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1407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11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docx

专题111基本营养物质精讲深剖解析版

第1讲基本营养物质

真题速递

1.(2019江苏)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氢B.碳C.氮D.氧

【答案】C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分子组成为(C6H10O5)n,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元素;故选C。

2.(2019全国Ⅱ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D.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3.(2018课标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B

【解析】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错误;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4.(2018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5.(2017课标Ⅰ)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答案选A。

6.(2017课标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A、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故C说法错误;D、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故D说法正确。

7.(2017课标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的为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为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基本营养物质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主要以选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精讲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考点一 油脂

1.结构特点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分类

⑴根据油脂在通常情况下的状态不同,把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沸点低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均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⑵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的熔点高,呈固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的熔点较低,呈液态。

3.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小,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加成反应

碳链中含碳碳双键的植物油,可以发生与乙烯类似的加成反应(如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2)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5.油脂的用途

(1)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2)工业上用于制肥皂等。

典例1(2017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答案】B

【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

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

答案选B。

典例2(2016课标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不一样的气味,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体内将细菌彻底杀死,错误。

【拓展提升】

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1、R2、R3相同,则称为单甘油酯;若R1、R2、R3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①矿物油属于烃类,不是油脂,如汽油、煤油。

②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均不是混合物,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加成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具有与乙烯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如油酸甘油酯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酸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其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的氢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2)油脂的水解

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一精练:

1.(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苯甲酸中少量硝酸钾可以用重结晶法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甲基活化了苯坏

C.不能用水鉴别苯、溴苯和乙醛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除去苯甲酸中少量硝酸钾可以用重结晶法,A正确;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甲基被氧化变为羧基,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而证明苯坏使甲基变得活泼,B错误;C.苯不能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苯在水的上层;溴苯不能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液体分层,溴苯在下层;乙醛能够溶于水,液体不分层,因此可通过加水来鉴别苯、溴苯和乙醛,C错误;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错误。

2.(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最后一卷)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B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转化1为淀粉水解反应,葡萄糖分解生成A为C2H5OHA氧化生成B为CH3COOH,A、B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则A.淀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故A错误;B.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单糖葡萄糖,反应为:

(C6H10O5)n+nH2O

nC6H12O6,酶属于蛋白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3.(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油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均是天然油脂的成分。

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54种

C.天然油脂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D.将油酸甘油酯氢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间

【答案】B

【解析】A.油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分子式为C18H34O2,故A正确;B.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上面的酯基与下面的酯基互为对称结构,因此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36种,故B错误;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故C正确;D.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氧化变质,将油酸甘油酯氢化转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间,故D正确。

4.(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电解质

C.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

D.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的淀粉已水解

【答案】A

【解析】A.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分子中含有-COOH,可认为是C4H10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OOH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有正丁烷、异丁烷2种结构,每种结构中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所以C5H10O2的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A正确;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熔融状态下也不能导电,且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因此都不是电解质,B错误;C.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C错误;D.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有淀粉,但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已水解,D错误。

考点二糖类

一.糖类

1.糖类的化学组成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机物。

2.糖类的分类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几类。

(1)单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2)双糖:

由1mol水解生成2mol单糖分子的糖,如蔗糖、麦芽糖。

(3)多糖:

由1mol水解生成许多摩尔单糖分子的糖,如淀粉、纤维素。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分子通式为Cn(H2O)m。

但符合通式Cn(H2O)m的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C2H4O2)等。

二.几种重要的糖类

1.葡萄糖和果糖

(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或CH2OH(CHOH)4CHO,官能团有—OH和—CHO(醛基)。

果糖的结构简式为

,官能团有—OH和

(羰基)。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为C6H12O6,但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2)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①与新制的Cu(OH)2反应

反应条件:

加热至沸腾。

反应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该反应常用于医疗上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②银镜反应

反应条件:

碱性条件、水浴加热。

反应现象:

试管内壁产生光亮的银镜。

2.蔗糖和麦芽糖

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水解产物也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12H22O11+H2O

2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

因为相同的分子式或通式可以代表不同物质,所以用分子式或通式书写糖类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糖类物质的名称,以示区别。

3.淀粉和纤维素

(1)分子组成: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

(2)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淀粉遇碘(I2)变蓝,可用于验证淀粉的存在。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相同,结构不同,淀粉、纤维素由于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故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三.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糖类既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工业上用葡萄糖镀镜。

典例1(2015广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答案】B

【解析】木材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遇碘水不变蓝色,A错;花生油属于酯类,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对;聚氯乙烯中有氯原子,不属于烃类,C错;对二甲苯中有苯环,不属于饱和烃,D错。

