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972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0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docx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范本doc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一、实验的缘起和理论依据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95%以上的青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98年,我县通过了区级“普九”验收。

“普九”之后,我县改革了招生制度,实现划片招生,逐步实现了学生就近入学。

99.8%以上的适龄学生能进入小学学习,初中入学率也很快由60%左右猛增到98%以上。

同时,也出现了同一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悬殊的难题。

而许多教师在班级授课中又不能正视学生的差异,往往使学困生吃不了,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能力,使得部分学生厌学,学生辍学比率上升;好学生吃不饱,缺乏进取心。

尽管我县从92年起进行的“目标教学”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转化学困生,提高学额巩固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没能有效地解决促进学生“人人发展、个个成功”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只能做到面向学生,而使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受损。

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和我县的教育发展情况,我们在思考:

面对迥然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整齐划一的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个性,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尊重?

如何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

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应该如何正确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使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形成激励作用,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

课堂教学怎样才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创建师生民主和谐的教学场景?

诸多问题,我们在思索,在寻求答案。

正是在这种形势背景下,上海市教科所倡导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以及他们开展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分层递进教学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第一,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第二,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很大发展潜能的,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的机制;第三,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各展所长,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我们认同了分层递进教学理论。

我们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成功与发展的潜能和愿望。

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相信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整体性提高,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我县的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可以为转变我县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性提高;我们认为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可以为巩固我县“普九”成果,为我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这些,我县从2000年秋学期起参与了柳州市“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建立分层的方法和措施,使之与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最佳结构。

2、探索分层递进教学和分层学习指导的模式,使之与学生学习要求形成最佳结合点。

3、探索将学生学习差异资源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可能性。

4、检验分层递进教学与学生能力形成的显著性。

5、分层递进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6、分层递进教学对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

7、初步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使教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

三、期望达成的目标

1、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建立分层递进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找到一条符合我县实际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在课堂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得到递进提高,进而整体性地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的方法

我们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五、研究对象

我们将民族中学、沙埔中学、东泉中学、东泉二中四所中学以及实验小学、大埔教委、东泉教委、沙埔教委作为重点实验协作单位,以其区域内的部分班级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实验探索。

六、研究过程━━我们所做的工作

1、前期准备工作

2000年春学期伊始,教研室就在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的先进性、适应性与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在课堂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既能促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还能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变成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它是一种最能体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先进的教学策略。

我县“普九”验收后,适龄学生无须选拔便进入初中,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消除差异,就形成“学困生群”,就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可能会造成大量“学困生”流失。

开展分层递进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而对知识有追求的愿望,对学校产生亲切和依恋感。

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有了对分层递进教学理论的认同,我们就开展了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

2月份,教研室从柳州购买了一百多本由原上海市教科所所长胡兴宏主编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发给教研员,售给有关学校,开展学习。

3月9日至10日,教研室组织教研员、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80多人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听胡兴宏所作的“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报告会,并观摩了由上海来的四位教师上的分层递进教学示范课,首次让我县的教师对分层递进教学有了粗浅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3月17日,教研室组织了由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80多人参加的教育科研常识培训。

5月17日,教研室召开了有大埔、东泉、沙埔、马山、冲脉等乡镇的教办主任和六塘中学、马山中学、民族中学、沙埔中学、东泉中学、东泉二中、东泉三中以及所有参与实验的小学的校长和教务主任参加的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的预备会。

这次会议讲明了在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要求各单位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及时向柳州市教科所申报科研立项。

这次会议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的认识,为申报立项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立项与培训工作

5月17日会议以后,在教研室的督促与指导下,全县有近20多个单位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课题“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向柳州市教科所申报立项工作,经市教科所审定,教研室等12个单位的课题申报获准作为市级科研课题予以立项。

这12个单位是:

教研室、大埔教办、东泉教办、民族中学、沙埔中学、东泉中学、东泉二中、东泉三中、马山中学、马山教办、六塘中学、实验小学、沙埔中心校。

教研室组织各执研单位完成了立项申请书、实验研究计划。

我室的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荣获市二等奖。

立项批准时间为11月28日。

教研室制定出我县《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方案(意见稿)》,并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分层递进教学理论学习的培训工作,8月29日,教研室请市教科所原所长黄汉松同志来柳城作“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专题辅导报告。

