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雨霖铃 寒蝉凄切 柳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语文雨霖铃 寒蝉凄切 柳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雨霖铃 寒蝉凄切 柳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雨霖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我们说,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伤感。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播放歌曲视频,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离别是伤感的。
今天我们就进入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的诗歌世界,体会他穿越千古的离情别意。
(板书:
《雨霖铃》)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一)品读诗词,以读带析,体会词人感情
(二)学习诗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三、展示作者柳永的图片和文字简介。
(出示幻灯片)
古人说,知人论世,以词作柔媚婉转而著称的柳永本人,就是一个风流浪子、白衣卿相。
他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原名柳三变,因为排行第七,也称柳七。
他虽然出身儒宦世家,但仕途坎坷,只做到屯田员外郎这样的小官,所以世称“柳屯田”。
为什么柳永才情卓著却如此潦倒呢?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他第一次科举名落孙山后,年青气盛,写了一首有名的词《鹤冲天》,其中有这样几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传到仁宗耳中,颇为不快,其时有人举荐柳永,仁宗就大笔一挥:
“且去填词。
”因为仕途不顺,柳永索性自嘲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从此他越发恣意狂荡、率性而为。
他毕生填词,作品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尤其是词中所蕴藉的柔婉深情最能醉人心怀。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多情浪子缠绵千古的别离情景中吧。
(以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介绍为主,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通过有侧重点的介绍柳永的身世,着重体现词人放荡不羁、多情的特点,以此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设立情境,讨论感知
【投影】课题《雨霖铃》及全文。
老师领读课文。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学生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问题:
词眼?
(精炼传神概括主旨)
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后文理解词的内容作准备)
①鼓励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力求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②朗读后,说一说感受。
(老师点拨,学生讨论发言的形式)
五、【讨论】: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出示幻灯片)
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
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
渲染一种悲苦凄凉的气氛,
(此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
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
启发学生回想有关的歌曲。
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请同学以散文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景色。
(提示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描述景色,加深对诗歌意境的营造的理解。
)
【延伸】:
这里既没有象后面的“清秋节”明确指出时间,也没有象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这里着重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B“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出示幻灯片)
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欲饮无绪,欲留不能,
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体会。
如:
母亲送子,一边是依依不舍,一边是火车的汽笛声不断鸣响。
)
(这句的理解着重在情绪的刻画上,为下句的描写做铺垫。
)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出示幻灯片)
动作神态的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时无声胜有声。
1、对“执手”的理解
——(引《诗经》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句子作对比,一个表达的是与恋人天荒地老,永不分离的坚贞感情。
而这里“执子之手”,却是要与子分别,此情此景更叫人伤感。
)
(教师课堂做拓展延伸: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被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望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千言万语,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才抽抽噎噎的道:
‘你可都改了罢。
”)
(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小说中描写入手,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整体把握(教师总结)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出示幻灯片)
虚景实写
绵长无际浓重愁
前途茫茫越来越远
过渡念:
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是恋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彼此留恋挂念,不忍离去的心情。
又为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
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虚半实。
(采用讨论的方式,可引导学生先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描述这句诗所表现的画面,再进一步探讨其中深藏的情感)( 此词不是简单的写离情别意,而更多的渗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归期渺茫,命运难测”的身世之感。
这一点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
可由老师点拨指导)
【诵读】①②③集体诵读上阕。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出发点,引导、启发学生多读,读懂内容,读出感情,读出形象)
E“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示幻灯片)
古往今来离情可悲
接着又转入现实的痛苦
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
比古人更甚
——本句的离情有三层,层层深入。
①对任何人而言,离别都是伤感的。
②对那些敏感多情的才子佳人来说,他们对离别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③这样的离别又发生在秋天。
在古人的眼中,秋是萧瑟的,凄切的,是一个让人心生忧愁的季节。
(请同学回忆所学过或接触过的诗词,体会古人对秋的一般理解。
如杜甫的《登高》和欧阳修的《秋声赋》。
古人的意象中总是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积淀,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含而不露的深韵)
F“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示幻灯片)
(请学生寻找诗句中包含的意象,并解析其中的意韵。
)
“酒”无味,“柳”留人,
“晓风”秀丽,“残月”凄迷。
借景抒情想象
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特定时刻酒醒愁来
1、“酒”——古人送别必饮酒。
这里有三层含义:
①因为离别而忧愁②为了消愁而饮酒③酒醒之后,忧愁更加难以排遣。
酒醒无异于愁醒。
(列举学生熟悉的诗句,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
2、“杨柳”——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习俗。
在这个意象中包含了深深的离情。
(回顾学过的关于杨柳表示离情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昨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晓风残月”——这是天未亮时的景象。
这是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
古代要赶远程的旅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
(回想有类似情境的诗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在这两句词中,集合了那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写的异常鲜明生动,极具画面感。
)
G“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示幻灯片)
“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说。
“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
读完下片回味上片,更能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包含的深情。
这就达到了虚实相济的效果。
作者想到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就算有良辰好景,也如同虚设,更不用提那些平常日子了。
就纵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五)、背诵练习
要求当堂能背诵
播放视频、提示字幕,在轻松愉悦中朗读背诵。
“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六)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书信体的形式,改写此词,述说离别时和离别后的相思痛苦之情。
(七)课堂教师总结
词,无论是虚写、实写,总离不开写景、写情。
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之萧飒,写离别之凄侧,即景抒情,融情于景,臻于情景交融的化境。
(景与情、虚与实的结合是这一词作鉴赏的关键,因此这一过程重在凸显“词作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这一教学目标。
并注意处理好点面关系)
八、课后小练习:
虚实结合举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九、迁移运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其实有千言万语。
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试着代他说两句吗?
