石,压路机压实。

4.4材料堆放

为了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堆放场地将进行硬化处理,即钢筋、模板、砂石料、周转料场等浇成一块面积较大的砼场地。

材料尽可能按计划分期、分批、分层供应,以减少二次搬运。

主要材料的堆放,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堆放整齐。

5施工准备

5.1施工项目班子组建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们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按项目法组建本标段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实行项目经理部一级管理。

下设六部二室(工程技术部、质量部、计划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项目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分别负责本段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质量、物资设备保障、材料试验与检测、行政管理、财务等工作,保证本标段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5.2技术准备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我们将选派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分配在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队,充实和加强对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组织技术交底。

材料供应部门提出外加工定货单,并提出工料分析和进行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

工程较为零散,所以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要做好详细的用料、用工计划,避免出现窝工、浪费物料等现象。

本工程施工测量要求比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为此,本工程特设施工测量专业小组,整个工程由开始的坐标、标高、各层的轴线测量,均由测量专业小组负责。

为测量小组配备全站仪1台,水准仪4台。

仪器使用前,应经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图及平面规划图立好控制桩及皮数杆控制线等,每完成一层施工任务,及时进行砂测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

5.3设备、材料配备

5.3.1主要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本工程所需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指标并满足建设单位规定。

水泥等原材料拟选生产厂家必须具备权威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质检单。

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优先确定材料供应厂家。

进料过程期间随时进行抽测。

5.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设备配置的原则:

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匹配,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的能力;同类设备尽可能采用同厂家设备,以方便配件供应和维修。

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工地总用电容量:

则S=K[∑P1/μCOS∮]K1K2+∑P2K3=1.05×[(22+5.5+8+4.5+21+14.7+68.7)/(0.85×0.6)]×0.45×0.75+(22+5.5+4.5+21×2)×0.7≈153(KVA)计划总用电量容量为153KVA,因施工机械不同时使用,故此用电量可满足要求。

所有动力线路均用埋地暗敷设设置引入,分别设配电箱控制。

5.5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供水:

就近村庄取水。

排水:

施工现场较分散窄,为了充分利用现场现有的使用面积,保证现场环境的干净整洁,现场所有排水集中储放、净化、排放。

6施工主要方案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施工布署主要从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交通安全标志四个分部工程进行,着重说明施工组织方式,主要施工步骤、施工节点环节、重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关键质量检测点的控制。

对单项工程每道工序具体的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材质规定,质量评定,各种试验检测等。

有关施工、技术、质量规范中有详细的明确规定。

在施工中,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遵循设计意图,对照图纸按规范作业,并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审批后实施。

6.1路基工程

由于本项目大部分段落在村庄内部,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直接装车,辅以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装车。

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摊铺,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密实,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

四区段:

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八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开挖→填筑→整平→碾压→检测→边坡整型。

6.1.1土基施工

6.1.1.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6.1.1.2施工测量与放样

交接线路中桩,复核基准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以及取土坑、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6.1.1.3调查土源

将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的要求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CBR值,颗粒分析等试验,把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如所调查和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1.1.4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调查沿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位置、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6.1.1.5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维护、修建施工便道。

6.1.1.6场地清理:

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内的草皮和表土清除。

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

将树根全部挖除,清除的垃圾由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区,场地清除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6.1.2碾压与基底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砍伐树木、挖除树根、清除草皮、腐植土等。

对于有坡地面视情况挖台阶要自上而下进行,随挖随填筑压实,保持台阶的稳定,密实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对盐渍土段地段基底的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6.1.3路基填筑

试验路段施工:

我部按实际施工条件选取100米--200米作为填筑的试验路段,其施工方案如下:

6.1.3.1基底处理

填筑前按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基底处理,根据基底土质、植被情况及填土

高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挖除树根,去除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

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时直接碾压;地面横坡1:

10-1:

5时,将表土翻松并压实;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

5时,应将路基纵横方向的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米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

地表清理后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进行强夯整平后,再进行填筑施工。

6.1.3.2填料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填料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物含量、承载比、击实等试验,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6.1.3.3填筑作业

6.1.3.3.1施工放样

路基施工前,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必要时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填筑前,根据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线等位置。

