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337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语文第10册教案人教版

1燕子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3、积累好词佳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能力

3、通过摘抄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学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拨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导入,揭示课题。

1.影片或大屏显示画面内容。

提问: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导说。

(1)按由远及近

顺序观察景物,知道图上画的是春天。

(2)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外形特点。

2.导语,板书课题。

在这桃花盛开、柔柳轻扬的早春时节,小燕子不远万里从南方赶来加入这盛会,为春天增添了怎样的生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燕子》一课。

二、自读交流,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读完后,同座研讨没学会的字及不懂的词,并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2.组织交流,共同探究。

3.各小组汇报小组还没解决的问题。

4.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找出与图画有关的段落,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内容?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述燕子的?

三、自由读课文,感悟语言。

1.结合学生感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用多媒体课文件。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可爱形象。

(3)齐读课文,提问:

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背诵这一自然段。

2.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机?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同时配乐,教师范读。

(2)自由练习朗读,引地学生感受春天景物的特色。

(3)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

3.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2)从“有的……有的”看出什么?

(3)引导朗读、感悟。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文字。

(1)教师导读课文,提问: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停歇着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再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之情。

四、自由选读,拓展延伸。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谈谈你的感受。

2.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表现了燕子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深入地品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领悟品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组织集体读议交流。

品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哪几种最具春天特征的景物来写的。

(2)品读第三句: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说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4)指导背诵。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这一自然段,说一说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

(2)指导学生从三方面体会:

一是姿态,从“斜着身子”体会燕子飞行速度快。

三是从“唧唧叫着”体会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3)这一自然段写与上一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4)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品读第四自然段。

(1)朗读这段,想想歇息中的燕子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

(2)“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好不好?

为什么?

(3)小燕子谱写的是一支怎样的春天的赞歌?

这支歌只是赞美小燕子吗?

(4)感情朗读,背诵。

三、朗全文,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通过对燕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练习背诵。

3.提供线索,全班背诵课文。

四、读悟结合,运用语言。

1.同学们,学完了灾篇课文,我想你们每个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吧,就让我们每个人

都把对燕子和春天的赞美之情用一句或几句话抒发出来,把它写在课文里插图旁。

2.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2*阿里山的云雾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加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体会和感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阿里山雾的神奇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磁带或音乐磁带,挂图或云雾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雾吗?

在有雾的天气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

山里的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雾》。

(板书课题。

二、解题。

阿里山在哪里?

你了解它吗?

(学生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让其哼唱,先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的印象,以提高其兴趣。

雾和云雾一样吗?

课文为什么说:

“欣赏山间的云雾”?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清词义。

2.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

四、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第一段。

这段告诉了哪些内容?

(观雾的时间)—雨后;观雾的地点—去姊妹潭的路上;欣赏的对象—山间的云雾。

2.讨论第二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

(2)这段写了云雾的几种情况?

“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你能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吗?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突出了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云雾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且使语言的节奏和谐、流畅、富于旋律美。

(3)怎样理解“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景象描述一番。

(4)投影静止的云雾画面,学生欣赏。

(5)学生总结:

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6)配乐朗读,品味欣赏。

3.论第三段。

轻声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想象“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的不同状态,并用语言或动作描摹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3)学生总结:

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4)讨论:

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因其

变化多、快而惊愕,因其精妙、神奇、变化万千而喜悦。

五、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再次品味欣赏。

六、总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词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读懂句子,领略江南的美妙景致,感受词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背诵《忆江南》。

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入课题。

1.游戏激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了,今天咱们进行一个背诗比赛。

游戏规则是:

每小组一人背,一人一次一首,竞相衔接,背诵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超过10秒或背诵有一处错误算输了。

(注意控制游戏时间。

2.大家知道诗人白居易吗?

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知道他有哪些个品吗?

3.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一首词《忆江南》。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轻声读课文。

(出示“预习提示”。

1.准字音,说说每首词的内容大意。

2.词和古诗有哪些不同?

三、解题,了解词不达意的一些知识。

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主要是字音)。

2.由学生讲出词与古诗的区别。

(教师可以从词牌、诗句的字数、句数、句子的长短等方面进行启发。

四、学习《忆江南》。

1.《忆江南》原名《谢秋娘》,因为白居易填写的这首词中有“能不忆江南”的句子,因此改名。

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词对当时以及后来诗坛的影响有多大。

2.“江南”指哪里?

“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或投影“江南好”。

3.熟读品析。

(1)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词中句子的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

(3)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试着说说词句的意思,也可分小组讨论,弄懂词句的意思。

补充讲解:

旧,即过去的,以前的。

白居易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7岁了。

年轻时,他曾经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后来,又做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秀丽的景色给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晚年定居洛阳后,他写了许多诗词,这一首就是其中之一。

(4)体会意境和感情。

1.词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物的,哪些是写作者的感受和感情的?

第一句是为了强调,“江南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自己亲身感受、体验过的,所以印象很深。

2.出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投影片。

3.这两句写景,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颜色,“红”、“绿”而且两种颜色互相映衬,特别鲜艳,再加上红艳艳的阳光普照,使得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

4.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红”、“绿”要重读,要读得轻快、喜悦。

5.能不忆江南”?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作者对江南美好景色的怀念和眷恋,这个反问句更加强调了江南这样美好的景色是会使人时时产生怀念之情的。

(1)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感情。

(2)背诵这首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忆江南》。

2.指名讲述词意。

二、学习《渔歌子》。

1.生自由朗读,再指名读、齐读。

2.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说说词句的意思,不懂的问题由同学讨论或教师讲解解决。

3.教师简介作者。

这首词是唐朝张志和写的。

他普曾经在京城做过官,隐居后长期生活在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熟识了那里的景物;同时,又由于他对书画的通晓,所写的这首词,犹如一幅清新活泼的江南水乡春汛图。

4.出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