请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雨霖铃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上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我需要将问题设计的尽量简单一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在引导上,在衔接上,都必须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真正的自主思考。
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我尽量将表达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很差的同学分开,让一些程度稍好的学生来带着他们思考问题。
我相信,如果教师调动的好,他们还是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也不错,如果能够设计的问题恰当,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将本课学好,学透,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
《雨霖铃》效果分析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
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
在课堂一开始我就以“黯然神伤者,唯离别也。
”入题,播放歌曲视频《送别》引导学生入离别伤感情景,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朗读环节: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
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
.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我不是硬性的示范,而是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来进行。
我问学生“对长亭晚”,该如何划分节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念”字是什么意思?
这时该怎么读才识合适的?
“今宵酒醒何处?
”既然是个问句,要不要停顿。
学生很快的豁然开朗。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
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
如解读“寒蝉”,能够把寒蝉的两层内涵(一是透露季节是秋天,而是渲染凄清冷落的离别氛围)分析得很到位。
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
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
这个环节的实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语言的讲解。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动作神态细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设问,“年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等,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说是顺畅的。
五、明情环节:
很多学生都知道是“伤离别”,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古”二字。
因此,我问学生“自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这2个字,引导他们思考诗作的情感范畴。
六、作业补充。
整堂课基本完成了目标要求,达到了相应的效果,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补充。
《雨霖铃》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专题所选皆为宋词名篇,重点展示了宋词的颠峰形态。
按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并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此本专题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感悟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内涵。
(二)教材分析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
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
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
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雨霖铃评测练习虚实结合练习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本诗写了两次:
“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
望庐山瀑布李白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但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绵绵不绝。
故写愁,一倍增其愁;言乐,一倍增其乐。
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实景,第四句“凝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壮拟庐山瀑布,是虚写,但写得生动逼真,夸张而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笛,使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千飞流,九天直落。
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
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
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
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
「入乎其内,发乎其外。
想落天外,形神兼备。
」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雨霖铃》教学反思
我在导入时播放了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快就把就把学生们的思绪拉到课堂上来,然后又由“长亭”、“古道”自然过渡到柳永歌咏离别的这首《雨霖铃》上来。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顺理成章:
畅谈作者,师生互读,配乐朗诵,由声入境,尽情地去感受曲词的情韵之美。
接下来的工作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找意象、品情感、析手法、评语言。
这届学生也赶上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校也实行了将尽一年的时光,有迷茫,也有收获,更重要的是它为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悄起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使我更加快乐地带领着学生在语文的百草园中感受到更多奇异的芬芳。
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的创造力。
”于是,我把对诗词的鉴赏分析设置成了一道开放行的题目:
小组合作,任选一个角度(从意象、情感、技巧、语言方面)对本词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们热情很高,我的工作则是到更小组去做点拨,引导。
大约十分钟后,各小组准备好了自己的答案。
意象组的同学找到了:
寒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点明共同特点是凄美。
情感组的同学认为:
全文抒发了一种离别之痛和羁旅之愁。
技巧组的同学看出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语言组的同学说出了轻新、自然、优美。
这些答案有的是在我的点拨下得出来的,有的在具体的表述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地开动了脑筋,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掌握了鉴赏诗词的方法,收获了快乐,学会了合作。
正所谓是“受之于鱼,不如受之于渔”。
接下来的环节是“说出记忆中离别的故事”(要求:
用诗词名句回答)如:
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苏轼《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与课文情感意象相似的诗词作答,同类比较,再次让学生领悟词凄婉的情感之美。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最后,布置作业。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
1、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身边的一是一物,才会变为一种很好的语文资源,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应该想办法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的活动,课堂开放,才能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语文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
只用重视实践,语文学习才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雨霖铃教学目标
根据新教学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学习《雨霖铃》,了解词作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②、体会诗作中繁复的意象运用以及联想和想像的运用,探究它的丰厚意蕴,初步把握诗歌的比较鉴赏方法。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借助文本,运用诗歌语词,分析景物意象,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
②、通过诵读,学会鉴赏作品,把握诗作的景与情,体会婉约词派悱恻缠绵、凄婉哀伤的抒情格调。
(3)情感目标
①、体会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②、感受诗人流淌于诗篇中的动人情韵,积累诗歌阅读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诗词学习要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欣赏古代诗词,主要依靠学生反复诵读和自行领悟。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能有所领悟。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
因此,把引导学生学会涵咏诗歌,并在品位、领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确立为教学重点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在教学中,要着重抓住诗词情景交融的手法,品味诗词的意境。
进而体味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才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因此这个难点的设置也是符合实际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