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环境规划.docx
《南湖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环境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湖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环境规划.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湖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环境规划
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
环境规划
(2006-2020)
编制单位: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目录
前言1
1、总论1
1.1任务的由来1
1.2编制依据2
1.3区域适用环境标准2
1.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2
1.5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3
1.6规划目标4
1.7工作程序5
2、基本概况6
2.1自然地理状况6
2.2社会概况8
2.3经济概况9
2.4壶瓶山镇总体发展规划要点9
3、现状调查与评价13
3.1生态现状13
3.2环境质量状况16
3.3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三废”排放21
3.4环境重点保护目标23
3.5优劣势分析23
4、环境预测26
4.1生态环境变化预测26
4.2人口预测26
4.3环境质量预测27
5、环境功能区划分29
5.1区划原则29
5.2区划类型29
5.3区划结果及执行标准35
5.4分区控制性规划36
6、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8
6.1水环境综合整治38
6.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40
6.3声环境综合整治42
6.4固体废物综合整治43
6.5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44
6.6自然资源保护及破坏治理47
7、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49
7.1主要自然生态问题49
7.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49
7.3生态景观整体布局建设规划49
7.4非控制性组分规划50
7.5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规划52
8、生态产业发展规划53
8.1生态农业建设规划53
8.2生态工业建设规划54
8.3生态旅游建设58
9、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规划60
9.1规划目标60
9.2绿地规划60
9.3道路铺设61
9.4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61
9.5环卫建设61
10、重点项目规划62
10.1近期建设规划项目62
10.2远期建设规划项目64
10.3资金来源66
11、可达性与效益分析67
11.1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67
11.2环境效益分析68
11.3经济发展目标可达性及效益分析68
11.4社会发展目标可达性及效益分析68
12、实施保障69
12.1政策和管理制度保障69
12.2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69
12.3多方面筹集资金70
12.4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70
12.5增强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70
12.6加强科技支持力度70
规划附图
图6—1壶瓶山镇区位分析图
图6—2壶瓶山镇生态环境现状图
图6—3壶瓶山镇主要污染源分布图
图6—4壶瓶山镇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规划图
图6—5壶瓶山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
图6—6壶瓶山镇环境质量规划
前言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镇实行“区镇合一”,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境内,总面积66568ha,是世界生态旅游胜地,土家文化古镇,石门经济次中心。
在常德市和石门县的总体布局中,壶瓶山镇处于经济开发先行地的优势地位,是石门县一个新兴的山区经济建设强镇。
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召开的“中国自然保护优先领域研讨会”将壶瓶山定为全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Ⅰ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1993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一书(陈灵芝主编),将包括壶瓶山在内的“湘鄂川黔边界山地地区”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1998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资助下,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制完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将壶瓶山所在区域列为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1999年,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2001年,常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壶瓶山“市级卫生镇”。
2002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壶瓶山“文明村镇”。
2002年10月,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地区管理项目(GEF项目)在壶瓶山正式启动,2004年,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单位”。
2005年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壶瓶山“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12月,常德市人民政府授予壶瓶山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由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大量的古老珍稀濒危物种,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欧亚大陆同纬度带中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全球性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促进壶瓶山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的现代化优美小城镇的目标,我们参照环发[2002]82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通过对壶瓶山镇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全面掌握本镇的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为本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合理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从环境学和生态学的角度主要对城镇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壶瓶山镇环境建设指标体系,使我们对壶瓶山镇建设现状有一个全面、详细和科学的认识,最终提出壶瓶山镇环境规划方案。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为加强壶瓶山镇环境保护工作,解决目前壶瓶山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壶瓶山镇的生态和生活环境质量。
特编制了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环境规划。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自然保护区条例》
(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9)《全国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环发[2002]101号)
(10)《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环发[2002]82号)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ll号)
(1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1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14)《常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5)《石门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16)《石门县壶瓶山镇总体规划》(2000年)
(17)《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8)《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19)《石门县壶瓶山镇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
1.3区域适用环境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6)《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9)《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11)《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4.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用良好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管理,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地处湘鄂两省边界旅游“黄金带”的区位优势,建设具有悠、险、奇,集名花、古树、怪石、等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林业、生态工业等产业,大力营造一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
1.4.2规划原则
(1)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加强壶瓶山的保护,充分发挥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针对小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根据环境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解决当前与今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3)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重点解决好集镇的环境问题,又着力解决影响保护区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同时对其它区域进行统一规划。
(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1.5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1.5.1规划范围
壶瓶山镇全镇范围内66568ha,辖63个行政村,见附图5—2。
1.5.2规划年限
基准年:
2005年;
近期:
2006年—2010年;
远期:
2010年—2020年。
1.6规划目标
1.6.1总体目标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把壶瓶山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6.2规划重点
(1)加强壶瓶山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壶瓶山镇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规划中拟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强化环境管理列为本次规划的首要任务。
根治脏乱差,实现村容整洁
(2)加强镇区污染治理,根治农村面污染源,切实改善镇区内环境质量
壶瓶山镇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农村农膜的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生产能力的下降;上述各类污染对壶瓶山镇的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防治污染,改善壶瓶山镇的环境质量是本次规划的又一重点。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壶瓶山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到建设和保护并重,防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严格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保护壶瓶山镇的生态环境是壶瓶山镇的环境规划的第三重点。
(3)保护饮用水源
搞好工业布局,严防有毒有害物质,畜禽养殖排放物污染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1.6.3相关指标
在充分考虑壶瓶山镇的自然、社会现状基础上,构建了壶瓶山城镇环境建设的具体指标和标准具体数值见表1—6—1。
表1-6-1壶瓶山镇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
计量
单位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
现状值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社
会
经济
发
展
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年
≥3000
3018
4000
50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