10月25日,又请来了市教科所胡丽萍副所长、周海乾书记带市里的教学骨干到柳城讲学,上分层递进教学示范课。

参加这两次县级集中培训的人员有教办主任、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和实验教师等,参会人数每次都超过250人。

这两次集中培训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认识,对指导大家进行分层递进教学和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8月29日的培训会上,教研室将我县《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方案(意见稿)》下发了各实验学校,要求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其后,局领导对教研室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批,于10月25日以“柳城县教字[2000]52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关于在我县扩大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的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教委办、中学、县直学校根据文件精神,加强科研意识,认真做好“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实施工作。

3、从2000年9月起,我县“分层递进教学实验”进入了实施阶段。

为了确保实验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落实了教研室课题组成员下挂实验点的工作,要求教研员不定期深入挂钩点,并兼顾其他实验点,督促、指导课题研究按方案正常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课题主要成员汤年赞、黄世旺、韦勤、赵光友、罗龙文、周继霜、陆小红、黄永丹等深入各自挂钩学校督促、指导课题研究40次以上。

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按“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的方式开展实验研究。

“学习”,即学习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学习他人的经验。

我们要求全体执研人员、实验教师认真阅读理解《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一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实践”,即实验学校、实验教师按分层递进教学理论认真地、探索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经常上一些研讨课,教研室也定期地组织各学科的教学骨干上研讨观摩课,实验学校的领导、教研组长、教研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

我们要求记录典型课例,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总结”,就是各校每周利用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就本学科的分层递进教学进行研讨,各实验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研讨会,总结前一阶段分层递进教学的开展情况(如大埔教办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

通过研讨会,大家交流成功的体会,谈问题和不足,寻求改进的办法。

教研室也在组织各学科上好研讨课的基础上,分别于2000年12月15日、2001年4月12日、2002年3月13日、2002年11月12日分别在大埔、东泉召开由全县实验教师参加的研讨会。

会上,由课题组核心成员做分层递进教学专题讲座,由教研室负责人对上一阶段的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布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各学科还组织了两节分层递进教学优质课供与会人员观摩、评课。

这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的做法,不断地丰富了广大实验教师的分层递进教学思想,提高了他们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的驾驭能力,为实验研究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赛教活动

为检查我县一个阶段来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的质量,促进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教研室按年度工作计划分别于2001年3月1日至4月20日、2002年10月至12月举行了两次全县中小学分层递进教学赛教活动。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赛前鼓动与报名阶段、初赛阶段、决赛阶段(小学组还组织了预赛)。

这次活动,在教研室充分周密的安排以及各教办、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实验教师积极参与下,取得了成功。

参赛课较好地体现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指导思想,显现了分层递进教学的先进性。

2001年的赛教活动,中学组有40位教师经过初赛、复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小学组有36位教师经过预赛、初赛、复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2002年的赛教活动,中小学有59位在初赛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获准参加市级决赛,有12位教师获“柳州市分层递进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8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

这两次赛教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了领导和教师的教研意识,为分层递进教学在全县全面开展营造了一种气氛。

二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县进行分层递进教学的情况和水平。

三是对赛教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肯定有利于我县青年教师的成长,能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赛后,教研室就中学组和小学组赛教情况分别写出了总结。

5、论文评比活动

为了从理论实践上总结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经验,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县于2001年秋学期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分层递进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论文144篇。

经过论文评审人员的认真评阅,评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34篇,三等奖68篇,鼓励奖28篇。

我们还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加2002年柳州市教科所组织的“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教案、论文评选活动。

收到各校选送的教案、论文共210篇,教研室经过认真初评后上送138篇参加市复评,经过市教科所科研室专家组的认真评选,我县有9篇获一等奖、17篇获二等奖、45篇获三等奖、67篇获鼓励奖。

这次活动,从参评教案、论文的数量看,我县教师的积极性比较高,参评教案、论文及获奖篇目占全市(包括郊区、柳江)的三分之一。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县“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在各校开展情况。

从参评论文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参赛教师对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论文涉及到“分层递进教学”的优越性、“分层递进教学”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心得体会等等。