6.1.3.3.2填筑方法

路堤采用水平分层法进行填筑。

从最低处分层填起。

每层经检验合格后进入上一层填筑。

6.1.3.3.3摊铺整平

采用自卸车运土,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做到控制层表面平整、均匀。

6.1.3.3.4机械碾压

碾压前,先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时分别采用以下不同机械组合对以上6种松浦厚度进行碾压,并碾压一遍检验一次,直到符合规定压实要求后记录相应松铺厚度的压实遍数、压实速度、沉降差等参数。

碾压第一遍采用静压,先慢后快,先弱振后强振碾压,压路机最快行速控制在4km/h以内。

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压路机往返行使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米,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6.1.3.3.5检测

采用沉降观测法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再进行下步施工试验路开工前28天,将用于试验路填筑的材料进行所需的各种试验。

6.1.4软基处理

软基处理的施工必须确保施工质量,科学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工地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有关的操作规程实施,认真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软基处治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熟悉有关施工图、地质报告、土工实验报告及地下管线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施工机械设备的调试;必要的成桩试验;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

施工中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和边施工、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软基处治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方法如下:

6.1.4.1在进行软基处理7天之前,要对将施工的地段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以确定要处理的范围、深度,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平面、纵断面图以及作出施工计划和回填材料资料报监理工程师现场审核并批准。

6.1.4.2排水:

开挖横纵向的排水沟将水集中排出。

排干水后进行晾晒,准备进行挖除换填。

6.1.4.3清淤:

在淤泥、软土晾干后,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将淤泥软土堆放于指定的地点。

当清除到设计或经动力触探试验确定的深度后,再进行动力触探试验,基底承载力达到要求,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回填。

6.1.4.4回填:

全断面清除全部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规定的回填材料按技术要求分层回填。

6.1.5土方填筑施工

6.1.5.1路基填方要求按“准、细、净、全、均、平、压、检”的要求施工,即:

施工放样准;施工方案细;清淤干净;全断面施工;施工节奏均衡;填方表面平整;压实机具足、方法科学;检测把好质量关。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测量放样

填前碾压

自卸车备土

推土机摊平

挖掘机整型

初压

人工整平

压路机碾压

进行下一层筑

检测压实度

地表清除

检测压实度

控制分层厚度

检测含水量

控制边缘预留宽度

补充洒水

工程师检测

工程师检测

 

土方路基压实度、填料要求: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路基压实度(重型%)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料径(cm)

上路床

0~30

≥95

6

10

下路床

30~80

≥95

4

10

上路堤

80~150

≥94

3

15

下路堤

150以下

≥92

2

15

零填及挖方

路基

0~30

≥95

6

10

30~80

≥95

4

10

6.1.5.2填土路堤的施工注意事项

6.1.5.2.1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进行清淤和清表,再碾压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填筑。

清淤和清表的废土应分开堆放,合理使用,一部分堆放在路基两侧,做为反压护道;一部分做为边坡和中央带的绿化种植土使用。

6.1.5.2.2清理场后的地面横坡或纵坡不陡于1:

5时,可直接在其上面填筑路基,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面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内倾斜坡,并用小型机具夯实。

6.1.5.2.3当路堤通过水田、池塘或低洼地时,应先挖排水沟,并尽可能完成排水工程,挖除淤泥和腐土,并晾晒湿土,将此地面翻松30cm深,或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后再进行压实。

6.1.6纵向填挖交界、陡坡路段的处理方案

6.1.6.1对于填挖交界处的坡度和纵坡坡度缓于1∶5时,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土、杂草后,将翻松的表层碾压密实后即可。

6.1.6.2对于填挖交界处的坡度和纵坡坡度陡于1∶5时,先挖除表面松散的土层,再将坡面做成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最小为1m,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内倾斜4%—6%的坡面,并碾压到压实度达到95%。

6.1.7沉降观测

6.1.7.1在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后设置观测标志,采用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

每50m设置为一个断面,分别设置于路基中央、路肩、坡趾。

6.1.7.2观测桩采用50cm×50cm×4mm的钢板上焊上Φ32钢筋作为测杆埋入基底,测杆外套80mm的塑料管,以减少下沉阻力。

随填土高度增加,测杆和套杆同时加长,接高后的测杆略高于套管,套管上注意加盖,防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盖顶不高出碾压面50cm。

6.1.7.3观测:

采用S3型水准仪,以二级中等精度进行高程测量。

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成后每15天观测一次,并作好测量观测记录,及时整理、汇总观测结果,作为该段路基稳定的评价资料。