典例2(2015福建)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A.聚氯乙烯分子是以氯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之间的特殊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形成,发生加聚反应后分子中碳原子变为饱和碳原子,不再含碳碳双键,错误。

B.淀粉是多糖,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催化氧化产生乙醛,乙醛在进一步氧化产生乙酸。

乙酸与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存在时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和水。

因此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正确。

C.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典例3(2015课标Ⅱ)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解析】A.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没有毒,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A正确;B.P2O5是酸性氧化物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硫酸,酸有腐蚀性,而偏磷酸有毒,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正确;C.氯化钙检验吸水性,而六水合氯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没有毒,没有腐蚀性,因此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正确,答案选C。

【拓展提升】

一.糖类与碳水化合物的比较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由于糖类的分子式一般可用Cn(H2O)m来表示,所以,糖类也可以称为碳水化合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通式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真实结构,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HCHO:

C(H2O)、乙酸CH3COOH:

C2(H2O)2,糖类也不一定都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虽然仍旧沿用,但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糖类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并不都是2∶1,也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的。

二.糖类的水解

1.实验探究

实验

步骤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

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3~5min,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解释

蔗糖(C12H22O11)分子中不含醛基。

蔗糖溶液加酸并加热后,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生成

结论

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或果糖。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2.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的特征反应是其在常温下遇碘(I2)变蓝,淀粉水解一般是在H2SO4的催化作用下,其产物为葡萄糖。

利用淀粉和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可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1)反应条件:

银镜反应、含醛基物质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即要先用碱液中和水解液中作催化剂的H2SO4;而淀粉与碘水的反应则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为I2遇碱会发生反应生成含碘化合物,含碘化合物不能使淀粉变蓝色。

(2)判断水解程度所依据的现象

①尚未水解:

加银氨溶液无银镜生成。

②部分水解:

加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加碘水变蓝。

③完全水解:

加碘水不变蓝。

考点二精练:

1.(2019年3月浙江台州市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淀粉水解情况的加液顺序:

淀粉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碘水→银氨溶液

B.CH2(NH2)CH2CH2COOH不是α﹣氨基酸,但可以和甘氨酸反应生成多肽

C.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盐

D.将10%的葡萄糖溶液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检验淀粉水解情况的加液顺序应为:

淀粉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银氨溶液,若利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应在酸性条件下,在碱性条件下,碘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碘化钠、次碘酸钠、水,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淀粉剩余,故A错误;B.CH2(NH2)CH2COOH不是α−氨基酸,但含有羧基和氨基,它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故B正确;C.皂化实验后期加入食盐细粒使高级脂肪酸盐析出,由于密度小于水,浮在混合液上面,故C错误;D.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且加热,则10%的葡萄糖溶液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无现象,故D错误。

2.(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液态烃

B.尽管人体内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但纤维素在人类食物中也是必不可缺少的

C.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均可用通式Cn(H2O)m表示

D.淀粉的糊化作用和鸡蛋清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出现沉淀的现象均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生物柴油是利用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不是烃,A错误;B.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但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是人类食物中也是必不可缺少的,B正确;C.大部分糖类分子式符合Cm(H2O)n,有些糖类并不合乎其上述分子式,如鼠李糖(C6H12O5),C错误;D.淀粉的糊化作用是淀粉这种多糖水解的过程;鸡蛋清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出现沉淀是蛋白质发生盐析,是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与环境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B.酿酒工业中使用的“酒曲”是一种酶

C.可用蒸馏法、电渗析法淡化海水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降低含硫化合物的排放

【答案】A

【解析】A.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色,而不是遇到碘元素,食盐中添加的为碘酸钾,加入淀粉不会变蓝,A项符合题意;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曲”含有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B项不符合题意;C.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可以用蒸馏法,也可以使用电渗析法,C项不符合题意;D.CaO可以与SO2反应,生成CaSO3,可进一步被氧化为CaSO4,降低硫化物的排放,D项不符合题意。

4.(河南省安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二模考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进入体内后可直接被吸收、利用

B.葡萄糖、蔗糖有甜味,故糖类物质均有甜昧

C.乙醇、乙酸均可与钠反应,用钠无法鉴别两者

D.甲烷、三氯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均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A.油脂进入体内先水解,水解产物发生氧化反应提供能量,故A错误;B.葡萄糖、蔗糖有甜味,但并非所有糖类物质均有甜昧,故B错误;C.乙醇、乙酸均可与钠反应,但乙酸反应更为剧烈,且钠在乙酸上层反应,所以可以用钠来鉴别两者,故C错误;D.甲烷、三氯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均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考点三蛋白质

一.组成及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