从参评论文的质量来看,不少论文有创见,材料比较具体,论证条理清晰,语言表达顺畅严密。

不少论文所表述的观点、所谈的具体做法对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两次论文评选活动后,教研室均向全县中小学通报了活动开展情况。

七、形成的特点

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下一些特点:

1、局领导高度重视,舆论支持。

本课题的整个实验过程都得到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保证经费支持,教育局还以柳城县教字[2000]52号文对全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要求。

主管教研的覃高潮副局长亲自指导有关研讨活动的开展,并亲自撰写了多篇指导性的文章。

我县的党报《柳城报》曾多次报导了分层递进实验研究的开展情况,登载了多篇理论文章。

2、在学习的基础上实验,在实验中学习。

分层递进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手头的资料也很有限,要使实验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实验人员抱定“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信心,边学边实验,在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修正、提高,不断地丰富自己。

具体表现为: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胡兴宏主编的《分层递进教学在课堂中运用》和学习刊物上的有关文章,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实验依据。

在学习的基础上,不少实验教师还写出了自己所学习体会,在2000年秋学期初,为本校实验教师编印了学习资料《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研究培训提纲》。

二是教研室开展了多次全县和区域性的研讨活动,举行了理论讲座,上研讨课,分学科讨论座谈,送教下乡,做调研指导。

三是不少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积极地开展实验。

如民族中学,将实验分成若干小阶段,每个小阶段都有专题研讨,重在研究和解决一两个问题,使该校的实验研究稳步进行。

3、以校为本,并注重发挥教研室的教研核心作用。

实验研究要顺利进行,关键在各实验学校,要使各实验学校的实验研究真正动起来,动得有成效,关键在学校领导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在实验研究的起始阶段,教育局就强调实验研究以校为本。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校的领导既是实验研究的指挥员,又是实验员。

如东泉中学的孔祥伟副校长、民族中学的黄振贤副主任、实验小学的周燕敏、黄永丹、廖小燕主任等既是实验研究的组织者,又是实验教师的干将。

学校领导常深入课堂,听实验教师上课,也促进了实验研究的进行。

在实验研究中,教研室的组织上、技术上发挥了核心作用。

计划、组织、协调、落实技术指导、活动开展,教研室是规划者和实施者,请专家到我县讲学、上示范课,组织实验教师到市里听课,召开全县或区域性研讨会,上研讨课,深入学校听课,组织我县一些分层递进教学较成熟的教师到各校上示范课等。

4、形成制度,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教研室、教办、学校都制定了“分层递进教学实验方案”,从制度上保证了实验的实施。

如东泉中学,领导肩负组织责任,按计划每周安排一次研讨会。

到目前为止,已对“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分层施教”“如何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等专题进行了研讨。

八、实验研究的成效

一是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的“教”是游离于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的,课堂上教师说得太多,不注重学生的反映,不重视学生的参与,不注重反馈、矫正,不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为老师的局外人,而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

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再次唤醒教师要“因材施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分层递进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观念的改变又促进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

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被推到了舞台的正中央,让学生有机会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与同学的相互学习中展示出一个最好的自我来。

激励机制在组织教学中已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少实验教师已具有了“要把赞美送给每一位学生”的意识,老师变得更和善、更亲近了。

二是分层递进教学实验,促进了一批年轻教师沿着科研的道路成长。

承担这次实验任务的大多数是年轻教师。

开展实验研究,让他们有了发挥自己才智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育科研的作用,有了从事教研的动力,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研讨课、赛教活动、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就是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最好舞台,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机会。

可以说,我县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对促进我县青年教师的成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事实上确实如此。

赛教活动中不少年轻教师的良好表现让人看到了这种作用。

三是实验分层递进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善学、会学,素质全面提高。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我们对民族中学98-2班和98-3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问卷调查,实验班98—2班学习兴趣好、中、差比例分别为70.5%、23%、6.5%,对照班98—3班的比例则为36%、51%、13%。

2、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初中还是以民族中学为例。

98—2班、98—3班是在初三年级时在分出一个尖子班98—4班之后,组成的两个普通班。

他们的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差距不明显。

毕业考的要求对他们来说,难度适合,也是教学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用他们的毕业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下表列出了98—2班、98—3班语文、数学、物理科在分班时,毕业考时的成绩:

成绩

名称

班级

语文

数学

物理

平均分

及格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原分班

成绩

98—2

73.21

91.04

58.76

58.21

65.46

62.69

98—3

70.57

85.25

60.51

63.93

65.93

67.21

毕业考

成绩

98—2

70.9

88.7

70.6

76.1

80.89

94.4

98—3

69.82

82.2

71.0

75.5

75.21

86.3

语文科由同一个教师执教,平均分、及格率98—2班仍领先于98—3班,而且及格率的优势继续扩大,由原来多5.79个百分点扩大为6.5个百分点。

数学科98—2班进步是显然的,平均分与98—3班的差距缩小了,由原来差距1.75分变为后来仅差距0.4分,及格率由原来低5.72个百分点变为后来的比98—3班高0.6个百分点。

物理科成绩更是明显,平均分由原来低于98—3班0.47分变为后来高于98—3班5.68分,及格率由原来低于98—3班4.52个百分点变为后来高于98—3班8.1个百分点。

从上表我们还看到原来分班时三科成绩平均分差别不大,毕业考试成绩的平均分语文、数学两科仍差别不大,到底谁好些?

让我们列出毕业考的三科标准差:

班级

人数

语文

数学

物理

98—2

72人

9.4678

18.8716

11.3119

98—3

73人

10.2691

20.0346

16.5545

两班合计

9.91885

19.4709

14.4944

根据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可知,在平均分相等或很接近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就越大。

98—2班的语文、数学、物理的标准差均小于98—3班,所以98—2班的成绩优于98—3班。

另外,物理科还可以看到优势的显著性:

平均分差异:

DX=X2-X3=80.89-75.21=5.68

━━━━━━━━━━━━━━━

∕S2²S3²∕11.3119²16.5545²

标准差:

SE=∕━━+━━=∕━━━━+━━━━

√n2n3√7273

=2.352

DX5.68

z值:

Z=━━=━━=2.415

SE2.352

小学以东泉中心校几个年级部分实验班与对比班几年的期末统测成绩为例。

东泉中心小学2000年秋学期,97—2班实验班、97—1对照班、96—2实验班、96—1对照班期末参加全县统测成绩表明,有显著性的差异性。

如下表数据所示:

时间

科目

成绩

班别

实验前

实验后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972实验班

78.9

89

70

63.17

64.7

29.4

91.39

100

86.7

92.04

98.1

94.3

971对照班

79.3

89.6

71.3

62.8

63.7

27.5

90.3

100

90.6

88.19

98.1

81.1

962实验班

74.8

80.1

27.9

63.5

63.89

30.56

85.8

98.1

83

96.8

100

100

961对照班

75.3

82

28

66.26

68.57

34.2

86.4

98.1

73.1

92

100

96.15

到了2001年春学期全镇小学3~6年级已铺开,扩大实验区域,东泉中心小学3~6年级期末县统测成绩也有明显的差异。

如下表:

时间

科目

班别

实验前

2001年春学期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972实验班

78.9

89

70

63.17

64.7

29.4

90.92

100

94.3

94.13

100

96.2

971对照班

79.3

89.6

71.3

62.8

63.7

27.5

88.4

100

89.4

89.4

100

90.4

962实验班

74.8

80.1

27.9

63.5

63.89

30.56

85.8

100

88.2

95.3

100

98.0

961对照班

75.3

82

28

66.26

68.57

34.2

85.74

100

82.7

92

98.1

92.3

98级

75.8

90

51

79

81

46

79.95

95

68.8

91.9

98.9

91.1

99级

78

91

36

80

88

31

接上表:

时间

科目

成绩

班别

2001年秋学期

2002年春学期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972实验班

84.71

98.1

28.3

86.84

92.45

52.83

83.56

96.21

75.97

93.46

98.11

86.8

971对照班

82.77

94.24

20.75

68.13

73.58

18.87

82.97

96.29

78

88.08

94.4

87.03

962实验班

82.74

100

23

86.5

94.9

48.72

89.73

100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