6.1.7.4深填路段应有沉降观测期,当路堤沉降变形达到预期设计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才能进行路面底基层的施工。

6.1.8挖方路基施工

6.1.8.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作业,开挖时采用横挖法或纵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在部分段落采用混合式开挖法。

开挖时每层台阶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当运距在100m以内时,直接采用推土机推运或装载机挖运。

运距在100m以外时用挖掘机与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零星土方用推土机推土堆积再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

在施工中根据边坡桩及时刷坡,避免超(欠)挖。

6.1.8.2对于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挖法:

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如下图所示。

如果弃土(或以挖作填)运距较远时,采用挖掘机、推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

每层台阶高度3~4m,并设置单独的运土通道及临时排水沟。

6.1.9路缘石施工

6.1.9.1预制混凝土路缘石

6.1.9.1.1施工准备

进场后立即对场地进行平整,修建混凝土浇筑底座,底座表面应平整、光滑。

做好材料的储存和堆放,所有原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得乱堆乱放。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

在搅拌机旁悬挂配合比标志牌,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6.1.9.1.2模具

根据设计各部尺寸制做路缘石模具,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高度的允许误差为±2mm,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为±2mm。

模具制做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6.1.10.1.3搅拌混凝土

模具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接监理工程师通知后开始混凝土搅拌。

搅拌采用300型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

①进入拌合机的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称,每一工作台班正式称量前,应对磅称进行校核。

②混凝土搅拌应均匀,颜色一致,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不得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

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③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搅拌地点进行检测,每一工作台班不应少于两次,在检查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④混凝土拌合完毕后,应取样做试块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每一工作台班不应少于两组(3块/组)。

混凝土性能检测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⑤每天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包括拌合数量、试验数据等。

6.1.9.1.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具进行检查、刷脱模剂。

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振捣采用机械振动:

混凝土搅拌后,人工装模,完成后,应立即将装满混凝土的模具放置到平板振动台上,振动2min以上。

对每一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振动时间要适当,振动过程中随时向模具内补加混凝土料。

混凝土振动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抺平。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180min,如超出规定时间则做废弃处理。

混凝土脱模时的强度应不小于0.2-0.5MPa,脱模后如果表面有缺陷,应及时修理。

6.1.9.1.5养生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洒水养护可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每天洒水的遍数,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准。

预制时的注意事项:

水泥、砂及石料等原材料应使用同一厂家或同一料场的,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避免因材料及配比变化而产生色差。

成型的路缘石要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避免因养生不及时而产生裂缝。

模具等重复使用的工具要每天进行检查,变形的模具未修复的不得使用,避免因模具变形而导致路缘石作废。

试验室每日要对拌制的混合料进行强度检测,检测频率为每班上下午各一组试件。

6.1.9.2路缘石安装

复测高程:

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测量高程。

放样要求准确无误,以保证路缘石的安装质量和路面工程整体的良好外观效果。

路缘石运输装卸:

路缘石强度达设计强度80%以上方可装运,要注意强度和外观质量,要求颜色一致,无裂缝、不缺棱角。

轻轻卸以免损坏。

卸车前先确定卸车地点和数量,尽量减少小搬运。

人工刨槽,按桩的位置拉小线或打白灰线,以线为准,按要求宽度向外刨槽,一般一平锨宽(约30cm),槽底修理平整。

铺筑砂浆:

于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一遍使之湿润,然后铺筑砂浆,M7.5水泥砂浆配料要准确,粗砂要过筛,和易性要好,厚度为2cm,按虚高用刮板找平。

铺砌时,按桩线高程铺砌。

道板要轻放,用木锤轻击道板的中心,不得向道板底塞灰或支垫硬料。

若不平,拿起道板平垫砂浆重新铺砌,必须使铺块平铺在满实的砂浆上稳定无动摇。

在铺砌过程中,班组设专门人员不断地检查缝距、缝的直顺度、宽窄均匀度以及道板的平整度,发现有不平整的块,及时进行更换。

6.2砂砾垫层的施工

本工程采用20厘米的天然砂砾作为垫层

6.2.1准备工作:

开工之前,将所用填料有关的符合性试验数据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恢复路槽中线,根据路肩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段落中所需集料数量;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汽车的吨位,确定段落车辆卸车间距、数量。

6.2.2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为:

路基路床整理→砂砾检测→施工放样→自卸汽车运料到工地→摊铺→检测摊铺料含水量→振动压路机碾压→检测密实度。

6.2.3施工方法

6.2.4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的路基上铺筑垫层材料。

6.2.5垫层施工采用人工和机械结合施工、自卸汽车运砂砾,装载机粗平,再用人工精平。

6.2.6在铺筑垫层前,放样好的桩位挂线施工,应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

6.2.7摊铺砂砾面层料时无明显离析现象,或采用细集料作嵌缝处理。

经过平整和整修后,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度至重型击实最大密度达到设计要求。

每段路碾压完后质检员进行检测,并把试验资料交经监理工程师审批。

6.2.8凡压路机不能压到处都要采用夯实机进行夯实,直到符合规范要求止。

6.3桥梁、涵洞

本工程采用砼圆管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和漏洞均为1/25.其中小桥与路基同宽。

6.3.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机械开槽→边坡支撑与防护→槽底平整夯实→级配砂砾基础→砂砾垫层→管道安装→管道内外涂刷沥青防水层→粗砂砾环形包裹层→回填土夯实。

6.3.2测量放线:

熟悉图纸,根据设计给定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引临时水准点及控制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批准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6.3.4基坑开挖:

6.3.4.1按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土堆及妨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对受开挖影响的架空线和地下管线,均应妥善处理。

6.3.4.2涵洞基础开挖前,应进行定位复测。

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用全站仪准确地放出涵洞中桩及纵、横轴线,并钉木桩保护,防止移位破坏。

6.3.4.3本工程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基础开挖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开挖时按1:

0.75的坡比线进行。

基坑开挖宽度两侧要预留0.5米施工工作面,对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在基坑一侧开挖0.3*0.3米排水沟,排出涵管或设集水井排出;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0.2米处,采用人工开挖并整平,不得扰动基底土壤;

6.3.5基础施工:

6.3.5.1涵洞管基在砂砾基础之上铺设100㎝厚砂砾石垫层,砂砾石级配要满足规范要求。

垫层必须分层铺设、同时分层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6%。

6.3.5.2垫层顶面要平整,砂砾材料摊铺均匀,不得有粗集料集中成块状的质量隐患问题。

6.3.5管节安装:

6.3.5.1管节进场后,在安装以前要检测管节几何尺寸、外观质量以及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相关有效文件,检验合格后,才能允许管节安装。

6.3.5.2整体波纹管连接法兰采用角钢、钢板制作,波纹板焊接采用对焊接头,整体管与分片拼装管的紧固件采用国标中的标准紧固件,其强度与规格应满足力学要求,且不低于管材强度要求;垫片与紧固件相配,螺栓与螺母均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6.3.5.3管节连接密封材料采用方形耐久性能较好的橡胶密封圈或方形石棉盘根密封条。

6.3.5.4管节安装前需检查钢波纹管涵底部的平整度、水平标高,确定涵管位置、中心轴线、中点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3.5.5管节吊装采用挖掘机或汽车起重机进行。

为防止吊绳挤压管壁变形,吊绳与管壁接触处垫废汽车外胎片。

管节对头拼接时,用水平尺校正坡度、整高度、内壁齐平,使涵管垫稳坐实、受力均匀;管节安装就位后,及时用楔形砼块进行固定,以免管节滚动。

6.3.5.6管节拼装时以中心轴线、中点为基准,第一节波纹管定位,以此为起点向两端延伸,管节搭接长度为50㎜,要对正连接孔,将螺栓的螺纹部位涂上润滑剂,套上垫圈由内向外插入孔位,再于对面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栓。

6.3.6管涵的回填:

6.3.6.1管涵的两侧及涵顶等部位的回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级配要求,翻斗汽车卸回填材料时,应倾倒在结构两侧一倍直径以外处,再由小型机械或人工进行摊铺。

6.3.6.2回填材料应由结构物的两端向中心、两侧对称进行施工,分层回填摊铺、分层压实,每层的摊铺厚度不大于20㎝。

6.3.6.3涵管回填材料的压实要求:

结构较近处采用机械压实,管底下方楔形部位的粗砂填料可采用“水密法”振荡器振捣密实;涵管两侧的回填材料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6%。

6.3.6.4涵管顶上方回填材料的压实要求:

当回填厚度小于50㎝时可采用手扶振动打夯机或采用小于6T的压路机静压压实,要求摊铺厚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